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介绍蓬溪青花椒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蓬溪青花椒;特征特性;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59.33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073-02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engxi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ZHENG Yong-qin 1 LIU Juan 2 YU Ming-zhong 3
(1 Forest Farm of Hongya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Hongya Sichuan 620300; 2 Rural Development Bureau of Jintang County;
3 Forestry Bureau of Maoxian)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ngxi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were introduced,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including seedling,planting,pruning,soil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pest control,harvesting and storage etc.,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growers.
Key words Pengxi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characteristic;high yield;cultivation techniques
花椒为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植物,世界上总有250个种,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亚洲主要产区为中国、朝鲜和日本[1]。青花椒因其果实成熟后为青色而得名,是食用调料、香料、油料及药材等兼用型经济树种[2],在我国四川金阳、洪雅、蓬溪、盐亭等地分布最为广泛[3]。
蓬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地处长江上游北岸的涪江与嘉陵江流域分水岭中段,北纬30°22′11″~30°56′30″、东经105°25′41″~105°59′48″,全县总人口74.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52万人。蓬溪县属盆中丘陵区,以中丘为主,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波状缓倾,平均海拔为350~450 m,最高海拔为565.8 m,最低海拔为251.3 m。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均温度为17 ℃,≥10 ℃积温5 383.2 ℃,年均日照时数1 471.7 h,年均降雨量929.5 mm,由于地处四川蒸发量最大的中心区,加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常出现冬干春旱,成为十年九旱的夏伏旱区。
蓬溪青花椒为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的青花椒良种之一(良种编号:川S-SV-ZA-001-205),丰产性高,抗性好。通过多年长期科研试验,形成了一套高产种植技术,即容积营养土育苗、幼苗定干矮化培育、结果树以剪代采技术等。其栽培技术属于全国花椒种植技术的首创,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现已建立蓬溪青花椒基地333.33 hm2,建立了蓬溪青花椒科技示范园33.33 hm2,带动全县28个乡镇、4.35万农户,栽植青花椒逾4 333.33 hm2。
本文结合多年蓬溪青花椒生产实践与栽培试验研究,总结提出蓬溪青花椒从选种育苗、丰产栽培到采收的实用技术,以期为青花椒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蓬溪青花椒的特征特性
蓬溪青花椒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势强健,树体较大。芽分为叶芽和花芽,花芽为混合芽,芽的异质性明显,以顶芽和枝条下端3~4芽饱满充实,易萌发成枝。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幼树复叶小叶数以9叶为主,成年树以3叶、5叶为主。果穗较紧密。成年椒树结果母枝长度一般在97~156 cm之间,其上着生13~23个果序,结果枝主要着生于结果母枝的中上部,每个果序着生13~48个果实,果实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进行采收,鲜椒果实百粒重在10 g左右。蓬溪青花椒为浅根性树种,根系主要分布在20~40 cm的土层中,春季土壤10 cm深处地温达到5 ℃时花椒开始生长,比地上部芽萌动期提前20~25 d[4]。
蓬溪青花椒富含人体必需的V■、V■、VE等多种维生素,类黄酮、铵、铁、锌、硒、铜等微量元素,α-山椒素、β-山椒素、α-山椒酰胺等多种酰胺类麻味素成分[5],以及亚麻酸、亚油酸、L-里那醇、柠檬油精、桧烯等约20种有机挥发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医疗价值。
