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正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对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改革建议,希望能对未来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关键词: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探析
1.绩效管理的概念
1.1绩效。不同的领域对绩效的概念存在一定差异。在管理学中,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绩效内容包含个人与组织两个方面。当组织的整体绩效按照一定关系分摊至所有工作岗位时,只需要每一位员工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组织绩效即可实现[1]。在经济学中,绩效与薪酬存在直接联系。绩效是个人对组织的承诺,薪酬是组织予以个人的回报。当员工完成了组织下达的任务,组织即给予员工回报。组织与个人间的关系,是等价交换原则的具体体现。
1.2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管理突破,达成更高的目标。绩效管理采用指导、奖励、诊断等方法,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排除影响管理工作的因素,有效提高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各方面的能力,协调员工间的关系,促进组织团队精神发展。
绩效管理包含计划、沟通、考评、反馈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个四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绩效管理机制,且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1.3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内容
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基本资料。掌握高校基本资料,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2]。财务部门应当对学校各个院系、部门的人员编制和结构、学院学生数量等情况进行具体调查并核实,为编制财务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2)加强支出监控。在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监督的重点应当放在支出部分。在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容易出现超额、浪费等情况。因此加强对支出监控尤为重要。(3)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财务绩效考核中至关重要。绩效评价体系应当具有多层次、多因素的特点。教学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有所区别。例如设立经济指标及社会效益指标等。
2.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作用
2.1促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 。高校的资源拥有量和对资源的利用率都对自身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增强高校的竞争能力意义深远。高资源利用率,是高校管理机构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预算是高校实现未来发展策略,实现发展目标的指挥棒。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能有效根据高校预算开展活动,则能达到预期目标。对财务管理而言,对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是关键。财务指标的下达与资源的配置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只有按照预算进行资源配置,才能保证财务管理能发挥作用。
2.2降低财务风险。高校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准确核算高等教育成本[3]。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高校同样面对许多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阻碍高校发展最大的障碍。债务风险是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方面。高校为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获得更好的发展,必然会适当向银行申请贷款。负债虽然会为学校带来一定的效益,但财务风险也不可避免。因此通过财务评价指标,能对高校财务发展潜力进行准确评价,从而计算高校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2.3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合作。高校各部门的职能形成与经费的安排、预算规划、使用密不可分。因此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对高校办学经费的使用有着巨大影响。协调各部门间的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绩效管理能是高校各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有效降低由责任不清产生的事件。
3.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高校固定资产投资率低,负债率高。维护学校财政健康和稳定发展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4]。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扩招,大量兴建宿舍、食堂、教学大楼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占高校总资产比例过高。高校学生数量增加,一方面能在短时间内加速学校发展,而另一方面,容易出现学生综合素质低、忽视学生培养等问题。同时兴建基础设施兴建对资金需求量大,高校资金量难以满足,许多高校无视自身偿债能力,只注重短期利益,大量向银行申请贷款,造成了负债率逐年增加,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3.2高校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有两种,分别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5]。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两种财务管理模式都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权利过于集中,分工不明确。同时,由于分工混乱导致执行能力显著下降,责任难以落实到位。一旦发生问题,高校管理不能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责任追究,这都为财务绩效管理带来巨大难度。
3.3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水平不足。以往财务管理模式的重点在分配方面,造成了财务预算方面的管理难以正常运行。高校的预算工作通常由财务部门完成,在制定的过程中计算方法过于简陋,且主观因素较大,乏准确性和客观性,与高校实际发展的需要有较大差距。
4.提高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水平的措施
4.1深化各部门对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高校管理部门对财务绩效的应该有准确、科学、统一的认识。确保高校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6]。深化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首先应当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使学校各部门在思想上形成高度一致。其次提高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地位,令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发展到新高度。
4.2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高校开展各项活动,都应当牢记成本绩效观念,即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绩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学校是非盈利组织,学校在日常工作应当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2)坚持现代会计管理理论的指导作用,对学校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深化改革,做到真实、准确、全面的反应学校各项活动的成本。(3)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位员工,激发高校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高校资产不受侵犯,降低学校的各方面的风险。
4.3不断优化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科学的预算体制,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在宏观财务管理方面,高校应当做到收支平衡,顾全大局,充分发挥预算作用,令财务绩效管理得到优化。
4.4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核心。建立科学、有效地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做到:(1)资金分配方案的制定应当与高校财务状况相结合,在高校实际运作中对财务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2)健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科学的财务方针指导下,对各部门间的预算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提高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水平。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立有效的财务绩效管理体系,能对高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反映,还能深化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我国高校数量庞大,每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建立财务绩效管理体系时,应当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宗平. 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探析[J]. 现代商业,2009,02:249+248.
[2]张晓红. 探析高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9:144+146.
[3]杨建章. 关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措施的思考[J]. 新经济,2015,14:38.
[4]李佩萍. 高校财务预算开展绩效管理探析[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63-66.
