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王雪红继被《华尔街日报》评为2005年度”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之后,又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本年度25位“亚洲之星”,成为惟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亚洲女性。
“我们根本不怕英特尔”
2003年4月,王雪红揪了许久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威盛与英特尔就进行的一系列芯片组与处理器诉讼案达成和解协议。协议涵盖了双方于5个国家所分别提起的11件诉讼案,共涉及27项专利争议。根据协议内容,威盛与英特尔各自撤回所有进行中的诉讼,并就双方现有的产品线.签署为期10年的授权协议。一场旷日持久(1999年至2003年)的诉讼战至此硝烟散去。

这场“世纪恩怨”注定成为王雪红难以磨灭的记忆。从1992年正式进入Ic领域,在遭到巨人英特尔的不断控诉、全面封杀前,由于威盛的蓬勃发展,已经接连从英特尔手中抢走了IBM、HP和康柏等大客户,发展成为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组供应商,部分产品更是达到了70%的市场占有率。然而之后,在与英特尔之间专利诉讼的反围剿中,威盛几乎将家底消耗殆尽。处理器的占有率曾跌至2%,而其芯片组的市场占有率也由最高时的70%下跌至20%左右。更大的打击还是人心士气的浮动,从光储存产品部门到紧接着的负责内部测试的工程师、局域网络芯片设计等团队都纷纷选择集体跳槽。威盛几乎是一穷二白,不得不站回到最初的起点,从零开始打拼。
然而,一个令人欣喜的转折却是王雪红和她的威盛开始在这种如履薄冰的状态下渐渐成熟起来。“虽然在今天,威盛依然受到当年英特尔打压的影响。但现在的威盛早已焕然一新了,我们内部得到了最艰苦的锻炼。”王雪红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依然信心百倍,她认为与强大的英特尔交手,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至少让威盛学会了应该通过创新求发展。
诉讼结束后,威盛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并且提出了系统整合的概念。即不再单纯追求处理器的速度,而是看整体效能,来满足客户的整体需要。而英特尔在去年才提出了类似的平台战略。
凭借不断推出新品,威盛开始逐渐收复失地。新一代低功耗处理器VIAC7在节能方面已经走在了竞争对手的前面,并在低功耗笔记本、瘦身机、机器人领域,以及家庭媒体中心等细分市场表现突出。威盛在芯片组市场的占有率出现了强势反弹,去年10月出货量已经达到450万片,市场占有率飙升至45%,一跃成为第二大芯片组巨头。
”我们根本不怕英特尔。早在四五年前我们就看准了方向,我们没有被打败。”倔强的王雪红骨子里就透出着自信。
“父亲没给我一毛钱”
如今的威盛有了敢于向巨人叫板的资本,然而当初王雪红进入IC领域却有些偶然。
王雪红1958年出生于台湾,其父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倔强的王雪红并没有依靠父亲的财富坐享其成。相反,个性独立的她很早就去了美国,开始了一段清苦的留学生活。
1981年,王雪红从加州柏克莱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在姐姐和姐夫的大众电脑公司帮了一段时间的忙。正是这段经历,促使工雪红开始编织自己的IT梦想。“电脑主机上眼花缭乱的各种配件,几乎找不到一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钱都被别人挣走了。在美国硅谷,到处都是华人科学家在工作,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
1988年,王雪红用母亲送的房子作抵押,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新台币,创立了威盛电子公司。1992年兼并美国一家经营服务器与工作站芯片组的小型电子公司,逐渐涉足IC领域。
