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茬连阴雨雪天设施蔬菜管理要点

来源 :西北园艺·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蔬菜生产填补了露地淡季生产的空档,满足了蔬菜淡季的市场需求。但在设施蔬菜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连续的阴雨雪天气影响,特别是陕西关中地区在当年的9—10月份和来年的2—3月份,时常会有连续2周左右的阴雨雪天气,使菜农在管理过程中一时间束手无策,引起蔬菜病害迅猛发作,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在此期间生产中应以增温保苗为主。
  1少通风、多见光
  在设施栽培中,阴雪雨天必须按时揭盖草帘或不透明的覆盖物,争取充分利用散射光照。管理时注意防寒保温,一般不通风,每天阶段性揭盖不透明覆盖物,可在上午10:00以后揭帘透光,下午2:00—3:00覆盖草帘。争取光照时间,提高棚内温度。若连阴雨天气气温又高,可在下雨间隙适当放风降温,防止植株因夜间高温出现徒长。久雨猛晴后禁忌全揭大通风。因为幼苗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叶片光合能力差,蒸腾作用慢,根系的吸水能力弱,猛揭大放后,棚内湿气会大量溢出棚外,作物生长的空间湿度迅速变小,幼苗叶面会大量蒸出水分以弥补空间水分的流失,引起幼苗叶片萎蔫死亡,俗称“闪苗”。中午高温强光时棚顶“遮花阴”降温,让植株适应2~3天,室内地温回升,待根系恢复吸收能力后方可通风。通风时应先小后大,大小视作物长相而定。
  2基肥重施腐熟有机肥
   腐熟有机肥通常是由动植物残体或动物粪便沤制而成的,常常被视为全营养肥料。它不仅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改善果实的风味和品质,还可以作为土壤中很好的缓冲材料。作为缓冲材料时,有机肥可在土壤水肥充足时,吸附水肥;水肥不足时,释放水肥,起到缓冲和调节土壤溶液浓度的作用,为作物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溶液环境。生产中若忽视了有机肥的施入,只注重追施化学肥料易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引起作物抗病能力减弱,不耐寒,不耐旱,产品器官不耐贮藏,品质差。
  3假植屯苗或小水定植
   阴雨天定植死苗严重的原因多数为大水定植后引起地温降低的缘故。地温低时,小苗根系不能正常长出营养土块,扎入土壤。原则上选择定植后必须有3~5个晴天前栽苗,且要浅栽,甚至可将菜苗带营养土块蹲放在定植穴内,浇小水,不盖土缓苗,这样做目的是使小苗极早扎根,加快缓苗进程,保证成活。若定植时恰巧遇到连阴雨雪天气时,可采用假植或者屯苗的方法来缓解幼苗生长空间。确需定植的可采用小水暗水(坐水)定植的方法。具体操作程序为:开沟(或挖穴)—放苗—点水—起垄,可晚起垄,起小垄。此法既可满足适时定植,扩大营养面积,同时又可使定植后的菜苗根部有充足的水分,还不至于造成棚室内的低温高湿条件,降低了植株发病的概率。采用此法定植时应注意连阴天过后,需及时补充浇水,防止因棚室内温度过高而湿度过低引起“烧苗”现象。
  4定植后及时补苗
   就果菜类生产而言,亩株数是影响效益的最基础的因素,缺株断垄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而缺株断垄往往出现在定植后的连阴雪雨天,因此及时补苗不失为取得稳产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5多使用烟剂和粉尘剂
  阴雪雨天是作物自身生长受限的时候,因低温寡照,作物光合产物少,抗逆性差,常常成为病菌入侵的最佳时期。这段时期棚内湿度本来就大,且难以排出,若还采用常规的水溶性药剂预防病害,势必会产生愈防愈重的效果。因此,应改水溶剂为烟剂或粉尘剂为好。使用烟剂、粉尘剂,一则不增加棚室内的空气湿度,相反因尘粒吸附水分而可降低空间湿度,二则又能发挥药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去病于有效时期。
  6增设棚裙排湿
  目前保护地大棚、日光温室生产中多采用无滴膜作为覆盖材料。无滴膜在实际蔬菜生产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水滴产生,而是将小水滴汇集成大水珠沿棚膜内壁顺势流下,聚集到大棚的两边、日光温室的南缘端渗入土壤。因此,大棚的两个棚肩下、温室的南缘端常常是低温高湿环境,成为病害(如霜霉、灰霉病等)的初发区域。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可在大棚的左右两肩、日光温室的南端肩部大膜下悬挂一道1~1.5m幅宽、长度同棚长的农膜,农膜上边距大膜内壁留出10~15cm的距离,用小竹竿卷边固定,农膜下边压在大膜下,最好伸出大膜。这样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可使大膜上下滑的水分沿农膜流出棚外,减少南缘口积水,打破高湿环境。增设的此膜生产前期起到排湿作用,中后期在揭裙通风时可防止“冷风扫苗”。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末,“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建设”成为理论界最热门的话题。这既是出于我国文学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迫于西方文论强势话语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要想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
干旱是北方马铃薯产区最大的制约因素,也是最大的自然灾害。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垄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适应于广大北方旱作地区,具有巨大的推广潜力和应用价值,是一项在干旱地区实现马铃薯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1技术优势   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垄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实行垄作和全膜覆盖,把有限的天然降水集流到垄沟,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取无效雨为有效水,为马铃薯提供水分,抗御干旱。  
在社会医疗保健制度和'医改'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对安徽省某二级甲等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102例农村居民住院患者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