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工程造价计算能力和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能力。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也是应用型符合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实践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以期毕业生日后的工作能力能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这也成为办学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之一。但在当前的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缺少机会、监管不到位、校内教育实践效果差等问题,如何作出教学改革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 教学改革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23.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30-01
一、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机会不足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社会实践机会不足的主要原因涵盖两方面:一是學生方面,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缺乏实践意识。二是学校方面,学校没有能力有效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包含寒暑两个假期,这也是工程造价工作繁忙时期,由于在工程中,夏季是工程建设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工程造价专业型人才稀缺阶段,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实践,能否把握实践机会,关键在于学生的态度和学校的努力。
2.校内教育实践效果差
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三分理论+七分实践是最佳教学方法。理论系统中,实践是教育中心,虽然理论知识容易理解,但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操作。而一些学校将理论知识教学视作首要任务,忽视实践教学,主要是因专业团队与学校难以安排大量学生实践,这也是各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建立以《工程造价管理》为主体的课程群,优化课程群设计体系
我国工程管理实行招投标制度以来,规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技术更新迅速,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必须满足实际需求。但传统教学中,每门课讲授完成后,辅助进行的课程设计都是基于课程本身内容,找一些相关工程项目进行练习,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市场的应用需求。倘若能将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如《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合同管理》等,再和选修课(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业调研等)以及实践课(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学科竞赛、参与科研)组成课程群让学生系统完成一个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的系列课程设计,不再像以前零散、片段地学习项目的某一阶段,对优化设置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中遇到的连续性问题,将会更为实用有效。
设置以实际工程项目为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群教学及课程设计,要做好相关基础工作。首先是制定课程群培养方案,将若干主干课程联系起来系统地予以考虑。从制定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大纲到拟定课程设计指导书,都要体现出课程群的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各门课程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群,引导学生完成实际工程的系列课程设计,以利于形成整体概念。
2.工程造价类课程群建设中,植入BIM技术,实现课程群知识的有效衔接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现在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实质是通过创立三维(或多维)建筑模型,让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不同阶段达到信息对接、资源共享的效果,进而实现全寿命周期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它是由一个项目系统的软件群组成,涉及内容繁多,需要多科基础知识沉淀。BIM技术可在设计阶段实现三维集成协同设计,为高效施工提供支撑;在施工阶段实现可视化分析,能够准确定位施工重难点,能有效助力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三大目标控制(成本、工期和质量):在运营阶段BIM技术通过整体精确的可视化信息,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有利于进行项目后评价。
在目前造价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还是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和课程设计组成,如《工程造价管理》课程,很多教师还是采用支离片段地分析和讲解,讲基础就只说基础,讲土方只说挖坑,学生无法形成整体概念,知识不能连贯学习,上学时好像都学懂了,到实际工作时却无从下手。引用BIM技术后,这种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项目过程,对同一工程进行多次运算将会使结果更具有连贯性和对比性。
3.强化学生实践管理
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计划是基础,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为学生制定周密的计划,要求学生遵守和执行,对实践体会与成果进行定期汇报,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实践内容、重视实践过程。全面监督学生实践过程,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严格审查,针对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纠正。另外,针对学生的假期实践、毕业实践等,教师应严格要求,重视成果考核,避免出现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等行为。
4.课程群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最终的成绩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实施课程群整体教学改革和开放性课程设计的实践模式,考核方法要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重点应放在平时以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沟通管理能力为主的专业核心能力上,采取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实践技能(占总评成绩的20%)、大作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及期末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相结合的改革措施来提高工程造价类课程群的教与学质量,实践技能成绩可以由校外企业人员给予综合评分,这样内外结合给分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工程造价类课程群教学中不但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还要研究衔接好各门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各科知识点能够联系畅通,在教与学中让学生完成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既达到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又满足了适应社会对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晓波.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0).
[2]陆媛.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06).
[3]陈富平,高伟忠.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山西建筑,2016(15).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 教学改革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23.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30-01
一、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机会不足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社会实践机会不足的主要原因涵盖两方面:一是學生方面,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缺乏实践意识。二是学校方面,学校没有能力有效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包含寒暑两个假期,这也是工程造价工作繁忙时期,由于在工程中,夏季是工程建设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工程造价专业型人才稀缺阶段,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实践,能否把握实践机会,关键在于学生的态度和学校的努力。
2.校内教育实践效果差
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三分理论+七分实践是最佳教学方法。理论系统中,实践是教育中心,虽然理论知识容易理解,但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操作。而一些学校将理论知识教学视作首要任务,忽视实践教学,主要是因专业团队与学校难以安排大量学生实践,这也是各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建立以《工程造价管理》为主体的课程群,优化课程群设计体系
我国工程管理实行招投标制度以来,规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技术更新迅速,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必须满足实际需求。但传统教学中,每门课讲授完成后,辅助进行的课程设计都是基于课程本身内容,找一些相关工程项目进行练习,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市场的应用需求。倘若能将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如《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合同管理》等,再和选修课(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业调研等)以及实践课(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学科竞赛、参与科研)组成课程群让学生系统完成一个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的系列课程设计,不再像以前零散、片段地学习项目的某一阶段,对优化设置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中遇到的连续性问题,将会更为实用有效。
设置以实际工程项目为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群教学及课程设计,要做好相关基础工作。首先是制定课程群培养方案,将若干主干课程联系起来系统地予以考虑。从制定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大纲到拟定课程设计指导书,都要体现出课程群的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各门课程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群,引导学生完成实际工程的系列课程设计,以利于形成整体概念。
2.工程造价类课程群建设中,植入BIM技术,实现课程群知识的有效衔接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现在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实质是通过创立三维(或多维)建筑模型,让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不同阶段达到信息对接、资源共享的效果,进而实现全寿命周期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它是由一个项目系统的软件群组成,涉及内容繁多,需要多科基础知识沉淀。BIM技术可在设计阶段实现三维集成协同设计,为高效施工提供支撑;在施工阶段实现可视化分析,能够准确定位施工重难点,能有效助力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三大目标控制(成本、工期和质量):在运营阶段BIM技术通过整体精确的可视化信息,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有利于进行项目后评价。
在目前造价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还是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和课程设计组成,如《工程造价管理》课程,很多教师还是采用支离片段地分析和讲解,讲基础就只说基础,讲土方只说挖坑,学生无法形成整体概念,知识不能连贯学习,上学时好像都学懂了,到实际工作时却无从下手。引用BIM技术后,这种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项目过程,对同一工程进行多次运算将会使结果更具有连贯性和对比性。
3.强化学生实践管理
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计划是基础,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为学生制定周密的计划,要求学生遵守和执行,对实践体会与成果进行定期汇报,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实践内容、重视实践过程。全面监督学生实践过程,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严格审查,针对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纠正。另外,针对学生的假期实践、毕业实践等,教师应严格要求,重视成果考核,避免出现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等行为。
4.课程群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最终的成绩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实施课程群整体教学改革和开放性课程设计的实践模式,考核方法要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重点应放在平时以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沟通管理能力为主的专业核心能力上,采取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实践技能(占总评成绩的20%)、大作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及期末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相结合的改革措施来提高工程造价类课程群的教与学质量,实践技能成绩可以由校外企业人员给予综合评分,这样内外结合给分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工程造价类课程群教学中不但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还要研究衔接好各门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各科知识点能够联系畅通,在教与学中让学生完成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既达到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又满足了适应社会对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晓波.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0).
[2]陆媛.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06).
[3]陈富平,高伟忠.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山西建筑,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