除了创业时从家庭获得的惟一间接支持,在随后的10多年间里.即便是在威盛发展最艰难的时刻,王雪红也没有向其”台湾首富” 的父亲要过一毛钱。不过.王雪红在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坦言,父亲的“无形资产”对她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比如我刚做威盛时,要找一个强而有力的团队。他们凭什么相信我,最好的一点就是我是我父亲的女儿’。”当时招纳一位海外工程师时,他的太太不让他回来,直到“王永庆的女儿”亲自出马,这位太太才肯放行。此外,“追根究底”、“永续经营”等理念,王雪红认为,这是父亲给自己在企业经营上的最大财富。
“追根究底”现已融入为威盛集团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出错的时候我们要追根究底,就是结果还不错的事情,我们也会再深入一层,探寻一下是不是还可以再改善,不能满足于现状。”王雪红说。
而在遭受英特尔全球诉讼的时候,王雪红正是凭借”永续经营” 的信念坚持了过来。“其实,做IT产业有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把公司做差不多了,然后转手卖掉,这样就可以赚一笔钱,但是我们不想这么做。因为我们想长久发展,我们希望做世界最好的企业。”
永续经营的理念打造出新天地
王雪红没有食言。“永续经营”的信念及“做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的追求让其在对抗英特尔的同时,悄然地将威盛集团打造成为一个囊括数十家企业、垂直整合整条产业链。年营业收入冲破600亿台币的庞然大物——从IC设计(威盛、威腾、威瀚),半导体封装测试(立卫、威宇),硬件制造(宏达。国威),一直到资讯通路(建达、全达、旭耀电通)。如今的威盛,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
1997年,一家叫做“宏达国际”的独立新企业诞生。出于对高端智能手机以及PDA等新兴无线产品的产业趋势的信心预估,宏达选择进入了当时市场不大,但潜力无穷的无线通讯产品市场。这在当时属于超前概念,很少有可借鑒的经验,所以开始的发展并不平坦,马上传出了巨额亏损的消息,最困难的时候亏损额一度达到10亿台币。就在当媒体纷纷认为,宏达除了倒闭之外别无选择时.王雪红却依然坚持投入巨资改善产品设计及功能,并且选择投入当时无人问津的微软Win CE阵营,而不是依靠市场占有率最高的Palm OS系统这棵大树。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让宏达可以成功避开竞争激烈的成熟市场,为将来的崛起埋下伏笔。
事实是,与微软的合作给了宏达一个绝处逢生的机会。在台湾所有手机工业的毛利都在下滑的趋势中,宏达却在8年内实现了营收成长超10倍。2004年,宏达国际的销售额达到16亿美元,增长率达到67%,利润剧增108%,达到1.23亿美元。而独立品牌多普达在大陆市场亦逆市飘红,仅2005年上半年,多普达盈利已经达到了3000万元。王雪红称,当年宏达借微软的势做大了,现在微软开始越来越看中宏达,甚至包括威盛旗下的多普达。“而盖茨每次展示微软MCE操作系统时,总拿宏达产品做样品。”
《商业周刊》对王雪红的评价是:从1997年创立宏达以来,坚信无线产品的产业趋势,从2000年iPAQ的成功、到2002年无线产品打开国际市场;从美国纽约到中国上海,处处可见宏达的无线通讯产品。
梦想威盛成为世界最好的企业
敢于向巨人叫板、不靠父亲创新业、坚信智能手机前景,工雪红都喜欢做最难的事情。而创业10多年,支持她一路走下来的精神支柱,是存留在心中不变的信仰。
正家很早就是基督家庭,因此从小王雪红就长期受基督文化熏陶。8年前,王雪红正式成为一名基督教徒。
和父亲一样,王雪红有晨跑的习惯.每天坚持5点半起床,风雨不改,一个礼拜固定4次,不管在台湾或旅行世界各地。王雪红将其作为自己保持勤奋的动力,”神一直告诉我,懒惰的人会很苦,你如果再睡的话,你的‘粮仓’就要被别人抢光了。”
此外,虔诚的信仰让王雪红以更广阔的胸怀来看待生命的变化,因此对于周围的人,更能充分信任、授权,不会有多一步的干涉。曾有王雪红的亲近人士形容她为:“只要有理。说得通,她绝对会充分授权。”
王雪红低调的个性在圈内是出了名的,这也引领了整个威盛管理阶层的行事风格。鲜少露面的王雪红,谈及威盛的成功,每每都将其归功于专业经理人身上.而对自己身上的种种成就,则更多地将之归于“上帝的引领”。
在威盛电子北京总部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各种基督信条。王雪红在回忆当初英特尔打压时,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帮助她一路克服困难坚持下来。
