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火”,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疾病。感到自己体内有热,或牙痛,或口角糜烂,或长疖子,大家都会说这是“上火”了。然而人们为何会“上火”,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上火”呢?希望下面专家们的讲述能对你有所裨益。
门诊上,时常听到患者说自己“上火”了,要求开一些清火药。还见到一些患者,家中经常备着三黄片之类的“降火药”,时不时地吃上两片。其实,中医并不提倡见火就降。因为按照中医理论,火是人的生命本源,不能随意降火;而且就“上火”而言,有内外虚实之分,实火可降,而虚火不可降。
究竟什么是“火”,如何认识“上火”,下面就与大家简单谈谈这些问题。
人体中的“火”
“火”是人赖以生存的生机,就像万物赖以温煦的太阳。“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阳气。人体的阳气在生理状态下,具有温煦、推动和兴奋的作用,就像煮饭需要火一样,我们的脾胃之火就是腐熟食物运化营养的动力,保证着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转。如果人体阴阳失衡,使阳气过于亢盛,超过生理水平,则会使身体处于火热相对亢盛的状态,进而产生病理之火。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语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医家对此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认为“少火” 是温和的阳气,属生理之火;“壮火”是亢烈之阳邪,属病理之火。生理之火,人身不可须臾失之,是生命原动力和活力的象征;病理之火则必然戕害人体,消耗正气,是疾病活动的表现。
何为“上火”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
从中医理论看,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就会出现阳盛阴衰的热证证候。“火”是个中医概念,具体点说,凡是疼痛、发热、出血之类的让人有“火”的感觉的症候,就属于这一范畴。
“火”的由来
“上火”(热证)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外感火热之邪;②寒邪入里化热;③七情過激,郁而化热;④饮食不节,积久化热;⑤房室劳伤,劫夺阴津。从中医的不同辨证角度来看,根据人体之火的来源,可以把火分为“外火”“内火”“五脏火”“六郁火”“七情火”等。
1.内火和外火区别在于邪之来源。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所致,临床上有比较明显的外感病演变过程。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而致,其病变通过各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无明显外感病史。但外火和内火又相互影响,内生之火可招致外火。如平素阴虚火旺或阳热亢盛者,感受六淫之后,内外交迫,常致五气从火而化;而外火亦可引动内火,如外火灼伤津血、引动肝阳、化火生风等。
2.阴阳火为阴阳失衡所致。如阳盛化火(阳气过剩)、阴虚化火(阴液精血亏虚),多为内生,故分虚实之因。实火用泻,虚火当补。治疗时,实火可用清热降火的药物,虚火可用六味地黄丸补肾而退火。
3.五脏火为五脏六腑之火。如心与小肠、肝胆、脾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三焦,乃定部位之别。脏腑不同,上火临床表现亦不同。如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胃火也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肝火,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通常还有下列症状,如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4.六郁火为邪郁化火。一是外感六淫、疫气,在病变过程中,皆能郁滞化火化热,如风寒暑湿燥火各种邪气皆可郁而化热;二是机体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和食积、寄生虫等,亦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机理,主要是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郁则生热生火,形成湿热内结之证。对于外感所致,风寒暑湿燥火都可从外而内,病邪逐渐深入,在治疗时应当考虑在邪浅时疏邪于外,邪气内入时等同于内生邪气,化邪于内。不论内生外生,总归为邪气所致,故邪气不解,火热不降。
5.七情火为情志过极而引起的。中医称为五志(怒喜思悲恐),“五志过极皆可化火”,五志归于五脏,所以治疗上多数不离开脏腑辩证,如心在志为喜,心主神明,主精神活动;范进中举得了失心疯,从中医论治当以清心火,镇心安神,这在很多癫痫患者中更能体现。肝在志为怒,故烦躁易怒多用疏肝解郁法,如女子月经期烦躁易怒多与肝血不足肝火上亢有关。而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脾肺主气,容易抑郁忧思的人多是中医气虚体质。
实火和虚火的分型
一般认为实火(实热)多由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而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内盛。虚火(虚热)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阴血虚损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实火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临床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脉数。常用中成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种证型。阴虚火旺多表现为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气虚火旺常见症状有全身低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阴虚火旺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气虚火旺者常用中成药主要是补中益气丸等。
