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2014“威丝曼”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作品上,不对称剪裁服饰成为了T台上的大热,带给人们无限惊喜,一时众多媒体纷纷关注报道,《南方日报数字报》评论:“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往往强调均匀、对称、这样的服装会给人成熟、端庄的印象,但却可能留下古板的遗憾。而不均衡的剪裁会形成动感、张力,它会迅速让一个人变得鲜活起来,有现代感,如果再加入艳丽的颜色,则会给人刺目叠加、前卫时尚的印象……”
我不由得思考:语言文字何尝不也蕴含中“不均衡的美”。
一、语言不均衡美之一:同义词交替
同义词的存在是一种语言丰富、发达的标志,同义词的丰富程度与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语言词汇系统较之概念系统之所以丰富多彩,是与同义词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同义词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呆板,使语言富于变化美。如“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其中的“谈”与“说”,“谈”与“论”都是同义词,而且在此特定语境中应用,不是为了显示其意义上的细微差异,而是利用其义同的特点寻求语言表达上的变化和丰富。
又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到:“不管春夏秋冬,不顾风雨霜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再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更如《中国石拱桥》:“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这里“不管”和“不顾”、“年年如是”和“周而复始”、“比作”“说是”和“形容为”就是同义词交替运用。康德说:单调重复(诸感觉完全一模一样)最终使感觉松弛(对周围环境注意力的疲惫),而感官则被削弱。不均衡使感官更新。”小小词的更替变化,就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富于情趣。
二、语言不均衡美之二:句式参差
培根说:“绝妙的美都显示出奇异的均衡关系。”海森堡说:“美是各种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都追求均衡的美,惯例我们常从“对偶”“排比”等角度去欣赏一个句子的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琅琅上口,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古传诵。其实句式的不均衡也别有一番风味。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诗人在本诗中显示了明显的不均衡追求:“一曲新词”和“去年天气”、“旧亭台”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酒一杯”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再如《郭沫若诗两首》中的《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整个句式也变化多端。“科学的道路不平坦啊,生活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样一个句子,前一句是形容词谓语句,描写句。后一句是动词谓语句:”是……的”,判断句。两种句式的交错,避免单调枯燥,活泼而有情趣。
三、语言不均衡美之三:特殊修辞
有这样几种修辞,如初中语文课本会遇到的反语、婉曲等,也能体现语言的不均衡美。
以初中需掌握的反语为例:反语,就是说反话。表层意思和骨子里的含义正好相反,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初中语文课本上最典型的例子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用了很多反语。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四、语文不均衡美之四:打破常规
为了达到美,有的文章不惜打破语言的常规:
杨先生是上海人,杨太太是天津人,杨二太太是苏州人。一位先生,两位太太,南腔北调的不知生了多少孩子。(老舍《骆驼祥子》)
“南腔北调”的应当是杨先生和他的两位太太,但却用作为动词“生”的修饰语了。这种超常的说法,很简洁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我们不妨也多留些心,关注打破常规的语言。
变化,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语言艺术中,过分均衡,将导致单调、枯燥。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写到:“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俗话也说:“一样话百样说”。这,就是对语文不均衡美的追求,如果我们多探究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语言不均衡美,必将对语言有更多的感悟。
我不由得思考:语言文字何尝不也蕴含中“不均衡的美”。
一、语言不均衡美之一:同义词交替
同义词的存在是一种语言丰富、发达的标志,同义词的丰富程度与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语言词汇系统较之概念系统之所以丰富多彩,是与同义词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同义词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呆板,使语言富于变化美。如“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其中的“谈”与“说”,“谈”与“论”都是同义词,而且在此特定语境中应用,不是为了显示其意义上的细微差异,而是利用其义同的特点寻求语言表达上的变化和丰富。
又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到:“不管春夏秋冬,不顾风雨霜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再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更如《中国石拱桥》:“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这里“不管”和“不顾”、“年年如是”和“周而复始”、“比作”“说是”和“形容为”就是同义词交替运用。康德说:单调重复(诸感觉完全一模一样)最终使感觉松弛(对周围环境注意力的疲惫),而感官则被削弱。不均衡使感官更新。”小小词的更替变化,就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富于情趣。
二、语言不均衡美之二:句式参差
培根说:“绝妙的美都显示出奇异的均衡关系。”海森堡说:“美是各种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都追求均衡的美,惯例我们常从“对偶”“排比”等角度去欣赏一个句子的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琅琅上口,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古传诵。其实句式的不均衡也别有一番风味。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诗人在本诗中显示了明显的不均衡追求:“一曲新词”和“去年天气”、“旧亭台”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酒一杯”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再如《郭沫若诗两首》中的《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整个句式也变化多端。“科学的道路不平坦啊,生活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样一个句子,前一句是形容词谓语句,描写句。后一句是动词谓语句:”是……的”,判断句。两种句式的交错,避免单调枯燥,活泼而有情趣。
三、语言不均衡美之三:特殊修辞
有这样几种修辞,如初中语文课本会遇到的反语、婉曲等,也能体现语言的不均衡美。
以初中需掌握的反语为例:反语,就是说反话。表层意思和骨子里的含义正好相反,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初中语文课本上最典型的例子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用了很多反语。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四、语文不均衡美之四:打破常规
为了达到美,有的文章不惜打破语言的常规:
杨先生是上海人,杨太太是天津人,杨二太太是苏州人。一位先生,两位太太,南腔北调的不知生了多少孩子。(老舍《骆驼祥子》)
“南腔北调”的应当是杨先生和他的两位太太,但却用作为动词“生”的修饰语了。这种超常的说法,很简洁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我们不妨也多留些心,关注打破常规的语言。
变化,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语言艺术中,过分均衡,将导致单调、枯燥。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写到:“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俗话也说:“一样话百样说”。这,就是对语文不均衡美的追求,如果我们多探究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语言不均衡美,必将对语言有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