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教学中学生厌学的尴尬的境地。本文拟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活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结构特点,采用创设意境、巧设问题、趣味导入、因材用法等多种策略变学生不愿学为想学、主动学习。
关键词 :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兴趣;
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语文学习费时费力,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因此高中语文学习在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心中的地位如同“鸡肋”。 很多语文教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歌曲《荷塘月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情趣氛围中领悟生活的美,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准、优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二、巧妙设计课堂问题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问”的角度要巧,要能突破常规的思路。问题不要太深,让学生望而生畏;不要太泛,让学生信马由缰;问题不要太多,让学生难以取舍……
在教学《祝福》时,讲到鲁镇的人对祥林嫂的态度时,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猪,被关在同一间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猪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讲完故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寓言故事有什么含义?”学生热烈讨论,探索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后,自然也就明白了笔者讲这个故事的用意,对于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态度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
三、注重导入技能
可用歌曲、影视、新闻时事等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鸿门宴》时,可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音乐响起,学生会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教《荆轲刺秦王》时,可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上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新闻单元时,其中有《飞向太空的航程》,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可让学生去收集关于“神舟”的相关材料,这样就有利于激发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兴趣。
四、精心选择教法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 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灵活采用以下教法。
(一)朗读课,以读触情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辩论课,动口激情
学生情感的激发很大一部分在动口辩论中形成或提高。如在教学《项链》时,分析马蒂尔德这个人物,为了使学生对这个人物有更深刻全面的把握,可以设置这样的辩论:有人说,马蒂尔德是真可恶,是个让那个人痛斥的人;可也有人说,马蒂尔德真可怜,是个值得同情的人,对此,你赞成哪一种意见呢?学生当然是争着辩着,在此过程中,对人物的理解当然也进了一层。
(三)表演课,以演促趣
以戏剧《项链》、《等待戈多》,文言文《鸿门宴》的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根据戏剧自编自演,排练成课本剧,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人物情感和文章所折射出来的人生况味。事实证明,采用自编课本剧的形式,学生兴致盎然,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开发,他们既能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心态,给剧中人物配上适合的对白、动作等,还能指出何处可加上一些合适的人物神态和舞台布景,以配合人物不同的内心感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大大的提高,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自觉参与者,自身的潜能得到挖掘,创造能力得到开发和培养。
我们语文老师要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就能真正实施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关键词 :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兴趣;
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语文学习费时费力,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因此高中语文学习在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心中的地位如同“鸡肋”。 很多语文教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歌曲《荷塘月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情趣氛围中领悟生活的美,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准、优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二、巧妙设计课堂问题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问”的角度要巧,要能突破常规的思路。问题不要太深,让学生望而生畏;不要太泛,让学生信马由缰;问题不要太多,让学生难以取舍……
在教学《祝福》时,讲到鲁镇的人对祥林嫂的态度时,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猪,被关在同一间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猪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讲完故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寓言故事有什么含义?”学生热烈讨论,探索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后,自然也就明白了笔者讲这个故事的用意,对于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态度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
三、注重导入技能
可用歌曲、影视、新闻时事等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鸿门宴》时,可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音乐响起,学生会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教《荆轲刺秦王》时,可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上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新闻单元时,其中有《飞向太空的航程》,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可让学生去收集关于“神舟”的相关材料,这样就有利于激发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兴趣。
四、精心选择教法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 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灵活采用以下教法。
(一)朗读课,以读触情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辩论课,动口激情
学生情感的激发很大一部分在动口辩论中形成或提高。如在教学《项链》时,分析马蒂尔德这个人物,为了使学生对这个人物有更深刻全面的把握,可以设置这样的辩论:有人说,马蒂尔德是真可恶,是个让那个人痛斥的人;可也有人说,马蒂尔德真可怜,是个值得同情的人,对此,你赞成哪一种意见呢?学生当然是争着辩着,在此过程中,对人物的理解当然也进了一层。
(三)表演课,以演促趣
以戏剧《项链》、《等待戈多》,文言文《鸿门宴》的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根据戏剧自编自演,排练成课本剧,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人物情感和文章所折射出来的人生况味。事实证明,采用自编课本剧的形式,学生兴致盎然,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开发,他们既能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心态,给剧中人物配上适合的对白、动作等,还能指出何处可加上一些合适的人物神态和舞台布景,以配合人物不同的内心感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大大的提高,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自觉参与者,自身的潜能得到挖掘,创造能力得到开发和培养。
我们语文老师要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就能真正实施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