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银隐瞒120亿美元损失,规避“被救市”
所谓的希腊完美预期违约,在德银面前根本算不上真正的交易。据《金融时报》披露,欧洲最重要的银行——德意志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隐瞒了120亿美元的损失,从而帮助银行规避了政府的纾困计划。
三个前银行职员就此向美国监管机构申诉失败,而该监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强制执行部主管,正是在2004年到2009年期间任德银的总顾问罗伯特·库扎米。巧合的是,如今德银的总顾问迪克·沃克是SEC强制执行部前主管。
三位前德银职员向SEC等监管层申诉称,德银错估其超高级杠杆化交易式衍生品,而自己由于在报告中披露该笔交易的风险而被解职。他们三人称,如果正确估值,该交易的名义额度高达1300亿美元,从而使德意志银行的资本降低到金融危机时期的危险水平,可能需要政府纾困来生存。而德银高管罔顾“市值计价”原则,忽视伯克希尔公司当时给出的市场定价,在2007年至2009年中遭受巨额损失。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追究案件的缘由,而是为什么一个世界性的大银行要被迫说谎,为什么要拒绝救助?连希腊等主权国都对欧盟监管层严苛的条件和干涉敬而远之,就更遑论主体性更强的银行巨头了。
实际上,这是国际金融系统内的一场大的博弈。德银避免被救市归根到底是为了逃避《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金底线。银行为了获益更愿意放大杠杆,正如MF环球一样,但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资本底线对银行形成了制约,银行要履约必须持有大量国债——在美、欧两大巨头争相对全球无风险利率主导权的争夺中,美国对评级机构的掌控使得形势有利于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的持有者却被陷入了美联储“货币化”的泥潭。
美国货币化强推“相对价值”
既然如此,那么美联储购买“开闸”对债券市场意味着什么?再次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固定收益市场、股票市场可有什么影响?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美联储的资金将平分到两个市场,其实不是。比如股票市场的资金将更多来自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养老金等实体的资产重新配置,鉴于2008年到2009年的教训,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美联储的资金将多数流向债券市场,其影响债券市场远远超过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本来收益率已经非常低的债券市场将继续承压,毫无疑问这对于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中国央行来说不是好事。
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也将推动绝对收益率下降,如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降至1.38%,市场预测将到明年初下降至1.25%。在“财政悬崖”的逼迫下,美联储将80%-100%的新国债货币化,仍将继续拉低美国国债收益率。
摩根大通预计,算上购买MBS和即将到来的下一轮刺激,美联储将会把90%的所有新发行的债券货币化,根据美联储的公告,其总额将在4000亿美元至20000亿美元之间。
但即使美联储将购买债券,仍不足以满足将收益率压低至接近于零。为了支持金融市场,美联储的债券购买额度将激增,这会带来很多问题。美联储目前持有约占美国GDP18%的国债,几年内它可以膨胀到25%-28%,具体的数值将取决于未来有什么样的宽松方式。
购买债券意味着对发行实体,如美联储处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紧缩的信任,如今在市场上几乎已经找不到折价债券,资金的流入将收益率压得很低,使得机构债发行主体已经能满足处理信用风险的条件。
按照现有的金融理论,因为全世界的中央银行都在协同工作,从而使得不平衡被消除,使得资金总会有投资的地方。实际上,如今的投资者正是被困在了这个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今已经演变为“只要不是最差就好”。
“相对价值”继续主导世界的同时,美联储作为买方,将继续破坏绝对价值的概念,收益率极低以及更多紧缩是各国的手法。
所谓的希腊完美预期违约,在德银面前根本算不上真正的交易。据《金融时报》披露,欧洲最重要的银行——德意志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隐瞒了120亿美元的损失,从而帮助银行规避了政府的纾困计划。
三个前银行职员就此向美国监管机构申诉失败,而该监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强制执行部主管,正是在2004年到2009年期间任德银的总顾问罗伯特·库扎米。巧合的是,如今德银的总顾问迪克·沃克是SEC强制执行部前主管。
三位前德银职员向SEC等监管层申诉称,德银错估其超高级杠杆化交易式衍生品,而自己由于在报告中披露该笔交易的风险而被解职。他们三人称,如果正确估值,该交易的名义额度高达1300亿美元,从而使德意志银行的资本降低到金融危机时期的危险水平,可能需要政府纾困来生存。而德银高管罔顾“市值计价”原则,忽视伯克希尔公司当时给出的市场定价,在2007年至2009年中遭受巨额损失。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追究案件的缘由,而是为什么一个世界性的大银行要被迫说谎,为什么要拒绝救助?连希腊等主权国都对欧盟监管层严苛的条件和干涉敬而远之,就更遑论主体性更强的银行巨头了。
实际上,这是国际金融系统内的一场大的博弈。德银避免被救市归根到底是为了逃避《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金底线。银行为了获益更愿意放大杠杆,正如MF环球一样,但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资本底线对银行形成了制约,银行要履约必须持有大量国债——在美、欧两大巨头争相对全球无风险利率主导权的争夺中,美国对评级机构的掌控使得形势有利于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的持有者却被陷入了美联储“货币化”的泥潭。
美国货币化强推“相对价值”
既然如此,那么美联储购买“开闸”对债券市场意味着什么?再次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固定收益市场、股票市场可有什么影响?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美联储的资金将平分到两个市场,其实不是。比如股票市场的资金将更多来自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养老金等实体的资产重新配置,鉴于2008年到2009年的教训,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美联储的资金将多数流向债券市场,其影响债券市场远远超过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本来收益率已经非常低的债券市场将继续承压,毫无疑问这对于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中国央行来说不是好事。
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也将推动绝对收益率下降,如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降至1.38%,市场预测将到明年初下降至1.25%。在“财政悬崖”的逼迫下,美联储将80%-100%的新国债货币化,仍将继续拉低美国国债收益率。
摩根大通预计,算上购买MBS和即将到来的下一轮刺激,美联储将会把90%的所有新发行的债券货币化,根据美联储的公告,其总额将在4000亿美元至20000亿美元之间。
但即使美联储将购买债券,仍不足以满足将收益率压低至接近于零。为了支持金融市场,美联储的债券购买额度将激增,这会带来很多问题。美联储目前持有约占美国GDP18%的国债,几年内它可以膨胀到25%-28%,具体的数值将取决于未来有什么样的宽松方式。
购买债券意味着对发行实体,如美联储处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紧缩的信任,如今在市场上几乎已经找不到折价债券,资金的流入将收益率压得很低,使得机构债发行主体已经能满足处理信用风险的条件。
按照现有的金融理论,因为全世界的中央银行都在协同工作,从而使得不平衡被消除,使得资金总会有投资的地方。实际上,如今的投资者正是被困在了这个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今已经演变为“只要不是最差就好”。
“相对价值”继续主导世界的同时,美联储作为买方,将继续破坏绝对价值的概念,收益率极低以及更多紧缩是各国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