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瓶酒都将同时具备原产地身份证、中国商检及海关认证及核定经销的中国身份证。”假酒,以及国内流行的,打着原装进口的幌子,实则是在保税区灌装、贴牌的产品,未来都将无所遁形。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相关渠道了解到,为探索未来可供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模式,上海自贸区正以进口红(洋)酒市场重整为抓手,研究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PPP双向查询机制”,即升级版的“原产地证书国际电子联网核查系统”。
所谓“PPP查询机制”,是指上海自贸区通过建立与(中、外)产品原产地业务信息的数据交换平台,定期或实时从原产地业务电子管理系统获取产品原产地的证书信息、出口注册信息、原产地签证机构及签证人员信息等;系统同样具有以多种文本向国内、国外官方机构发送原产地证书信息的功能。
另外,国外主管当局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上海自贸区“PPP查询系统”查询相关中国商品原产地证书信息,以此实现国际间原产地证书的信息交换、查询统计、证书核查等等。
自贸区管委会某匿名消息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由于自贸区“PPP查询机制”具有试验性质,未来一旦成熟并通过市场检验,其管理模式将向多领域复制和推广。“因此,这里面涉及的行业利益及部门权限十分巨大。所以,现在由谁来主导‘PPP查询机制’的制度设计,参与起草意见的部门之间正在博弈之中。”
博弈主导权
“PPP查询机制”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提升中国品牌形象,但“对如何更有效治理市场乱象,打击假冒和暴利行为的方式上,主导的商检和海关部门是有分歧的。”上述匿名消息人士说。
以进口红酒为例,“PPP查询内容十分详尽”。上述人士说,自贸区关于进口红酒的“PPP查询机制”一旦确立,将囊括产品详细的原产地信息——具体详尽到具体酒庄名称、产品级别、酿造年份、酿酒师姓名、葡萄品种、酒精度、中国进口商(或经销商)信息等等,一目了然。
但对这种信息透明究竟开放至何种地步,目前政策制定者们有不同看法。
这位人士指出,参与自贸区“PPP机制”政策设计的商检部门的态度是,支持建设完全开放的自贸区“PPP机制”查询平台,即不但详尽公布进出口产品原产地所有信息,甚至连进出口商品的原产地基础定价,也应一并公布。
对于这种完全透明的思路,海关部门则有所保留。海关从兼顾行业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披露应作有限设定。海关部门的看法是,涉及国内外经销商利润的“原产地基础定价”应划归商业机密范畴,是否公布还需商榷。
“现在,海关部门的意见颇受经销商支持,但‘PPP查询机制’却是升级使用2007年8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的‘原产地业务电子管理系统’。”无论商检和海关部门如何博弈,“PPP查询机制”设计主导权花落谁家,国内进口红(洋)酒市场,都可能首先迎来大洗牌。
大而乱的市场
选择红(洋)酒作为“PPP查询机制”制度创新的突破口,一方面在于红(洋)酒市场的暴利与假冒产品混乱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隶属上海自贸区的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红酒进口的重镇,以此为突破口,能够实现制度试验的效果。
据公开资料,从2007年开始的过去五年,消费强劲的中国红酒市场年均增长近55%,到2012年底红酒进口量翻了两番,为全球第5大葡萄酒消费国,2013年中国红酒消费量就将超过1亿箱(12.6亿瓶)。甚至有观点认为,到2020年底,中国年均消费红酒将远超4亿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红酒消费国。
而就洋酒市场而言,按照2012年标准,洋酒已占据国内4200亿元人民币饮用酒市场2%以上,销售仍保持每年30%以上(个别品牌达到甚至超过100%)的递增势头。
不过,伴生中国红(洋)酒市场高速成长的乱象同样惊人。一位在上海自贸区内从事进口红(洋)酒仓储批发的业内资深人士周先生,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就指出,“这主要表现为假酒充斥国内市场”。
周语气肯定地表示,从洋酒市场来看,2013年国内市场虽然受“限酒令”影响而销量微弱下滑,但保守估计销量仍不会低于100亿元人民币(乐观估计可达200亿元),但这其中“70%-80%的洋酒都是假货,造假的地点一般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及一些沿海港口城市。
而在红酒领域,国外假酒制造商和国内无良红酒经销商相互勾结,“瞒天过海”的造假更是层出不穷。业内人士透露,全球红酒市场大约有20%的假酒率,而中国市场的红酒率高于这一数字。
在这些红酒造假中,一个重要的手法是,红酒新世界(指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智利、南非)造假集团仿冒传统产区(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知名品牌,进行制售知名酒庄售价高昂的年份红酒。
