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过程,必须体现师生数学思维活动互动互补的过程。数学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追根溯源,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式 教学
纵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以被动接受式为主。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并发展自己,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是大量的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观察、制作、实验、社会调查、数学日记、数学作文等实践性作业;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种状况应该有所改变。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探求一种与我们的实际相适应、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
一、探究式教学开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1.一定难度的学习对象。简单易学的材料,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需要他们经过探究而有所发现,只需要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去同化吸收,便可掌握它。也就是说,对于简单的材料,学生不需要采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所以,探究教学的条件之一,是学习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难度。所谓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是指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无法直接同化吸收的学习材料。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使有了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强制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机械地记忆和直接接受知识,并不是根据知识客体的特性和自身的学习目的,能动地在知识客体与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所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开展探究教学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3.一定的知识作基础。内容与过程、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究是密不可分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探究能力的基础,一定的探究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探究教学中,作为知识的基本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二、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
1.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积极为学生创设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应先与学生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考虑,逐渐造成认知冲突。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也就是以问题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索某个数学问题。
2.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让探究有的放矢。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探究内容进行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是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文化观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渠道来整合探究学习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生活、社会中的数学教育资源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探究内容:(1)关注初中数学核心内容,选取学生的“认知节点”作为探究内容;(2)关注初中数学核心思想与方法,选取纵向联系特征较强的材料;(3)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或应用性问题;(4)关注学生思维发展,选取变通性较强的问题。
3.设计合适的探究活动,建构新知,形成氛圍。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常常有三种探究方式,即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探究。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学习探究的方法、形成探究的能力、发展探究的思维,让探究成为一种内在的学习品质和数学素养,是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该努力关注的。
4.自我反思,深化认知。在教师组织下,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与认知结构的完善;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方法和策略;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克服困难,主动发展,并不断提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促进理解,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
总之,探究式教学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探究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唤醒、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形成现代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及全面发展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把握教学规律,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崇善 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11)。
[3]陈景强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3)。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式 教学
纵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以被动接受式为主。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并发展自己,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是大量的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观察、制作、实验、社会调查、数学日记、数学作文等实践性作业;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种状况应该有所改变。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探求一种与我们的实际相适应、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
一、探究式教学开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1.一定难度的学习对象。简单易学的材料,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需要他们经过探究而有所发现,只需要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去同化吸收,便可掌握它。也就是说,对于简单的材料,学生不需要采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所以,探究教学的条件之一,是学习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难度。所谓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是指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无法直接同化吸收的学习材料。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使有了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强制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机械地记忆和直接接受知识,并不是根据知识客体的特性和自身的学习目的,能动地在知识客体与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所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开展探究教学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3.一定的知识作基础。内容与过程、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究是密不可分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探究能力的基础,一定的探究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探究教学中,作为知识的基本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二、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
1.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积极为学生创设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应先与学生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考虑,逐渐造成认知冲突。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也就是以问题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索某个数学问题。
2.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让探究有的放矢。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探究内容进行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是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文化观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渠道来整合探究学习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生活、社会中的数学教育资源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探究内容:(1)关注初中数学核心内容,选取学生的“认知节点”作为探究内容;(2)关注初中数学核心思想与方法,选取纵向联系特征较强的材料;(3)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或应用性问题;(4)关注学生思维发展,选取变通性较强的问题。
3.设计合适的探究活动,建构新知,形成氛圍。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常常有三种探究方式,即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探究。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学习探究的方法、形成探究的能力、发展探究的思维,让探究成为一种内在的学习品质和数学素养,是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该努力关注的。
4.自我反思,深化认知。在教师组织下,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与认知结构的完善;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方法和策略;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克服困难,主动发展,并不断提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促进理解,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
总之,探究式教学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探究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唤醒、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形成现代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及全面发展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把握教学规律,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崇善 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11)。
[3]陈景强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