2002年,王雪红和她的威盛揭开了新的发展序幕,这个发展计划被王雪红命名了一个很具有基督意味的名称——”迦南计划”。而在圣经的记载中,迦南是一方“流着牛奶和蜜”的圣土。诚如王雪红心中的愿景,让威盛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企业”。
“我们根本不怕英特尔”
2003年4月,王雪红揪了许久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威盛与英特尔就进行的一系列芯片组与处理器诉讼案达成和解协议。协议涵盖了双方于5个国家所分别提起的11件诉讼案,共涉及27项专利争议。根据协议内容,威盛与英特尔各自撤回所有进行中的诉讼,并就双方现有的产品线.签署为期10年的授权协议。一场旷日持久(1999年至2003年)的诉讼战至此硝烟散去。

这场“世纪恩怨”注定成为王雪红难以磨灭的记忆。从1992年正式进入Ic领域,在遭到巨人英特尔的不断控诉、全面封杀前,由于威盛的蓬勃发展,已经接连从英特尔手中抢走了IBM、HP和康柏等大客户,发展成为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组供应商,部分产品更是达到了70%的市场占有率。然而之后,在与英特尔之间专利诉讼的反围剿中,威盛几乎将家底消耗殆尽。处理器的占有率曾跌至2%,而其芯片组的市场占有率也由最高时的70%下跌至20%左右。更大的打击还是人心士气的浮动,从光储存产品部门到紧接着的负责内部测试的工程师、局域网络芯片设计等团队都纷纷选择集体跳槽。威盛几乎是一穷二白,不得不站回到最初的起点,从零开始打拼。
然而,一个令人欣喜的转折却是王雪红和她的威盛开始在这种如履薄冰的状态下渐渐成熟起来。“虽然在今天,威盛依然受到当年英特尔打压的影响。但现在的威盛早已焕然一新了,我们内部得到了最艰苦的锻炼。”王雪红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依然信心百倍,她认为与强大的英特尔交手,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至少让威盛学会了应该通过创新求发展。
诉讼结束后,威盛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并且提出了系统整合的概念。即不再单纯追求处理器的速度,而是看整体效能,来满足客户的整体需要。而英特尔在去年才提出了类似的平台战略。
凭借不断推出新品,威盛开始逐渐收复失地。新一代低功耗处理器VIAC7在节能方面已经走在了竞争对手的前面,并在低功耗笔记本、瘦身机、机器人领域,以及家庭媒体中心等细分市场表现突出。威盛在芯片组市场的占有率出现了强势反弹,去年10月出货量已经达到450万片,市场占有率飙升至45%,一跃成为第二大芯片组巨头。
”我们根本不怕英特尔。早在四五年前我们就看准了方向,我们没有被打败。”倔强的王雪红骨子里就透出着自信。
“父亲没给我一毛钱”
如今的威盛有了敢于向巨人叫板的资本,然而当初王雪红进入IC领域却有些偶然。
王雪红1958年出生于台湾,其父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倔强的王雪红并没有依靠父亲的财富坐享其成。相反,个性独立的她很早就去了美国,开始了一段清苦的留学生活。
1981年,王雪红从加州柏克莱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在姐姐和姐夫的大众电脑公司帮了一段时间的忙。正是这段经历,促使工雪红开始编织自己的IT梦想。“电脑主机上眼花缭乱的各种配件,几乎找不到一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钱都被别人挣走了。在美国硅谷,到处都是华人科学家在工作,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
1988年,王雪红用母亲送的房子作抵押,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新台币,创立了威盛电子公司。1992年兼并美国一家经营服务器与工作站芯片组的小型电子公司,逐渐涉足IC领域。
除了创业时从家庭获得的惟一间接支持,在随后的10多年间里.即便是在威盛发展最艰难的时刻,王雪红也没有向其”台湾首富” 的父亲要过一毛钱。不过.王雪红在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坦言,父亲的“无形资产”对她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比如我刚做威盛时,要找一个强而有力的团队。他们凭什么相信我,最好的一点就是我是我父亲的女儿’。”当时招纳一位海外工程师时,他的太太不让他回来,直到“王永庆的女儿”亲自出马,这位太太才肯放行。此外,“追根究底”、“永续经营”等理念,王雪红认为,这是父亲给自己在企业经营上的最大财富。