这种造假的典型例子是,在中国,各种年份的“拉菲”充斥市场,业内人士感叹即使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开足产能,也仅能勉强满足中国20%的需求。
除此之外,以名酒庄“副牌”产品冒充“正牌”,以次充好,牟取暴利差价,也是业内常见的造假手段。
业内人士仍以拉菲为例,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指出,近10年来,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通过收购或业务联合的方式,在新世界拓展版图,开发了很多价格低廉的餐酒。
如正牌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child美国市场每支报价一度高于1400美元,副牌Crruades De Lafite每支则低至460美元左右;但在中国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并不了解正、副牌区别,以次充好现象严重。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最恶劣的造假方式,就是凭空杜撰一个并不存在的红酒品牌,然后用劣质红酒在国内勾兑、灌装、生产并销售。
周先生指出,这类红酒要么打着欧洲传统产区知名酒庄的幌子,招摇撞骗;要么言之凿凿强调该产品来自新产区,“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该品牌在原产地并不存在”。
助推中国产品形象
国内红(洋)酒市场多年野蛮生长,使得中国既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红(洋)酒市场,也是假酒最为充斥的市场。北京华致酒行的市场经理张先生表示,“‘PPP机制’一旦确立,将首先迫使假酒无所遁形,并直接导致行业洗牌。”
不过,“PPP机制”建立的最终目的并非单纯针对红(洋)酒行业,而是着眼于提升整个中国进出口产品的质量。
上海海关某部门的一位胡姓主任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八项规定”政策常态化,已经开始促使国内红(洋)酒市场消费趋于理性。
“在此情况下,自贸区推进红(洋)酒‘PPP查询机制’建设,规范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既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相关精神的响应,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未来机制一旦成熟并通过市场检验,即可迅速向机电、纺织、食品、化工进出口等领域全面复制和推广。”
胡认为,在“PPP双向查询机制”下,任何假冒伪劣产品未来都将无所遁形;而机制性扫除伪劣产品,最终将有助于质量过硬的中国产品“走出去”,重塑“中国制造”国际新形象。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相关渠道了解到,为探索未来可供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模式,上海自贸区正以进口红(洋)酒市场重整为抓手,研究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PPP双向查询机制”,即升级版的“原产地证书国际电子联网核查系统”。
所谓“PPP查询机制”,是指上海自贸区通过建立与(中、外)产品原产地业务信息的数据交换平台,定期或实时从原产地业务电子管理系统获取产品原产地的证书信息、出口注册信息、原产地签证机构及签证人员信息等;系统同样具有以多种文本向国内、国外官方机构发送原产地证书信息的功能。
另外,国外主管当局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上海自贸区“PPP查询系统”查询相关中国商品原产地证书信息,以此实现国际间原产地证书的信息交换、查询统计、证书核查等等。
自贸区管委会某匿名消息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由于自贸区“PPP查询机制”具有试验性质,未来一旦成熟并通过市场检验,其管理模式将向多领域复制和推广。“因此,这里面涉及的行业利益及部门权限十分巨大。所以,现在由谁来主导‘PPP查询机制’的制度设计,参与起草意见的部门之间正在博弈之中。”
博弈主导权
“PPP查询机制”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提升中国品牌形象,但“对如何更有效治理市场乱象,打击假冒和暴利行为的方式上,主导的商检和海关部门是有分歧的。”上述匿名消息人士说。
以进口红酒为例,“PPP查询内容十分详尽”。上述人士说,自贸区关于进口红酒的“PPP查询机制”一旦确立,将囊括产品详细的原产地信息——具体详尽到具体酒庄名称、产品级别、酿造年份、酿酒师姓名、葡萄品种、酒精度、中国进口商(或经销商)信息等等,一目了然。
但对这种信息透明究竟开放至何种地步,目前政策制定者们有不同看法。
这位人士指出,参与自贸区“PPP机制”政策设计的商检部门的态度是,支持建设完全开放的自贸区“PPP机制”查询平台,即不但详尽公布进出口产品原产地所有信息,甚至连进出口商品的原产地基础定价,也应一并公布。
对于这种完全透明的思路,海关部门则有所保留。海关从兼顾行业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披露应作有限设定。海关部门的看法是,涉及国内外经销商利润的“原产地基础定价”应划归商业机密范畴,是否公布还需商榷。
