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的竹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海———壮语翻译为回家,这是竹在呼唤。马海人以竹为家,以竹为荣!为傲!
  马海漫山遍野皆竹,见竹就如见亲人。见竹就像回到了家。
  马海人的家园是竹的故乡,竹的海洋。楠竹,四方竹,油竹,水竹,罗汉竹在此相聚。风起时,摇拽多姿的竹们仿佛海浪一般推波助澜,迎风起舞。伫立马海山头观竹,村庄、梯田在竹的簇拥呵护中,划开一幅天下观竹潮的美景。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松、竹、梅、兰,竹在四君子列。所谓君子,即学养,学识,智慧,人品高贵的表征。竹在百姓生活中同样重要,人们爱竹,恋竹,思竹,门前栽竹,屋后种竹成风尚。人们用竹打谷垫、竹篓、竹筐,竹篮。制作竹椅、竹筷、竹碗、竹楼,竹凳,等等;古时,人们开掘梯田,用竹作枧,作水平尺,了不起的想象力;纸张未出现以前,竹的另一角色是承载人类历史事件记载之重任;后来发明了造纸术,出现了纸张,竹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天的造纸,很大一部份优质原料仍然来源于竹。竹含纤维高,竹制造的纸张属高层级,其柔韧度,弹性,光洁度,吸水性无可替代。
  空灵思维乃竹的另一特质,空灵乃哲思及艺术思维的至高境界。
  深邃而广博的宇宙思维、艺术内涵,无不生发于空灵。说某人很实,实为缺乏空间感的代名词,即不具艺术思维属性;思维灵活,想象空间大,如竹笛,二胡,竹箫等均为空灵物,它们乃登大雅之堂的国乐重器,演奏急促时如江河流水,万马奔腾,舒缓低沉时如怨如泣如诉……风糜于世的《扬鞭催马运粮忙》曲,节奏鲜活,音律悠远的曲调不知震撼愉悦过多少人的心灵?
  竹的另一特性是,鲜笋可口,为人们席上之珍,还可制笋干,笋干炒腊肉,韧而耐嚼,香而清脆;想象力不俗者把上好的糯米酒注入幼竹体内,幼竹成长过程中,吸天地自然之精华,有再造之功。待竹成年,酒取出,立即,天造晨露满室弥香,如饮神露,妙不可言。
  竹是一种情感物,无论对人,对己,对同类,一概付诸坦诚。
  竹以婀娜多姿见神韵,以柔韧刚毅立世,以宽广胸襟达天下。
  竹是灵性物,当你走近的时候,会感知它欢迎你的到来,那份略带羞色的表情,如同马海人,面见生人时的羞答状。
  马海的清晨,空气清新怡神。东升的阳光哗啦啦地射入竹林,顿时,竹林间一片金色,蜷伏于土层下的竹笋们一蔸蔸惊喜般地跃出地面,竹林忍俊不禁放声歌唱,百鸟合鸣。还有风笛声,阳光声,清露滴嗒叶片声,声声扣人心弦。喜好钻林子的村民此刻正巧穿行于竹林间,细心抚摸一棵棵竹,察看竹的笑容,感受竹的心跳;竹反过来抚摸人心温度。竹的身上有一股率真的热情,时刻保持着一份谦恭,对人,对天地自然,总是稍许躬身,微微点头致以谢意。竹的點头,是对山的虔诚施礼,对大地母亲的虔诚致以敬意。
  竹并非马海专利,但马海竹自有他乡竹不同处。马海主在山川形胜,主在高海拔优质气候,富如诗画般的田野,竹以此为基调,亲近人家,探入屋檐,舔食瓦片上的清露,舔食檐口间的雨水,舔食冬日屋脊上的雪粒;夏日的夜,它们探头探脑探听人家的笑声与秘语,自身也忍不住窃窃私语。马海竹特别喜欢跟辣椒们在一起,马海辣椒香辣名声在外,或许因种植在竹林边,它们相映成趣,一个火性,激情,外向;一个至情至性,至刚至柔而不显山露水。冬去春来,夏日花开。秋日,亿万粒喜人的辣椒果喜闹枝头,一派风雅热闹场面。
  竹将安静甜美之梦托付给土地,托付给日月星辰,托付给日子,托付于村民;村民以同样幽香的心境,美好的心灵馈赠给竹,以心相托,以德相报。
  竹———村民乃世间最真诚友善的朋友。出门时竹会向远行的人挥挥手说声安全。回家的时候,竹们会说欢迎回家。
  竹是马海人的梦中家园,是马海人的心灵颂歌与灵魂之歌。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2020年6月21日,是西方人的“父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我的岳父大人———司法战线上的一名老警官。虽然他老人家已经去世28周年了,但是,岳父大人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晰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初次拜见岳父大人是在1981年1月1日。当时,我从县城坐客车来到四方坨子,带着“四盒礼物”,是以准女婿的身份,来岳父岳母家正式亮相,接受“审查”的。  岳父身形瘦弱,看上去个子不到一米七,他面容和蔼
期刊
