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派出所名称:云南省巧家县公安局红山派出所。
建所时间:1984年4月。
辖区状况:红山乡位于巧家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98公里,地处金沙江南岸和牛栏江西岸交会的三角地带。东临牛栏江,与鲁甸县梭山乡相望;南与小河镇接壤;西与东坪乡相连;北与昭通市昭阳区和四川省金阳县隔江相望。全乡面积11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300米,最低海拔517米,乡集镇海拔1721米。全乡辖1个社区、7个村、152个村民小组,共24602人,居住着汉、彝、苗、布依四个民族。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5名、辅警5名。
荣誉:获集体三等功一次。
我与红山派出所的缘分,源于十年前。
2007年,昭通市全市派出所所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结束大家临别时,时任昭通市公安局局长杨艾东情不自禁,为所长们唱了一首《驼铃》。当杨局长唱着走到其中一名所长的面前时,我发现眼前的这位七尺男儿竟然泪流满面。正是这张泪流满面的脸,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巧家县公安局有个红山派出所。
这名泪流满面的中年汉子,是时任红山派出所所长李子品。同事告诉我,红山派出所是全市最偏远的一个派出所,条件异常艰苦,平时基本无人问津。时隔多年,我仍不知道李所长当时为何泪流满面,但那一幕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从那时起,我就许了一个愿望,一定要到红山派出所看一看。没想到这个圆梦的时刻,已是十年之后。
2017年10月1日,我向领导请缨,和同事一起,踏上了去红山的路。
红山乡被称为昭通的“小西藏”、巧家的“墨脱”,距离巧家县城198公里,道路不仅遥远而且艰险,是巧家县乃至昭通市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在进红山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然而这趟红山之行,还是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想象。
不到4米宽的道路蜿蜒盘旋,从半山腰穿行而过。道路的一边是抬头望不到顶的悬崖峭壁,另一边是落差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悬崖,崖底是奔腾咆哮的金沙江。每当车辆转弯的时候,从车头的位置看出去,只看得到天上的云,看不到脚下的路。有些路段甚至只够一辆车通过,会车非常困难。2017年4月,才从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而且到了冬季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根本无法通行。每到此时,红山的乡亲们就得“与世隔绝”。从巧家县城出发,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进近6个小时,经历无数次车轮擦着悬崖而过的惊魂时刻,我们终于来到了红山派出所。
当派出所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已经忘却了刚才道路上的艰辛。
一幢修建于1992年、墙体已经斑驳、在任何角度都没有办法照出全景的三层建筑,就是红山派出所的办公用房。这里是5名民警和5名辅警工作和生活的地方。12个房间,一个连车都开不进去的小院子,是派出所的全部区域。整个派出所甚至没有一个可以冲水的卫生间。派出所民警告诉我,这幢房子当年是全乡最让人瞩目的建筑。远远的,就可以看见房顶上的警徽。而25年后的今天,它静静地矗立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警徽依然屹立在房顶,默默地诉说着一代又一代红山民警的坚守与奉献。
派出所的小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民警在平时的交通管理工作中暂扣的摩托车。民警告诉我,因为山路狭窄、崎岖难行,很多地方汽车根本无法到达,摩托车是红山群众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他们从不敢懈怠,因为一旦发生事故,面对的就是粉身碎骨、家破人亡,所以做好交通安全的宣传和管理,是民警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由于红山的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安全知识的宣传基本都靠民警口口相传,说得多了,群众才能记得住。
在派出所的12个房间中,最宽敞明亮的,是两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一间用来办理第二代身份证,一间用来办理其他业务。民警吴顺林每天把这两间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他说,这是派出所面对群众的窗口,派出所办公场地有限,不能给老百姓提供休息的地方,但一定要干净整洁,因为这代表着公安機关的形象。
所长赵成山告诉我,派出所最耗时耗力的工作是出警。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这时,恰好红山村吊水岩社有群众报警,说自家房顶上的瓦片被邻居打烂了,让民警一定要去看看。于是,我跟随民警出发了。开车出来20分钟后,所长指着路边一条布满碎石、将近70度的山坡告诉我,从这里爬上去,40分钟左右我们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我手脚并用,跟着所长爬了35分钟左右,这才到了报警人的家里。赵所长了解情况后,将两家人聚到了一起,三言两语的笑谈间,将这起因碎了几片瓦引发的邻里纠纷成功化解。报警人说,事情不大,但是一定要让民警来看一眼,自己才安心。
