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强化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但现阶段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认识有失偏颇、条件存在困难、师资严重不足等问题,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拓展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突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7-0089-0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民办高校(包括独立院校,以下同)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与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重大的作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实践教学作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环节,是理论学习见之于实践、思想认识落实于行动的重要方面,必须衔接好且要做实做细做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不负使命。
一、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注重实践教学
在新时代,随着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新形势,肩负着新使命,也遇到了新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手段等进行完善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民办高校要改进与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既要根据新时代赋予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和任务,规划好实践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整体效果,把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落实到实处,取得成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既是其课程教學的必要环节,也是其实现教学目的的应有之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既重视理论教育与灌输,又注重实践锻炼与培养,既重视思想引导与塑造,又注重行为践行与养成,才能真正使得学生学到的理论得以升华,才能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这就是说,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极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而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同样重要,也要予以加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整体功能与巨大作用。
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作用以及目的来看,其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帮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提高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观察、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政课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达到知行一致的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1]显然,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具体指示的重要内容与任务。
民办高校改进与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校的实际,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冷静客观看待国情,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吸引力、说服力和战斗力,并转化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动指南的有效途径。为此,思政课教师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结合实际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新时代我国的国情,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民办高校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师了解社会现实,开阔视野,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教学的时代感、现实感与针对性,可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与水平,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很有益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密切师生关系,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度,这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促进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重视存在问题
一是认识有失偏颇。完善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首要的是纠正错误认识。传统意义上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课堂而轻社会,重说教而轻培养,有的高校领导和思政课教师没有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导致教学形式千篇一律,往往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灌输。在新时代,这种单一的理论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立德树人的需求。民办高校思政课要与时俱进,就要纠正错误的认知,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以及实践能力。
二是实践教学保障条件不足。由于民办高校是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主办的,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学校自负盈亏。没有足够经费的保障,民办高校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践教学,教学活动就局限在学校内,无非就是做简单的社会实践调查和写读书报告、观后感等,形式单一,内容简单,这就很难达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
三是实践教学的师资不足。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得低于1∶350。从现阶段来看,民办高校的思政师资配备一般达到这个标准。由于相同岗位的民办院校教师和公办院校教师的待遇相差甚远,所以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首先选择公办院校就职。比如,在职称晋升方面,公办院校的教师比民办院校教师的条件更优越;外出培训学习机会更多,且学校资助力度也大;工资薪酬、福利待遇相对较高。即使是入职民办院校,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低,流动性很大,很难保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稳定。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开展实践教学,确实压力很大。 三、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在积极开拓创新
一是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民办高校负责人要學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贯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总要求和总原则,努力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通过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再结合教学实际开设相应的实践课,通过实践课引导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去运用真知、发现新知、探索未知,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思政实践课的作用。创新思政课教学绝不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简单结合,而应是有机结合,也就是让学生带着理论进行实践,为学生理解领会深奥甚至是抽象的理论,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形成深刻认知,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注意使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深刻感知到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符合社会要求方向的改变,力求收到“1+1>2”的功效。
二是要不断拓展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拓展与丰富思政实践课的形式,不能仅限于校园,要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做到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比如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实践课在校内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因学校各书院定位不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根据教学内容与部分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书院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阵地,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多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模块,如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史、革命精神、时代精神、法治法律等,既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又创新了实践教学的形式。利用学校的影院基础资源,选择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蕴含新时代价值导向和丰富内涵的素材,开展“红色光影”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辈不畏困难、砥砺前行的革命精神,感受到改革开放“弄潮儿”不畏艰辛、英勇奋进的时代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情怀,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圆梦人。开展“红歌快闪”活动,以歌育人,以文化人,活动既可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又可以讴歌新时代祖国建设的丰功伟绩,抒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培养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件中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加强校地合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民办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加强与地方有关方面的合作,建立具有不同教育意义的实践基地。如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实践基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建立以改革开放为依托的实践基地,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建立以产业结构为依托的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动态,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感;建立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的实践基地,让大学生了解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体验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基层,这有助于增强思政实践课的实效性。
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服务,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思政课教师要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新农村、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公益性活动,进行社会调查,使得青年大学生锻炼自己的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渐成长。通过实践,还可以引导大学生认清现实,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使他们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力量,是实践教学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实现的,那么教师数量的多少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就民办高校而言,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民办高校要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保证教学需求。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思政授课都采用大班教学方式,学生人数大部分在120人以上,而且还有不同专业的班级一起上课,如果让教师带领这么多学生走出校园去进行实践教学,操作起来很难。很明显,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学校在大力充实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同时,协调各部门配合,从其他部门挑选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兼任思政课教师。同时,民办高校应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的思政教师前来应聘,保证现有教师队伍稳定。还要提供必需的专项经费支持,以保证思政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要助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民办高校应关心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职称晋升方面,不管是从助教到讲师,从讲师到副教授,还是从副教授到教授,要把各种晋升条件和途径通过文件明明白白地传达给各位教师,这样老师们就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有计划地做准备,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民办高校高水平的思政课带头人明显缺乏,应花大力气聘请相关教授、专家来校任职,他们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可以指导青年教师撰写高水平的论文和申报教研、科研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以研促教,教研结合”,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另外,民办高校应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的机会,支持他们走出校门去“充电”,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领会“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的基本要求,将其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和发展方向。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克服种种困难,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外出考察学习等,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魏华.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N].光明日报,2019-08-0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10-15.
