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是爱国华侨雷贤锺先生,
尽其一生为国贡献,
“橡胶王”风采经年不减。
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
雷德鸿先生同样对华夏大地有着醇厚的感情,
无论经历了多少风波,
始终不变的是他心底一贯的爱国之情。
化作孜孜不倦的服务,
造福香江同胞。
雷德鸿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新华药业公司创办人
港九中医研究院中医学士
港九中医师公会永远名誉会长
国际中医中药总会会长
香港註册中医学会会员
全港中医师公会永久会员
香港中药从业员协会永久会员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註册中医师
2004年获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颁授
“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
父亲记忆:“橡胶王传奇”
在雷德鸿先生记忆里,1955年下旬,他和家人一起住在客轮“海后”号的头等舱里,从马来西亚出发,往父亲魂牵梦绕的祖国驶去。与他们共一个房间的,除了日常行李,还有一个个大箱子,上面用笼养着小兔子,每天晚上父亲会细心地给这些箱子撒上水,像保护珍宝般用心地护理着。
在海上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颠簸,客轮在中国海口靠岸,父亲带来的箱子立即引起轰动,迅速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原来里面装的是其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100多斤良种橡胶种子、300多株芽接桩、200多米长的芽条,这对当时只有海南等地出产的低产橡胶、橡胶生产力不足的中国无疑是很好的基础补充。
当时的中国建国不久,百废待兴,物质缺乏,对橡胶的需求量很大,但由於国际环境的局限,难以向其它国家引进高产良种橡胶。加上届时的马来西亚政府也有规定,对把橡胶产品或种苗带出境者处以死刑,因此冒着生命危险支援了祖国建设的雷贤锺先生带回来的良种橡胶对国内弥足珍贵,被中央形容为“一粒胶粒,一粒黄金”。
翌年四月,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雷贤锺先生说道:“你带橡胶良种回来,比带金子还宝贵。金子中国有,良种橡胶卻很少。”数不胜数的颁奖与荣誉赠与了雷贤锺先生,不过他卻把这些低调地处理,转过身来继续为祖国发展高产橡胶而努力。
因为向周恩来总理许诺过,他放棄了广州优越的生活条件,在海南偏远的农场扎根落户,日以继夜对橡胶护理研究,让原来需要八年才能出产的橡胶树五年便能割取树胶。因为需要常伴橡胶林,远离市区,他的孩子不得不辍学近两年,直到他在附近创办侨附小学才恢复学业。因为需要推广橡胶,他戒煙戒酒省出经费,克服种种困难,为附近群众传授种胶技术。
儘管生活艰苦,但父亲一心一意为祖国服务的光辉形象,深深印在雷德鸿先生的记忆中,一股爱国的热血在他幼小的心中湧动、奔腾:“为什麽我们会爱国,是受我爸爸的影响,他告诉我们自己骨子里流着是中国人的血。”
上世纪八十年代,跨过无常的世事、迈过生活的险阻,经过十年浩荡,年过七旬的雷贤锺先生婉言拒绝了退休的建议,还继续在橡胶园里忙碌,他在海南垦区种植良种橡胶200多万亩,还推广到云南等地,被人们尊称为“橡胶王”。良种高产橡胶在国内的推广,彻底改变了中国橡胶生产的落後面貌,中国的橡胶产量从世界排名二十多名短期跃升第六名。
1984年11月5日,这位大家尊敬的开拓者因病去世,葬於特意留下的三十多株老胶树前,当地与其结下深厚情谊的黎族群众,用鸣放粉枪的最高仪式为其送行。2001年12月,海南农垦总会追授其为“海南农垦创建五十周年百名功勳”称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名功勳人物之一。”於新的时代,再次拨动雷德鸿先生兄妹11人的爱国心弦。
自身爱国:服务者之心
父亲爱国精神的影响,是自己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雷德鸿先生每每提起父亲,自豪、骄傲、怀念、敬仰,一一溢於言语,他把这些难能可贵的情愫珍藏、时刻用心恪守,並凖备在以後的岁月里,向子孙後代发扬。
早年在国内,他於1968年中学毕业之後,开始进行艰苦的上山下乡,以一腔热血,投身热火朝天的建设海南岛运动。他跟随兵团卫生连队学习中医,成为一名奔走各地、驱逐疾病的卫生员——“我从小在红旗下成长,当时儘管在海南生活是辛苦、而且资源有限,不如我们在海外生活悠閒,不过理解了国家也是从困难中慢慢蜕变,自己也能鼓励自己。”
十几年的青春岁月,在出诊的脚步中匆忙流逝,换来了行医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成熟稳重的处世风格。雷德鸿先生的身份转换成小学教师和部门会计。198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以移民香港,这时他卻对这个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产生的疑惑,在移民问题前徘徊好一阵子。
“那时侯身边很多人都出港了,我卻一下无法接受生活环境体制的改变,思想还没转变过来。”无论如何,雷德鸿先生最後还是落户香港:“我到了香港一年都没适应这里的生活,虽然这里也有亲戚,但又不好意思打扰他们,所以为了生计,刚来这里我还种过菜。”