2 丰产栽培技术
项目组于2010—2015年相继在蓬溪县吉祥镇建成规范化青花椒母本园1.33 hm2,在吉祥、赤城镇建立青花椒苗木繁育基地逾13.33 hm2,在蓬溪县宝梵寺镇新长村和跃进村建立了33.33 hm2青花椒丰示范园。示范园花椒定植后第2年始花结果,第3年平均株产鲜椒1 kg,第6年进入盛产初期,平均株产鲜椒4.0~4.5 kg,进入盛产期鲜椒单株最高产量达7~8 kg,平均产量达9 000 kg/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1 培育壮苗
2.1.1 种子育苗。①种子采收、处理及储存。蓬溪青花椒主要采用种子繁殖,采种母树树龄要达到5年以上,无病虫,丰产稳产。9月果实完全成熟后,于晴天采摘果实,摊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待果实自然裂口,轻轻用木棍敲擊使其种子脱落[6]。种子收集后要保持干燥、通风或立即进行播种,不能在阳光下曝晒。②苗圃地选择。育苗地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可排、可灌、透气良好的砂质土壤,向阳背风,交通便利,无病虫害[7]。③整地施肥。播种前1个月深翻土壤进行熟化,整平整细。苗床开厢150 cm,厢面宽120 cm,厢沟宽30 cm。施用腐熟农家肥45~75 t/hm2、草木灰750 kg/hm2作底肥[7]。④播种。用筛选法、水选法选取饱满种子,然后用洗衣粉或1%碱水浸泡种子2 d,将种皮表面油脂搓掉,用清水冲洗2~3次,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水分。播种前先湿润土壤,播种量750~1 500 kg/hm2,播后覆土约1 cm厚,同时用90%敌百虫或甲氰菊酯3 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撒施稻草,拱棚覆盖[8]。⑤播后管理。苗高5~10 cm时间苗,促进幼苗分布均匀;苗期施肥一般以清粪水加入适当尿素为主,采取少施勤施的原则;为了防治地下及叶面害虫,可用甲氰菊酯3 000倍液灌根,或用多菌灵375 g/hm2 敌杀死120 mL/hm2 甲基托布津300 g/hm2兑水225 kg/hm2叶面喷雾。 2.1.2 營养袋育苗。①分苗。当幼苗长至10~15 cm时进行苗床移栽,促进根系生长和分枝萌发,为下一步移栽做准备。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幼苗营养土容器栽植。②移栽。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选择苗高10~15 cm的青花椒种苗于阴雨天气移栽到苗圃地。将营养杯排放于厢面,将青花椒幼苗排栽于营养土容器杯内,栽植密度为45万株/hm2左右,栽后灌水及时浇水。③管理。苗木成活返青后立即追肥,生长期可根据幼苗长势施肥3~5次,以速效氮为主,结合中耕除草施用尿素60~75 kg/hm2,也可用0.5%尿素 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幼苗高40 cm时短截摘心,促发分枝,每株留分枝3~4个,树高60~70 cm时再进行短截,促发主侧枝生长,树干木质化,形成树干矮化健壮的树形。
2.2 定植
蓬溪青花椒以每年2—3月或秋季的9—10月栽植最好,选择海拔1 000 m以下、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高钙土壤或紫色岩风化土地块栽植。选择主干粗壮、枝条分散、主根系达5~10条、须根系达30~50条的一年生营养袋苗带土栽植[9]。定植行株距3.0 m×2.2 m,栽植密度为1 500株/hm2,穴状整地,穴宽50 cm、深40 cm。栽植后进行垒土,修树盘,做好保温、抗旱、防涝,以增强成活率。
2.3 整形修剪
蓬溪青花椒为喜光植物,主要采用自然圆头开心形,呈丛壮形,在主干上均匀分布3~5个主枝,基角40~50°,每个主枝留侧枝2~3个。在各主枝和侧枝上培育大、中、小各类结果枝组,构成丰满均衡的树形。整形要与修剪相结合,青花椒当年生枝条木质化程度较低,成年结果树特别是营养生长强于生殖生长的植株,可以选择晚秋与春季多次用竹竿或细绳将直立的徒长枝压平,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10]。
2.3.1 幼龄树修剪。掌握整形和结果并重的原则,在主干40~50 cm处进行短切,剪去上部枝条,促发分枝,保留3~5个主分枝,长度达到20~30 cm时可进行短截,一年可进行3~4次摘心短截,促发分枝数量,尽快形成矮化自然圆头树冠,利于后期采摘。修剪后结合浇水或在下雨天撒施尿素,撒施于树盘下面宽度50~70 cm处,用量30.0~37.5 kg/hm2,与树干基部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烧苗。
2.3.2 结果树修剪。结果树采摘和修剪可同时进行,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从枝条基部10~20 cm处将内部结果枝剪掉,外围枝条采用从基部50~70 cm以上短截,修剪后能促发大量早秋梢抽发,疏除内膛密弱枝,保留中庸枝和外延枝,形成外展内空的树冠,为第2年丰产高产打下基础[11]。采用“以剪代采技术”,采收时期不能过晚,太早花椒成熟度不够,品质下降,过晚秋梢生长量不够,严重影响第2年花椒产量。
2.4 土肥水管理
2.4.1 幼龄树。幼树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尤其是栽植后第1年,苗木根系对营养吸收能力最差,光合能力和吸收能力较弱,杂草与树竞争肥水严重,俗话有“花椒不除草,当年就枯老”。栽后第1年中耕除草3次,第2年中耕除草2~3次,第3年中耕除草1~2次。追肥一般在每年的3—6月进行,以速效氮为主,施用尿素120~150 kg/hm2、农家肥30 t/hm2,在下雨天气进行撒施或距树干30~50 cm开浅穴施入,可以在树间种绿肥或豆科作物。
