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们既吸取了小说、戏剧的精华,又使用了美术、音响、灯光以及现代电子等方面的技术。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电影产生并蓬勃发展,现代电影以独有的跨时空切换,多角度拍摄等表现了强大的叙事功能。以《釜山行》为例,便是通过个人的精神困境,表现出现代生存压力下的人性回归,以新的审美形态关注生命及人性的深处。在揭露人性异化和批判现代社会的同时,將生命意识作为最高的审美角度融入电影的主题意蕴中,深刻再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冲突。
关键词:现代电影;釜山行;批判意识;审美角度
近年来,随着中韩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韩国影视作品不断输入中国,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批优秀具有高质量的影视剧。从现代意识上,解构社会复杂纷纭的表面现象,多角度、多层次透析人性深处的弱点与阴暗,尖锐地揭露出当下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矛盾。
近来在中国影响较大的当属《釜山行》。影片主要讲述主人公单亲爸爸石宇与女儿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车往釜山,列车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带来的僵尸病毒开始肆虐且不断扩散,倾刻间列车陷入灾难的故事。这部电影引发了一次热烈的社会讨论,对人性弱点和弊端的探讨再一次引人深思。
1 现代电影的人物批判——石宇,巴士常务,沉默的大多数
主人公单亲爸爸石宇,是一个券基金经纪人,一个以自己利益与生存为中心的人,与妻子分居并忽视女儿的照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看工作比女儿更优先的金融经理。女儿秀安生日,他带回来与儿童节一样的礼物。包括在列车上,作为父亲的石宇让女儿秀安在危急时刻只顾及自己的行为。正如影片中所反映的,在生存的焦虑中,石宇身上时刻体现着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生存法则。在一个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过去的伦理道德在逐渐缺失,个人主义超越家庭关系,也从侧面反映了现代社会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的不平衡性。在过去几百年里,整个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那样一路狂奔,我们全体都在后面大汗淋漓地追赶。”在这种发展和追赶中,个人主义兴起,家庭观念衰落。现代世界的价值取向和所谓的处世哲学,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电影从一开始就展现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规律快速的日常生活,疲累而麻木。我们像失忆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遗忘了家庭与爱。然而“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电影的叙事功能同样强大。现实社会中,集体焦虑症寄存在每个人神经上。
在石宇看到女儿在学校的录像,充满悲伤地唱起为父亲准备的歌。他沉默了,开始寻找生命里女儿的痕迹。然后,他选择抛下所有的手头工作陪着女儿去看望母亲。在影片的持续镜头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回归与救赎。无论是让残疾的流浪汉先走,还是遵守对摔跤员的嘱托,拼死保护他怀孕的妻子,都体现他的责任与善良。包括在最后,善良的人性还是驱使他救了自私冷血的金常务。石宇从集体无意识中的脱离,使他逐渐清醒过来。他不仅是一名父亲,他还是一个可以战斗的人。善良与光明没有特定性性,作为它们共同载体的人类,出自本能将其作用于客体。客体的本质属性也并非我们是否实施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这无疑再次阐释了人类原始的精神审美和价值取向。同样也正是这样一个人的自我救赎与回归,奠定了电影的情感态度。
而巴士公司常务,是整个影片阴暗面的化身,作为电影反面话语的载体,他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他的不断黑化与石宇的逐渐回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人类走向相反方向的代表。为了自己活命可以牺牲任何人,完全的利己主义者,麻木的生存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也说明他的异化。他恐惧,他卑怯,发生的一切直接吞噬了这个所谓的人。他命如草芥,匆匆逃命,自私冷酷的本性在丧尸的恐怖袭击中无限膨胀,这就是分裂的生命意识。其实,这种现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司空见惯,但被直接展示在屏幕上,仿佛击中了人类某种赤裸的恐惧。