在红山乡,村社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江边。最远的牛栏村,要先开两个小时的车,然后坐船从其他乡镇绕道,接着还得步行4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民警到牛栏村出一趟警,来回需要两天的时间,而处理警情的过程,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因为多数警情可能就是被隔壁邻居的孩子甩石头打破了房顶上的几块瓦,或者是自家的庄稼被邻居家的牲口吃了几棵青苗。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民警依旧有警必出,因为群众只有看到民警才会安心。我问赵所长,这样的出警,苦吗,为这些鸡毛蒜皮的纠纷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出警值得吗?赵所长微笑着,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我,苦,但值得!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大事,老百姓报警,是因为信任!他们信任警察,信任派出所,信任公安机关,这才是最高的褒奖。
在出警回来的路上,我问民警,国庆与中秋“双节”的时候会不会想家?民警告诉我,除了春节,他们其实对其他节日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因为在派出所,基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只有春节的时候,他们才会轮着回家陪陪家人。要说今年的“双节”与往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我们的到来。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
在红山派出所的三天,我跟着民警同吃同住同出警。在感叹红山自然条件艰苦的同时,我也由衷地对民警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派出所民警的平均年龄只有36岁,有几个还是20多岁的小伙子。他们坚守着这片遥远而贫瘠的土地,守护着红山24602名群众的平安。身在繁华城市的我们,永远都没有办法去体会坚守在山区的他们内心的坚毅。他们的身边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日夜闪烁的霓虹,他们的身上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是那么的平凡。他们的青春,是与群山相伴的日日夜夜,走不完的山路、办不完的户籍、出不完的警情、调解不完的纠纷……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即将离开红山的时候,赵所长带我们去看了一片空地。他告诉我,这是红山派出所的新址,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搬进崭新的办公用房。他兴奋地在这片空地上走来走去,向我介绍以后派出所的样子,“这里是办案区、那里是工作区,还有生活区、民警宿舍、食堂……”那一刻,我再一次被深深的感动,我逐渐读懂了10年前所长李子品满眼泪水时定格在我心中的那幅画面。
临别时,我和派出所民警约定,等新的派出所办公楼落成的时候,我一定会再来红山。
建所时间:1984年4月。
辖区状况:红山乡位于巧家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98公里,地处金沙江南岸和牛栏江西岸交会的三角地带。东临牛栏江,与鲁甸县梭山乡相望;南与小河镇接壤;西与东坪乡相连;北与昭通市昭阳区和四川省金阳县隔江相望。全乡面积11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300米,最低海拔517米,乡集镇海拔1721米。全乡辖1个社区、7个村、152个村民小组,共24602人,居住着汉、彝、苗、布依四个民族。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5名、辅警5名。
荣誉:获集体三等功一次。
我与红山派出所的缘分,源于十年前。
2007年,昭通市全市派出所所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结束大家临别时,时任昭通市公安局局长杨艾东情不自禁,为所长们唱了一首《驼铃》。当杨局长唱着走到其中一名所长的面前时,我发现眼前的这位七尺男儿竟然泪流满面。正是这张泪流满面的脸,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巧家县公安局有个红山派出所。
这名泪流满面的中年汉子,是时任红山派出所所长李子品。同事告诉我,红山派出所是全市最偏远的一个派出所,条件异常艰苦,平时基本无人问津。时隔多年,我仍不知道李所长当时为何泪流满面,但那一幕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从那时起,我就许了一个愿望,一定要到红山派出所看一看。没想到这个圆梦的时刻,已是十年之后。
2017年10月1日,我向领导请缨,和同事一起,踏上了去红山的路。
红山乡被称为昭通的“小西藏”、巧家的“墨脱”,距离巧家县城198公里,道路不仅遥远而且艰险,是巧家县乃至昭通市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在进红山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然而这趟红山之行,还是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想象。
不到4米宽的道路蜿蜒盘旋,从半山腰穿行而过。道路的一边是抬头望不到顶的悬崖峭壁,另一边是落差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悬崖,崖底是奔腾咆哮的金沙江。每当车辆转弯的时候,从车头的位置看出去,只看得到天上的云,看不到脚下的路。有些路段甚至只够一辆车通过,会车非常困难。2017年4月,才从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而且到了冬季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根本无法通行。每到此时,红山的乡亲们就得“与世隔绝”。从巧家县城出发,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进近6个小时,经历无数次车轮擦着悬崖而过的惊魂时刻,我们终于来到了红山派出所。
