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兰科植物标本记录采集地理偏差及其环境因子解释

来源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科植物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类群之一,也是保护生物学领域的“旗舰”类群.兰科植物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兰科植物标本记录提供了兰科植物空间分布的基础信息,在生物地理学特别是保护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针对兰科植物标本采集地理偏差和采集完整性的评估研究较为缺乏,影响了兰科植物保育策略、濒危等级评估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的准确性.本研究在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收录的中国兰科植物的植物标本采集记录基础上,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分类单元,对兰科植物标本采集质量进行了评估,相关参数包括:标本记录数量,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估计,物标本采集完整性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针对兰科植物的标本采集仍然十分缺乏,尤其是在云南省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本研究进一步选取环境因子对上述参数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气温的稳定性对兰科植物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最为显著.兰科植物分布对小生境的依赖性较强,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且扩散能力较弱,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上述因素都是在保护生物学实践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承受着个人信息遭受到不当收集和处理的风险。这种威胁可能来自于各种主体,尤其是行政机关。我国虽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进行了立法规定,但仍然缺乏一部统一的、专门规范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文件,对于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更是缺少相应的规范。研究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对推动相关立法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公共行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