“现在,海关部门的意见颇受经销商支持,但‘PPP查询机制’却是升级使用2007年8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的‘原产地业务电子管理系统’。”无论商检和海关部门如何博弈,“PPP查询机制”设计主导权花落谁家,国内进口红(洋)酒市场,都可能首先迎来大洗牌。
大而乱的市场
选择红(洋)酒作为“PPP查询机制”制度创新的突破口,一方面在于红(洋)酒市场的暴利与假冒产品混乱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隶属上海自贸区的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红酒进口的重镇,以此为突破口,能够实现制度试验的效果。
据公开资料,从2007年开始的过去五年,消费强劲的中国红酒市场年均增长近55%,到2012年底红酒进口量翻了两番,为全球第5大葡萄酒消费国,2013年中国红酒消费量就将超过1亿箱(12.6亿瓶)。甚至有观点认为,到2020年底,中国年均消费红酒将远超4亿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红酒消费国。
而就洋酒市场而言,按照2012年标准,洋酒已占据国内4200亿元人民币饮用酒市场2%以上,销售仍保持每年30%以上(个别品牌达到甚至超过100%)的递增势头。
不过,伴生中国红(洋)酒市场高速成长的乱象同样惊人。一位在上海自贸区内从事进口红(洋)酒仓储批发的业内资深人士周先生,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就指出,“这主要表现为假酒充斥国内市场”。
周语气肯定地表示,从洋酒市场来看,2013年国内市场虽然受“限酒令”影响而销量微弱下滑,但保守估计销量仍不会低于100亿元人民币(乐观估计可达200亿元),但这其中“70%-80%的洋酒都是假货,造假的地点一般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及一些沿海港口城市。
而在红酒领域,国外假酒制造商和国内无良红酒经销商相互勾结,“瞒天过海”的造假更是层出不穷。业内人士透露,全球红酒市场大约有20%的假酒率,而中国市场的红酒率高于这一数字。
在这些红酒造假中,一个重要的手法是,红酒新世界(指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智利、南非)造假集团仿冒传统产区(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知名品牌,进行制售知名酒庄售价高昂的年份红酒。
这种造假的典型例子是,在中国,各种年份的“拉菲”充斥市场,业内人士感叹即使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开足产能,也仅能勉强满足中国20%的需求。
除此之外,以名酒庄“副牌”产品冒充“正牌”,以次充好,牟取暴利差价,也是业内常见的造假手段。
业内人士仍以拉菲为例,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指出,近10年来,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通过收购或业务联合的方式,在新世界拓展版图,开发了很多价格低廉的餐酒。
如正牌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child美国市场每支报价一度高于1400美元,副牌Crruades De Lafite每支则低至460美元左右;但在中国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并不了解正、副牌区别,以次充好现象严重。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最恶劣的造假方式,就是凭空杜撰一个并不存在的红酒品牌,然后用劣质红酒在国内勾兑、灌装、生产并销售。
周先生指出,这类红酒要么打着欧洲传统产区知名酒庄的幌子,招摇撞骗;要么言之凿凿强调该产品来自新产区,“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该品牌在原产地并不存在”。
助推中国产品形象
国内红(洋)酒市场多年野蛮生长,使得中国既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红(洋)酒市场,也是假酒最为充斥的市场。北京华致酒行的市场经理张先生表示,“‘PPP机制’一旦确立,将首先迫使假酒无所遁形,并直接导致行业洗牌。”
不过,“PPP机制”建立的最终目的并非单纯针对红(洋)酒行业,而是着眼于提升整个中国进出口产品的质量。
上海海关某部门的一位胡姓主任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八项规定”政策常态化,已经开始促使国内红(洋)酒市场消费趋于理性。
“在此情况下,自贸区推进红(洋)酒‘PPP查询机制’建设,规范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既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相关精神的响应,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未来机制一旦成熟并通过市场检验,即可迅速向机电、纺织、食品、化工进出口等领域全面复制和推广。”
胡认为,在“PPP双向查询机制”下,任何假冒伪劣产品未来都将无所遁形;而机制性扫除伪劣产品,最终将有助于质量过硬的中国产品“走出去”,重塑“中国制造”国际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