当派出所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已经忘却了刚才道路上的艰辛。
一幢修建于1992年、墙体已经斑驳、在任何角度都没有办法照出全景的三层建筑,就是红山派出所的办公用房。这里是5名民警和5名辅警工作和生活的地方。12个房间,一个连车都开不进去的小院子,是派出所的全部区域。整个派出所甚至没有一个可以冲水的卫生间。派出所民警告诉我,这幢房子当年是全乡最让人瞩目的建筑。远远的,就可以看见房顶上的警徽。而25年后的今天,它静静地矗立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警徽依然屹立在房顶,默默地诉说着一代又一代红山民警的坚守与奉献。
派出所的小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民警在平时的交通管理工作中暂扣的摩托车。民警告诉我,因为山路狭窄、崎岖难行,很多地方汽车根本无法到达,摩托车是红山群众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他们从不敢懈怠,因为一旦发生事故,面对的就是粉身碎骨、家破人亡,所以做好交通安全的宣传和管理,是民警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由于红山的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安全知识的宣传基本都靠民警口口相传,说得多了,群众才能记得住。
在派出所的12个房间中,最宽敞明亮的,是两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一间用来办理第二代身份证,一间用来办理其他业务。民警吴顺林每天把这两间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他说,这是派出所面对群众的窗口,派出所办公场地有限,不能给老百姓提供休息的地方,但一定要干净整洁,因为这代表着公安機关的形象。
所长赵成山告诉我,派出所最耗时耗力的工作是出警。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这时,恰好红山村吊水岩社有群众报警,说自家房顶上的瓦片被邻居打烂了,让民警一定要去看看。于是,我跟随民警出发了。开车出来20分钟后,所长指着路边一条布满碎石、将近70度的山坡告诉我,从这里爬上去,40分钟左右我们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我手脚并用,跟着所长爬了35分钟左右,这才到了报警人的家里。赵所长了解情况后,将两家人聚到了一起,三言两语的笑谈间,将这起因碎了几片瓦引发的邻里纠纷成功化解。报警人说,事情不大,但是一定要让民警来看一眼,自己才安心。
在红山乡,村社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江边。最远的牛栏村,要先开两个小时的车,然后坐船从其他乡镇绕道,接着还得步行4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民警到牛栏村出一趟警,来回需要两天的时间,而处理警情的过程,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因为多数警情可能就是被隔壁邻居的孩子甩石头打破了房顶上的几块瓦,或者是自家的庄稼被邻居家的牲口吃了几棵青苗。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民警依旧有警必出,因为群众只有看到民警才会安心。我问赵所长,这样的出警,苦吗,为这些鸡毛蒜皮的纠纷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出警值得吗?赵所长微笑着,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我,苦,但值得!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大事,老百姓报警,是因为信任!他们信任警察,信任派出所,信任公安机关,这才是最高的褒奖。
在出警回来的路上,我问民警,国庆与中秋“双节”的时候会不会想家?民警告诉我,除了春节,他们其实对其他节日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因为在派出所,基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只有春节的时候,他们才会轮着回家陪陪家人。要说今年的“双节”与往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我们的到来。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
在红山派出所的三天,我跟着民警同吃同住同出警。在感叹红山自然条件艰苦的同时,我也由衷地对民警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派出所民警的平均年龄只有36岁,有几个还是20多岁的小伙子。他们坚守着这片遥远而贫瘠的土地,守护着红山24602名群众的平安。身在繁华城市的我们,永远都没有办法去体会坚守在山区的他们内心的坚毅。他们的身边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日夜闪烁的霓虹,他们的身上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是那么的平凡。他们的青春,是与群山相伴的日日夜夜,走不完的山路、办不完的户籍、出不完的警情、调解不完的纠纷……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即将离开红山的时候,赵所长带我们去看了一片空地。他告诉我,这是红山派出所的新址,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搬进崭新的办公用房。他兴奋地在这片空地上走来走去,向我介绍以后派出所的样子,“这里是办案区、那里是工作区,还有生活区、民警宿舍、食堂……”那一刻,我再一次被深深的感动,我逐渐读懂了10年前所长李子品满眼泪水时定格在我心中的那幅画面。
临别时,我和派出所民警约定,等新的派出所办公楼落成的时候,我一定会再来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