门诊上,时常听到患者说自己“上火”了,要求开一些清火药。还见到一些患者,家中经常备着三黄片之类的“降火药”,时不时地吃上两片。其实,中医并不提倡见火就降。因为按照中医理论,火是人的生命本源,不能随意降火;而且就“上火”而言,有内外虚实之分,实火可降,而虚火不可降。
究竟什么是“火”,如何认识“上火”,下面就与大家简单谈谈这些问题。
人体中的“火”
“火”是人赖以生存的生机,就像万物赖以温煦的太阳。“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阳气。人体的阳气在生理状态下,具有温煦、推动和兴奋的作用,就像煮饭需要火一样,我们的脾胃之火就是腐熟食物运化营养的动力,保证着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转。如果人体阴阳失衡,使阳气过于亢盛,超过生理水平,则会使身体处于火热相对亢盛的状态,进而产生病理之火。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语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医家对此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认为“少火” 是温和的阳气,属生理之火;“壮火”是亢烈之阳邪,属病理之火。生理之火,人身不可须臾失之,是生命原动力和活力的象征;病理之火则必然戕害人体,消耗正气,是疾病活动的表现。
何为“上火”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
从中医理论看,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就会出现阳盛阴衰的热证证候。“火”是个中医概念,具体点说,凡是疼痛、发热、出血之类的让人有“火”的感觉的症候,就属于这一范畴。
“火”的由来
“上火”(热证)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外感火热之邪;②寒邪入里化热;③七情過激,郁而化热;④饮食不节,积久化热;⑤房室劳伤,劫夺阴津。从中医的不同辨证角度来看,根据人体之火的来源,可以把火分为“外火”“内火”“五脏火”“六郁火”“七情火”等。
1.内火和外火区别在于邪之来源。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所致,临床上有比较明显的外感病演变过程。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而致,其病变通过各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无明显外感病史。但外火和内火又相互影响,内生之火可招致外火。如平素阴虚火旺或阳热亢盛者,感受六淫之后,内外交迫,常致五气从火而化;而外火亦可引动内火,如外火灼伤津血、引动肝阳、化火生风等。
2.阴阳火为阴阳失衡所致。如阳盛化火(阳气过剩)、阴虚化火(阴液精血亏虚),多为内生,故分虚实之因。实火用泻,虚火当补。治疗时,实火可用清热降火的药物,虚火可用六味地黄丸补肾而退火。
3.五脏火为五脏六腑之火。如心与小肠、肝胆、脾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三焦,乃定部位之别。脏腑不同,上火临床表现亦不同。如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胃火也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肝火,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通常还有下列症状,如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4.六郁火为邪郁化火。一是外感六淫、疫气,在病变过程中,皆能郁滞化火化热,如风寒暑湿燥火各种邪气皆可郁而化热;二是机体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和食积、寄生虫等,亦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机理,主要是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郁则生热生火,形成湿热内结之证。对于外感所致,风寒暑湿燥火都可从外而内,病邪逐渐深入,在治疗时应当考虑在邪浅时疏邪于外,邪气内入时等同于内生邪气,化邪于内。不论内生外生,总归为邪气所致,故邪气不解,火热不降。
5.七情火为情志过极而引起的。中医称为五志(怒喜思悲恐),“五志过极皆可化火”,五志归于五脏,所以治疗上多数不离开脏腑辩证,如心在志为喜,心主神明,主精神活动;范进中举得了失心疯,从中医论治当以清心火,镇心安神,这在很多癫痫患者中更能体现。肝在志为怒,故烦躁易怒多用疏肝解郁法,如女子月经期烦躁易怒多与肝血不足肝火上亢有关。而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脾肺主气,容易抑郁忧思的人多是中医气虚体质。
实火和虚火的分型
一般认为实火(实热)多由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而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内盛。虚火(虚热)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阴血虚损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实火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临床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脉数。常用中成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种证型。阴虚火旺多表现为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气虚火旺常见症状有全身低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阴虚火旺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气虚火旺者常用中成药主要是补中益气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