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或问题,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一、认真倾听
  认真倾听是课堂涌动灵性的前提。只有教师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发言,才会发现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的分辨;只有教师及时地追问挖掘,才能给予学生及时准确的评价。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无视那些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同学,甚至认为他们是在捣乱。其实面对学生奇怪的想法,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如在教学《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一课时,有几个学生讲述了关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爱的故事”,这时教师对学生说:“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故事吗?”教室里静默了片刻后,有一个瘦弱的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小声说:“我妈妈对我很不好,经常打我,我从来就没有感受到妈妈的爱……”原来,她的妈妈是继母。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教师先让这位同学坐下,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她的遭遇很值得同情,我们能帮她想想办法吗?”此时,同学们开始讨论,纷纷帮她想办法、出主意。教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
  二、有效整合
  有效整合是课堂充满灵性的基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信息的整合者,应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把模糊的概念弄明白,使学生学以致用。
  比如教学《假期有收获》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刚刚过去的假期生活。有学生说假期出去玩了,教师就问:你到哪里玩了?有没有同学也到那里玩了?你们有没有从玩中学到点什么?有学生说他休息得很好。教师说:学好、玩好、休息好就是你们的假期生活。有学生说他采集了标本——好多种树叶。教师说:采集标本也是一种学习。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整合,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在梳理与总结中真正弄懂、吃透知识。
  三、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并调动积极因素,使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比如在教学《我学习,我快乐》一课时,教师发现有一个学生在看课外书,就问:“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吸引你?”谁料这个学生站起来若无其事地说:“这个问题嘛,说起来我可以给全班演讲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教师趁势说道:“好呀!正好教学计划中下周有演讲会,你第一个发言吧。”这个学生一口答应下来。课后,他认真地看完這本书,并且作了读书笔记,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准备了演讲稿。后来,他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师生的称赞。当然,最后他也为上课看课外书的行为向老师道了歉。
  正是这位教师的因势利导,才解决了这样一个课堂小插曲,教师的教育机智也得以彰显。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才是充满灵性的,有生命力的。
  (责 编 帕 拉)
其他文献
首次给出了火电机组回热系统热力计算的通解,该通解不仅统一了不同回热系统的热 力计算方式,而且直接给出了解的表达式,从而省却了传统计算方法中须针对不同的回热系统建立能量
随位置呈周期性变化的扰动经常存在于恒速调节系统中,限制了系统速率稳定度的进一步提高。该文分析了这类周期性扰动对系统速率稳定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原理的动态
3—6岁的孩子一般都喜欢涂涂画画,可奇怪的是常听有的幼儿园教师说,班上有些孩子对绘画不感兴趣,不喜欢画画。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下面谈谈我在绘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手工和绘画相结合  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的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更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撕纸或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
RoHS和WEEE是欧盟在2005年公布的两项环保指令,于2006年7月1日正式执行。
期刊
中国电站锅炉燃用大量的未经洗选的劣质煤,导致严重的锅炉积灰问题,尤其是200~300 MW 的大型锅炉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堵灰更加严重.积灰不仅使锅炉热效率下降,而且堵塞烟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