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淘汰书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cao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个性中缺乏激扬的精神。”周黎明这样评价自己。他对阅读的态度也一如其温和的性格,提倡中庸之道。他说,若是被困在书房里一两年,只要有好书相伴,他也能撑得过去。
  周黎明 双语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曾被《洛杉矶时报》称为“中国的罗杰·伊伯特”。在《看电影》、《中国日报》、《名Famous》等报刊上撰写中英文专栏。著有《影君子:周黎明的电影文化笔记》、《西片碟中碟》、《好莱坞启示录》、《四面楚歌》、《莎乐美的七层纱》、《你的,大大的坏》等。
  周黎明并不是一个“典型”读书人。
  所谓“典型”,在普罗大众的眼里,多少应该有着一间汗牛充栋的书房,甚至如编剧史航的房子,每一个角落都书本遍布令人无法插足;或者应该有着某种收藏癖和洁癖,如读书人止庵,喜欢的书必须一套一套地收,而且禁止旁人“染指”;又或者,所谓“典型”,多少应该具备某种“雅致”的特性,着素服、焚清香……
  可周黎明不是这样的。他的书房太小,小到偌大一个房子,书柜不过四五个靠在墙上,所谓的“书房”,其实是一对女儿平日休息和玩耍之场所,墙上挂着夫人的油画习作,一张工作台摆在一侧,唯有并未隔断的阳台,左右还堆放着一些心仪的杂志,例如《时代》,例如《纽约客》。
  他并没有藏书癖。“我怕自己藏书太多,所以一有机会就淘汰”,他坐在一个形状如佛手的绿色单人沙发上,说,“比如去高校讲课,我就带上一箱书或碟。谁举手提问,就可以在里边随便挑一本。”他的意思是,藏书的欲望不能过了,更不能把书当摆设,因此,“我是很看不起很多房地产老板买书当摆设的”。
  照他的理论,他甚至没有看“很多”书—如果以从头看到尾作为读一本书的标准,他会做这样的类比:“史航看书的量应该跟我看电影的量差不多—我一年看两百部左右。”他曾经请教过香港著名的“二道贩子”读书人梁文道,这么多书,你怎么读得过来?梁文道就跟他分享当中诀窍:例如看清史,你看过一两本好的做基础,以后看到别的讲清史的书,就能分辨出,哪些东西是新的,哪些是旧的。但那需要一个前提—你得有一个好记性。关于这一点,周黎明也并没有太大的自信。
  所以他只能选择:收。看自己感兴趣的书,也只收自己感兴趣的书。所以他这样为自己的书柜分类:一类是跟老本行相关的电影类书籍,例如各类年鉴式的电影艺术报告、电影理论、编剧和影评指南,朋友送的影评集以及自己写的书。周黎明作为影评人的身份是如此“昭著”,乃至于无需介绍他在这方面的收藏;还有一类则是音乐和戏剧,包括成套的《古典音乐欣赏入门》。
  第三类是偏美学和社会学的人文类书籍,例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的力量》、《万物简史》、《趣味生活简史》,作者群里也可以发现林语堂、梁实秋、沈从文、金庸、莫言、李零、陈丹青、朱大可、沈宏非、傅国涌、李银河、茅于轼、洁尘、李娟、也斯、梁文道、董桥、朱天文、房龙……
  他特别喜欢与中国社会变迁相关的一类,例如德国人佳杰思(Adrian Geiges)写的《我的愤青岁月》,说的是作者“在毛泽东、切·格瓦拉和其他领袖时代的生活”;还有一本也被他极力推荐,英文版的《生与死》(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作者郑念1915年生于北京,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0年代留学英国,丈夫是壳牌公司的高管。丈夫去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文革”爆发,因为供职于外商公司,她被控为英国间谍,最后身陷囹圄长达七年,1980年代后前往香港,后定居美国。她这本记录“文革”的小说在1987年甫一面世便轰动英美,以至于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库切都在《纽约时报》上写书评推荐此书。
  不过,“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送给你。”周黎明说。
  不偏激的影评人
  如果以方圆百里来计算的话,周黎明的出生地算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他的故乡,就在乌镇附近。1962年出生,15岁就考上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外语系。他太小,“老三届”们都愿意带着他,“尤其女同学,母性泛滥,他们谈恋爱,我还当信使,把信带给我宿舍的人”,周黎明笑着说。