正是物质的极大发展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加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人类在物质里迷失,在行进中异化。物质社会现代化已经成为现实,然而精神现代化的内涵却迟迟无法界定。人类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动物性日益突出,极具讽刺的是在现代文明的包裹下,它又成了众人皆知却都想隐藏的阴暗。在过去的时代里,在封建专制王权的压迫下,我们失去了个性化。现在,我们丢失的是社会性。人类作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集体,生命本该是休戚与共的,但是事实却是“生命意识神秘的分裂,生命之间相互斗争,给其他生命带来死亡与痛苦”。
不可否认站在金常务的后面还有“沉默的大多数”。巴士常务是社会大众的缩影和现代世界的产物。而“沉默的大多数”在这部电影则充当了社会的暴力机器,是影片深刻批判和揭露的社会弊病。集体蛮横力量的强大,丧尸集体作战,人却各自混战,作为背景的大众发挥了更为深刻的意义。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少数生命的舍弃,人类的自私是对生命的无情背弃。斯宾浩沙说,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是自我保存。但一味只懂得趋利避害却是十足的动物伦理。作为人类,我们需要道德和情感。而这种集体暴力总有着义正言辞的理由,混淆着其他意志脆弱的人类,让他们成为屠夫,这也体现了人类的虚伪和狡诈。在危及生命和相关利益的时刻,人性的弱点毫无保留地暴露,从另一个层面也说明了人性的固有弊端。集体无意识地戕害自己的同胞,对生命毫无怜悯敬畏之心,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2 银屏化叙事的审美角度——生命意蕴的分裂与彰显
大规模丧尸群体撕咬所产生的恐惧。人与人的相互厮杀,戕害算计导致了集体的覆灭。最后的生存者选定了一个孕妇和孩子,这就是影片所表现的关于生命的公正,满是对人类的理解与怜悯,如此的智慧。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存战争中,幸存者是人群中相对弱势的孩子和孕妇。有时候,天灾并不总是毁灭,关键是随之而来的人祸,具有骇然的力量。触目惊心的丧尸,打响了人类的战争,激活了每一个人求生的欲望,也将人类内心的黑暗肆无忌惮地展现,甚至将自己的自私冷血合理化正当化。世界上的善有很多种,每一个生灵都有着自己的注解,我们却变成遗失的一代。我们穿着文明的外套,却有野兽的本性。真正的怪物不是丧尸,而是丢失变异的人性。 《釜山行》最后几个镜头,堪称该片的灵魂之笔。在狭长幽暗的隧道,在士兵的瞄准镜上,集聚所有的光线应对着远处缓缓而来的孩子和女人。在这个满目凶险生死绝杀的瞬间,秀安啜泣的歌声就这样突然出现了。这就像多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废墟上,那朵明媚绽放的三色堇①。“生存者,接近中”——这铿锵有力的判断。命令下的快速出动并不像是援救,那一群士兵奔向的远处,是生命对生命的接近与胜利。失去丈夫的女人和失去父亲的孩子,她们就这样托付彼此,紧紧依偎在一起,作为最后的失去者。与其说,是音乐拯救了她们,不如说是共同的人性与生命意识拯救了她们。在这时候,丧尸与人的区别变得非常简单,并非无可辨识。比如隧道里的音乐,秀安口中那悲伤的音符。歌声和枪声,就是丧尸与人类的区别。
但值得深思的是在士兵无法确认前来的是丧尸还是幸存者,就此询问上级,得到干脆的回复:射杀。人类之间的冷漠疏离,缺乏的生命意识在这两个字里暴露无遗。而生命意识,作为文学最高的审美维度,“围绕在每个人的周遭,无论它是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从毕生的善行与义举中,提炼出四个字:敬畏生命。生命伦理要求我们不能对生命犯下罪行,這需要我们借助生命意识,尊重生命并且认识到他的神圣性。最后的情节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电影的深层审美维度。我们都明白人的善心仁性,却更加服膺人类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把生命的尊严置于一切规则之上,以人心的温暖柔软,抵御制度与世态的荒寒坚硬。当善恶存乎一线,内心风雨飘摇,没有谁能代替你思考,也没有谁能代替你选择;那一刻,良知应该在场,它温厚而威严,震慑人心。我们必须懂得:救一人,即救全世界。因为你拯救的不是一个人,你拯救的是人性与生命。如同暗夜收留无家可归的人,其实不是收留,而是挽留,挽留他对这个世界的希望与光明,挽留他自己。
据说《釜山行》最初的结局是,孕妇和秀安走出隧道,即遭守卫士兵奉命射杀。如果是这样,电影的主旨虽然也深刻,却未免太过黑色。男主角用最后一跳完成的救赎,将无所归依,不知所踪。作为在地球上绵延数千年的人类,我们始终需要一个光明的结尾,我们需要有希望温暖地活着。
3 结语
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最基本的特征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是镜子式的反映自然”。而现代电影的精神内核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们以其各自对绝境时期人性的叩问、对人类内部危机的探查,力图通达深层的叙事维度。现实主义本性特征借助各种现代形式翻新出奇,对当下的文艺和影视创作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釜山行》作为一部成功的现代电影,准确地诠释了现代电影的历史担当。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广阔背景下,利用骇人听闻“丧尸”事件,把人心的善恶通过极端方式表现出来,形诸笔墨,见证了人类的良知。