“追根究底”现已融入为威盛集团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出错的时候我们要追根究底,就是结果还不错的事情,我们也会再深入一层,探寻一下是不是还可以再改善,不能满足于现状。”王雪红说。
而在遭受英特尔全球诉讼的时候,王雪红正是凭借”永续经营” 的信念坚持了过来。“其实,做IT产业有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把公司做差不多了,然后转手卖掉,这样就可以赚一笔钱,但是我们不想这么做。因为我们想长久发展,我们希望做世界最好的企业。”
永续经营的理念打造出新天地
王雪红没有食言。“永续经营”的信念及“做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的追求让其在对抗英特尔的同时,悄然地将威盛集团打造成为一个囊括数十家企业、垂直整合整条产业链。年营业收入冲破600亿台币的庞然大物——从IC设计(威盛、威腾、威瀚),半导体封装测试(立卫、威宇),硬件制造(宏达。国威),一直到资讯通路(建达、全达、旭耀电通)。如今的威盛,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
1997年,一家叫做“宏达国际”的独立新企业诞生。出于对高端智能手机以及PDA等新兴无线产品的产业趋势的信心预估,宏达选择进入了当时市场不大,但潜力无穷的无线通讯产品市场。这在当时属于超前概念,很少有可借鑒的经验,所以开始的发展并不平坦,马上传出了巨额亏损的消息,最困难的时候亏损额一度达到10亿台币。就在当媒体纷纷认为,宏达除了倒闭之外别无选择时.王雪红却依然坚持投入巨资改善产品设计及功能,并且选择投入当时无人问津的微软Win CE阵营,而不是依靠市场占有率最高的Palm OS系统这棵大树。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让宏达可以成功避开竞争激烈的成熟市场,为将来的崛起埋下伏笔。
事实是,与微软的合作给了宏达一个绝处逢生的机会。在台湾所有手机工业的毛利都在下滑的趋势中,宏达却在8年内实现了营收成长超10倍。2004年,宏达国际的销售额达到16亿美元,增长率达到67%,利润剧增108%,达到1.23亿美元。而独立品牌多普达在大陆市场亦逆市飘红,仅2005年上半年,多普达盈利已经达到了3000万元。王雪红称,当年宏达借微软的势做大了,现在微软开始越来越看中宏达,甚至包括威盛旗下的多普达。“而盖茨每次展示微软MCE操作系统时,总拿宏达产品做样品。”
《商业周刊》对王雪红的评价是:从1997年创立宏达以来,坚信无线产品的产业趋势,从2000年iPAQ的成功、到2002年无线产品打开国际市场;从美国纽约到中国上海,处处可见宏达的无线通讯产品。
梦想威盛成为世界最好的企业
敢于向巨人叫板、不靠父亲创新业、坚信智能手机前景,工雪红都喜欢做最难的事情。而创业10多年,支持她一路走下来的精神支柱,是存留在心中不变的信仰。
正家很早就是基督家庭,因此从小王雪红就长期受基督文化熏陶。8年前,王雪红正式成为一名基督教徒。
和父亲一样,王雪红有晨跑的习惯.每天坚持5点半起床,风雨不改,一个礼拜固定4次,不管在台湾或旅行世界各地。王雪红将其作为自己保持勤奋的动力,”神一直告诉我,懒惰的人会很苦,你如果再睡的话,你的‘粮仓’就要被别人抢光了。”
此外,虔诚的信仰让王雪红以更广阔的胸怀来看待生命的变化,因此对于周围的人,更能充分信任、授权,不会有多一步的干涉。曾有王雪红的亲近人士形容她为:“只要有理。说得通,她绝对会充分授权。”
王雪红低调的个性在圈内是出了名的,这也引领了整个威盛管理阶层的行事风格。鲜少露面的王雪红,谈及威盛的成功,每每都将其归功于专业经理人身上.而对自己身上的种种成就,则更多地将之归于“上帝的引领”。
在威盛电子北京总部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各种基督信条。王雪红在回忆当初英特尔打压时,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帮助她一路克服困难坚持下来。
2002年,王雪红和她的威盛揭开了新的发展序幕,这个发展计划被王雪红命名了一个很具有基督意味的名称——”迦南计划”。而在圣经的记载中,迦南是一方“流着牛奶和蜜”的圣土。诚如王雪红心中的愿景,让威盛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