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护理管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与预后影响

来源 :河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并分析连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评价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到2019年6月就诊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共120例,将其进行编号,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干预组使用连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分析2组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及预后效果.结果 通过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使用两种护理方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干预组中完全满意85%(51/60)、较满意15%(9/60)、不满意0例;对照组中完全满意58.33%(35/60)、较满意25%(15/60)、不满意20%(10/60);干预后服药及生活习惯等依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的服药及生活习惯等依从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彩超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肝纤维化指标降低(P<0.05).结论 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护理中使用连续性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临床预后及身体早日恢复健康,特别对晚期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显著提升的作用,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慢性疾病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除了医护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外,患者的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就儿童患者而言,监护人在患儿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目前医疗机构对于患儿出院后居家服药的跟踪和疾病康复管理手段,基本沿用传统的家庭自我管理和有限的医护人工电话随访,在药物管理的精准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欠缺,服药依从性差或服药不正确往往会导致患儿疾病反复、病程延长,不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费用,疾病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还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有效时机[2]。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干预对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astomosis,STA-MCA)搭桥术患者脑血循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脑血循环(血流平均速度、血管搏动指数)、血压(SBP、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