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腺鳞癌和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z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早期宫颈腺癌、腺鳞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06—2012年ⅠB—ⅡA期宫颈腺鳞癌62例、腺癌149例、鳞癌2687例,部分术后盆腔±腹主动脉延伸野±后装放疗,行DDP、TP和FP化疗。一般临床资料χ2检验,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

结果

腺癌和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相近(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宫体受侵、病理分级、病变类型的P=0.639、0.107、0.522、0.956、0.204、0.182),高危腺癌即使辅助放(化)疗复发率仍高于低危患者(P=0.000)。手术+放疗中位生存期似乎腺鳞癌<腺癌<鳞癌(腺鳞癌比腺癌P=0.787;腺癌比鳞癌P=0.134;腺鳞癌比鳞癌P=0.582);手术+同步放化疗中位生存期似乎腺癌<腺鳞癌<鳞癌,腺癌与鳞癌间不同(腺癌比腺鳞癌P=0.131;腺鳞癌比鳞癌P=0.643;腺癌比鳞癌P=0.000)。腺鳞癌、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比术后放疗的近期不良反应率均更高(P=0.037、0.003),远期不良反应相近(P=0.861、0.655)。腺鳞癌术后同步放化疗较术后放疗远处转移率低(P=0.003),中位OS、DFS期似乎延长了17个月(P=0.811、0.799);腺癌似乎分别减少了11个月和9个月(P=0.330、0.115)。

结论

早期高危宫颈腺鳞癌术后同步放化疗较放疗可减少远处转移率,腺鳞癌和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较放疗并不改善生存期。

其他文献
淋病是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均有较大的危害。近年来,由于治疗不当、患者有耐药基因等多种原因,淋球菌逐渐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出现耐药。目前头孢菌素为治疗淋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对其敏感性逐渐降低,出现临床治疗淋病失败的病例。为了进一步控制淋病,应对淋球菌耐药现象,临床已出现联合治疗、替代疗法、新药研发等方案,以期为控制对头孢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胸腺囊肿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胸腺囊肿116例,男52例,女64例;年龄17~81岁,平均(58.9±7.1)岁。体检发现56例,因各种症状就诊60例。囊肿主体位于前纵隔95例,中纵隔4例,由颈部延续到纵隔4例;主体位于纵隔突入胸腔9例;主体位于胸腔4例。胸部CT检查116例,多数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肿,内容物密度均匀。术前诊断38例(32.8%)。经
目的总结iFlow技术在下肢血管疾病腔内成形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2013年9月至11月,22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男19例,女3例;年龄(66.31±7.46)岁。共22条下肢血管,术中造影应用iFlow技术分析并评估下肢血管病变感兴趣区造影达峰时间(ROI Peak Time)、管腔狭窄率及血流灌注情况,术后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对iFlow结果进行验证。由2名医师判定狭窄、闭塞程度,技师记录达峰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运用meta分析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术后早期及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Direct and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文献为比较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疗效的随机对照或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效应量包括病死率、出血事件、心肌缺血和旁路血管闭塞。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中膀胱、直肠不同充盈状态下OAR的ICRU参考点剂量与体积剂量参数之间关系。方法MRI引导宫颈癌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患者31例,共96分次,在TPS中确定ICRU直肠、膀胱参考点,记录其剂量,分别与直肠、膀胱体积剂量参数进行比较,配对t检验其差异。结果膀胱DICRU小于膀胱D0.1 cm3和D1 cm3(P=0.000、0.000),大于D5 cm3和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