现代电影的批判意识根植于电影主题,善于通过现代社会的矛盾冲突,将人类置于人性的审判中。在电影中,将各色人物的生命呈现为动态过程。这是一个鸡汤淋漓的时代,也是一个灵魂贫血的时代;这是一个众生呱噪的时代,也是一个鸦雀无声的时代。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讽刺也不是为了讽刺。我们批判这个世界,正是为了将这个世界放进我们的眼中。现代电影《釜山行》暴露世界的丑恶,揭发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在不断切换的镜头里,看清世界,然后理智地热爱生命。从侧面展示了人类社会惊人的发展速度,“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枪口下”。作为一部灾难性影片,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各自追逐利益,忽略人类整体所带来的社会瓦解。从复杂的人性冲突中,表现人性良知的回归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1]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2:16-18
[2] 南帆 刘小新 练暑生 《文学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110-111
[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257
[4] 王开东.《最好的老师不教书—老师,请把枪口抬高一厘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5] 阿尔贝特.施韦泽著 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
[6] 釜山行百科E[B/OL].http://boike为。idu.Com/link?url=3一e3nbtQSAUz几6DOhTzb3bhgovKkgbNteC6f1cokRXytowAOvnASHcDdWOr一EOdUqtXERS_MzUg匀q8Cdd日刁、一呵OOEGIBKXFRM6认ZE6sMt5VZ7八Y17yb门]YlcBHCLT一
注解:
① 波兰的国花,寓意每个见到它的人,都会有一个幸福的结局。
作者简介:艾云利(1995.05-),女,延边大学,指导教师:延边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孙淑芹。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0000)
关键词:现代电影;釜山行;批判意识;审美角度
近年来,随着中韩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韩国影视作品不断输入中国,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批优秀具有高质量的影视剧。从现代意识上,解构社会复杂纷纭的表面现象,多角度、多层次透析人性深处的弱点与阴暗,尖锐地揭露出当下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矛盾。
近来在中国影响较大的当属《釜山行》。影片主要讲述主人公单亲爸爸石宇与女儿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车往釜山,列车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带来的僵尸病毒开始肆虐且不断扩散,倾刻间列车陷入灾难的故事。这部电影引发了一次热烈的社会讨论,对人性弱点和弊端的探讨再一次引人深思。
1 现代电影的人物批判——石宇,巴士常务,沉默的大多数
主人公单亲爸爸石宇,是一个券基金经纪人,一个以自己利益与生存为中心的人,与妻子分居并忽视女儿的照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看工作比女儿更优先的金融经理。女儿秀安生日,他带回来与儿童节一样的礼物。包括在列车上,作为父亲的石宇让女儿秀安在危急时刻只顾及自己的行为。正如影片中所反映的,在生存的焦虑中,石宇身上时刻体现着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生存法则。在一个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过去的伦理道德在逐渐缺失,个人主义超越家庭关系,也从侧面反映了现代社会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的不平衡性。在过去几百年里,整个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那样一路狂奔,我们全体都在后面大汗淋漓地追赶。”在这种发展和追赶中,个人主义兴起,家庭观念衰落。现代世界的价值取向和所谓的处世哲学,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电影从一开始就展现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规律快速的日常生活,疲累而麻木。我们像失忆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遗忘了家庭与爱。然而“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电影的叙事功能同样强大。现实社会中,集体焦虑症寄存在每个人神经上。