  在外人看来,江浙一带,理应家家都是书香门第,其实不然。“我家境一般,父母亲是知青,他们觉得读书会带来不幸,所以反对我读书,”周说,“他们希望我学一门手艺。”在父母的眼里,即使是泥水匠,也好过去种田;至于舞文弄墨,从事文艺,则非但虚无缥缈,还时刻有着危险。直到今天,父亲仍对其从事文艺不以为然,认为只有做官或从商才是正道。
  而周黎明是完全有机会成为商人的。1982年,他从杭州大学毕业;三年后,他从中山大学拿下外语系研究生的硕士学位;再过七年,他毕业的学校变成了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哈斯商学院—那是美国十大商学院之一,他主修战略策划和行销,拿到的是MBA学位。
  对他而言,读商科完全是机缘巧合。1980年代中期,周黎明某次陪央视的台长到美国出差,参观加州的某影视学校,结果被学校的院长看上,直接允诺奖学金留学。当时央视的台长也对他说,念完之后,回国可以直接进央视。结果世事变幻,到了1980年代末,他发现自己回不去了,但又怕一出来就失业,于是改行去读MBA,觉得学好管理,可以套用在任何领域上。
  1997年左右,周黎明回到国内,当时有人介绍他进国企,“进去之后就可以当副总”,因为读的学校实在太有名(出过十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师从的导师也太有名—“我老师是克林顿的经济顾问,所以顶着这个牌子去找一个国企管理层的职位真的很容易”。但是,周黎明想,“每天晚上要吃饭,喝酒,算是工作吗?”他自问自答:“算是啊,但我觉得会很受罪。”
  他一度做过中国日报网的执行总编辑,“一天要开五个会”,后来看到人家开会就觉得是受罪。“我是自由散漫的人”,他说。
  回国之前周黎明在硅谷上过班,后来进入《中国日报》社,在香港当驻站记者,时间自由支配,结果花了三年时间,鼓捣出厚厚的三本书《西片碟中碟:英语片》、《西片碟中碟:非英语片》和《华语片碟中碟》。这三本书一共收纳了5500多部电影,而且都是周黎明看过的。   他也在网易写影评—那直接奠定了他“国内第一影评人”的江湖地位,2002年又在《看电影》杂志开专栏,“周氏”影评因此广受好评。但他知道,“如果我晚几年写影评,放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我是出不来的,现在只有偏激才能吸引眼球”,而周黎明—“我一直不偏激,口味比较中庸”,“我觉得自己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不熟悉周黎明的人会以为他一直就是个写影评的,其实,“我一半以上的工作跟电影没有关系”。百度百科的词条上一直还有他作为某研究院的“副研究员”身份,不过“简历是2000年我进去的时候给提供的,改不掉了”。他还给IBM、联合航空公司、雀巢、康佳、迪士尼等大公司做过管理和行销咨询,给央视当时事评论员,以及给国家大剧院做歌剧评论……而他真正的本行,却是在《中国日报》做专栏作家。
  按照他从前“左手写中文右手写英文”的口号,周黎明每年写200篇文章,中英文各占一半,英文的那一百篇,载体便是《中国日报》,署名不是“周黎明”,而是“Raymond Zhou”。对他而言,向世界介绍中国,那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因为你必须假设外国人是不了解中国的。
  例如写泰山,写历史上有八个皇帝来过,“那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美国是没有皇权的,”周说,“那我怎么讲?”他联想到英文里有一句“Washington slept here”(华盛顿下榻于此),因此就借用这个典故,将之嫁接在泰山。又如介绍《红楼梦》,他将之比喻成英剧《唐顿庄园》;至于《牡丹亭》,则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这个杜丽娘,没有见过柳梦梅,会爱上他?她性压抑嘛—其实是春梦。一旦我用这个角度讲,西方人一看就明白了。”他说。
  身处首都媒体圈,他很清楚外媒记者们对他的老东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至少我可以担保我写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周黎明说,“比如莫言,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保皇派’?莫言说,我所有的东西都在我的小说里。他还举了歌德和贝多芬的故事。(文章发表之后)《纽约时报》大段转引,他们看了才明白,不能用手抄本的事情来理解莫言,他毕竟不是一个异见分子。”
  “我希望做一个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解读者,写西方的事情站在中国的角度,讲中国的事情就站在西方的角度,这也要慢慢成为我各个领域写作的共同点。”他曾经说。
  虚拟书房
