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业院校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得到社会更多关注。文章在阐述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表现的基础上,从优化外部就业环境和提升自身心理品质两个层面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高校的女大学生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毕业人数的42%左右。女大学生同样承担着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但女性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状况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农业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她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因此,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帮助其成功就业,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表现
1.自尊和自卑心理交织
农业院校的女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能顺利入读大学的大多是佼佼者,大部分女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大学阶段,她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刻苦努力、做事认真踏实,学习成绩普遍比男生优秀,倍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呵护。因此,她们更自尊和自强,凡事都尽心尽力,力求完美。一方面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的心理使她们奋发图强,力拔头筹,另一方面也让她们感受到高处不胜寒,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同时,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由于见识面窄,社会关系少,往往又存在自卑心理,面对当前复杂的就业环境,她们又有一种恐惧心理,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估计过低,缺乏竞争勇气和必胜信心。加之女大学生本身存在抗干扰力较差、容易受环境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等天性上的弱点,这些都导致她们在就业目标的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精神。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就业挫折,往往导致她们在择业失利时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有的面对即将工作的岗位产生恐惧,失去信心。
2.焦虑和抑郁心理并存
就业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女大学生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更加处于弱势的地位,在面对理想与现实、考研与就业、签约与违约等各种选择和诱惑时,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外在压力,遭受的挫折更大,面临更剧烈的心理冲突。她们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贫困,迫切渴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却有可能因为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导致就业受挫;父母望女成凤,却很难给予她们就业方面的建议与帮助。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导致她们出现无所适从、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同时,农业院校的女生性格往往更内向,不善于和人交流,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她们会表现出敏感多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痛苦孤独的心理特征;有的甚至在就业受挫后不思进取,放弃应聘和面试机会,听天由命,更有甚者对外界环境冷漠淡然、拒绝与外界联系,导致抑郁情绪的发生。
3.自立和依赖心理冲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给当代女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不仅让其领略到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先进知识文化的熏陶,也给她们带来了接触各种现代观念和思潮的机会。当代女大学生普遍推崇个性解放、追求独立的人格,希望自身的奋斗和努力获得人生的价值,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女生,地处偏远,家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父母文化程度较低,不能给予她们太多的帮助,她们表现得更为自强自立,渴望通过努力来改变自身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同时,因为受到女生自身生理的局限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她们往往被塑造成为柔弱、需要保护的对象。相当一部分农业院校的女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处事优柔寡断,甘愿处于从属地位,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她们缺乏积极应对的准备,竞争的意识减退,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驻足不前,把希望更多地寄托于政府、社会和学校,表现出消极被动的等待和依赖思想。自立心理和依赖心理的剧烈冲突,导致她们产生了心理障碍。
二、解决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
人才的成功,不仅仅需要智力水平,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即使智力条件相对较差,如果具备人才成功的优良心理品质,坚持不懈,同样能获得成功。笔者认为应从优化外部就业环境和提升自身心理品质两个层面探讨如何解决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促使其具有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形成健康和谐的就业心理。
1.优化外部就业环境
(1)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对人的思想素质、智力开发、创造能力的培养等非常重要,社会的发展使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挫折在所难免。因此,农业院校首先应该采取普及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引导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的失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和心理辅导员应及时、定期针对她们开展心理辅导,或者邀请优秀女性在学校作报告,通过活动的形式开拓女大学生的视野,塑造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受挫、失衡心理以及人际关系、情绪方面的困惑时,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给予人文关怀,并从心理上给予疏导,促使她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就业。
(2)系统规划就业指导活动。农业院校应该加强社会的职业预见性,跟踪调查已毕业的女大学生的工作情况,分析相关专业哪些工作更加适合女性的择业和从业。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学生培养计划,提高人才与社会的吻合度,从而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对低年级女大学生要侧重于了解农科专业的职业特点,了解自己专业的长处,鼓励其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针对高年级的女大学生要侧重进行技巧、心理方面的指导,修订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合理的职业规划和择业观,细心指导其就业、创业,并让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依靠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发挥聪明才智,取得一席之地。