在石宇看到女儿在学校的录像,充满悲伤地唱起为父亲准备的歌。他沉默了,开始寻找生命里女儿的痕迹。然后,他选择抛下所有的手头工作陪着女儿去看望母亲。在影片的持续镜头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回归与救赎。无论是让残疾的流浪汉先走,还是遵守对摔跤员的嘱托,拼死保护他怀孕的妻子,都体现他的责任与善良。包括在最后,善良的人性还是驱使他救了自私冷血的金常务。石宇从集体无意识中的脱离,使他逐渐清醒过来。他不仅是一名父亲,他还是一个可以战斗的人。善良与光明没有特定性性,作为它们共同载体的人类,出自本能将其作用于客体。客体的本质属性也并非我们是否实施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这无疑再次阐释了人类原始的精神审美和价值取向。同样也正是这样一个人的自我救赎与回归,奠定了电影的情感态度。
而巴士公司常务,是整个影片阴暗面的化身,作为电影反面话语的载体,他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他的不断黑化与石宇的逐渐回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人类走向相反方向的代表。为了自己活命可以牺牲任何人,完全的利己主义者,麻木的生存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也说明他的异化。他恐惧,他卑怯,发生的一切直接吞噬了这个所谓的人。他命如草芥,匆匆逃命,自私冷酷的本性在丧尸的恐怖袭击中无限膨胀,这就是分裂的生命意识。其实,这种现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司空见惯,但被直接展示在屏幕上,仿佛击中了人类某种赤裸的恐惧。正是物质的极大发展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加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人类在物质里迷失,在行进中异化。物质社会现代化已经成为现实,然而精神现代化的内涵却迟迟无法界定。人类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动物性日益突出,极具讽刺的是在现代文明的包裹下,它又成了众人皆知却都想隐藏的阴暗。在过去的时代里,在封建专制王权的压迫下,我们失去了个性化。现在,我们丢失的是社会性。人类作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集体,生命本该是休戚与共的,但是事实却是“生命意识神秘的分裂,生命之间相互斗争,给其他生命带来死亡与痛苦”。
不可否认站在金常务的后面还有“沉默的大多数”。巴士常务是社会大众的缩影和现代世界的产物。而“沉默的大多数”在这部电影则充当了社会的暴力机器,是影片深刻批判和揭露的社会弊病。集体蛮横力量的强大,丧尸集体作战,人却各自混战,作为背景的大众发挥了更为深刻的意义。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少数生命的舍弃,人类的自私是对生命的无情背弃。斯宾浩沙说,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是自我保存。但一味只懂得趋利避害却是十足的动物伦理。作为人类,我们需要道德和情感。而这种集体暴力总有着义正言辞的理由,混淆着其他意志脆弱的人类,让他们成为屠夫,这也体现了人类的虚伪和狡诈。在危及生命和相关利益的时刻,人性的弱点毫无保留地暴露,从另一个层面也说明了人性的固有弊端。集体无意识地戕害自己的同胞,对生命毫无怜悯敬畏之心,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2 银屏化叙事的审美角度——生命意蕴的分裂与彰显
大规模丧尸群体撕咬所产生的恐惧。人与人的相互厮杀,戕害算计导致了集体的覆灭。最后的生存者选定了一个孕妇和孩子,这就是影片所表现的关于生命的公正,满是对人类的理解与怜悯,如此的智慧。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存战争中,幸存者是人群中相对弱势的孩子和孕妇。有时候,天灾并不总是毁灭,关键是随之而来的人祸,具有骇然的力量。触目惊心的丧尸,打响了人类的战争,激活了每一个人求生的欲望,也将人类内心的黑暗肆无忌惮地展现,甚至将自己的自私冷血合理化正当化。世界上的善有很多种,每一个生灵都有着自己的注解,我们却变成遗失的一代。我们穿着文明的外套,却有野兽的本性。真正的怪物不是丧尸,而是丢失变异的人性。 《釜山行》最后几个镜头,堪称该片的灵魂之笔。在狭长幽暗的隧道,在士兵的瞄准镜上,集聚所有的光线应对着远处缓缓而来的孩子和女人。在这个满目凶险生死绝杀的瞬间,秀安啜泣的歌声就这样突然出现了。这就像多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废墟上,那朵明媚绽放的三色堇①。“生存者,接近中”——这铿锵有力的判断。命令下的快速出动并不像是援救,那一群士兵奔向的远处,是生命对生命的接近与胜利。失去丈夫的女人和失去父亲的孩子,她们就这样托付彼此,紧紧依偎在一起,作为最后的失去者。与其说,是音乐拯救了她们,不如说是共同的人性与生命意识拯救了她们。在这时候,丧尸与人的区别变得非常简单,并非无可辨识。比如隧道里的音乐,秀安口中那悲伤的音符。歌声和枪声,就是丧尸与人类的区别。
