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备受关注。只有准确地运用史料,才能凸显史料运用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史料运用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关注。史料教学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借此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值得认真思考及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完善。
一、合理选用史料
1.充分使用教材上的史料。现行历史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增加了大量原始材料,有文字﹑图表﹑照片等。这些材料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这些史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反复斟酌,使其融入教案,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此外,有些史料还配备了质量较高的思考题。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尽可能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按照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适当补充课外史料。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受篇幅等因素的限制,部分重点、难点缺少相应的史料作支撑,有的只是抽象的结论而无具体的说明过程,无形中给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增加了困难。教师碰到此类情况,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首先,选材要有针对性。史料对于历史教学十分重要,但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史料不但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选取的材料最好能集中说明要论述的观点,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其次,选材形式要多样。单纯的文字史料显得单调乏味,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适当补充照片、漫画、影像资料等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伴随现代教学技术进入课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对众多因素进行整合,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历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再次,选材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历史教学也能很自然地开展,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避免古奥艰深的。教学工作只有在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鉴别史料
史料是构建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并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史学工作者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囿于时代、社会、情感和经验,必然会融入个人的好恶、立场和观点,故史料难免会有真伪、偏全、精粗、存佚之别。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不仅不能将艺术作品、民间传说、遗闻逸事当做正史看待,即使是正史也要通过思考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一番比较、剖析、甄别,审视其观点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然后做出取舍①。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获得确证之后,才能依据他们对史实进行分析并做出结论。
三、加强对学生史料运用的指导
1.引导学生对史料的搜集和辨析。“围绕史料设计教学的问题或研究的课题,开展以搜集、整理、辨析、论证历史资料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性学习”②,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浩如烟海的史料,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可能有相似甚至相反的描述或评价,这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打好了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为学生搜集各种史料提供了极便利的平台。故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史料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收集史料的良好习惯,扩大历史阅读范围,在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分享差异,找出论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其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及知识储备等亦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运用史料对学生能力进行训练时应该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所谓层次性是指对于低年级学生倾向多用一些形象直观、生动有趣、间接性的史料,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倾向多用一些直接性、原始性、有一定思维难度的史料。低年级学生应以训练阅读概括能力和简单分析综合能力為主,而高年级学生则应以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所谓渐进性是指借助史料设置一些有跨度的问题,且学生在书本中不能找到现成答案,其难度逐渐加大,等到一定阶段,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其能力亦有明显提高时,再提出新的能力要求。
3.教授学生基本的史料分析方法。中学生由于其知识储备不足,完整理解所选史料内容是历史学习的一道障碍。因此,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授中国古代史时经常会碰到一些艰涩难懂的古文,这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在授课时教师对古文史料的解读应立足于所选史料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对史料大意有所了解。为了便于学生更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以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从而提炼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是个深广的课题,不管是史料的选择、鉴别还是对学生的指导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以史料形式出现的历史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研习史料可以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历史问题的解决,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多方面的训练。史料的运用可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的思维材料,在对史料的研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方法,积累探究历史的经验,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它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注释:
①郭渝.浅谈历史教学中历史典籍的引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60.
②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2004(7):42.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史料运用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关注。史料教学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借此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值得认真思考及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完善。
一、合理选用史料
1.充分使用教材上的史料。现行历史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增加了大量原始材料,有文字﹑图表﹑照片等。这些材料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这些史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反复斟酌,使其融入教案,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此外,有些史料还配备了质量较高的思考题。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尽可能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按照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适当补充课外史料。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受篇幅等因素的限制,部分重点、难点缺少相应的史料作支撑,有的只是抽象的结论而无具体的说明过程,无形中给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增加了困难。教师碰到此类情况,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首先,选材要有针对性。史料对于历史教学十分重要,但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史料不但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选取的材料最好能集中说明要论述的观点,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其次,选材形式要多样。单纯的文字史料显得单调乏味,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适当补充照片、漫画、影像资料等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伴随现代教学技术进入课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对众多因素进行整合,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历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再次,选材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历史教学也能很自然地开展,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避免古奥艰深的。教学工作只有在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鉴别史料
史料是构建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并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史学工作者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囿于时代、社会、情感和经验,必然会融入个人的好恶、立场和观点,故史料难免会有真伪、偏全、精粗、存佚之别。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不仅不能将艺术作品、民间传说、遗闻逸事当做正史看待,即使是正史也要通过思考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一番比较、剖析、甄别,审视其观点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然后做出取舍①。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获得确证之后,才能依据他们对史实进行分析并做出结论。
三、加强对学生史料运用的指导
1.引导学生对史料的搜集和辨析。“围绕史料设计教学的问题或研究的课题,开展以搜集、整理、辨析、论证历史资料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性学习”②,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浩如烟海的史料,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可能有相似甚至相反的描述或评价,这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打好了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为学生搜集各种史料提供了极便利的平台。故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史料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收集史料的良好习惯,扩大历史阅读范围,在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分享差异,找出论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其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及知识储备等亦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运用史料对学生能力进行训练时应该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所谓层次性是指对于低年级学生倾向多用一些形象直观、生动有趣、间接性的史料,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倾向多用一些直接性、原始性、有一定思维难度的史料。低年级学生应以训练阅读概括能力和简单分析综合能力為主,而高年级学生则应以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所谓渐进性是指借助史料设置一些有跨度的问题,且学生在书本中不能找到现成答案,其难度逐渐加大,等到一定阶段,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其能力亦有明显提高时,再提出新的能力要求。
3.教授学生基本的史料分析方法。中学生由于其知识储备不足,完整理解所选史料内容是历史学习的一道障碍。因此,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授中国古代史时经常会碰到一些艰涩难懂的古文,这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在授课时教师对古文史料的解读应立足于所选史料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对史料大意有所了解。为了便于学生更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以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从而提炼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是个深广的课题,不管是史料的选择、鉴别还是对学生的指导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以史料形式出现的历史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研习史料可以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历史问题的解决,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多方面的训练。史料的运用可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的思维材料,在对史料的研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方法,积累探究历史的经验,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它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注释:
①郭渝.浅谈历史教学中历史典籍的引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60.
②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200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