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控新闻的含义
“监控新闻”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名词,即通过网络等方面的途径获得和本地有关的新闻线索,并进行补充采访,形成一篇本地色彩浓厚,有贴近性的新闻。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都市报最明智的对策就是在努力扩大信息量的同时,扬长避短,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地方新闻,打好“地方牌”,给读者提供“人无我有”的信息。监控新闻不仅能使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搜索到最多的本地新闻线索,还能使报社节省一些成本,同时也使线索更具新闻性。但是,在监控新闻的操作中,往往会出现贴近性不强,文章出来后差强人意,或者部分文字有抄袭嫌疑的现象。如何避免此类问题,做好监控新闻的价值判断,以及后期操作是都市报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新闻的价值判断
众所周知,“真实、新鲜、重要、显著、接近”是新闻价值的基本判断标准,而就监控新闻来说,“五性”缺一不可,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符合接近性的原则。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是指在报纸发行和广播电视的区域内发生的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接近性之所以构成新闻价值是因为人们一般容易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感兴趣。
为何说接近性是监控新闻的最重要环节?这与受众的心理层面更容易吻合,且更能满足受众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邹韬奋当年办《生活》周刊很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把刊物定位为“做成读者诸君的许多好朋友里面的一个——一个诚恳、同情、欢悲与俱的好朋友。”
新闻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新闻传播的方式就必须要能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在此,以几个事例说明监控新闻价值判断的思路。一,所发生的事与当地有关,且有新闻性。如皖籍教授广州遭警察枪击身亡事件,满足贴近性的原则,且事情本身的关注度很高,可以直接判断是有价值的新闻。二,外地发生的事,当地也可能存在,可落地后再调查、采访,得出相同或者不同的结论。如今年肉价上涨初期,各地都做了一批关乎本地民生的稿件,此类稿件的关注度也相当高。三,所发生的事在一段时间里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且焦点中出现了本地人的身影。如嫦娥一号升空一事,是一段时间里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嫦娥一号的设计者,或者跟它有关的是否有本地人、本地技术支持均可以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四,一些国家政策层面的内容,与本地发展相关的部分也可以展开做。如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到的关于交通、民生方面的内容,可以具体到本地来做。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项有力的武器,因此社会新闻受到了各种媒体无与伦比的重视,因此那些从监控途径得来的社会新闻就会得到大众的认同。这个方法不仅容易获得独家头条,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一定的心理需求。一旦所报道的新闻能吸引受众,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格外的关注,这也标志了新闻的成功。
监控新闻的具体操作
监控新闻的价值判断是操作的最根本环节,而新闻到底能否做的出彩,能否让受众满意,还需要后期的采访、加工。监控新闻的新闻来源主要是网络等其他媒体,因此对于传统记者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以本人实际采访经历为例,进行分析。
2006年时,我曾做过一组《庐江断腿矿工在陕西遭抛弃》的稿子,当时是陕西当地媒体最先报道此事,由于断腿矿工是安徽人,所以自然就引起了我的关注,并通过当地媒体与矿工联系上,进一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采访是新闻工作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成败。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端正态度,充分准备,积极追踪,深入探究,富于吃苦精神,不畏艰险,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由于监控新闻的新闻线索来自其他媒体,很多事是重复发生的,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能从陈旧中找出新意来。作为地方都市报,应该加快本地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把本地市民特别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做大、做透,靠对地方新闻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确立地位。
而在一些时政类新闻的操作中,不能只是将与本地相关的部分照抄照搬,而是要有新的写作思路,尽量找到能拓展的地方,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放开做。对于本地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一些看似很“硬”的新闻资源,要讲究报道方法,找准地方政治、经济与群众生活的结合点,把政府工作、部门政策与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联系起来,增强其可读性和吸引力。此外,无论你的采访和文字多么好,如果没有思想那肯定是失败的,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是在有思考背景的、有透彻想法的前提下,通过新闻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故事要好看,但不是无聊猎奇,要传递一种精神和思考,让读者有所触动。比如《凤凰周刊》对一篇好的调查报道的要求是:流畅的文字和切合观众心思的切入点和尽量提供现场的努力和其他的使之区分于宣传性和过多商业性的媒体的东西的总和。在后半部分,它强调了思想性。
在深度开发新闻信息资源的同时,还应以报道结构的设计创新,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含量。比如: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持续性报道;围绕读者关注的某个热点或难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运用不同体裁进行全方位报道;在同一主题下集合几篇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来源的新闻稿件,形成综合性和整体性优势。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有责任心的媒体所要具备的精神,写稿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深入调查,了解事件真相,给受众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还原事件真相,我曾和同事赶往陕西,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事件的原委。在一般的监控新闻中,往往不需要如此烦琐,但是,最重要的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这也就要求记者一定要与事件当事人接触,从而判断新闻是否属实。
监控新闻的意义
接近性是监控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新闻价值概念提出的背景来看,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内涵与受众地位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近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传统的新闻接近性观念多是从空间距离着手,认为空间距离的远近与新闻价值成正比,而忽视了受众心理上、利益上、文化上的接近。而今天的研究者认为它不仅局限于空间的概念,还包括心理感情上的接近、年龄性别上的接近、兴趣爱好、职业上的接近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等。新闻越是具有接近性,越为受众所关注。且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人们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与多样化也不断要求新闻媒体注重受众心理需求,从而使得新闻媒体不断地增强接近性。
