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封面专题,以“乡愁”为主题。为本刊撰稿的几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回应了当前城镇化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德国学者克劳斯·昆兹曼以一个“外乡人”的视角,评价了中国的大规模城镇化,他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任由“市长”、开发商和建筑师主导,他们所青睐的欧式建筑以及时尚、商业的“创意城市”,并不能构建新的城市文化,反而使得原有文化特征逐渐消失。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提出,重新认识中国乡村文明的现代价值,他写道:“记得住乡愁,绝不是要把中国五千年的乡村文明放在博物馆中成为死文物而存在”,“我们理想的城镇化,不是把中国农民都变成市民”。北京林业大学副院长田园则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指出导致无法留住山水乡愁的根源乃是工业化思维方式。
自去年中央城镇工作会议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之后, “记得住乡愁”成了流行语。这几个字为何在人们心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相比习以为常的官方文牍的佶屈聱牙、老气横秋,这句清新的表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很显然,行文的清新绝非问题的根本,直指人心的是,它触及了当前城镇化的一个要害问题,即我们究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究竟为了谁?
城镇化已成潮流,也是共识,但现实却昭示我们:恰恰是在“发展什么样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究竟为了谁”这一方向性问题上,目前城镇化建设出现了偏差。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的自然村减少了90万个,平均每天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自然地理方面,根据国家水利部和统计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截止2011年底,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有2.3万条,但这个数据却比上世纪90年代的统计减少了2.7万多条。
城市突进,山河变色,堪称我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形象写照。而这一切,对于无数活生生个人的心理、情感、生活,又有何样映射?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人口的快速流动。目前,流动于各个城市的农民工有2.5亿人,在科技、金融、文化等领域,人才流动更是呈加快之势。但是,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乃至无视人文关怀,水泥森林、冷漠人情,弥漫于各个城市,,种种“城市病”成为折磨人们的梦魇。与此同时,城市的社会保障和相关政策,也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人们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机遇,他们怀着梦想而来,在城市中洒下汗水、交上税金,但却每每无奈地发现,付出劳动和情感的城市,却未必是他们的家。而最让人浩叹的莫过于,当起心动念想回到故乡,却发觉再也回不去。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是许多人的心中隐痛,也幻化成绵绵苦涩的乡愁。在笔者看来,所谓的乡愁,在当前城镇化的层面,其实分为两个指向:城市规划以及人文政策上的疏漏导致城市的非人性和陌生感,吸引人留不住人,留住了人却留不住心,此其一;其二,以“推土机”为手段的城镇化建设,在“化”城不“化”人的同时,反而还将人们现实中和感情上的家乡彻底毁坏。
记忆犹在,但,人非物也非!老家的老屋没有了,儿时清澈水满的沟河干涸发臭,甚至已不见踪影而代之以宽大的市政广场或者新城。面对这一切,我们的记忆将安放何处?我们的乡愁将如何记住?我们的城镇化,难道必须把故乡用水泥钢筋彻底封死?
乡愁绝不仅仅是一种抒情,它实际是我们与过去生活的情感对话,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理由和信心所在。在此意义上,新型城镇化之新,必须“化”城同时也要“化”人,让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城市,成为人的家,成为乡愁的记忆和载体;同时,城镇化也绝不是要将农村赶尽杀绝,而是要弥合城乡鸿沟,尽量做到公共福利均等化,在城乡一体的框架下,建设城中村庄,村庄中的城市。唯此,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而要达成这种目标,除了技术性的规划,还需要在两点上下功夫:1、彻底放弃“推土机”上的城镇化做法;2、保障公民权利,让公民能够真正自主处置自己的财产,自主决定如何建设自己的家乡,让“建设家乡”实至名归。
自去年中央城镇工作会议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之后, “记得住乡愁”成了流行语。这几个字为何在人们心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相比习以为常的官方文牍的佶屈聱牙、老气横秋,这句清新的表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很显然,行文的清新绝非问题的根本,直指人心的是,它触及了当前城镇化的一个要害问题,即我们究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究竟为了谁?
城镇化已成潮流,也是共识,但现实却昭示我们:恰恰是在“发展什么样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究竟为了谁”这一方向性问题上,目前城镇化建设出现了偏差。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的自然村减少了90万个,平均每天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自然地理方面,根据国家水利部和统计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截止2011年底,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有2.3万条,但这个数据却比上世纪90年代的统计减少了2.7万多条。
城市突进,山河变色,堪称我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形象写照。而这一切,对于无数活生生个人的心理、情感、生活,又有何样映射?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人口的快速流动。目前,流动于各个城市的农民工有2.5亿人,在科技、金融、文化等领域,人才流动更是呈加快之势。但是,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乃至无视人文关怀,水泥森林、冷漠人情,弥漫于各个城市,,种种“城市病”成为折磨人们的梦魇。与此同时,城市的社会保障和相关政策,也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人们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机遇,他们怀着梦想而来,在城市中洒下汗水、交上税金,但却每每无奈地发现,付出劳动和情感的城市,却未必是他们的家。而最让人浩叹的莫过于,当起心动念想回到故乡,却发觉再也回不去。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是许多人的心中隐痛,也幻化成绵绵苦涩的乡愁。在笔者看来,所谓的乡愁,在当前城镇化的层面,其实分为两个指向:城市规划以及人文政策上的疏漏导致城市的非人性和陌生感,吸引人留不住人,留住了人却留不住心,此其一;其二,以“推土机”为手段的城镇化建设,在“化”城不“化”人的同时,反而还将人们现实中和感情上的家乡彻底毁坏。
记忆犹在,但,人非物也非!老家的老屋没有了,儿时清澈水满的沟河干涸发臭,甚至已不见踪影而代之以宽大的市政广场或者新城。面对这一切,我们的记忆将安放何处?我们的乡愁将如何记住?我们的城镇化,难道必须把故乡用水泥钢筋彻底封死?
乡愁绝不仅仅是一种抒情,它实际是我们与过去生活的情感对话,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理由和信心所在。在此意义上,新型城镇化之新,必须“化”城同时也要“化”人,让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城市,成为人的家,成为乡愁的记忆和载体;同时,城镇化也绝不是要将农村赶尽杀绝,而是要弥合城乡鸿沟,尽量做到公共福利均等化,在城乡一体的框架下,建设城中村庄,村庄中的城市。唯此,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而要达成这种目标,除了技术性的规划,还需要在两点上下功夫:1、彻底放弃“推土机”上的城镇化做法;2、保障公民权利,让公民能够真正自主处置自己的财产,自主决定如何建设自己的家乡,让“建设家乡”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