2.4.2 成年树。盛果期主要是保持树体营养平衡,保证优质、丰产、稳产。要做到重施基肥、适时追肥、冬季培土相结合。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按农家肥20~30 kg/株、有机复合肥0.25~0.30 kg/株施入。追肥每年分2次进行,第1次在春季萌芽前,以速效氮为主,主要促进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施用高氮速溶复合肥0.2 kg/株、农家肥5~10 kg/株,在树冠滴水线处开穴20 cm施入;第2次在果实迅速膨大期(5月中下旬),以促进果实发育为主,肥料选用均衡的三元复合肥雨天撒施,0.25~0.30 kg/株[12]。根外追肥主要在花期进行,使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硼砂。第2次在花椒采摘修剪短后(7月上中旬),施尿素200 g/株,以快速促发早秋梢,为第2年的丰产做准备。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
蓬溪病虫害防治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禁止检疫性病虫害从疫区传入园区,园区不得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种子等材料,一经发现立即销毁。使用农药的种类、防治方法等按照GB485和DB51/337的规定执行。
2.5.1 锈病。主要采用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或0.1~0.2 °Bé石硫合剂预防。发病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2.5.2 山螺蛳(蜗牛)。一是物理隔离。栽植地周边开隔离沟,撒生石灰、草木灰,阻止蜗牛进入栽植地。二是药剂防治。发生始盛期选用2%灭旱螺毒饵6.0~7.5 kg/hm2,或用梅塔颗粒杀螺剂7.5~9.0 kg/hm2,或8%灭蜗灵颗粒剂均匀撒施到林地内,也可以用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喷雾。
2.5.3 螨类。又名花椒红蜘蛛,一年发生多代。每年发生的轻重与该地区的温湿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一是化学防治。抓住4—5月的防治关键时期,于螨盛孵期、高发期用25%杀螨净500倍液、73%杀螨特3 000倍液或40%速扑杀800~1 000倍液防治。二是生物防治。害螨天敌较多,如捕食瓢虫,田间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性杀虫剂,以保护天敌。
2.6 采收与贮运
于果实绿熟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晴天无露水时人(下转第77页)
(上接第74页)
工采收。采摘时注重短截回缩技术的运用,即将其短截回缩的枝条整枝剪下,用左手握其剪下的枝条基部,右手握果剪。采收时从果穗总柄处整穗剪下,轻放在采果篮中,不宜装得太多,厚度不要超过30 cm,防止压破果实表面的油胞(腺点),影响果实的色泽和品质[13]。采收后的果实及时摊晾在草席上,在通风、干燥的屋内阴干一晚,第2天晒干,这样的花椒色泽最好,品质最佳,干品再进行包装。
3 参考文献
[1] 毕君,赵京献,王春荣,等.国内外花椒研究概况[J].经济林研究2002,20(1):32-35.
[2] JANG M J,WOO M H,KIM Y H,et al.Effects of antioxidatire,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antithrombogenic by the extract of Sancho(Zanthoxylum schinifolium)[J].Korean J Nutr,2005,38(5):386-394.
[3] 薛婷,黄峻榕,李宏梁.国内外花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调味品,2013,24(12):17-20.
[4] KASHIWADA Y I,KATAGIRI H,MASE L.Amides of the fruit of Zantho-xylum spp[J].Phytochemistry,1997,44(6):1125-1127.
[5] 吴宗兴,周荣乾,李洪兵,等.阿巴州大红袍花椒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1997(3):61-64.
[6] 彭良海.花椒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林业科技,2005(2):53-57.
[7] 李玉静.花椒的生长发育与土壤和地势之间的关系[J].河北林业科技,2009(4):24.
[8] 王贵华.青花椒栽培技术[J].内江科技,2000(1):22.
[9] 郭爱民,蔡天贵,衰建中,等.九叶青花椒栽培技术[J].西南园艺,2004,32(3):158-60.
[10] 班海军.花椒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经济林研究,2010,28(1):127-131.
[11] 连营,姚希贤.干旱山区花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42-144.
[12] 崔云玲,郭天文,李娟,等.花椒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12(4):113-114.
[13] 马科.青花椒采收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2009(6):45.