但值得深思的是在士兵无法确认前来的是丧尸还是幸存者,就此询问上级,得到干脆的回复:射杀。人类之间的冷漠疏离,缺乏的生命意识在这两个字里暴露无遗。而生命意识,作为文学最高的审美维度,“围绕在每个人的周遭,无论它是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从毕生的善行与义举中,提炼出四个字:敬畏生命。生命伦理要求我们不能对生命犯下罪行,這需要我们借助生命意识,尊重生命并且认识到他的神圣性。最后的情节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电影的深层审美维度。我们都明白人的善心仁性,却更加服膺人类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把生命的尊严置于一切规则之上,以人心的温暖柔软,抵御制度与世态的荒寒坚硬。当善恶存乎一线,内心风雨飘摇,没有谁能代替你思考,也没有谁能代替你选择;那一刻,良知应该在场,它温厚而威严,震慑人心。我们必须懂得:救一人,即救全世界。因为你拯救的不是一个人,你拯救的是人性与生命。如同暗夜收留无家可归的人,其实不是收留,而是挽留,挽留他对这个世界的希望与光明,挽留他自己。
据说《釜山行》最初的结局是,孕妇和秀安走出隧道,即遭守卫士兵奉命射杀。如果是这样,电影的主旨虽然也深刻,却未免太过黑色。男主角用最后一跳完成的救赎,将无所归依,不知所踪。作为在地球上绵延数千年的人类,我们始终需要一个光明的结尾,我们需要有希望温暖地活着。
3 结语
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最基本的特征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是镜子式的反映自然”。而现代电影的精神内核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们以其各自对绝境时期人性的叩问、对人类内部危机的探查,力图通达深层的叙事维度。现实主义本性特征借助各种现代形式翻新出奇,对当下的文艺和影视创作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釜山行》作为一部成功的现代电影,准确地诠释了现代电影的历史担当。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广阔背景下,利用骇人听闻“丧尸”事件,把人心的善恶通过极端方式表现出来,形诸笔墨,见证了人类的良知。
现代电影的批判意识根植于电影主题,善于通过现代社会的矛盾冲突,将人类置于人性的审判中。在电影中,将各色人物的生命呈现为动态过程。这是一个鸡汤淋漓的时代,也是一个灵魂贫血的时代;这是一个众生呱噪的时代,也是一个鸦雀无声的时代。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讽刺也不是为了讽刺。我们批判这个世界,正是为了将这个世界放进我们的眼中。现代电影《釜山行》暴露世界的丑恶,揭发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在不断切换的镜头里,看清世界,然后理智地热爱生命。从侧面展示了人类社会惊人的发展速度,“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枪口下”。作为一部灾难性影片,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各自追逐利益,忽略人类整体所带来的社会瓦解。从复杂的人性冲突中,表现人性良知的回归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1]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2:16-18
[2] 南帆 刘小新 练暑生 《文学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110-111
[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257
[4] 王开东.《最好的老师不教书—老师,请把枪口抬高一厘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5] 阿尔贝特.施韦泽著 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
[6] 釜山行百科E[B/OL].http://boike为。idu.Com/link?url=3一e3nbtQSAUz几6DOhTzb3bhgovKkgbNteC6f1cokRXytowAOvnASHcDdWOr一EOdUqtXERS_MzUg匀q8Cdd日刁、一呵OOEGIBKXFRM6认ZE6sMt5VZ7八Y17yb门]YlcBHCLT一
注解:
① 波兰的国花,寓意每个见到它的人,都会有一个幸福的结局。
作者简介:艾云利(1995.05-),女,延边大学,指导教师:延边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孙淑芹。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