(3)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的良好就业心理品质,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首先,社会要努力为农业院校毕业的女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尽可能地提供更多机会,规范就业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保证女大学生获得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其次,家庭需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就业问题上,父母应该抛弃陈旧的观念,鼓励孩子扎根基层,献身农业,教育她们敢于突破、勇于挑战,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再次,学校除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培训工作,还应该在社会、家庭、学校之间起到桥梁沟通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和事业用人单位的联系,开展职业实践和探索活动,让在校女生提前感受工作过程,积累实践经验,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便积极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发现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女生容易出现的茫然、自卑、焦虑等心理困惑,共同疏导就业心理压力,促使其就业的顺利进行。
2.提升自身就业心理品质
(1)提高自身认知水平。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对择业的认识是解决其心理障碍的基础。首先,农业院校女大学生要摒弃与农科专业相关的工作“苦、累、差”的观念,结合自己的理想和现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其次,要理性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给自己找准合理的定位。再次,要客观评价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在择业过程中尝试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对于其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劳动强度偏高、工作条件差等问题,充分给予理解,理智分析其发展前景,把握发展机遇。对于已经成功就业的学生,要给予真诚的祝福并且虚心学习其就业成功的秘诀,不可盲目嫉妒和自暴自弃。
(2)培养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活动起着能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力、成就动机,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成功就业的必要因素。与男生相比,女生的非智力因素相对弱一些,但她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改善和加强。农业院校女大学生要坦然面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不完善和就业环境中的不公平现象,保持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情绪,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要坦然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现状,强化竞争意识,克服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坦然面对就业中的挫折,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心态,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的挑战。
(下转第88页)
(3)充分发挥性别优势。女大学生虽然在心理和生理上与男大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研究表明,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比男性强,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度普遍优于男性,在管理上也具有明显优势。这些都是女大学生的优势所在,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业、地区和岗位。农业院校女大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就业打下基础。在就业过程中要打破“女性是弱者”的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把个人的兴趣、愿望、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做出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丽.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9).
[2] 唐旭丹.当前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试[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3] 胡静.农林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4] 傅博娜,张慧.从心理学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5] 赵昕.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关键词: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高校的女大学生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毕业人数的42%左右。女大学生同样承担着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但女性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状况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农业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她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因此,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帮助其成功就业,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表现
1.自尊和自卑心理交织
农业院校的女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能顺利入读大学的大多是佼佼者,大部分女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大学阶段,她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刻苦努力、做事认真踏实,学习成绩普遍比男生优秀,倍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呵护。因此,她们更自尊和自强,凡事都尽心尽力,力求完美。一方面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的心理使她们奋发图强,力拔头筹,另一方面也让她们感受到高处不胜寒,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同时,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由于见识面窄,社会关系少,往往又存在自卑心理,面对当前复杂的就业环境,她们又有一种恐惧心理,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估计过低,缺乏竞争勇气和必胜信心。加之女大学生本身存在抗干扰力较差、容易受环境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等天性上的弱点,这些都导致她们在就业目标的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精神。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就业挫折,往往导致她们在择业失利时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有的面对即将工作的岗位产生恐惧,失去信心。
2.焦虑和抑郁心理并存
就业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女大学生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更加处于弱势的地位,在面对理想与现实、考研与就业、签约与违约等各种选择和诱惑时,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外在压力,遭受的挫折更大,面临更剧烈的心理冲突。她们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贫困,迫切渴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却有可能因为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导致就业受挫;父母望女成凤,却很难给予她们就业方面的建议与帮助。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导致她们出现无所适从、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同时,农业院校的女生性格往往更内向,不善于和人交流,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她们会表现出敏感多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痛苦孤独的心理特征;有的甚至在就业受挫后不思进取,放弃应聘和面试机会,听天由命,更有甚者对外界环境冷漠淡然、拒绝与外界联系,导致抑郁情绪的发生。
