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导关键是要经常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中,设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都是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加之教师的引导,促使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亲自尝到质与量飞跃的喜悦,这正是启发教学的巧妙所在,即充分运用学生这种“愤”“悱”状态去求真理之所在。那么,怎样才能营造成这样一种氛围呢?在施教实践中必须做好以下四点:
一、抓住课文重点,步步导入,联系实际。
按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作全面分析,吃透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大纲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等联系起来,正确把握教学中的难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底。例如我在教第十册课文《挑山工》一文时,采用了下面的做法:我抓住了“沉甸甸”“路线折尺形”“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長”“……比游人多一倍”等词句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挑山工登山的困难;挑山工身负重担,登攀在又高又陡的漫长山路上,他们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但他们是不是因为辛苦而裹足不前或是走走歇歇呢?不,挑山工的话便是有力的回答:“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说到这里我问道:“为什么跳山工的这些话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呢?”学生经过一番的思索之后有的说:“挑山工的话告诉我们:做事要不怕苦难,坚持到底,才能达到胜利……”,有的说:“……做事要不怕苦难,勇往直前,才能达到目的地”,有的说:“……”“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联系自己学习上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向挑山工学习?”“好,老师,我说实话:以前我在学习上怕苦怕难,遇到难题,不爱动脑筋,专抄别人的,今后我也要向挑山工那样一个劲儿往前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我也说几句,以前我遇到背诵课文,总是‘停停住住’,所以一段课文总需要好几天才能背会,今后,我也要以挑山工为榜样,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学生通过学习和联系自己的实际之后,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实现从以前的“以本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观。
二、提出设疑,激发兴趣,引导解决疑点。
设疑就是要制造一种情景气氛,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疑问。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法。设疑时,教师要找准主攻点,重点突破,难易适中,尽量地避免“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词语。
学生保持一种“愤”“悱”状态,这在启发式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充分运用这种状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即,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愤”“悱”状态。例如:我在教《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都见过鱼钩吗?你们所见过的鱼钩是什么颜色的?”“老师,我不仅见过,而且也使用过,我所见的鱼钩都是银白色的。”“不错,我们通常所见的鱼钩都是银白色的,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课却是《金色的鱼钩》,莫非鱼钩是镀金的或是黄金做的?不然为什么是金色的,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你要了解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就把课文仔细读一读。”话音刚落,教室里即响起了“哗哗哗”的读书声,随后便是鸦雀无声,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划着,写着。从而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自主地进行合作探究地学习。
三、 指导观察,启发想象,感悟寓意。
教师在教学中,谈话氛围要达到师生双方的“和谐”,即要有一种诱导性,把学生从现实当中带入事先制定的情景氛围中去,达成“愤”“悱”状态。例如:我在教学《刻舟求剑》一文时,鉴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我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在一个一米来长的长方形水槽里,防入一块小木版(放在水槽边),木版的一端系着一条线,木版上放一个瓷制的“人”和一把刀。我拉着线待到木头移动到槽中时,“人”将小刀推落下水,我替那个“人”在木头边缘(小刀落水的地方)刻上记号,而后继续拉动木头,直到靠“岸”。这时,我就问:“现在,这个‘人’从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能捞到小刀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小刀不是在水槽边掉下的,而是在水槽中掉下的。”“好,现在大家把《刻舟求剑》读一读,想一想那个过江的人能捞到剑吗?为什么?他错在哪里?”因为有了刚才的演示作基础,一些学习成绩差的,课堂上极少发言的学生都纷纷举手,各抒己见,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对这则寓言的寓意,就不难理解了。这就能达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四、 分类指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达到“愤”“悱”状态,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教师在教学时,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着眼于启发学生就事论事,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即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从具体的、个别的问题中获得规律性的东西,去解决一系列相似或相类的问题,达到激发兴趣,发展思维。而教师还要善于解惑,使学生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找出知识,问题“支点”,形成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在头脑中的组合,这正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给“段”或“短文”分层,分段,概括层意,断意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感到棘手的试题之一。如何突破这个难点,举一反三是医治分层、分段感到头痛的良方。我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先抛出一篇短文《雪中送炭》,让学生读后给短文分段,讲评时着重指出这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的。随后,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本册学过的,还有哪些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的?“《飞夺泸定桥》和《跳水》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分段的。”“这两课在分段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来分段落的。”经过课前练习和旧课的重温之后,学生对《草船借箭》这篇篇幅较长的课文的分段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与此相反的分段教学法便是单打一,即不以同类短文进行练习,有不复习学过的类似课文,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我在教《伟大的友谊》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段意,再让学生分段,分错段落现象的自然不少。事实告诉了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与此相反,徒劳无益。
