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学校中的美育,当前普遍的认识是:艺术学科(音乐、体育和美术)和文学由于本身具有丰富的美育内容,美育的特征是很明显的,容易收到显著的效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掌住了。”
  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基本目的是:树立世界观,扩展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的个性。
  美育有助于塑造积极进取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这种人不仅善于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善于为它们而奋斗,善于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列宁认为,美育是对个性施加政治和道德影响的工具,是个性获得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最终使命就是保证“系统地训练感受器官和发展创造能力,扩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可能性。”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囗语交际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这一“教学目的”中,在对语文的感知、分析和运用的能力要求提高的前提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对于创新的、美的要求更高了。
  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的情趣。
  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二者始终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当仅只是传授知识,“教书”的同时还要努力地“育人”。所谓的“育人”,即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诸多方面。在语文课中,有许多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形象和意境,以及许多优美的词语等。我们能希望学生对此“一见倾心”、“一见钟情”吗?当然不可能。
  因为在美感经验中,“一见倾心”和“一见钟情”的现象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审美主体的所见、所闻和其内部早已形成的“美的观念”的作用分不开的。这种“美的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在种族发生和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通过无数的印象和经验的积累、提炼、概括,自然地在内心中产生的。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美,又是审美主体以能动的意识去综合、概括诸种美的表象的结果。“美的观念”一经形成,便作为大脑中的约束性信息。如果在感知到对象的美时,发现与已有的“美的观念”相适合,便会“一见倾心”、“一见钟情”了。
  但是由于初中生文化知识的不健全,所涉猎的社会范围比较狭窄,阅历较浅,而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客观而系统的“美的观念”。对于那些他们没有接触、理解不深的事物、事理往往难以认同,甚至会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认识。
  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诗中那种“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真挚感情,足以让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听老师朗读时,对于那种沉痛之情却往往无动于衷,有的学生在听到深情的呼唤时竟然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这种情形实在令人痛心。可是我们能仅仅把责任完全推到学生的身上吗?责怪他们吗?不能啊!因为我们的学生距离那个时代已经比较遥远了,对于那种感情没有认同的基础了。如果我们在教学此诗之前,让学生先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音像资料,再现当年肃穆悲戚的场面:国旗半降,哀乐低回;江河垂泪,万民哭泣。这是人民的哀悼,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人民的哀悼。这样,学生的感情就会被打动,被激发出来,心灵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去教读此诗,学生也会像诗人一样,对总理寄以深切的哀悼,进而从“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的肃穆悲壮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所以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要能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联想和想像等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绝对少不了“分析”和“解释”。所谓“分析”是指对审美对象(这里主要是指课文及与其相关联的知识)的知识性的把握——如对艺术作品的结构、主题和背景等方面的了解。而“解释”则是以“分析”为前提,“以在精神上发现美的价值为目标建立起来主体结构。”也就是通过全面分析对象,然后把分析的结果有机地综合起来,通过理性的思辨去完满地揭示对象内在的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典范的“美”文。如《春》、《海滨仲夏夜》、《秋歌》、《济南的冬天》等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自然美;《生命的意义》、《七根火柴》、《藤野先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课文中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追求,以及主人公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性美;《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竞选州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课文中所展现出的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这些 作品或如弹琵琶,歌“大江东去”;或如丝弦轻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句话,这些课文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归根结底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好的课文凝聚着美——人的精神所追求的思想美的高度集中。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决不简单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给学生指路,引路,送上路,让他们自己走路。教师要在对课文进行精辟分析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整理他们的思维框架,从无知到有知。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课文,掌握其中的精髓,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
  因此可以说,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把已发现的有秩序的自然存在和已获得的有规律的知识体系,按一定的价值标准,创造出完美“作品”的技术。这里的“作品”,当然只能是具有了一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审美取向的学生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才能把课文和其它文学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中留有的许多内涵得以解释,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才能逐渐展示出来;并能创造出更多美的心灵,从而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在仰卧位及模拟术中俯卧位时,肾脏、结肠的位置和角度的变化,探讨术前行模拟术中俯卧位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
目的:通过对高海拔多民族地区多胎妊娠减胎术应用及护理结果的观察分析,为提高该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2008年间5例多胎妊娠患者实施减胎术的结
摘 要:追求课堂高效,是每一位教师都想要的,教师的教学方法、理念等都能对课堂效率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关键词:高效;兴趣;教学目标;合作学习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学都在教师“讲说为主”的教学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之本,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最令人痛心的现实。本文从食品安全隐患的若干表现,分析国内外的管理体系建设及法律法规的监管保障制度建设,用以说明
摘 要:尽管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计算能力是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基础。教师应该意识到目前学生计算能力普遍偏低的现实,分析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首先,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要求学生也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总是。计算与习惯紧密相关,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备因素,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才能
英语作为沟通的工具,对于国家窗口的服务行业来说,作用已经越发明显,外资企业的进驻和蔓延,让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成为一个就业和晋升的门槛,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
宿舍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难点,改进宿舍管理要首先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明确.本文从宿舍法律性质出发,分析了高校和学生两方各自的权利义务,最终提出高校宿舍管理的建议.
近年来,审判中心主义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和讨论,审判中心主义是法治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诉讼制度,因此,为了加快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诉讼中实行审判中心主义成为一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制约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较强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给予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从根本上说,应该使其具备学习和就业的能力。本文结合高
大家好,我叫沈尘易。“沈”是“小沈阳”的沈,“尘”是红尘的尘,“易”是容易的易。妈妈的愿望是希望我在红尘里活得容易些,可我怎么觉得是“灰尘容易沾上”呢?我长得很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