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高中历史的教学,不仅能培养正确人文精神,还可以理清历史、借鉴历史[1] ,通过科学的态度,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教师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历史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实生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的教学方向也在发生变化,从牢记历史、以史为鉴转变为了历史与生活的相互融合。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主动问题等待解决,教师需要认清问题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正确了解历史,并将历史带入生活,建造历史与生活间的桥梁。
1.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思想落后,课堂氛围僵化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思想落后的现象,应试教育依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想,题海战术、灌输式教学,让教育的氛围变得僵化死板,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2] ,让高中历史成为了升学的工具。高中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上下五千年,以及外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脉络,领略到一战、二战对世界的影响,感受到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对社会的冲击,以及世界多极化造成的影响。而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束缚,导致学生追求死记硬背,遗忘了历史学习的初衷,讓历史成为一纸空谈。
1.2 教学内容空泛,缺少细节论证
受限于篇幅和课程进度,高中历史将历史知识进行了浓缩,有血有肉的历史演变成了枯燥的编年表,教学内容的空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中,百家描述的不够准确,百家包括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百家都有各自的理想抱负,都为了国家的兴盛和终结乱世而奋斗,墨家死不旋踵的游侠儿,纵横家得寸进尺的政治博弈,都曾在中国历史中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而在课本中,却只是对每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进行浅谈,缺乏对于百家争鸣背后的精神解读,导致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1.3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深入理解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使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并搜集大量的教学素材,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部分教师依然让学生对考试重点进行划线,对意义、年号、事件等死记硬背[3] ,没有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用顺口溜、联系记忆法等,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升历史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使用视频,如播放“中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变迁”,学生能够观察到秦朝开拓南疆,汉朝开拓西域,宋朝不断龟缩,明朝重整河山,学生在疆域的变迁中,能思考当时社会变迁,以及军事政治上的改革进程,将所学知识进行融合。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策略
2.1 注重生活材料的运用
教师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需要搜集一些生活材料,并且在历史教学时进行运用。教师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将书本中的实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材料,并且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4] ,让学生运用大脑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生活材料得到有效利用。生活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最好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在学生的讨论环节,可以让学生展开分组合作,并且进行小组间的竞争,提升学生对于生活材料的利用率。
比如,在“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中,学生能够明确社会发展与工业革命间的关系,并且了解蒸汽机、发电机、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如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等。教师可以提及5G的概念,并提及它与第四次工业革命间的关系,如制造业服务化、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以及核心的关键性系统,5G改变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连接了广泛分布或跨区域的商品、客户和供应商,保持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连接,实现工厂内/外部的纵向、横向集成和端到端三大集成,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钥匙。
2.2 将创设与现实相联系
教师要将历史与国内外的事件进行连接,并设置情景模式[5]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时,会将书本的内容与现实进行结合,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理论知识的说服性和生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对学生展开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把握住知识点,帮助学生转换思维角度,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思考。在使用图片、视频等资料时,教师需要进行氛围营造。
比如,在“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工具的进步对于社会的影响。交通的影响,曾经直接决定了王朝领土的大小,没有合适的通讯和交通工具,帝国对于领土的边境掌控力薄弱,不能实行有效的统治。而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人类开始探索世界,深入澳洲、南美,甚至进入南极,探索海洋。而通讯工具的进步,让世界变相的成为了地球村,方便全世界进行交流。如高铁的建设,让中国的交通更为便利,联系更加紧密,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
2.3 注重历史与热点的结合
教师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一定的时效性[6] ,与时事热点相结合。每一件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并且将时事与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达到开阔思路、转换思维角度的效果。学生对于时事的了解,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并且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需要进行适当地引导,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综合运用能力。
比如,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教师可以对中美贸易战进行解读。学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等进行背景解读,如中国经济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且美国经济基础——美元的地位受到了人民币的冲击,美国金钱开道和武器大棒威慑力下降。美国去全球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但也是美国的一次自救行为,想要在两败俱伤中寻得一线生机。中国需要抓紧“一带一路”建设,在美国的重压下坚持发展,完善产业链,等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3.结语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认清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注重生活材料的运用、将创设与现实相联系、注重历史与热点的结合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历史水平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晓平.成才理念下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研究 [J].成才新话题,2019,5(23):55-56.
[2] 许峰.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J].课程与教学,2019,2(16):41-42.
[3] 田雪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J].成才在线,2018,12(27):75-76.
[4] 王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J].课程教法,2018,11(43):163-164.
[5] 刘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融合的思考 [J].教学理论,2018,10(24):82-83.
