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构建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构建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一项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组织性和计划性很强的系统教育工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能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求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优势,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等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地落实。课程体系的调整应该包括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的相互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要注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在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團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中不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对自身的要求和挑战。此外,还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二、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及心理素质。培养综合型人才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亦即使之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上,培养综合型人才就是对大学素质教育最好的诠释。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在我国古代有“射御礼乐书数”,近代陶行知先生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现代有“T”型人才结构理论,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理论还缺乏系统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它们都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历史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深,在培养目标上一贯强调“专业对口”,从而导致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等种种弊端。而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存在着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和方式过时、僵化等问题。世界已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科学教育备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使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思想与精神对自身的培育。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建立大学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当前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今后的择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新形势下大学人才分层培养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重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的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二是把特色教育当成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全部,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的特征。学校只通过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来体现素质教育。或者片面地理解个性教育和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等。其实,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充分注意到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如果偏离素质教育的这些内涵,就会沦为形式主义的作秀,走向它的反面。
构建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一项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组织性和计划性很强的系统教育工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能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求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优势,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等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地落实。课程体系的调整应该包括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的相互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要注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在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團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中不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对自身的要求和挑战。此外,还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二、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及心理素质。培养综合型人才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亦即使之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上,培养综合型人才就是对大学素质教育最好的诠释。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在我国古代有“射御礼乐书数”,近代陶行知先生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现代有“T”型人才结构理论,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理论还缺乏系统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它们都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历史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深,在培养目标上一贯强调“专业对口”,从而导致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等种种弊端。而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存在着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和方式过时、僵化等问题。世界已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科学教育备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使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思想与精神对自身的培育。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建立大学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当前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今后的择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新形势下大学人才分层培养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重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的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二是把特色教育当成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全部,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的特征。学校只通过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来体现素质教育。或者片面地理解个性教育和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等。其实,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充分注意到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如果偏离素质教育的这些内涵,就会沦为形式主义的作秀,走向它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