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观察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化学学科的实验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成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重要的学科,本文就此探讨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66-01
  
  一、问题的提出
  
  强调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那么什么是能力呢?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了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社会之于人的需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兴起与深化,如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心的重要课题。事实上,全世界所有国家对此都十分重视,许多国家已将培养能力提到了教育目标的高度,看作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
  作为重要的基础素质学科,化学与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根据自己的实践与体会,结合目前较为成熟的理论,探讨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产生的影响。
  我们都有一个体会,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总是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譬如:观察目标不明确、观察不仔细、结果不准确等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专门的调查结果与我们的体会极其相似:与观察和实验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化学实验善于解决的问题。
  
  二、化学实验是最有效的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
  
  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少不了观察,而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积累知识的基本方法。所以实验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观察的几个要素人手。首先,对实验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观察重点突出,观察对象鲜明,因此在短时间内可取得较好的观察效果。同时,实验教学中,可供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熔沸点等等,实验中仪器的装置、操作的方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的变化及其现象。这么多丰富的、生动的观察对象,是其他的教学中不可能有的,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的物质前提。
  
  三、观察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1、观察要强调目的性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活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不要让学生在不明白观察目的,不清楚观察任务的情形下。使他们仅仅抱着好奇的心情浮光掠影地观察,或者被新奇的而非重点的实验现象所吸引,而忽略观察的主题。观察目的明确了,观察的任务也就确定了,老师在指导学生围绕观察任务制定观察计划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传授给学生一些必备的优秀的观察方法和技巧,如:要注意观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如何使观察更具有持续性、精确性和客观性等等;要居高临下地全面地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不要片面地观察实验的某一部分。一般地,教师在做演示实验前,就要给学生说明或启发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布置观察的任务,从而使学生学会把握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观察的水平和质量。比如:观察Cu与稀HON3的反应重点应放在产生的气体,而不应只看溶液颜色的变化。
  
  2、观察要注意本质性和细微性
  观察是围绕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展开的,观察在注重其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同时,必须使观察具有本质性和细微性,有些实验的本质性体现在某些细微的现象中,所以应强调,在实验时应注视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但观察的目的并不是要摄取一大堆笼统、模糊和杂乱的感知材料,而是要通过实验的表面现象,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从这些感性材料中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捕捉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从而对实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提高学生观察的洞察力,教师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创造良好的觀察条件,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学会观察本质的但可能是细微的现象。还是Cu与稀HON3的反应,用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反应的产物是NO,应是无色的,怎么在试管中看到的是棕红色呢?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透过现象去观察分析其本质。
  
  3、观察应具有敏感性和灵活性
  观察还应具有敏感性和灵活性,敏感性是指比一般的人更敏捷地从平凡的易被他人忽视、不易被他人发现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关键问题或事物的重要特征的观察特性,灵活性则是在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中,能够及时而灵活地捕捉实验的本质现象,不被多变的化学现象所迷惑。机智敏感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高标准。科学上许多重要的发现都得益于这样的观察,如:雷利(Ragleigh)发现氩,他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而从含氩的物质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的密度为1.2505g/L,他敏锐地观察到了这几毫克的差异,怀疑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含有尚未发现的较重的气体,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终于发现了氩。
  总之,观察能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化学学科的实验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化学老师应认真而深刻地把握化学实验的特点,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精心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细微深入的观察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就必然会表现出来,高中女生在学习教学方面就表现得尤为明显。解决问题虽然困难,但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协调好师生的关系,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关键词:思维能力;增强信心;学习思路;学习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探明小儿肾病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以指导临床,收集368例肾病患儿肾活检资料,分析病理类型分布和中医证型分布,前者以系膜增生为主(占60.3%),后者以脾肾阳虚为多(占33、2%),随病理类
目的:观察清热止血宁颗粒药物血清对大鼠离体子宫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取Wistar成年雌性大鼠10只,颈椎脱臼处死。开腹剪取一侧子宫置于盛有台式液的培养皿中,连接于LMS-2B型二道
摘要:兴趣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用巨大,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数学教学。关键字:兴趣;数学;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98-0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顺利开展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在追求有
摘 要: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的主体性有了很大发挥,不仅学到了基本历史知识,而且有了创新精神,综合素质有了全面提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历史课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86-01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目的:研究齿痛消炎灵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该制剂的有效成分橙皮苷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平均回收率99.18%,RSD=0.44%。结论:HPLC法测定橙皮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