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愈久,雷德鸿先生也发现这里虽是不同的社会体制,卻都是流着中国人的血的同胞,爱国之情在这里,无分你我、没有彼此。他在融入香港的生活,也开始在这里进行爱国的工作,心里父亲的教诲,时刻督促着自己,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一直生活在荃湾,雷德鸿先生的贡献从这里开始,他热心服务小区,积极帮助街坊。荃湾是一个新移民居多的地区,因此每当进行选举工作,当地的选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雷德鸿先生有感於此,很早便着手该处的选举工作,他很早就加入民建联和工联会,是民建联荃湾地区的老会员,不时参与市民的爱国活动,帮助选举工作的有序进行。
雷德鸿先生支持“一国两制”的伟大观点,希望尽己所能,为“维护香港的稳定繁荣”而贡献自己一份能力。他挥汗如雨地默默耕耘,铺出稳定的沃土,凖备收获繁荣的硕果。他还心繫祖国上下,听到汶川地震、福建家乡遭遇自然災害等消息,踊跃参加帮助災民重建家乡的捐款活动。
多年的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可,2004年雷德鸿先生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颁授“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当年国庆,他受邀到北京参加国庆,与众多对国家有贡献的爱国者共赴国宴。三年後,他再次获得参与国庆且赴国宴的殊荣,成为人生中新的光荣。
对於子女,雷德鸿先生也将爱国之情传承开来,他表示,这种从自己父亲身上学到的珍贵品质,一定要一代接一代传递下去。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其子港大毕业,也是一位热情服务的爱国人士,其女儿考上香港理工大学之後,再到澳大利亚深造,学成毕业後回港就职於政府部门,在工作中继续着父辈的爱国之心。
从小看到爷爷、父亲擅长中医,早年在工作中也练就一手精湛的中医技术,到港後由於当时学历不被承认,又在香港读了六年中医,因此中医技术日臻化境。现在他也加入多个中医组织,推动这一国粹发展。
“行医之中,医德最为重要,我很重视医德,不求收费,只求医得好。”作为一个医生,雷德鸿先生认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一定要把医德放在首要位置,就如爱国者对国家的贡献不求回报。
生活中的雷德鸿先生是一个很乐观的人,经常发出爽朗的笑声,平日看电影,他也喜欢看抗日题材的影片,因为这是家族传承的爱国之心形成多年的习惯,让他心中保持着坚强的民族自豪感,迎接生活的快乐,这种幸福,他希望能让更多人理解、受惠,共同明白“天下足、百姓安”的大爱之道。
尽其一生为国贡献,
“橡胶王”风采经年不减。
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
雷德鸿先生同样对华夏大地有着醇厚的感情,
无论经历了多少风波,
始终不变的是他心底一贯的爱国之情。
化作孜孜不倦的服务,
造福香江同胞。
雷德鸿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新华药业公司创办人
港九中医研究院中医学士
港九中医师公会永远名誉会长
国际中医中药总会会长
香港註册中医学会会员
全港中医师公会永久会员
香港中药从业员协会永久会员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註册中医师
2004年获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颁授
“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
父亲记忆:“橡胶王传奇”
在雷德鸿先生记忆里,1955年下旬,他和家人一起住在客轮“海后”号的头等舱里,从马来西亚出发,往父亲魂牵梦绕的祖国驶去。与他们共一个房间的,除了日常行李,还有一个个大箱子,上面用笼养着小兔子,每天晚上父亲会细心地给这些箱子撒上水,像保护珍宝般用心地护理着。
在海上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颠簸,客轮在中国海口靠岸,父亲带来的箱子立即引起轰动,迅速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原来里面装的是其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100多斤良种橡胶种子、300多株芽接桩、200多米长的芽条,这对当时只有海南等地出产的低产橡胶、橡胶生产力不足的中国无疑是很好的基础补充。
当时的中国建国不久,百废待兴,物质缺乏,对橡胶的需求量很大,但由於国际环境的局限,难以向其它国家引进高产良种橡胶。加上届时的马来西亚政府也有规定,对把橡胶产品或种苗带出境者处以死刑,因此冒着生命危险支援了祖国建设的雷贤锺先生带回来的良种橡胶对国内弥足珍贵,被中央形容为“一粒胶粒,一粒黄金”。
翌年四月,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雷贤锺先生说道:“你带橡胶良种回来,比带金子还宝贵。金子中国有,良种橡胶卻很少。”数不胜数的颁奖与荣誉赠与了雷贤锺先生,不过他卻把这些低调地处理,转过身来继续为祖国发展高产橡胶而努力。
因为向周恩来总理许诺过,他放棄了广州优越的生活条件,在海南偏远的农场扎根落户,日以继夜对橡胶护理研究,让原来需要八年才能出产的橡胶树五年便能割取树胶。因为需要常伴橡胶林,远离市区,他的孩子不得不辍学近两年,直到他在附近创办侨附小学才恢复学业。因为需要推广橡胶,他戒煙戒酒省出经费,克服种种困难,为附近群众传授种胶技术。
