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平:授少校军衔时比朱德元帅还大八岁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元帅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69岁;大将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逸,63岁。但这二位均不是授衔年龄最年长的人,有一位77岁被授予少校军衔的老人,是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军衔最年长的人。他叫蒋维平,是一位传奇的解放军医务工作者。
  蒋维平原名蒋顺发,别名姬宾礼,河北房山(今属北京市)人,出身贫苦,早年当过徒工、长工,曾在北洋军中任过副团长。
  1929年2月,东北军易帜、缩编,边防军解散,蒋维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石楼村行医务农。在军阀混战的日子里,蒋维平戎马生涯32载,转战南北,东拼西杀,历尽干辛万苦,却没有找到救国的出路。回到家乡后,他在村里办起了红十字会,建立了医务室和药房,为贫苦农民救治病痛。1935年春,他去通州潞河中学教会组织参加活动,和北平地下党李向前相识。通过李向前的联系,从南京的金陵大学和农科院引进技术和资金,组织农民生产自救。
  1938年3月,中共房涞涿联合县游击队长包森来到南窖开辟抗日根据地。60岁的蒋维平毅然弃家,携义子蒋志刚冲破日伪军的层层封锁,投奔包森,参加抗日。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底,蒋维平来到张家口地区,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抚保科副科长。1950年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1951年后,历任察哈尔军区直属医院、华北军区张家口医院、北京军区张家口陆军医院及251医院副院长等职。
  蒋维平对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有奇效。他亲自制作配方,亲自做治疗试验。自己花钱配药制药,经常工作到深夜。他配制的碘化亚铁和陈皮糖浆,对治疗结核病有特殊疗效,因此向他求医索药的人很多,他都有求必应。
  战士李庆平,患了淋巴结核久治不愈,经过蒋维平仔细观察,精心治疗,服用他配制的药,很快治好了病。铁路工人邢明的儿子邢春生患骨结核两年多医治无效,找到蒋维平后,蒋维平亲自医治,邢春生很快恢复了健康。
  蒋维平每天接待来访者,给求医索药者付药、寄药、复信,工作非常劳累。有时他在开会,门外也有很多人等他。有一次,他已经很劳累,还继续接待采访者,不慎把腰扭伤,别人劝他休息,他仍然坚持,直到接待完毕。
  他虽然年迈体弱,但是对驻地附近的求医者,亲自登门送药,风雨无阻。他有时每天收到的来信有一百多封。这些信,有的来自遥远的边疆,有的来自海防前线,有的来自长白山林区,有的来自柴达木盆地。他接到来信,都一一回信。白天没时间,他就晚上复信。医院党委为照顾他的身体,减轻他的负担,安排打字员统一印制复信,药房统一配制药品,满足来信来访者的要求。
  蒋维平热爱战士,在张家口陆军医院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有的战士生活有困难,他就拿出自己的钱救济;有的战士复员无法安置,他就留在自己家中。战士于振江喂猪时,不小心手指头被猪咬掉,复员安置没着落,他就收容到自己家里。战士许才复员安置无家可归,蒋维平就把他引进到石楼村居住,并给他娶了媳妇成了家。1954年,华北军区政治部为了表彰蒋维平的模范事迹,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老英雄蒋维平》纪录影片,在全国放映。
  蒋维平担任陆军医院副院长后,仍然发扬着当年的南泥湾精神,他每天起得很早,在院内种花种菜。他在南泥湾开荒种地时使用的一把镰刀和一把九齿耙,一直保留着,还年年在他开辟的菜园里使用。他身穿的一件棉背心,还是在南泥湾时自己亲手做的,他的被子也是供给制发的。他常说:“现在生活好了,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本啊!”