[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作者简介:郭霄凤(1979—),女,汉族,山西山阴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张国民(1955—),男,汉族,山西闻喜人,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石慧(1985—),女,汉族,山西榆次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马双)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7-0089-0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民办高校(包括独立院校,以下同)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与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重大的作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实践教学作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环节,是理论学习见之于实践、思想认识落实于行动的重要方面,必须衔接好且要做实做细做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不负使命。
一、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注重实践教学
在新时代,随着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新形势,肩负着新使命,也遇到了新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手段等进行完善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民办高校要改进与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既要根据新时代赋予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和任务,规划好实践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整体效果,把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落实到实处,取得成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既是其课程教學的必要环节,也是其实现教学目的的应有之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既重视理论教育与灌输,又注重实践锻炼与培养,既重视思想引导与塑造,又注重行为践行与养成,才能真正使得学生学到的理论得以升华,才能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这就是说,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极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而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同样重要,也要予以加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整体功能与巨大作用。
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作用以及目的来看,其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帮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提高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观察、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政课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达到知行一致的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1]显然,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具体指示的重要内容与任务。
民办高校改进与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校的实际,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冷静客观看待国情,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吸引力、说服力和战斗力,并转化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动指南的有效途径。为此,思政课教师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结合实际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新时代我国的国情,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民办高校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师了解社会现实,开阔视野,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教学的时代感、现实感与针对性,可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与水平,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很有益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密切师生关系,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度,这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促进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重视存在问题
一是认识有失偏颇。完善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首要的是纠正错误认识。传统意义上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课堂而轻社会,重说教而轻培养,有的高校领导和思政课教师没有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导致教学形式千篇一律,往往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灌输。在新时代,这种单一的理论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立德树人的需求。民办高校思政课要与时俱进,就要纠正错误的认知,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以及实践能力。
二是实践教学保障条件不足。由于民办高校是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主办的,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学校自负盈亏。没有足够经费的保障,民办高校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践教学,教学活动就局限在学校内,无非就是做简单的社会实践调查和写读书报告、观后感等,形式单一,内容简单,这就很难达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
三是实践教学的师资不足。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得低于1∶350。从现阶段来看,民办高校的思政师资配备一般达到这个标准。由于相同岗位的民办院校教师和公办院校教师的待遇相差甚远,所以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首先选择公办院校就职。比如,在职称晋升方面,公办院校的教师比民办院校教师的条件更优越;外出培训学习机会更多,且学校资助力度也大;工资薪酬、福利待遇相对较高。即使是入职民办院校,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低,流动性很大,很难保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稳定。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开展实践教学,确实压力很大。 三、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在积极开拓创新
一是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民办高校负责人要學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贯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总要求和总原则,努力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通过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再结合教学实际开设相应的实践课,通过实践课引导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去运用真知、发现新知、探索未知,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思政实践课的作用。创新思政课教学绝不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简单结合,而应是有机结合,也就是让学生带着理论进行实践,为学生理解领会深奥甚至是抽象的理论,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形成深刻认知,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注意使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深刻感知到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符合社会要求方向的改变,力求收到“1+1>2”的功效。
二是要不断拓展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拓展与丰富思政实践课的形式,不能仅限于校园,要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做到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比如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实践课在校内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因学校各书院定位不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根据教学内容与部分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书院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阵地,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多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模块,如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史、革命精神、时代精神、法治法律等,既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又创新了实践教学的形式。利用学校的影院基础资源,选择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蕴含新时代价值导向和丰富内涵的素材,开展“红色光影”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辈不畏困难、砥砺前行的革命精神,感受到改革开放“弄潮儿”不畏艰辛、英勇奋进的时代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情怀,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圆梦人。开展“红歌快闪”活动,以歌育人,以文化人,活动既可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又可以讴歌新时代祖国建设的丰功伟绩,抒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培养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件中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加强校地合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民办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加强与地方有关方面的合作,建立具有不同教育意义的实践基地。如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实践基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建立以改革开放为依托的实践基地,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建立以产业结构为依托的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动态,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感;建立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的实践基地,让大学生了解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体验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基层,这有助于增强思政实践课的实效性。
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服务,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思政课教师要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新农村、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公益性活动,进行社会调查,使得青年大学生锻炼自己的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渐成长。通过实践,还可以引导大学生认清现实,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使他们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力量,是实践教学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实现的,那么教师数量的多少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就民办高校而言,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民办高校要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保证教学需求。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思政授课都采用大班教学方式,学生人数大部分在120人以上,而且还有不同专业的班级一起上课,如果让教师带领这么多学生走出校园去进行实践教学,操作起来很难。很明显,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学校在大力充实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同时,协调各部门配合,从其他部门挑选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兼任思政课教师。同时,民办高校应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的思政教师前来应聘,保证现有教师队伍稳定。还要提供必需的专项经费支持,以保证思政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要助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民办高校应关心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职称晋升方面,不管是从助教到讲师,从讲师到副教授,还是从副教授到教授,要把各种晋升条件和途径通过文件明明白白地传达给各位教师,这样老师们就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有计划地做准备,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民办高校高水平的思政课带头人明显缺乏,应花大力气聘请相关教授、专家来校任职,他们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可以指导青年教师撰写高水平的论文和申报教研、科研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以研促教,教研结合”,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另外,民办高校应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的机会,支持他们走出校门去“充电”,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领会“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的基本要求,将其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和发展方向。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克服种种困难,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外出考察学习等,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魏华.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N].光明日报,2019-08-0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10-15.
[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作者简介:郭霄凤(1979—),女,汉族,山西山阴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张国民(1955—),男,汉族,山西闻喜人,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石慧(1985—),女,汉族,山西榆次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思政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马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