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中所包涵的很多信息都需要学生自身去领悟,这就奠定了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的重要位置。然而在平常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几乎都忽略了学生自身对于音乐本身的感悟,致使许多教学误区的出现。文中主要就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进行反思。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教学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61-01
当曲调优美的音乐缓缓流淌时,学生聆听的不只是曲调本身,聆听的还是作者的情感,学生会在无形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振,被音律中所蕴藏的情感所打动。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本身有着非语义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讲授与诠释的教学措施所能够获得的效益是低廉的。
一、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教师讲授为主还是学生感受为主
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是新课程中所倡议的内容。教学中如果缺少师生双方的沟通,是不能体现出主导地位与主体地位的。在平常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多采用的是教师教学解说的方式,这种音乐课几乎就会成为“语文课”“理论课”“政治课”的综合体,没有欣赏的内容。
欣赏课中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去对音乐进行感悟、体验,就不成为欣赏课。音乐欣赏课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中蕴含的喜悦与审美情怀。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习各种音乐相关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并不表明教师需要在欣赏课上大讲特讲,也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为“音乐理论家”而让学生自己不去思考、领悟。相反,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的讲只是对学生的一种指引。
(二)欣赏中是否需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参与
有不少的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都只是纯粹的为学生播放各种乐曲,让学生自己去听、去赏析。如此的课堂上,教师、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减少,课堂上缺少足够的趣味,容易导致学生没精打采,这样的课堂效益也就无从谈起。通过音乐自身所能够发挥出的感官刺激,可以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感觉音乐有意思,但是这种刺激是短时间的、外在的,并不能够变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因为初中生的年龄、知识基础等要素带来的作用,就更难发挥效用,纯粹的听音乐,会让学生变得非常被动。
(三)过于在乎表面的形式
有部分教师简单认为欣赏课需要让学生动起来,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融入了数量不少的视听媒体以对音乐原声进行取代,同时还融入了很多师生的肢体语言到其中。从形式上来看,课堂的氛围变得相当生动、开放,但是并没有实质上的内容,同时也让欣赏课变了质。在欣赏课中,使用相宜的肢体语言以及视听媒体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但是一切都需要控制好度。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改善对策
(一)为学生奠定音乐欣赏的底子
初中学生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中,自身因为没有良好的底子容易遇到各种问题,很多时候仅仅只能够对音乐中的一些表面的东西有所领会。对初中学生来讲,很少接触到专业的基础知识,但是也不能够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音乐是否好听的基础上,当然在为学生打下音乐欣赏的底子时教师自身也不能够一味的、片面的进行讲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对各种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体会,让学生反复欣赏并歌唱同一种类型的音乐,这对学生体会相关音乐知识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二)对学生的感悟与体会进行重视
音乐艺术中情感丰富是一大特征。音乐欣赏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以音乐欣赏为方法对音乐知识技能进行教学,不是让学生能够精通音乐作品的各种背景知识,也不是让学生能够对所欣赏过的作品熟记;而是要让学生在品赏了音乐作品后可以从内心上喜欢音乐,并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取得进步,对音乐能够有深层的体会,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让学生的品格、素质都能够得到提高。简而言之,音乐欣赏注重的是学生可以在欣赏时获得什么,而不是学生欣赏的音乐表达了什么。欣赏教学的目标只向是学生,并不是作品本身,音乐作品只是用来促进学生提高的媒介。
(三)注重对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只要是有条件的学校就会运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初中生对于音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认识,然而其社会阅历已经年龄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都较为浅薄,理解起来也比较吃力,很多时候都只会根据个人的爱好来对不同种类的音乐采取不同的态度。如,在多数情况下对于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都是持排斥的态度,对于流行音乐则比较迷恋,但是在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使得欣赏教学需要面临的困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合理使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将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
三、结语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虽然在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教师自身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导致最后的教学中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文中仅仅是一些个人的反思,以期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琦蕾.浅析初中音乐欣赏[J].新课程(教研版),2011,(8).