关键词: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探析
1.绩效管理的概念
1.1绩效。不同的领域对绩效的概念存在一定差异。在管理学中,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绩效内容包含个人与组织两个方面。当组织的整体绩效按照一定关系分摊至所有工作岗位时,只需要每一位员工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组织绩效即可实现[1]。在经济学中,绩效与薪酬存在直接联系。绩效是个人对组织的承诺,薪酬是组织予以个人的回报。当员工完成了组织下达的任务,组织即给予员工回报。组织与个人间的关系,是等价交换原则的具体体现。
1.2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管理突破,达成更高的目标。绩效管理采用指导、奖励、诊断等方法,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排除影响管理工作的因素,有效提高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各方面的能力,协调员工间的关系,促进组织团队精神发展。
绩效管理包含计划、沟通、考评、反馈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个四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绩效管理机制,且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1.3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内容
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基本资料。掌握高校基本资料,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2]。财务部门应当对学校各个院系、部门的人员编制和结构、学院学生数量等情况进行具体调查并核实,为编制财务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2)加强支出监控。在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监督的重点应当放在支出部分。在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容易出现超额、浪费等情况。因此加强对支出监控尤为重要。(3)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财务绩效考核中至关重要。绩效评价体系应当具有多层次、多因素的特点。教学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有所区别。例如设立经济指标及社会效益指标等。
2.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作用
2.1促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 。高校的资源拥有量和对资源的利用率都对自身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增强高校的竞争能力意义深远。高资源利用率,是高校管理机构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预算是高校实现未来发展策略,实现发展目标的指挥棒。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能有效根据高校预算开展活动,则能达到预期目标。对财务管理而言,对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是关键。财务指标的下达与资源的配置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只有按照预算进行资源配置,才能保证财务管理能发挥作用。
2.2降低财务风险。高校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准确核算高等教育成本[3]。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高校同样面对许多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阻碍高校发展最大的障碍。债务风险是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方面。高校为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获得更好的发展,必然会适当向银行申请贷款。负债虽然会为学校带来一定的效益,但财务风险也不可避免。因此通过财务评价指标,能对高校财务发展潜力进行准确评价,从而计算高校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2.3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合作。高校各部门的职能形成与经费的安排、预算规划、使用密不可分。因此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对高校办学经费的使用有着巨大影响。协调各部门间的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绩效管理能是高校各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有效降低由责任不清产生的事件。
3.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高校固定资产投资率低,负债率高。维护学校财政健康和稳定发展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4]。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扩招,大量兴建宿舍、食堂、教学大楼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占高校总资产比例过高。高校学生数量增加,一方面能在短时间内加速学校发展,而另一方面,容易出现学生综合素质低、忽视学生培养等问题。同时兴建基础设施兴建对资金需求量大,高校资金量难以满足,许多高校无视自身偿债能力,只注重短期利益,大量向银行申请贷款,造成了负债率逐年增加,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3.2高校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有两种,分别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5]。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两种财务管理模式都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权利过于集中,分工不明确。同时,由于分工混乱导致执行能力显著下降,责任难以落实到位。一旦发生问题,高校管理不能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责任追究,这都为财务绩效管理带来巨大难度。
3.3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水平不足。以往财务管理模式的重点在分配方面,造成了财务预算方面的管理难以正常运行。高校的预算工作通常由财务部门完成,在制定的过程中计算方法过于简陋,且主观因素较大,乏准确性和客观性,与高校实际发展的需要有较大差距。
4.提高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水平的措施
4.1深化各部门对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高校管理部门对财务绩效的应该有准确、科学、统一的认识。确保高校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6]。深化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首先应当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使学校各部门在思想上形成高度一致。其次提高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地位,令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发展到新高度。
4.2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高校开展各项活动,都应当牢记成本绩效观念,即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绩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学校是非盈利组织,学校在日常工作应当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2)坚持现代会计管理理论的指导作用,对学校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深化改革,做到真实、准确、全面的反应学校各项活动的成本。(3)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位员工,激发高校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高校资产不受侵犯,降低学校的各方面的风险。
4.3不断优化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科学的预算体制,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在宏观财务管理方面,高校应当做到收支平衡,顾全大局,充分发挥预算作用,令财务绩效管理得到优化。
4.4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核心。建立科学、有效地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做到:(1)资金分配方案的制定应当与高校财务状况相结合,在高校实际运作中对财务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2)健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科学的财务方针指导下,对各部门间的预算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提高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水平。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立有效的财务绩效管理体系,能对高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反映,还能深化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我国高校数量庞大,每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建立财务绩效管理体系时,应当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宗平. 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探析[J]. 现代商业,2009,02:249+248.
[2]张晓红. 探析高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9:144+146.
[3]杨建章. 关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措施的思考[J]. 新经济,2015,14:38.
[4]李佩萍. 高校财务预算开展绩效管理探析[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