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MRI技术在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中的定量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集成MRI(SyMRI)技术在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中的定量价值。

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确诊冈上肌肌腱损伤的97例患者(病例组),男54例,女43例,年龄29~56(37.4±9.6)岁。病例组患者根据肩关节镜结果分为3个亚组:肌腱病组(37例,Ⅱ级)、部分撕裂组(34例,Ⅲ级)及完全撕裂组(26例,Ⅳ级)。同期招募无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正常肩袖志愿者28名(对照组),男16名,女12名,年龄23~49(36.1±7.2)岁,分级为Ⅰ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肩关节MRI轴位T1加权像(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轴位T2加权像(T2WI)脂肪抑制(FS)序列、斜冠状位T2WI FS及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PDW)序列扫描,同时行SyMRI序列斜冠状位扫描。于T2WI斜冠状位图像上根据冈上肌肌腱走形将其分为外侧、内侧及中间亚区,由2名放射科医生测量3个亚区的T1、T2及PD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分级各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各定量值与损伤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

冈上肌肌腱3个亚区T1、T2及PD值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ICC值均>0.700。外侧亚区的T1值、外侧及中间亚区的T2值在冈上肌肌腱损伤不同分级中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心脏骤停发病突然、致死致残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心脏骤停发病负担日渐加重,积极探索更多高效的预防及救治措施对于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急危重心血管病救治能力、心脏骤停救治药物和技术、骤停注册登记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相关热点及争议问题加以述评,旨在进一步推动心脏骤停预防、救治、防治质量,持续促进各阶段关键能力的有效改善。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的癌痛控制可以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慢性癌痛的管理,国内外已有成熟的临床指南与诊疗规范。但对于重度癌痛的快速处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共识。因此,有必要重塑疼痛危象的概念,明确管理原则和理念,切实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总结癌痛领域疼痛危象概念的发展,明确了其定义、诊断标准和整体监控指标,形成了肿瘤疼痛危象患者管理方案,以期探索出符合我国临床实践、快速安全高效的疼痛危象管理模式。
目的评估拉布立海小剂量方案对难治性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拉布立海治疗的难治性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可耐受的最大剂量口服降尿酸药物3个月以上但血尿酸(sUA)仍>360μmol/L、双能CT尿酸盐体积>10cm3。小剂量拉布立海的使用方法为每次4.5~7.5mg,间隔4周使用1次,最多使用3次。收集疗效(每次拉布立海用药前后sUA、第1次用药前和用药后12周痛风石及尿酸盐体积变化)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平卧位关节镜下由内向外髂胫束松解术对双侧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的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因双侧臀肌挛缩症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拟行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依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平卧组采用平卧位关节镜下由内向外髂胫束松解术,侧卧组采用侧卧位关节镜下由外向内髂胫束松解术。记录所有患者的非手术操作总时长和手术操作总时长。比较两组术前3d内及手术至少2个月后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卧组共26例,男11例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预测临界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BDDH)术后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接受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和关节镜检查的37例BD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37.9±12.8)岁。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注射前后及手术前后均接受髋关节体格检查,获得七项检查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计算VAS总评分,并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注射有效率指注射后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SCH)患者中脑多巴胺区[腹侧背盖区及双侧黑质致密部(VTA/SNc)]静态功能连接(sFC)及动态功能连接(dFC)的异常改变,及其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首发未用药SCH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199名健康对照(HC)组资料。所有被试均行高分辨率结构像MRI及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扫描。将中脑多巴胺区(VTA/SNc)定义为三个种子点,采用sFC和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