[2]吴晓燕.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实践体会[J].新课程学习,2012,(5).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教学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61-01
当曲调优美的音乐缓缓流淌时,学生聆听的不只是曲调本身,聆听的还是作者的情感,学生会在无形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振,被音律中所蕴藏的情感所打动。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本身有着非语义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讲授与诠释的教学措施所能够获得的效益是低廉的。
一、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教师讲授为主还是学生感受为主
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是新课程中所倡议的内容。教学中如果缺少师生双方的沟通,是不能体现出主导地位与主体地位的。在平常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多采用的是教师教学解说的方式,这种音乐课几乎就会成为“语文课”“理论课”“政治课”的综合体,没有欣赏的内容。
欣赏课中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去对音乐进行感悟、体验,就不成为欣赏课。音乐欣赏课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中蕴含的喜悦与审美情怀。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习各种音乐相关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并不表明教师需要在欣赏课上大讲特讲,也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为“音乐理论家”而让学生自己不去思考、领悟。相反,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的讲只是对学生的一种指引。
(二)欣赏中是否需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参与
有不少的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都只是纯粹的为学生播放各种乐曲,让学生自己去听、去赏析。如此的课堂上,教师、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减少,课堂上缺少足够的趣味,容易导致学生没精打采,这样的课堂效益也就无从谈起。通过音乐自身所能够发挥出的感官刺激,可以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感觉音乐有意思,但是这种刺激是短时间的、外在的,并不能够变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因为初中生的年龄、知识基础等要素带来的作用,就更难发挥效用,纯粹的听音乐,会让学生变得非常被动。
(三)过于在乎表面的形式
有部分教师简单认为欣赏课需要让学生动起来,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融入了数量不少的视听媒体以对音乐原声进行取代,同时还融入了很多师生的肢体语言到其中。从形式上来看,课堂的氛围变得相当生动、开放,但是并没有实质上的内容,同时也让欣赏课变了质。在欣赏课中,使用相宜的肢体语言以及视听媒体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但是一切都需要控制好度。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改善对策
(一)为学生奠定音乐欣赏的底子
初中学生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中,自身因为没有良好的底子容易遇到各种问题,很多时候仅仅只能够对音乐中的一些表面的东西有所领会。对初中学生来讲,很少接触到专业的基础知识,但是也不能够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音乐是否好听的基础上,当然在为学生打下音乐欣赏的底子时教师自身也不能够一味的、片面的进行讲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对各种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体会,让学生反复欣赏并歌唱同一种类型的音乐,这对学生体会相关音乐知识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二)对学生的感悟与体会进行重视
音乐艺术中情感丰富是一大特征。音乐欣赏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以音乐欣赏为方法对音乐知识技能进行教学,不是让学生能够精通音乐作品的各种背景知识,也不是让学生能够对所欣赏过的作品熟记;而是要让学生在品赏了音乐作品后可以从内心上喜欢音乐,并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取得进步,对音乐能够有深层的体会,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让学生的品格、素质都能够得到提高。简而言之,音乐欣赏注重的是学生可以在欣赏时获得什么,而不是学生欣赏的音乐表达了什么。欣赏教学的目标只向是学生,并不是作品本身,音乐作品只是用来促进学生提高的媒介。
(三)注重对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只要是有条件的学校就会运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初中生对于音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认识,然而其社会阅历已经年龄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都较为浅薄,理解起来也比较吃力,很多时候都只会根据个人的爱好来对不同种类的音乐采取不同的态度。如,在多数情况下对于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都是持排斥的态度,对于流行音乐则比较迷恋,但是在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使得欣赏教学需要面临的困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合理使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将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
三、结语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虽然在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教师自身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导致最后的教学中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文中仅仅是一些个人的反思,以期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琦蕾.浅析初中音乐欣赏[J].新课程(教研版),2011,(8).
[2]吴晓燕.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实践体会[J].新课程学习,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