关键词 蓬溪青花椒;特征特性;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59.33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073-02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engxi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ZHENG Yong-qin 1 LIU Juan 2 YU Ming-zhong 3
(1 Forest Farm of Hongya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Hongya Sichuan 620300; 2 Rural Development Bureau of Jintang County;
3 Forestry Bureau of Maoxian)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ngxi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were introduced,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including seedling,planting,pruning,soil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pest control,harvesting and storage etc.,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growers.
Key words Pengxi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characteristic;high yield;cultivation techniques
花椒为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植物,世界上总有250个种,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亚洲主要产区为中国、朝鲜和日本[1]。青花椒因其果实成熟后为青色而得名,是食用调料、香料、油料及药材等兼用型经济树种[2],在我国四川金阳、洪雅、蓬溪、盐亭等地分布最为广泛[3]。
蓬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地处长江上游北岸的涪江与嘉陵江流域分水岭中段,北纬30°22′11″~30°56′30″、东经105°25′41″~105°59′48″,全县总人口74.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52万人。蓬溪县属盆中丘陵区,以中丘为主,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波状缓倾,平均海拔为350~450 m,最高海拔为565.8 m,最低海拔为251.3 m。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均温度为17 ℃,≥10 ℃积温5 383.2 ℃,年均日照时数1 471.7 h,年均降雨量929.5 mm,由于地处四川蒸发量最大的中心区,加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常出现冬干春旱,成为十年九旱的夏伏旱区。
蓬溪青花椒为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的青花椒良种之一(良种编号:川S-SV-ZA-001-205),丰产性高,抗性好。通过多年长期科研试验,形成了一套高产种植技术,即容积营养土育苗、幼苗定干矮化培育、结果树以剪代采技术等。其栽培技术属于全国花椒种植技术的首创,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现已建立蓬溪青花椒基地333.33 hm2,建立了蓬溪青花椒科技示范园33.33 hm2,带动全县28个乡镇、4.35万农户,栽植青花椒逾4 333.33 hm2。
本文结合多年蓬溪青花椒生产实践与栽培试验研究,总结提出蓬溪青花椒从选种育苗、丰产栽培到采收的实用技术,以期为青花椒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蓬溪青花椒的特征特性
蓬溪青花椒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势强健,树体较大。芽分为叶芽和花芽,花芽为混合芽,芽的异质性明显,以顶芽和枝条下端3~4芽饱满充实,易萌发成枝。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幼树复叶小叶数以9叶为主,成年树以3叶、5叶为主。果穗较紧密。成年椒树结果母枝长度一般在97~156 cm之间,其上着生13~23个果序,结果枝主要着生于结果母枝的中上部,每个果序着生13~48个果实,果实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进行采收,鲜椒果实百粒重在10 g左右。蓬溪青花椒为浅根性树种,根系主要分布在20~40 cm的土层中,春季土壤10 cm深处地温达到5 ℃时花椒开始生长,比地上部芽萌动期提前20~25 d[4]。
蓬溪青花椒富含人体必需的V■、V■、VE等多种维生素,类黄酮、铵、铁、锌、硒、铜等微量元素,α-山椒素、β-山椒素、α-山椒酰胺等多种酰胺类麻味素成分[5],以及亚麻酸、亚油酸、L-里那醇、柠檬油精、桧烯等约20种有机挥发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医疗价值。
2 丰产栽培技术