[6] 黄毅.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J].求知导刊,2018,8(21):51-5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向吉兰(1977年1月—),女,汉族,重庆市巫溪县人,重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现任重庆市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实生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的教学方向也在发生变化,从牢记历史、以史为鉴转变为了历史与生活的相互融合。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主动问题等待解决,教师需要认清问题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正确了解历史,并将历史带入生活,建造历史与生活间的桥梁。
1.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思想落后,课堂氛围僵化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思想落后的现象,应试教育依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想,题海战术、灌输式教学,让教育的氛围变得僵化死板,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2] ,让高中历史成为了升学的工具。高中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上下五千年,以及外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脉络,领略到一战、二战对世界的影响,感受到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对社会的冲击,以及世界多极化造成的影响。而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束缚,导致学生追求死记硬背,遗忘了历史学习的初衷,讓历史成为一纸空谈。
1.2 教学内容空泛,缺少细节论证
受限于篇幅和课程进度,高中历史将历史知识进行了浓缩,有血有肉的历史演变成了枯燥的编年表,教学内容的空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中,百家描述的不够准确,百家包括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百家都有各自的理想抱负,都为了国家的兴盛和终结乱世而奋斗,墨家死不旋踵的游侠儿,纵横家得寸进尺的政治博弈,都曾在中国历史中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而在课本中,却只是对每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进行浅谈,缺乏对于百家争鸣背后的精神解读,导致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1.3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深入理解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使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并搜集大量的教学素材,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部分教师依然让学生对考试重点进行划线,对意义、年号、事件等死记硬背[3] ,没有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用顺口溜、联系记忆法等,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升历史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使用视频,如播放“中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变迁”,学生能够观察到秦朝开拓南疆,汉朝开拓西域,宋朝不断龟缩,明朝重整河山,学生在疆域的变迁中,能思考当时社会变迁,以及军事政治上的改革进程,将所学知识进行融合。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策略
2.1 注重生活材料的运用
教师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需要搜集一些生活材料,并且在历史教学时进行运用。教师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将书本中的实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材料,并且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4] ,让学生运用大脑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生活材料得到有效利用。生活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最好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在学生的讨论环节,可以让学生展开分组合作,并且进行小组间的竞争,提升学生对于生活材料的利用率。
比如,在“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中,学生能够明确社会发展与工业革命间的关系,并且了解蒸汽机、发电机、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如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等。教师可以提及5G的概念,并提及它与第四次工业革命间的关系,如制造业服务化、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以及核心的关键性系统,5G改变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连接了广泛分布或跨区域的商品、客户和供应商,保持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连接,实现工厂内/外部的纵向、横向集成和端到端三大集成,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钥匙。
2.2 将创设与现实相联系
教师要将历史与国内外的事件进行连接,并设置情景模式[5]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时,会将书本的内容与现实进行结合,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理论知识的说服性和生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对学生展开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把握住知识点,帮助学生转换思维角度,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思考。在使用图片、视频等资料时,教师需要进行氛围营造。
比如,在“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工具的进步对于社会的影响。交通的影响,曾经直接决定了王朝领土的大小,没有合适的通讯和交通工具,帝国对于领土的边境掌控力薄弱,不能实行有效的统治。而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人类开始探索世界,深入澳洲、南美,甚至进入南极,探索海洋。而通讯工具的进步,让世界变相的成为了地球村,方便全世界进行交流。如高铁的建设,让中国的交通更为便利,联系更加紧密,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
2.3 注重历史与热点的结合
教师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一定的时效性[6] ,与时事热点相结合。每一件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并且将时事与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达到开阔思路、转换思维角度的效果。学生对于时事的了解,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并且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需要进行适当地引导,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综合运用能力。
比如,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教师可以对中美贸易战进行解读。学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等进行背景解读,如中国经济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且美国经济基础——美元的地位受到了人民币的冲击,美国金钱开道和武器大棒威慑力下降。美国去全球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但也是美国的一次自救行为,想要在两败俱伤中寻得一线生机。中国需要抓紧“一带一路”建设,在美国的重压下坚持发展,完善产业链,等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3.结语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认清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注重生活材料的运用、将创设与现实相联系、注重历史与热点的结合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历史水平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晓平.成才理念下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研究 [J].成才新话题,2019,5(23):55-56.
[2] 许峰.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J].课程与教学,2019,2(16):41-42.
[3] 田雪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J].成才在线,2018,12(27):75-76.
[4] 王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J].课程教法,2018,11(43):163-164.
[5] 刘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融合的思考 [J].教学理论,2018,10(24):82-83.
[6] 黄毅.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J].求知导刊,2018,8(21):51-5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向吉兰(1977年1月—),女,汉族,重庆市巫溪县人,重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现任重庆市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