  这种跨文化的写作立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他尊崇的林语堂。“他是我最大的老师,把我从意识形态的框架里拖出来。”周黎明说,“我现在做的实际上就是他做的工作的翻版,能做到一个零头的成绩就已经很骄傲了。”
  与林语堂具有类似的地位的,还有胡适、周作人、沈从文、汪曾祺、朱光潜、金庸……他们的大部分著作,周黎明要么早年求学时就已读过,要么都放在他的“虚拟书房”里。打开他的电脑,里面是一个“巨大的书房”:大约一万五千种图书按照字母A至Z的顺序被归类建档,妥善安置,它们中几乎有一半都是英文版的世界名著。“我喜欢拥有经典。”他说。
  此外他也收集有声书,“比如莎翁全集(他读硕士时是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平时装一两本在MP3和手机里,无聊时或旅行中听一听,也是一种享受。”
  但值得留意的是,他的收藏中,没有鲁迅。说不出具体的理由,或许只是本能上的不亲近,就像他说的,“我本人的性格是这样的:走中庸之道。”
  他欣赏台湾的李安、林怀民和赖声川,羡慕他们的中国文化功底,但又具有西方的视野,相比之下,“我也喜欢姜文,他有酒神精神,但我的性格跟他差得很远,投资他电影的人(应该)是个‘疯子’,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他曾经在《纽约时报》上看过一个家庭妇女当图书馆员的故事,“她把全套的企鹅书系大概六七千本全部买来放在家里,说已经看了三分之一,牛人!”他艳羡这样的读书速度,因为自己看书实在慢得可以,到美国留学期间,一门课一个星期要读250多页的书,“快把我逼疯了”。由此锻炼出来的快速判断,抓住重点的本领,以后对他看电影大有裨益,“半小时内我肯定知道最后能打多少分”。譬如帮上海电影节审片,每天八点起来,连续看八部电影,他也能迅速地下详细的评语;又如帮崔永元的青年导演短片计划审片,五分钟一部,一天内看一百部,也是手到擒来。
  周黎明长相儒雅,说话慢条斯理,评人论事中正平和,圈内口碑有目共睹。他惹过的唯一一次“争议”,也许是他在2010年专访章子怡“诈捐门”事件的时候。
  该年3月12日凌晨,他跟章子怡进行了一次长达数小时的对话。经历过“泼墨门”和“诈捐门”等事件,当时“国际章”正处在事业的低谷,接受专访并借由《中国日报》这个平台向全球“自证清白”,显然是一次聪明的选择。
  当时章子怡正在铁岭拍摄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最精彩的那场打戏,宫家二姑娘面对欺师灭祖的叛徒,心头之恨,可想而知。《一代宗师》上映之后,周黎明回忆道,“我估计她在打的时候,满脑子全是她真正的敌人。”
  过去的几年里,曾经有人试图说服他转行去从事电影业,周黎明最后还是拒绝了。他说自己“患得患失”,一方面不愿意丢掉正职,另一方面也没有自信能全职做好这份工作。他知道电影不是一个人能控制的,而写影评则自由很多,“虽然处在食物链的最底端,但做到目前这种自由的状态,我已经很满足了”。
其他文献
他们在岛屿写作。他们的故事来到了岛屿对面,这种碰撞带来别样火花。  2013年5月19日,腾讯书院“文学·历史·记忆”主题文化论坛,暨《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文学电影发布会于北京大学召开。《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电影制片人廖美立及总监制陈传兴、《联合文学》前任总编辑许悔之、台湾教育家龚鹏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作家李洱、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叶锦添、跨界媒体人欧阳应霁、媒体人朱学东,这些来自两岸三地
期刊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的盖·里奇和东方的SABU并驾齐驱,他们拍摄了一系列关于机缘巧合和盲打误撞的片子,在众多国际电影节上大受欢迎。显然,他们的电影不是有实力拿奖的那种,也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那样的有深意,而是机巧讨喜,看得人舒心大笑,观众缘奇佳。  如今盖·里奇转拍大片,SABU收起了玩心,日本这边的接力棒落到了内田贤治手上,此番《盗钥匙的方法》就是又一部好玩有趣的作品。通过一次偶然事件,传奇
期刊
在最直观的美丑之外,在最表面的震撼之上,  视觉艺术还牵涉到一套复杂的修养,我们谓之“欣赏”。  时值初夏,佛手湖畔山明水秀,一碧千里。由24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大师设计的24栋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星罗棋布在数百亩山林之中,与山水林木和谐共生、浑然一体,可谓步步生景。美国建筑大师斯蒂文·霍尔的四方当代美术馆创新地利用多变的视角和相互交错的空间层次,让建筑不管从任何一个方位、任何一个角度都呈现出