项目组于2010—2015年相继在蓬溪县吉祥镇建成规范化青花椒母本园1.33 hm2,在吉祥、赤城镇建立青花椒苗木繁育基地逾13.33 hm2,在蓬溪县宝梵寺镇新长村和跃进村建立了33.33 hm2青花椒丰示范园。示范园花椒定植后第2年始花结果,第3年平均株产鲜椒1 kg,第6年进入盛产初期,平均株产鲜椒4.0~4.5 kg,进入盛产期鲜椒单株最高产量达7~8 kg,平均产量达9 000 kg/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1 培育壮苗
2.1.1 种子育苗。①种子采收、处理及储存。蓬溪青花椒主要采用种子繁殖,采种母树树龄要达到5年以上,无病虫,丰产稳产。9月果实完全成熟后,于晴天采摘果实,摊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待果实自然裂口,轻轻用木棍敲擊使其种子脱落[6]。种子收集后要保持干燥、通风或立即进行播种,不能在阳光下曝晒。②苗圃地选择。育苗地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可排、可灌、透气良好的砂质土壤,向阳背风,交通便利,无病虫害[7]。③整地施肥。播种前1个月深翻土壤进行熟化,整平整细。苗床开厢150 cm,厢面宽120 cm,厢沟宽30 cm。施用腐熟农家肥45~75 t/hm2、草木灰750 kg/hm2作底肥[7]。④播种。用筛选法、水选法选取饱满种子,然后用洗衣粉或1%碱水浸泡种子2 d,将种皮表面油脂搓掉,用清水冲洗2~3次,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水分。播种前先湿润土壤,播种量750~1 500 kg/hm2,播后覆土约1 cm厚,同时用90%敌百虫或甲氰菊酯3 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撒施稻草,拱棚覆盖[8]。⑤播后管理。苗高5~10 cm时间苗,促进幼苗分布均匀;苗期施肥一般以清粪水加入适当尿素为主,采取少施勤施的原则;为了防治地下及叶面害虫,可用甲氰菊酯3 000倍液灌根,或用多菌灵375 g/hm2 敌杀死120 mL/hm2 甲基托布津300 g/hm2兑水225 kg/hm2叶面喷雾。 2.1.2 營养袋育苗。①分苗。当幼苗长至10~15 cm时进行苗床移栽,促进根系生长和分枝萌发,为下一步移栽做准备。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幼苗营养土容器栽植。②移栽。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选择苗高10~15 cm的青花椒种苗于阴雨天气移栽到苗圃地。将营养杯排放于厢面,将青花椒幼苗排栽于营养土容器杯内,栽植密度为45万株/hm2左右,栽后灌水及时浇水。③管理。苗木成活返青后立即追肥,生长期可根据幼苗长势施肥3~5次,以速效氮为主,结合中耕除草施用尿素60~75 kg/hm2,也可用0.5%尿素 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幼苗高40 cm时短截摘心,促发分枝,每株留分枝3~4个,树高60~70 cm时再进行短截,促发主侧枝生长,树干木质化,形成树干矮化健壮的树形。
2.2 定植
蓬溪青花椒以每年2—3月或秋季的9—10月栽植最好,选择海拔1 000 m以下、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高钙土壤或紫色岩风化土地块栽植。选择主干粗壮、枝条分散、主根系达5~10条、须根系达30~50条的一年生营养袋苗带土栽植[9]。定植行株距3.0 m×2.2 m,栽植密度为1 500株/hm2,穴状整地,穴宽50 cm、深40 cm。栽植后进行垒土,修树盘,做好保温、抗旱、防涝,以增强成活率。
2.3 整形修剪
蓬溪青花椒为喜光植物,主要采用自然圆头开心形,呈丛壮形,在主干上均匀分布3~5个主枝,基角40~50°,每个主枝留侧枝2~3个。在各主枝和侧枝上培育大、中、小各类结果枝组,构成丰满均衡的树形。整形要与修剪相结合,青花椒当年生枝条木质化程度较低,成年结果树特别是营养生长强于生殖生长的植株,可以选择晚秋与春季多次用竹竿或细绳将直立的徒长枝压平,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10]。
2.3.1 幼龄树修剪。掌握整形和结果并重的原则,在主干40~50 cm处进行短切,剪去上部枝条,促发分枝,保留3~5个主分枝,长度达到20~30 cm时可进行短截,一年可进行3~4次摘心短截,促发分枝数量,尽快形成矮化自然圆头树冠,利于后期采摘。修剪后结合浇水或在下雨天撒施尿素,撒施于树盘下面宽度50~70 cm处,用量30.0~37.5 kg/hm2,与树干基部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烧苗。
2.3.2 结果树修剪。结果树采摘和修剪可同时进行,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从枝条基部10~20 cm处将内部结果枝剪掉,外围枝条采用从基部50~70 cm以上短截,修剪后能促发大量早秋梢抽发,疏除内膛密弱枝,保留中庸枝和外延枝,形成外展内空的树冠,为第2年丰产高产打下基础[11]。采用“以剪代采技术”,采收时期不能过晚,太早花椒成熟度不够,品质下降,过晚秋梢生长量不够,严重影响第2年花椒产量。
2.4 土肥水管理
2.4.1 幼龄树。幼树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尤其是栽植后第1年,苗木根系对营养吸收能力最差,光合能力和吸收能力较弱,杂草与树竞争肥水严重,俗话有“花椒不除草,当年就枯老”。栽后第1年中耕除草3次,第2年中耕除草2~3次,第3年中耕除草1~2次。追肥一般在每年的3—6月进行,以速效氮为主,施用尿素120~150 kg/hm2、农家肥30 t/hm2,在下雨天气进行撒施或距树干30~50 cm开浅穴施入,可以在树间种绿肥或豆科作物。
