大理诗抄(组诗)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5246568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想起大理
  像我第一次惊讶于苍山雪一样
  大理突然就涌上了我颤抖的心尖
  把它从墙上拿下来
  从记忆里翻出来
  在这个初冬的正午,我用温暖的阳光
  把它反复翻晒,直到大理
  也变成一片比羽毛更温暖的阳光
  我靠着大理这个词语取暖
  把那些模糊的细节
  逐一擦亮,把轻言细语的下关风捂热
  把我多年前留在大理的
  那些凌乱的脚步,连同那个
  正在草尖上壮大的春天的梦想拾起来
  缝补这个冬天的漏洞
  突然想起大理
  就像突然想起我久未见面的故乡
  想起路过大理时我还没有大学毕业
  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
  对沿途的风景怀有无限好感
  可一想起这些,我的眼角
  突然就溢满了泪花
  
  苍山雪,洱海月
  过了苍山,过了洱海,就过了大理了
  时间是经不起推敲的谎言
  如阳光的幌子一晃,我已过大理好多年
  这些年,我的嘴皮和一身倔脾气
  都被生活的棱角磨破
  像一只泄气的皮球。而那些棱角
  反而更加锋利,我只能变得更加温顺
  像一头向青草妥协的绵羊
  过完这个冬天,再过完三个冬天
  我就过了而立之年
  想想这些事情,真是时间催人
  只是偶尔梦见曾像影子一样
  晃到我身后的苍山洱海
  在如云贵高原一般苍茫的生活里
  我才稍稍感到一丝宽慰
  
  蝴蝶泉
  大理城北,苍山云弄峰下
  一碟泉水,把我心中万里浮云轻松拿下
  没有什么,比一滴水
  更干净,更能愈合无形的伤口
  我是一只远道而来的蝴蝶
  阴差阳错撞上了苍洱之间成群结队的姐妹
  撞上了那棵见证过无数爱情的定情树
  那些发生在阳光下的难舍难分的
  恋情,让人看见了真正美好的人间
  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哪一只
  是与我真正难分彼此
  我知道在泉后的望海亭,望见的不是海
  而是一段苍茫而匆促的人生
  虽然有时略显辽阔而温暖
  责任编辑 张乃光
其他文献
四月的天空湛蓝得忧伤  一尘不染的蓝天上倒映着起伏的群山  在云南,山峦可以是流淌的羊群  山峦还可以是红土地喘息的乳房    就在这片云南的山地上  树树梨花在毫无节制地啜饮着天空的蔚蓝  山有多高,梨花就有多高  河流有多远,梨花就有多远    “我要是能变成一树梨花该多好!”  绕过梨花的白,你幽幽地说  “你看那些身姿绰约的火焰  正一朵一朵展开洁白的舞蹈  挪着细碎的脚步占领你内心的高地
期刊
一把小小的海琴  五色纹路  沉静如弦    蓝色的精灵蛰伏弦上  呼吸声隐隐  激荡如雷    用目光轻轻弹奏  一片海魂  澎湃再现     夜歌    夕阳一声叹息  将我反锁在一间黑屋子  那重重的关门声  带出几道血色霞光    繁星点点  把对光明的祭文  缀满天幕    夜海沉沉  不惜用心血编织美梦  一星一点  擦亮那乌黑的穹庐    穹庐如茧啊  待光明之喙将其啄破  索性一把
期刊
我没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但我不悲伤,我相信  随着我年岁的增长,这些地方  会渐渐少下去。我用它们  装饰我的梦,涂抹我的现实之伤  那些我从没去过的地方  没有遭到破坏,没有被肢解  都很干净纯洁,都温暖明亮  就算只是一粒草籽地  也能听到小鸟掠过的翅膀声  心里装着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  这些地方是有福的  我是有福的  责任编辑 张乃光
期刊
我来到清晨的■江  峡谷风吹拂着岸柳  看着长满生机的柳树  我的心也抽出了几芽嫩绿  鸟儿叽叽喳喳地叮嘱  不要错过春天的祝福  那早晨的江风  捎来浪花的心愿  每一朵细浪  都给世界带来清凉  风亲吻着每一缕柳絮  风亲吻着每一朵浪花  带着爱的温柔  不管柳絮是随风而去  还是逐浪远行  都会带着风的情意    我多想抓住风的裙裾  给它深情的一吻  沘江的浪哦  峡谷的风哦  都依偎在朝
期刊
五月是一本绿封皮的书  行走其中 就是  一枚阔叶的书签     五月的开篇用草色为序  五月的尾声莺语袅绕  五月无完整的故事?   五月 只有抒情     还没来得及温情  轻柔的柳就在你耳鬓厮磨  毫无心理准备  娇艳的花就在你身边浓妆盛彩  五月的情节就这样猝然打开    五月的文字是雨的清新  洗去身上所有的负重  五月的诗行是垅  有罗敷女翩然而过     在五月  有一轻衣薄衫的少年
期刊
月光下的干草    松软,洁净,暗含清香  是月光下的干草  堆放在露水打湿的柴门旁  今夜,月光微寒  它们是牛马上好的食料    夜很深,青草的梦中  我的母亲已经安睡  不要触动她青草般的梦  今夜,月光下的干草  是梦游的孩子一生的口粮  它们的名字叫秋虫    风是我的盘缠和衣衫  我要翻过最后一座山梁  重新回到干草的故乡  哦,夜行人,不要把萤火  误作是远方的灯盏    风赶着大地
期刊
一片废墟    来的时候,只料想它换了新颜,即便与记忆有所差池,也在准备当中。未曾料想的是只遥遥一瞥,它就如同尚未讲完便突然画上了句号的神秘话语一样深深将我击中,唐突、残缺得令人难受。在无任何回旋余地的境地里,我的情感同它一般,残破如一片废墟。  十四年来,它如同鬼魅一般,紧缠着我的梦境,驱之不散。  十四年以来,它缠绵如情人,反复复制着我的记忆,在任何回忆的段落里,都可见它的踪迹。  它是我的出
期刊
禅宗修习地——  聆听山 才闻知你守候的美丽  已很远 很远 如飘泊世间的炊烟    淡泊尘世  心灵承受意识的子弹  不为拒绝 因你尘缘已了  奔走他乡 多少年  向心佛海  谒山 谒石 谒佛祖  投身如渊 无人问津    和梦一起盘踞在命运的远山  在佛教圣地 虚构着自己  洞悉虔诚的光道  嫁接起世俗与佛尘的两端  任木鱼声切 钟响晨昏    然 在徐霞客途经的山崖  你的奇想 浮沉悠远  
期刊
1960年夏天,那正是全国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年代,我们虽说是初三下学期,是毕业班,也要下乡支援农业生产劳动。我们住在太和村生产队长老杨家楼上,李明老师是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和我们打地铺住在一起。那一次下乡劳动,李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作文是写诗——让工人、农民和学生写诗,是“大跃进的新生事物”。那些诗,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四句或八句一首,整整齐齐的豆腐块,歌功颂德,话说得越大越好,只要是豪言壮语
期刊
王紫江教授说:“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奉献给鸟类的保护事业……”  ——题记  一件深蓝色毛衣、一顶灰色帽子,脖子上挂着一副望远镜、一台照相机……扎在人群中,王紫江教授就是一个普通人,可就是这个看似平凡的老人,却在云南鸟类的研究领域中有许多惊人的发现。  1988年,在昭通发现黑颈鹤;  1990年,在楚雄州发现孔雀;  1993年冬季,在新平县首次发现鸳鸯在云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