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蒙阴县榜上有名,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区。蒙阴还是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和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领域,蒙阴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成绩背后,离不开包括山东省发展改革委7名第一书记在内的178名驻村第一书记。近日,就第一书记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蒙阴县委书记王皓玉。
第一书记工作为乡村组织建设探出新路
《齐鲁周刊》:从2012年开始,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派第一书记到蒙阴,至今已是第四批,您对他们的工作有何评价?
王皓玉:省发展改革委派出的第一书记工作队,每批特点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拿手戏。拿这一批第一书记来说,不断吸取此前几批的经验,不论是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还是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以及工作的成效都在进步。具体有四个特点:
首先,讲政治、讲大局。第一书记们把省发展改革委的好作风带到蒙阴,带到了基层。思想觉悟高、政治坚定、视野开阔、作风扎实、纪律严明,为当地的干部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表率,潜移默化中带动了基层党员干部能力水平的提升。
第二,能干事、干成事。每个村原来的基础都很差,集体经济薄弱,很多村是空壳村,想上一些项目,没有集体经济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一书记到了七个村之后,急村之所急,想村之所想,千方百计协调资金项目,帮助村里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美化亮化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学校、道路、办公场所,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项目,七个村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很敬业,讲奉献。省里的机关人员到了陌生的小山村,角色转换快,定位找的准,迅速把握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和干部群众融到一起。能够克服自身的生活不便,吃苦耐劳,任勞任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让我们非常感动。
第四,讲团结,讲协作。他们坚持“七人包一村,一人包七村”的工作理念,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很好的工作合力。村里的大事难事,他们统一研究,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给我们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最新一批第一书记的工作有何独特之处?
王皓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我们明确了乡村振兴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七位第一书记把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总抓手,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社区服务中心很快就建起来了,并且档次很高,为村级党建工作构建起坚强的阵地。
除了阵地建设,再就是抓班子带队伍。第一书记思想认识深刻,视野宽阔,经常同村里干部谈心谈话,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树立信心,克服短板,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同时,第一书记和农村干部各有优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密切配合。以这个为基础,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齐鲁周刊》:如何评价第一书记的帮包工作,对地方整体工作的影响和带动?
王皓玉:第一书记到了一个新地方,能不能尽快融进去?理论水平肯定没问题,怎么能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只有正确理解当地政策,了解一个地方的底子和基础之后,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才能取得成功。第一书记们不把自己作为局外人,积极发扬主人翁的精神,迅速成为村里的一分子,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村里。在做好村里帮扶工作的同时,他们能够按照县里“包村、带镇、促县”的要求,主动和全县乡村振兴的整体布局相统一,蒙阴的整体是大河,每个村庄是小河,他们能够做到在村里“挖水渠”,把水引进去,所取得的成绩又汇入大河,为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这一批第一书记马上任职期满,就要返回济南了。第一书记是联结省发展改革委和蒙阴县的桥梁纽带,从2012年至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省发改委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希望下一批第一书记再来蒙阴帮扶,助推我们圆满完成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齐鲁周刊》:依托山区特色,蒙阴县的乡村振兴工作有何特点?
王皓玉:多年来,蒙阴县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建设“绿富美”新蒙阴,打造“崮秀天下,世外桃源”“江北最美乡村”县域品牌,走出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展过程中,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不断巩固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立县意识,严守生态红线,始终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广大干部群众逐步认清了“失去绿水青山难保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实际,大力发展以果业、兔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县果园面积100万亩、其中蒙阴蜜桃65万亩,长毛兔饲养量达到600万只,成为中国蜜桃种植和长毛兔养殖第一大县。这两大产业都能覆盖到千家万户,可复制、可推广。
不断拓展文化内涵,统筹建设美丽城乡,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镇,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繁荣生机小城镇和美丽有序农村社区,形成了春季大花园、夏季大公园、秋季大果园、冬季大游园的美丽景象。
《齐鲁周刊》:如何落实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受益?
王皓玉:在工作推进上,我们坚持党政主导、行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38名县级领导包镇包村包户、定期现场一线督导落实,118个行业部门结对帮包,178名“第一书记”驻村作战,4638名机关干部联户帮扶。
在产业脱贫上,围绕“五大产业”制定出台了62项扶贫措施,投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3.2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4个,推动全县1万多户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产和创业就业实现了增收脱贫。
在综合保障上,突出“一老一小”,实施雨露计划助学362名,改造贫困户危房550户,对110名“三无”失能特困人口落实了护理措施;建设农村幸福院120处,让农村贫困孤寡老人不离村、不离家、不离亲实现了“吃不愁、穿不愁”;落实低保政策兜底1341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扶贫特惠保险”,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负担降至10%以下;建立了孝善养老基金,助推养老扶贫,倡树孝老敬老道德风尚。
这些措施,既搭建了创业就业平台,也兜住了特困群体脱贫底线。
《齐鲁周刊》:多年来,人才流失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下到农村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王皓玉:现在村里不仅干部老化,党员也存在老化现象。这种现象一时很难改变,第一书记工作恰恰就是改变的一个方向。人才流失是乡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城市化把农村的人才抽走了,智商高的通过考学离开,情商高的通过打工经商离开,经过不断筛选之后留下来的,真正的人才已经不多了,这也造成了基层干部选拔难。
如今,技术和资本下乡相对容易一些,而人才下乡难,乡村又急需补充年轻人才。这时候,就需要完善人才配套政策。第一书记制度既锻炼了干部,又帮助了村里,为乡村留住人才,也为机关干部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这些干部有一定工作经验,比刚毕业的大学生更适合农村,时间上两年也很合适,一年的话有点短,不好衔接。在农村基层的大熔炉里,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他们都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收获了丰收的成果和喜悦,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和水平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既完成了扶贫攻坚的任务目标,又培养锻炼了年轻干部,实现了“双赢”。
第一书记工作为乡村组织建设探出新路
《齐鲁周刊》:从2012年开始,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派第一书记到蒙阴,至今已是第四批,您对他们的工作有何评价?