以上是我对语文施教过程中怎样引导谈了几点看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一步也离不开教师的导,只有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才能更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不断得到提高,知识面才能不断拓展,思维才能更开阔更深刻。因而“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恰当引导,将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住课文重点,步步导入,联系实际。
按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作全面分析,吃透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大纲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等联系起来,正确把握教学中的难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底。例如我在教第十册课文《挑山工》一文时,采用了下面的做法:我抓住了“沉甸甸”“路线折尺形”“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長”“……比游人多一倍”等词句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挑山工登山的困难;挑山工身负重担,登攀在又高又陡的漫长山路上,他们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但他们是不是因为辛苦而裹足不前或是走走歇歇呢?不,挑山工的话便是有力的回答:“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说到这里我问道:“为什么跳山工的这些话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呢?”学生经过一番的思索之后有的说:“挑山工的话告诉我们:做事要不怕苦难,坚持到底,才能达到胜利……”,有的说:“……做事要不怕苦难,勇往直前,才能达到目的地”,有的说:“……”“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联系自己学习上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向挑山工学习?”“好,老师,我说实话:以前我在学习上怕苦怕难,遇到难题,不爱动脑筋,专抄别人的,今后我也要向挑山工那样一个劲儿往前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我也说几句,以前我遇到背诵课文,总是‘停停住住’,所以一段课文总需要好几天才能背会,今后,我也要以挑山工为榜样,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学生通过学习和联系自己的实际之后,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实现从以前的“以本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观。
二、提出设疑,激发兴趣,引导解决疑点。
设疑就是要制造一种情景气氛,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疑问。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法。设疑时,教师要找准主攻点,重点突破,难易适中,尽量地避免“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词语。
学生保持一种“愤”“悱”状态,这在启发式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充分运用这种状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即,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愤”“悱”状态。例如:我在教《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都见过鱼钩吗?你们所见过的鱼钩是什么颜色的?”“老师,我不仅见过,而且也使用过,我所见的鱼钩都是银白色的。”“不错,我们通常所见的鱼钩都是银白色的,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课却是《金色的鱼钩》,莫非鱼钩是镀金的或是黄金做的?不然为什么是金色的,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你要了解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就把课文仔细读一读。”话音刚落,教室里即响起了“哗哗哗”的读书声,随后便是鸦雀无声,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划着,写着。从而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自主地进行合作探究地学习。
三、 指导观察,启发想象,感悟寓意。
教师在教学中,谈话氛围要达到师生双方的“和谐”,即要有一种诱导性,把学生从现实当中带入事先制定的情景氛围中去,达成“愤”“悱”状态。例如:我在教学《刻舟求剑》一文时,鉴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我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在一个一米来长的长方形水槽里,防入一块小木版(放在水槽边),木版的一端系着一条线,木版上放一个瓷制的“人”和一把刀。我拉着线待到木头移动到槽中时,“人”将小刀推落下水,我替那个“人”在木头边缘(小刀落水的地方)刻上记号,而后继续拉动木头,直到靠“岸”。这时,我就问:“现在,这个‘人’从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能捞到小刀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小刀不是在水槽边掉下的,而是在水槽中掉下的。”“好,现在大家把《刻舟求剑》读一读,想一想那个过江的人能捞到剑吗?为什么?他错在哪里?”因为有了刚才的演示作基础,一些学习成绩差的,课堂上极少发言的学生都纷纷举手,各抒己见,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对这则寓言的寓意,就不难理解了。这就能达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四、 分类指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达到“愤”“悱”状态,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教师在教学时,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着眼于启发学生就事论事,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即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从具体的、个别的问题中获得规律性的东西,去解决一系列相似或相类的问题,达到激发兴趣,发展思维。而教师还要善于解惑,使学生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找出知识,问题“支点”,形成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在头脑中的组合,这正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给“段”或“短文”分层,分段,概括层意,断意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感到棘手的试题之一。如何突破这个难点,举一反三是医治分层、分段感到头痛的良方。我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先抛出一篇短文《雪中送炭》,让学生读后给短文分段,讲评时着重指出这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的。随后,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本册学过的,还有哪些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的?“《飞夺泸定桥》和《跳水》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分段的。”“这两课在分段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来分段落的。”经过课前练习和旧课的重温之后,学生对《草船借箭》这篇篇幅较长的课文的分段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与此相反的分段教学法便是单打一,即不以同类短文进行练习,有不复习学过的类似课文,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我在教《伟大的友谊》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段意,再让学生分段,分错段落现象的自然不少。事实告诉了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与此相反,徒劳无益。
以上是我对语文施教过程中怎样引导谈了几点看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一步也离不开教师的导,只有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才能更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不断得到提高,知识面才能不断拓展,思维才能更开阔更深刻。因而“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恰当引导,将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