它不是殷墟,不是三星堆,不是兵马俑。近代,它是200多年前满清盛京围场腹地。古代,它是2000多年前夫余王城的贵族墓地。  它是长白山闲庭信步遗落在夕阳处的一粒种子,结出了平地、丘陵和高山。它依偎在辽水之滨,见证了夫余国800年的荣辱兴衰,亲历了高句丽的金戈铁马与血雨腥风。它宛如一株出水芙蓉,妩媚在富饶的东辽河与小梨树河之间,它叫彩岚,默默地值守在东辽县原石驿乡。石驿,顾名思义,为古驿站。  彩岚
期刊
深秋一日,我与文友相约,游览了黄河小三峡!  来到风景区,我才真正明白,要游览的是孤山峡、八里峡和龙凤峡。站在景区门前,环顾周边灿烂的红叶,俯视清如茶色玻璃的黄河水,顿觉有一股和煦的春风在心中荡漾。我们在孤山峡岸口登上游轮,穿上红艳艳的救生衣,来到三层甲板上。凭栏远望,碧水映着蓝天,阳光洒下满河的碎银,在鱼鳞瓦片般的水面上闪动着耀眼的光辉。一声如进军号角般豪迈的汽笛声响过,脚下的游船缓缓启动了。抬
期刊
“蒲姑春草发春荣,风到贝丘细又轻。湾水残露明夕照,船到通济酒家迎。柳桥夜月水中月,南湖渔人捕棹声。东野田畴耕未罢,再观蔬圃上西城。”博兴八景诗歌,形象生动,在鲁北民间广为流传。就在八景之一的“蒲姑春草”遗址的寨卞村,更有妇孺皆知的“蒲姑春前草,柳桥夜月明。”的佳句。  蒲姑城又称薄姑城,位于博兴城南七千米,今湖滨镇寨卞村北,溢洪河与小清河之间,当地人传称“旧城子”,又传说称蒲姑国王三公主的“梳妆台
期刊
前些日子,外婆来我家做客,又愧疚地抓着我的手连连念叨,小时候在汀园跟她一起住時,亏待了我,没能给我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我当然是如往常一样安慰她,告诉她物质并不重要,那段日子十分美好,可老人家依旧耿耿于怀,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照看好我,看着外婆花白的头发,不禁动容,知道这是她的心结,无法安慰,只好抱抱她,让她知道我的感动。当晚,往日的故园缥缈入梦,岁月静好,一如当年的模样,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果真“
期刊
我的侗乡宝赠是鱼米之乡,每年谷雨季节一到,下稻田谷种和下稻田鱼种几乎同步进行。我做过几年农民,种过稻子,养过稻田鱼,知道下一箩谷种只够播撒一块秧田,而一个鲤鱼婆产卵,足够好几家农户的稻田放养。浸泡谷种大家都在风雨桥头河段进行,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只要不用装过酒的器皿来鼓捣,就不会影响谷子的出芽率。而鲤鱼繁殖则自始至终神秘兮兮,为提高鱼苗的成活率,特意添加了人工干预的环节,于是,这种神秘色彩既约定俗成
期刊
这是一趟不凡的心灵之旅。  平定村———地处龙胜县东北部,这是个山青水秀,充满温馨情调的侗族村庄。  山峦,河流,古树,人家———透出玲珑、秀美与天真烂熳。阳光油墨般地涂抹在山岗上。红、黄、青、绿缤纷色彩,从秋天里流淌出来,给人以赏心悦目视觉冲击力。我被这油画般的秋色迷住了。  我泊好车,揣着惊喜,至桥头便民亭,一群在此休闲聊天,脸上洋溢着喜悦与甜蜜的村民,被我一句不著边际的调侃,逗得仰天大笑。这
期刊
马海以竹,梯田,辣椒知名。木雕技艺令人称颂。世居在此,年过六旬的蒙先生,面额间一派善良柔和之光中透出坚毅表情。指关节的凹凸状,凸显先生终年握持雕刻利刃的指尖的力度。先生肩负务农与雕刻创作双重使命,他宽慰的微笑声,为此作了极好的诠释。  这里该称神仙居住的地方,山峦,竹海,门前数座连绵起伏的尖峰,让人联想埃及金字塔是否移居至此;诗画般的梯田,农舍,生发出阵阵芬芳的味道。刚经历一场秋雨的洗礼,笑靥可恭
期刊
一栋空寂草堂,一园稀疏东篱,山风冰树侵凌,却从来“僵卧孤村不自哀”。  一头霜鬓鶴发,一袭青布长衫,尽然古稀孤影,却始终“尚思为国戍轮台”。  多少次的读诵,多少回的叩问,自小就对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示儿”有着深深的记忆。曾经也常想,怎会有一个在朝庭几近倾亡之时的民间诗人,却毕生追求祖国山河的统一?怎会有一名屡遭帝臣排斥的封建朝臣,却坚志远赴烽火疆场驱寇杀敌?几十年里他虽居朝起起落落,憾恨“不能挺
期刊
10月6日,国庆长假。当祖国各地的人们都在陆续旅游归来时,我收到汪瑞从雪域高原阿里发来的短信:这几天我哪都没去,在家整理这几年我们两个人的书信。每次读,都历历在目,仿佛您此刻就在北京的现代文学馆的花园里与我促膝长谈。好想在北京学习的日子啊!  一、汪瑞致红孩的信  亲爱的红老师:春天就要来了,北京的海棠花已经开过了吗?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想到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的日子。想想自己刚到鲁迅文学院的日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