王皓玉:省发展改革委派出的第一书记工作队,每批特点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拿手戏。拿这一批第一书记来说,不断吸取此前几批的经验,不论是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还是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以及工作的成效都在进步。具体有四个特点:
首先,讲政治、讲大局。第一书记们把省发展改革委的好作风带到蒙阴,带到了基层。思想觉悟高、政治坚定、视野开阔、作风扎实、纪律严明,为当地的干部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表率,潜移默化中带动了基层党员干部能力水平的提升。
第二,能干事、干成事。每个村原来的基础都很差,集体经济薄弱,很多村是空壳村,想上一些项目,没有集体经济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一书记到了七个村之后,急村之所急,想村之所想,千方百计协调资金项目,帮助村里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美化亮化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学校、道路、办公场所,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项目,七个村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很敬业,讲奉献。省里的机关人员到了陌生的小山村,角色转换快,定位找的准,迅速把握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和干部群众融到一起。能够克服自身的生活不便,吃苦耐劳,任勞任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让我们非常感动。
第四,讲团结,讲协作。他们坚持“七人包一村,一人包七村”的工作理念,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很好的工作合力。村里的大事难事,他们统一研究,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给我们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最新一批第一书记的工作有何独特之处?
王皓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我们明确了乡村振兴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七位第一书记把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总抓手,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社区服务中心很快就建起来了,并且档次很高,为村级党建工作构建起坚强的阵地。
除了阵地建设,再就是抓班子带队伍。第一书记思想认识深刻,视野宽阔,经常同村里干部谈心谈话,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树立信心,克服短板,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同时,第一书记和农村干部各有优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密切配合。以这个为基础,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齐鲁周刊》:如何评价第一书记的帮包工作,对地方整体工作的影响和带动?
王皓玉:第一书记到了一个新地方,能不能尽快融进去?理论水平肯定没问题,怎么能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只有正确理解当地政策,了解一个地方的底子和基础之后,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才能取得成功。第一书记们不把自己作为局外人,积极发扬主人翁的精神,迅速成为村里的一分子,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村里。在做好村里帮扶工作的同时,他们能够按照县里“包村、带镇、促县”的要求,主动和全县乡村振兴的整体布局相统一,蒙阴的整体是大河,每个村庄是小河,他们能够做到在村里“挖水渠”,把水引进去,所取得的成绩又汇入大河,为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这一批第一书记马上任职期满,就要返回济南了。第一书记是联结省发展改革委和蒙阴县的桥梁纽带,从2012年至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省发改委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希望下一批第一书记再来蒙阴帮扶,助推我们圆满完成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齐鲁周刊》:依托山区特色,蒙阴县的乡村振兴工作有何特点?
王皓玉:多年来,蒙阴县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建设“绿富美”新蒙阴,打造“崮秀天下,世外桃源”“江北最美乡村”县域品牌,走出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展过程中,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不断巩固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立县意识,严守生态红线,始终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广大干部群众逐步认清了“失去绿水青山难保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实际,大力发展以果业、兔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县果园面积100万亩、其中蒙阴蜜桃65万亩,长毛兔饲养量达到600万只,成为中国蜜桃种植和长毛兔养殖第一大县。这两大产业都能覆盖到千家万户,可复制、可推广。
不断拓展文化内涵,统筹建设美丽城乡,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镇,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繁荣生机小城镇和美丽有序农村社区,形成了春季大花园、夏季大公园、秋季大果园、冬季大游园的美丽景象。
《齐鲁周刊》:如何落实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受益?
王皓玉:在工作推进上,我们坚持党政主导、行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38名县级领导包镇包村包户、定期现场一线督导落实,118个行业部门结对帮包,178名“第一书记”驻村作战,4638名机关干部联户帮扶。
在产业脱贫上,围绕“五大产业”制定出台了62项扶贫措施,投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3.2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4个,推动全县1万多户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产和创业就业实现了增收脱贫。
在综合保障上,突出“一老一小”,实施雨露计划助学362名,改造贫困户危房550户,对110名“三无”失能特困人口落实了护理措施;建设农村幸福院120处,让农村贫困孤寡老人不离村、不离家、不离亲实现了“吃不愁、穿不愁”;落实低保政策兜底1341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扶贫特惠保险”,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负担降至10%以下;建立了孝善养老基金,助推养老扶贫,倡树孝老敬老道德风尚。
这些措施,既搭建了创业就业平台,也兜住了特困群体脱贫底线。
《齐鲁周刊》:多年来,人才流失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下到农村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王皓玉:现在村里不仅干部老化,党员也存在老化现象。这种现象一时很难改变,第一书记工作恰恰就是改变的一个方向。人才流失是乡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城市化把农村的人才抽走了,智商高的通过考学离开,情商高的通过打工经商离开,经过不断筛选之后留下来的,真正的人才已经不多了,这也造成了基层干部选拔难。
如今,技术和资本下乡相对容易一些,而人才下乡难,乡村又急需补充年轻人才。这时候,就需要完善人才配套政策。第一书记制度既锻炼了干部,又帮助了村里,为乡村留住人才,也为机关干部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这些干部有一定工作经验,比刚毕业的大学生更适合农村,时间上两年也很合适,一年的话有点短,不好衔接。在农村基层的大熔炉里,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他们都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收获了丰收的成果和喜悦,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和水平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既完成了扶贫攻坚的任务目标,又培养锻炼了年轻干部,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