期刊
[对话冰逸]  记者:你最崇尚的是哪种设计?  冰逸:古朴的、自然的、温暖的、有文化感的。我觉得“此时此刻”是设计的终极。就是说你抓住此时此刻的诗意,至于什么语言,什么形态,那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讲的idea—这个创造性的想法,这个意念在那一刻最大的撞击,那个撞击性在哪里。就好像一个很大的湖,你投进去一个石子,你投在某个位置,就能激荡出巨大的那种感觉。真的是“此时此刻”。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好像
期刊
赖声川的戏剧作品中,“时间”一直是重要的关键词—《红色的天空》中舞台上倒计时的钟,《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中女主角反复说着“时间有两种”的台词,《我和我和他和她》中两个时空的主角神奇地相会……这次的《如梦之梦》更将“时间”用到极致:近八个小时的演出,跨度近百年,多个时空层叠,故事幻化成梦。  赖声川创作这部戏的灵感来自1999年的印度菩提伽耶旅行,他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绕着菩提树走,每个人的脸上
期刊
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关系,没有相应关系的调整,不可能有健康的城镇化。  周其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著有《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数网竞争》,《产权与制度变迁》。  十多年前,曾经有一场被称为“新土地革命”的著名论争,论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农村问题的顶尖学者,并波及政界、新闻界。他们一方主张应该让农村土地流转起来,应该相信农民有掌控自己财产的能
期刊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亚洲艺术周、香港国际古玩展、佳士得春拍等活动在五月下旬齐齐亮相香港,香港一时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更有业界人士大赞香港是名副其实的“亚洲艺术中心”。当然,众多活动中,最受瞩目的非巴塞尔艺术展莫属。巴塞尔艺术展的宣传无处不在,一出香港国际机场,两块巨大的广告牌撞入眼球—“庆祝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展巴塞尔艺术展5月22日至26日首次落户亚洲”。  五天里,香港巴塞尔展览场地香港湾仔会展中心
期刊
《镇与城》  作者:【美】杰克·凯鲁亚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镇与城》是凯鲁亚克1950年出版的处女作,其写作风格和题材都与他的代表作《在路上》相差较大。这本书更像他的前辈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镇与城》同样描写了一个美国小镇青年如何依据自己的成长烦恼和梦想铸就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这两本小说都尽量勾勒出整个时代的美国面貌,力图成为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
期刊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奥迪用户作为思想者去思考未来,作为创造者去创造未来,作为领导者去引领未来。”  2013年5月26日,“China. Land of quattro 见地未来”活动启动仪式在云南香格里拉举行。当晚,一汽-大众奥迪正式宣布刘德华先生成为奥迪英杰汇品牌大使,并向他颁发了奥迪英杰汇证书。作为奥迪英杰汇品牌大使,刘德华以他的人生经历诠释了奥迪品牌的“进取的尊贵”。对此,一汽-大众奥迪销
期刊
无论是地沟油、毒牛奶、转基因食物还是PM2.5,让我们身心疲累,对生活的信任度骤减。身心灵康复,如今已经成为精英人群最重视的『时髦』领域,从音乐、舞蹈、瑜伽,乃至芳疗、香道,直到心理咨询,不少人开始选择一种治愈系的新生活方式……  江荣原  与花草万物共生  油,水,碱—肥皂的主要成分十分朴素,但小小的阿原天然手工皂,却被让不少岛上居民自豪地称为“台湾之光”。人们更爱像邻家大哥那样称呼品牌创始人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