监控新闻是媒体发展到今天,技术和理念不断改变的产物。它还很青涩,远没有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在实践的操作中会遭遇到不同因素的困扰,比如原新闻源对信息拥有权的追究,在采访中和原事实的出入等。新闻是在现实中成长起来的,我想,随着新闻体制完善,新闻操作的成熟,监控新闻在实践中会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新闻品质和强化自身的特性。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监控新闻”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名词,即通过网络等方面的途径获得和本地有关的新闻线索,并进行补充采访,形成一篇本地色彩浓厚,有贴近性的新闻。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都市报最明智的对策就是在努力扩大信息量的同时,扬长避短,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地方新闻,打好“地方牌”,给读者提供“人无我有”的信息。监控新闻不仅能使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搜索到最多的本地新闻线索,还能使报社节省一些成本,同时也使线索更具新闻性。但是,在监控新闻的操作中,往往会出现贴近性不强,文章出来后差强人意,或者部分文字有抄袭嫌疑的现象。如何避免此类问题,做好监控新闻的价值判断,以及后期操作是都市报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新闻的价值判断
众所周知,“真实、新鲜、重要、显著、接近”是新闻价值的基本判断标准,而就监控新闻来说,“五性”缺一不可,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符合接近性的原则。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是指在报纸发行和广播电视的区域内发生的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接近性之所以构成新闻价值是因为人们一般容易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感兴趣。
为何说接近性是监控新闻的最重要环节?这与受众的心理层面更容易吻合,且更能满足受众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邹韬奋当年办《生活》周刊很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把刊物定位为“做成读者诸君的许多好朋友里面的一个——一个诚恳、同情、欢悲与俱的好朋友。”
新闻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新闻传播的方式就必须要能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在此,以几个事例说明监控新闻价值判断的思路。一,所发生的事与当地有关,且有新闻性。如皖籍教授广州遭警察枪击身亡事件,满足贴近性的原则,且事情本身的关注度很高,可以直接判断是有价值的新闻。二,外地发生的事,当地也可能存在,可落地后再调查、采访,得出相同或者不同的结论。如今年肉价上涨初期,各地都做了一批关乎本地民生的稿件,此类稿件的关注度也相当高。三,所发生的事在一段时间里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且焦点中出现了本地人的身影。如嫦娥一号升空一事,是一段时间里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嫦娥一号的设计者,或者跟它有关的是否有本地人、本地技术支持均可以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四,一些国家政策层面的内容,与本地发展相关的部分也可以展开做。如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到的关于交通、民生方面的内容,可以具体到本地来做。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项有力的武器,因此社会新闻受到了各种媒体无与伦比的重视,因此那些从监控途径得来的社会新闻就会得到大众的认同。这个方法不仅容易获得独家头条,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一定的心理需求。一旦所报道的新闻能吸引受众,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格外的关注,这也标志了新闻的成功。
监控新闻的具体操作
监控新闻的价值判断是操作的最根本环节,而新闻到底能否做的出彩,能否让受众满意,还需要后期的采访、加工。监控新闻的新闻来源主要是网络等其他媒体,因此对于传统记者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以本人实际采访经历为例,进行分析。
2006年时,我曾做过一组《庐江断腿矿工在陕西遭抛弃》的稿子,当时是陕西当地媒体最先报道此事,由于断腿矿工是安徽人,所以自然就引起了我的关注,并通过当地媒体与矿工联系上,进一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采访是新闻工作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成败。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端正态度,充分准备,积极追踪,深入探究,富于吃苦精神,不畏艰险,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由于监控新闻的新闻线索来自其他媒体,很多事是重复发生的,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能从陈旧中找出新意来。作为地方都市报,应该加快本地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把本地市民特别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做大、做透,靠对地方新闻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确立地位。
而在一些时政类新闻的操作中,不能只是将与本地相关的部分照抄照搬,而是要有新的写作思路,尽量找到能拓展的地方,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放开做。对于本地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一些看似很“硬”的新闻资源,要讲究报道方法,找准地方政治、经济与群众生活的结合点,把政府工作、部门政策与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联系起来,增强其可读性和吸引力。此外,无论你的采访和文字多么好,如果没有思想那肯定是失败的,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是在有思考背景的、有透彻想法的前提下,通过新闻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故事要好看,但不是无聊猎奇,要传递一种精神和思考,让读者有所触动。比如《凤凰周刊》对一篇好的调查报道的要求是:流畅的文字和切合观众心思的切入点和尽量提供现场的努力和其他的使之区分于宣传性和过多商业性的媒体的东西的总和。在后半部分,它强调了思想性。
在深度开发新闻信息资源的同时,还应以报道结构的设计创新,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含量。比如: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持续性报道;围绕读者关注的某个热点或难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运用不同体裁进行全方位报道;在同一主题下集合几篇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来源的新闻稿件,形成综合性和整体性优势。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有责任心的媒体所要具备的精神,写稿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深入调查,了解事件真相,给受众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还原事件真相,我曾和同事赶往陕西,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事件的原委。在一般的监控新闻中,往往不需要如此烦琐,但是,最重要的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这也就要求记者一定要与事件当事人接触,从而判断新闻是否属实。
监控新闻的意义
接近性是监控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新闻价值概念提出的背景来看,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内涵与受众地位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近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传统的新闻接近性观念多是从空间距离着手,认为空间距离的远近与新闻价值成正比,而忽视了受众心理上、利益上、文化上的接近。而今天的研究者认为它不仅局限于空间的概念,还包括心理感情上的接近、年龄性别上的接近、兴趣爱好、职业上的接近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等。新闻越是具有接近性,越为受众所关注。且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人们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与多样化也不断要求新闻媒体注重受众心理需求,从而使得新闻媒体不断地增强接近性。
监控新闻是媒体发展到今天,技术和理念不断改变的产物。它还很青涩,远没有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在实践的操作中会遭遇到不同因素的困扰,比如原新闻源对信息拥有权的追究,在采访中和原事实的出入等。新闻是在现实中成长起来的,我想,随着新闻体制完善,新闻操作的成熟,监控新闻在实践中会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新闻品质和强化自身的特性。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