儘管生活艰苦,但父亲一心一意为祖国服务的光辉形象,深深印在雷德鸿先生的记忆中,一股爱国的热血在他幼小的心中湧动、奔腾:“为什麽我们会爱国,是受我爸爸的影响,他告诉我们自己骨子里流着是中国人的血。”
上世纪八十年代,跨过无常的世事、迈过生活的险阻,经过十年浩荡,年过七旬的雷贤锺先生婉言拒绝了退休的建议,还继续在橡胶园里忙碌,他在海南垦区种植良种橡胶200多万亩,还推广到云南等地,被人们尊称为“橡胶王”。良种高产橡胶在国内的推广,彻底改变了中国橡胶生产的落後面貌,中国的橡胶产量从世界排名二十多名短期跃升第六名。
1984年11月5日,这位大家尊敬的开拓者因病去世,葬於特意留下的三十多株老胶树前,当地与其结下深厚情谊的黎族群众,用鸣放粉枪的最高仪式为其送行。2001年12月,海南农垦总会追授其为“海南农垦创建五十周年百名功勳”称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名功勳人物之一。”於新的时代,再次拨动雷德鸿先生兄妹11人的爱国心弦。
自身爱国:服务者之心
父亲爱国精神的影响,是自己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雷德鸿先生每每提起父亲,自豪、骄傲、怀念、敬仰,一一溢於言语,他把这些难能可贵的情愫珍藏、时刻用心恪守,並凖备在以後的岁月里,向子孙後代发扬。
早年在国内,他於1968年中学毕业之後,开始进行艰苦的上山下乡,以一腔热血,投身热火朝天的建设海南岛运动。他跟随兵团卫生连队学习中医,成为一名奔走各地、驱逐疾病的卫生员——“我从小在红旗下成长,当时儘管在海南生活是辛苦、而且资源有限,不如我们在海外生活悠閒,不过理解了国家也是从困难中慢慢蜕变,自己也能鼓励自己。”
十几年的青春岁月,在出诊的脚步中匆忙流逝,换来了行医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成熟稳重的处世风格。雷德鸿先生的身份转换成小学教师和部门会计。198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以移民香港,这时他卻对这个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产生的疑惑,在移民问题前徘徊好一阵子。
“那时侯身边很多人都出港了,我卻一下无法接受生活环境体制的改变,思想还没转变过来。”无论如何,雷德鸿先生最後还是落户香港:“我到了香港一年都没适应这里的生活,虽然这里也有亲戚,但又不好意思打扰他们,所以为了生计,刚来这里我还种过菜。”
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愈久,雷德鸿先生也发现这里虽是不同的社会体制,卻都是流着中国人的血的同胞,爱国之情在这里,无分你我、没有彼此。他在融入香港的生活,也开始在这里进行爱国的工作,心里父亲的教诲,时刻督促着自己,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一直生活在荃湾,雷德鸿先生的贡献从这里开始,他热心服务小区,积极帮助街坊。荃湾是一个新移民居多的地区,因此每当进行选举工作,当地的选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雷德鸿先生有感於此,很早便着手该处的选举工作,他很早就加入民建联和工联会,是民建联荃湾地区的老会员,不时参与市民的爱国活动,帮助选举工作的有序进行。
雷德鸿先生支持“一国两制”的伟大观点,希望尽己所能,为“维护香港的稳定繁荣”而贡献自己一份能力。他挥汗如雨地默默耕耘,铺出稳定的沃土,凖备收获繁荣的硕果。他还心繫祖国上下,听到汶川地震、福建家乡遭遇自然災害等消息,踊跃参加帮助災民重建家乡的捐款活动。
多年的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可,2004年雷德鸿先生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颁授“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当年国庆,他受邀到北京参加国庆,与众多对国家有贡献的爱国者共赴国宴。三年後,他再次获得参与国庆且赴国宴的殊荣,成为人生中新的光荣。
对於子女,雷德鸿先生也将爱国之情传承开来,他表示,这种从自己父亲身上学到的珍贵品质,一定要一代接一代传递下去。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其子港大毕业,也是一位热情服务的爱国人士,其女儿考上香港理工大学之後,再到澳大利亚深造,学成毕业後回港就职於政府部门,在工作中继续着父辈的爱国之心。
从小看到爷爷、父亲擅长中医,早年在工作中也练就一手精湛的中医技术,到港後由於当时学历不被承认,又在香港读了六年中医,因此中医技术日臻化境。现在他也加入多个中医组织,推动这一国粹发展。
“行医之中,医德最为重要,我很重视医德,不求收费,只求医得好。”作为一个医生,雷德鸿先生认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一定要把医德放在首要位置,就如爱国者对国家的贡献不求回报。
生活中的雷德鸿先生是一个很乐观的人,经常发出爽朗的笑声,平日看电影,他也喜欢看抗日题材的影片,因为这是家族传承的爱国之心形成多年的习惯,让他心中保持着坚强的民族自豪感,迎接生活的快乐,这种幸福,他希望能让更多人理解、受惠,共同明白“天下足、百姓安”的大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