  蒋维平在生活上克勤克俭,节省下来的钱,一部分用来配制药品,送给驻地和家乡的群众治病;另一部分用来支援农业生产。他赠给张家口市郊区东窑农业社一千元,用于发展生产。1952年底,家乡石楼村办起了农业生产初级社,1956年发展成高级社,生产资金匮乏,他就将自己节约的两干元薪金,为家乡购置两部双轮双铧犁、四架喷雾器、一匹马,还建设了30亩桃园,120亩苹果园。
  1964年7月12日,蒋维平病逝于张家口251医院,享年86岁。他的灵柩安放在张家口市烈士陵园。
  (据《解放军生活》)
其他文献
傲骨英雄周希汉  周希汉将军父亲名周企耀,佃农。前妻因病早天,36岁续弦,40岁得子希汉,三世单传。将军出世后,有风水先生为其看相日:“此子有王侯之相,傲物之形,奔忙之命。”陈赓将军曾为周希汉将军“批八字”日,“周希汉是癸丑年生的,‘癸’不得了。天在人头上,他这个家伙敢叉开双腿,把天骑在下面。这么大的脾气,谁敢惹他?”  周希汉将军瘦高,眼光上视,嘴角下倾,自称“天下第一瘦”。1930年,徐向前元
期刊
“丛林猛虎”陈康  陈康将军原名陈五合,中等身材,高鼻梁,长耳朵,眼角略下斜,双眸闪精光。建国后先后任13军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将军善山地作战,尤善南方山岳丛林作战,时人称“丛林猛虎”。  陈康将军时髦,年逾80,穿着鲜丽。紧身红色上衣,蓝底白条运动裤,高级耐克鞋,生气勃勃,精神抖擞。  陈康将军于昆明军区任职25年,悉心研究亚热带丛林作战,其“大炮上山,小炮上树”等战法威镇南疆。陈
期刊
黄永胜(1910-1983)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战将,为中国革命立过功。他的人生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为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随着林彪集团的覆灭,黄永胜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人,最终成为阶下之囚。  与林彪一家关系非同一般  黄永胜于1910年11月17日出生在湖北咸宁。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和朱德率领的红军在砻市会师,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
期刊
1981年9月1 5日上午,因“九·一三”事件被关押10年之久的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副组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林彪“四大金刚”之一的吴法宪(1915-2004),在几位公安人员陪同下,乘车离开秦城监狱,踏上了保外就医之路。  获得离开秦城监狱保外就医的资格  1981年8月的一天,公安部一位副部长来到秦城监狱,先找邱会作、江腾蛟,又与吴法宪谈话:“中央已经决定,将你们放出秦城
期刊
徐其孝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猛将,身上有多少弹创,他自己也说不清。他曾用手拍着胸脯说:“你数数,就这里,起码30多个,我都是前面负伤的,在背后负伤的是逃兵!”  1948年,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淮海战役。时任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11旅旅长的徐其孝参加完司令员陈赓召集的作战会议后,快马加鞭赶往将要进行阻击战的地区——南平集侦察地形。  当时,解放军部队正在宿县围歼国民党的黄伯
期刊
王维国(1919-1993),河北元氏万年人,1938年6月入党。因在“文化大革命”、与林彪反革命集团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谋害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罪行,198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78年4月,他被开除党籍。1982年2月,他又被开除军籍。  抓捕王维国势在必行  1971年9月16日的深夜,南京火车站里一片宁静。这时,一声汽笛长鸣,从北方开来的一列火车靠站了。从后面包厢中
期刊
宽厚仁义顾永武  顾永武是13军历史上任职最长的军长,他在1 3军工作时间最长资格最老。  顾永武1930年春参加儿童团,1931年3月参加红军,编在鄂豫皖根据地红12军35团7连当公务员,参加了根据地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后又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嘉陵江战役。1935年4月,随红四方面军31军长征。  长征开始时,顾永武虽然年仅15岁,但已是有4年军
期刊
文质彬彬吴效闵  吴效闵出生于晋商家庭,衣食无忧,就读太原知名学府。在学校时,他加入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过声援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示威游行。1937年9月,日寇打进山西,铁蹄所至,国军溃败如山崩,惶恐的难民如潮。他没有随学校退到后方,而是把一腔热血抛洒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沙场。  新兵入伍,吴效闵并不被看好。因为他皮肤白,还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身材干巴瘦,比三八步枪高不了多少。连长瞅半天没瞅出
期刊
刚正不阿孔俊彪  孔俊彪是福建省宁化县人,又名孔祥光。据统计,中央红军出发地宁化县当年全县13万人口,有1.3万人参加了红军,有3000多人走上了长征路,最后到达陕北会师的只剩下了58人;而到全国解放后,幸运地活下来的宁化籍红军战士不过28人,授衔时仅有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中之一就是孔俊彪。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孔俊彪参加了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历经磨难,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开始后,孔俊彪
期刊
陈励耘(1919-2004),四川成都人,“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后,1971年9月20日被隔离审查。1978年4月被开除中共党籍。1980年7月29日被逮捕。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犯有罪行,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行动,198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决定对其免于起诉。1982年5月按一般干部待遇退出现役。  在忐忑中被擒  1971年8月下旬,也就是庐山会议批判陈伯达一年之后,毛主席到南方巡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