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社团对提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是省11所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之一,同时是市首批特色学校创建单位之一。学校在特色学校创建方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发展,“和美”课堂体育教学模式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和美”体育课堂、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特色创建,特别是在课外活动中已经开展了田径社团、民族传统体育社团、武术社团、篮球社团,即以体育社团带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各方面工作,社团成员遍及七八九年级组五十七个教学班,共有社团成员五百人左右。
  关键词 体育社团 中学生 素质教育
  一、体育社团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与学生体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日益明显。一方面,学生活动场所、体育器材设施活动经费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对体育的各种需求总量增加,呈现多层次化、多元化的特点。中学生体育社团因其成员具有广泛性等特点,比其他学生正式组织更能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因其具有群体性,比学生个体更有资格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民主决策,也更有可能与校方达成沟通并产生互动,从而反馈民意,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二、体育社团活动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游戏把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变得孤独、消沉、叛逆。体育社团活动可以把学生吸引到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中来,不仅是同学们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多种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一)发挥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特长
  中学生体育社团作为发挥学生体育特长,培养体育兴趣,提高锻炼身体能力的自由舞台,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自由地、自主地、尽情地选择。我校体育组在全校近四千学生、五十七个班级的抽样调查中,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学生表示只要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都会加入该社团。
  (二)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中学生由于受到学习、升学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方面的困扰,情绪不稳定,是身心问题的高峰期。自我期望不时受到各种因素阻扰,自身生理渐渐趋成熟,使得初中生的身心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是这种咨询的效果远不如社团,体育社团能对学生身心进行有效的自我帮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社团是以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的组织,成员兴趣爱好都基本一致,很容易产生共同语言,容易在社团内找到倾述对象,会把自己的苦恼、焦虑、压抑等情绪正当的发泄出来,有效地舒缓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和思想冲突,还能得到其他成员的安慰、帮助。
  2.校园体育社团是一种管理相对自由的团体,不断接受新的成员,成员间无固定交往模式,无利益的冲突,心理压力相对缓和,个体更容易在群体中受到接纳和帮助,尤其是那些游离班级之外的学生,在体育社团中更易找到归属感和自我实现。
  3.在体育社团中,学生之间不比学习成绩,不论家庭贫富,只与同辈人交往,只为共同兴趣而组合,在体育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提高,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忍让、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感受集体的力量,并随着社团成员的更迭而将这种精神继承与发扬。
  (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之上,而长期的体育实践是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键环节。中学生体育社团是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并积极参与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来满足自身的身心要求,增强体质,发展能力的自发性的群众组织。体育社团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为成员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使社团成员在一种和谐、融洽、愉快和充满竞技的活动环境中,使学生的体育能力与体育素养获得全面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团成员会亲身体会到这一运动价值的所在,它不但能提高其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还能使他们由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某项运动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切身认到体育运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固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使学生受益终身。
  (四)真正实施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中学生体育社团的内容、形式均来源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组织,它突出了学生参与的自主性,活动的实践性,因而具有实践和实践教育的功能。而社团空间的开放性,社团成员年级的层次性、兴趣的共同性,又使其具有创新和创新教育的功能。一个学生体育社团从创建、发展到壮大,依靠社团领导及其成员的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好每一项工作。这些能力对每一个中学生来说都是无法从课堂学到的,它需要在现实中不断探索、实践,学生体育社团恰恰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舞台。
  构建和谐校园,创建特色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社团具有目的明确、凝聚力强、学生覆盖面广的特点,是中学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在丰富中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社团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中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等几个方便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具有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而课余训练又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开展好课余训练工作对于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体育骨干,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我国目前有75%中小学生在农村接受教育,那么开展好农村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对于中国的体育人才的贮备和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
摘 要 残疾人羽毛球的不断成熟和深远影响力为其加入残奥会带来了曙光,但同时也面临困难和阻力,通过分析进军残奥会的优势和劣势,为其加入到残奥会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 残疾人 羽毛球 残奥会  一、残疾人羽毛球的发展现状  羽毛球运动20世纪传入中国,一直都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而残疾人羽毛球发展较晚,其比赛开始于1995年即第一届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是残疾人羽毛球最高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起初参与的
摘 要 跑步属于最简单的体育运动。体育的作用之一就是强化体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现在很多学校害怕学生体质素质低下,废除了长跑,这其实是因噎废食。跑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全身性体育锻炼,能很好的促进人的骨骼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跑步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在日常生活中,跑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需要器材,只需要你自觉的动起来。跑步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其中存在着很多哲理。  关键词 跑步 运动 哲理
中国篮协效仿NBA实行“零容忍”制,目的是要重塑裁判在赛场上的权威,然而在相应监管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零容忍”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对违规行为杀一儆百的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
摘 要 体育与德育并不是截然分割的部分,在体育文化形成的过程之中,不仅德育内容渗透其间,而且对于德育的良性循环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主要围绕学校、社会及竞技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构建体育文化。  关键词 学校体育文化 社会体育文化 竞技体育文化 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载体形式予以体现出来,但最为主要的还是以深厚的文化积淀来考量,而在众多的文化产业之中,主要包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