3.自立和依赖心理冲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给当代女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不仅让其领略到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先进知识文化的熏陶,也给她们带来了接触各种现代观念和思潮的机会。当代女大学生普遍推崇个性解放、追求独立的人格,希望自身的奋斗和努力获得人生的价值,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女生,地处偏远,家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父母文化程度较低,不能给予她们太多的帮助,她们表现得更为自强自立,渴望通过努力来改变自身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同时,因为受到女生自身生理的局限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她们往往被塑造成为柔弱、需要保护的对象。相当一部分农业院校的女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处事优柔寡断,甘愿处于从属地位,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她们缺乏积极应对的准备,竞争的意识减退,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驻足不前,把希望更多地寄托于政府、社会和学校,表现出消极被动的等待和依赖思想。自立心理和依赖心理的剧烈冲突,导致她们产生了心理障碍。
二、解决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
人才的成功,不仅仅需要智力水平,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即使智力条件相对较差,如果具备人才成功的优良心理品质,坚持不懈,同样能获得成功。笔者认为应从优化外部就业环境和提升自身心理品质两个层面探讨如何解决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促使其具有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形成健康和谐的就业心理。
1.优化外部就业环境
(1)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对人的思想素质、智力开发、创造能力的培养等非常重要,社会的发展使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挫折在所难免。因此,农业院校首先应该采取普及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引导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的失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和心理辅导员应及时、定期针对她们开展心理辅导,或者邀请优秀女性在学校作报告,通过活动的形式开拓女大学生的视野,塑造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受挫、失衡心理以及人际关系、情绪方面的困惑时,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给予人文关怀,并从心理上给予疏导,促使她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就业。
(2)系统规划就业指导活动。农业院校应该加强社会的职业预见性,跟踪调查已毕业的女大学生的工作情况,分析相关专业哪些工作更加适合女性的择业和从业。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学生培养计划,提高人才与社会的吻合度,从而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对低年级女大学生要侧重于了解农科专业的职业特点,了解自己专业的长处,鼓励其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针对高年级的女大学生要侧重进行技巧、心理方面的指导,修订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合理的职业规划和择业观,细心指导其就业、创业,并让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依靠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发挥聪明才智,取得一席之地。
(3)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的良好就业心理品质,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首先,社会要努力为农业院校毕业的女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尽可能地提供更多机会,规范就业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保证女大学生获得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其次,家庭需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就业问题上,父母应该抛弃陈旧的观念,鼓励孩子扎根基层,献身农业,教育她们敢于突破、勇于挑战,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再次,学校除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培训工作,还应该在社会、家庭、学校之间起到桥梁沟通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和事业用人单位的联系,开展职业实践和探索活动,让在校女生提前感受工作过程,积累实践经验,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便积极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发现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女生容易出现的茫然、自卑、焦虑等心理困惑,共同疏导就业心理压力,促使其就业的顺利进行。
2.提升自身就业心理品质
(1)提高自身认知水平。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对择业的认识是解决其心理障碍的基础。首先,农业院校女大学生要摒弃与农科专业相关的工作“苦、累、差”的观念,结合自己的理想和现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其次,要理性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给自己找准合理的定位。再次,要客观评价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在择业过程中尝试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对于其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劳动强度偏高、工作条件差等问题,充分给予理解,理智分析其发展前景,把握发展机遇。对于已经成功就业的学生,要给予真诚的祝福并且虚心学习其就业成功的秘诀,不可盲目嫉妒和自暴自弃。
(2)培养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活动起着能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力、成就动机,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成功就业的必要因素。与男生相比,女生的非智力因素相对弱一些,但她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改善和加强。农业院校女大学生要坦然面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不完善和就业环境中的不公平现象,保持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情绪,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要坦然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现状,强化竞争意识,克服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坦然面对就业中的挫折,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心态,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的挑战。
(下转第88页)
(3)充分发挥性别优势。女大学生虽然在心理和生理上与男大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研究表明,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比男性强,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度普遍优于男性,在管理上也具有明显优势。这些都是女大学生的优势所在,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业、地区和岗位。农业院校女大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就业打下基础。在就业过程中要打破“女性是弱者”的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把个人的兴趣、愿望、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做出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丽.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9).
[2] 唐旭丹.当前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试[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3] 胡静.农林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4] 傅博娜,张慧.从心理学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5] 赵昕.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