2.4.2 成年树。盛果期主要是保持树体营养平衡,保证优质、丰产、稳产。要做到重施基肥、适时追肥、冬季培土相结合。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按农家肥20~30 kg/株、有机复合肥0.25~0.30 kg/株施入。追肥每年分2次进行,第1次在春季萌芽前,以速效氮为主,主要促进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施用高氮速溶复合肥0.2 kg/株、农家肥5~10 kg/株,在树冠滴水线处开穴20 cm施入;第2次在果实迅速膨大期(5月中下旬),以促进果实发育为主,肥料选用均衡的三元复合肥雨天撒施,0.25~0.30 kg/株[12]。根外追肥主要在花期进行,使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硼砂。第2次在花椒采摘修剪短后(7月上中旬),施尿素200 g/株,以快速促发早秋梢,为第2年的丰产做准备。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
蓬溪病虫害防治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禁止检疫性病虫害从疫区传入园区,园区不得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种子等材料,一经发现立即销毁。使用农药的种类、防治方法等按照GB485和DB51/337的规定执行。
2.5.1 锈病。主要采用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或0.1~0.2 °Bé石硫合剂预防。发病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2.5.2 山螺蛳(蜗牛)。一是物理隔离。栽植地周边开隔离沟,撒生石灰、草木灰,阻止蜗牛进入栽植地。二是药剂防治。发生始盛期选用2%灭旱螺毒饵6.0~7.5 kg/hm2,或用梅塔颗粒杀螺剂7.5~9.0 kg/hm2,或8%灭蜗灵颗粒剂均匀撒施到林地内,也可以用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喷雾。
2.5.3 螨类。又名花椒红蜘蛛,一年发生多代。每年发生的轻重与该地区的温湿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一是化学防治。抓住4—5月的防治关键时期,于螨盛孵期、高发期用25%杀螨净500倍液、73%杀螨特3 000倍液或40%速扑杀800~1 000倍液防治。二是生物防治。害螨天敌较多,如捕食瓢虫,田间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性杀虫剂,以保护天敌。
2.6 采收与贮运
于果实绿熟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晴天无露水时人(下转第77页)
(上接第74页)
工采收。采摘时注重短截回缩技术的运用,即将其短截回缩的枝条整枝剪下,用左手握其剪下的枝条基部,右手握果剪。采收时从果穗总柄处整穗剪下,轻放在采果篮中,不宜装得太多,厚度不要超过30 cm,防止压破果实表面的油胞(腺点),影响果实的色泽和品质[13]。采收后的果实及时摊晾在草席上,在通风、干燥的屋内阴干一晚,第2天晒干,这样的花椒色泽最好,品质最佳,干品再进行包装。
3 参考文献
[1] 毕君,赵京献,王春荣,等.国内外花椒研究概况[J].经济林研究2002,20(1):32-35.
[2] JANG M J,WOO M H,KIM Y H,et al.Effects of antioxidatire,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antithrombogenic by the extract of Sancho(Zanthoxylum schinifolium)[J].Korean J Nutr,2005,38(5):386-394.
[3] 薛婷,黄峻榕,李宏梁.国内外花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调味品,2013,24(12):17-20.
[4] KASHIWADA Y I,KATAGIRI H,MASE L.Amides of the fruit of Zantho-xylum spp[J].Phytochemistry,1997,44(6):1125-1127.
[5] 吴宗兴,周荣乾,李洪兵,等.阿巴州大红袍花椒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1997(3):61-64.
[6] 彭良海.花椒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林业科技,2005(2):53-57.
[7] 李玉静.花椒的生长发育与土壤和地势之间的关系[J].河北林业科技,2009(4):24.
[8] 王贵华.青花椒栽培技术[J].内江科技,2000(1):22.
[9] 郭爱民,蔡天贵,衰建中,等.九叶青花椒栽培技术[J].西南园艺,2004,32(3):158-60.
[10] 班海军.花椒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经济林研究,2010,28(1):127-131.
[11] 连营,姚希贤.干旱山区花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42-144.
[12] 崔云玲,郭天文,李娟,等.花椒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12(4):113-114.
[13] 马科.青花椒采收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200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