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实施实践教学的两大重要载体,前者是在高校内部设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功能的教学部门;后者则是与高校建立了稳定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的校外组织。二者之间存在着同行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和档案学专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由于二者在实践育人方面拥有各自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如何使二者密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合作教育
作为实践教学的两大重要载体,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对于档案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图以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档案学专业为例,分析和探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互动关系,为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切实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含义及其建设
(一)校内实验教学中心
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是高等院校在内部设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功能的教学部门。[1]联大档案学专业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以档案有机联系理论、档案价值理论和文件运动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等档案学理论为指导,以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壁垒,促使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化、结构化、系统化为目标。目前,联大档案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中心下设四个实验室:档案信息化管理实验室、档案修复实验室、档案鉴定与长期保存实验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传播实验室,并以上述四个实验室为依托,为本科教育提供包含传统档案资源管理与数字档案资源管理,覆盖“收、管、存、用”业务流程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与高等院校建立了深层次、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的校外组织(或单位)。[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这一章中明确提出了“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正是以这一思路为指导,在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概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3]
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通过校外组织(或单位)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来实现其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由于实习针对的通常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此,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且几乎已经是最后一个环节。[4]
理想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意味着校外组织(或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应该是全过程、多层次、高水平的。所谓全过程有两层含义,一是实现校外组织(或单位)在大学生在校期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二是校外组织(或单位)不仅要参与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还要参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过程。所谓多层次,是指参与培养的内容不仅限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还应包括相关科研项目的开展、专业或行业发展规划等更高层次的内容。所谓高水平,即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培养目标不仅限于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更包括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摸索规律等创新能力。[5]
目前联大档案学专业已拥有30余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这30余家基地中,既有党政机关,也有企事业单位;既包括有着悠久合作历史的基地,也包括新近签约甚至未正式签约的基地。[6]
二、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自然关联
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自然关联关系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同行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对档案学专业领域的关注使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天然的具有相互影响的同行间利益共同体关系。二是档案学专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之间通常还存在着专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这意味着前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应后者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差异
虽然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同属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但二者在实践育人方面都具有相对独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差异的主要根源是二者所依托单位性质的不同。作为高校内部的教学部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的是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第一使命的高等院校;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则主要通过提供专业产品或服务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7][8]
(一)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优势
首先,拥有更强的人才培养动力,面临更适宜的教育投入激励机制。对大多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依托单位而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属于它们在履行其核心使命之外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而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作为高等院校内设的教学部门,无论是依托单位还是部门自身都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因此,相比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而言,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在推进实践育人方面面临着更适宜的激励机制与更强的动力。其次,具有更灵活的适应性,能较为方便地根据专业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是以不影响其依托单位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前提的。因此,其所能提供的实践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单位自身的业务内容、规模、周期、时限以及人手的影响。而作为高校内设机构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其在实践教学的时间、时长、内容、仪器设备和师资的准备等方面都更容易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或设置。再次,具有更长远的考虑,更注重所培养人才的综合适应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基于对保障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自身正常运作的考虑,同时也由于时间有限,大学生能够通过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现场观察和参与实践接触到的单位数量、性质、岗位种类、工序通常都是具体而有限的,其参与的实践工作通常是最基层的、辅助性的、执行性的。而理想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有更长远的考虑,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和支持其后续发展潜力,因为仅仅能够胜任专业领域的基层工作还远远谈不上高级专业人才。最后,实践教学资源使用相对更方便,沟通和时间等交易成本更低。大学生使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所提供的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的沟通和时间等交易成本更低,而这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附属关系决定的。 (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优势
首先,能够提供最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和条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条件和纪律要求,给大学生带来的职业刺激、体验和感受,是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实施的任何模拟项目所无法给予的。因为在校内实施的实践项目,其环境模拟的相似程度再高也是不真实的;而相关的职业规范和要求,也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为课堂要求。其次,能够提供更新鲜、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更丰富的指导教师。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部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提供的专业产品和服务需要经受社会需求的检验。相对于处于高校内部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而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通常拥有更强的使专业技能和业务流程更贴近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动力和条件,其工作人员也更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能够为实践育人提供更新鲜、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更丰富的指导教师。最后,能够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和实践教学素材。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很多时候自身并不具备实验或实践项目所需的教学素材,只能通过外部收集和累积,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正是这类素材最好的来源。
四、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密切合作
(一)校内专业教师团队要成为合作教育的积极推动者
高校内部的专业教师团队要成为合作教育的推动者,积极搭建档案学专业领域交流沟通平台,围绕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从双赢的思路和角度出发,将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自然关联关系转变为人为建立的联系。
(二)充分发挥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在实践教学的系统设计与管理上的主导作用,并使其成为培养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操作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主要场所
校内实验教学中心要根据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和学制安排,区分出培养目标中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如办公信息化操作能力、社会调研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与专业素质和能力,并对专业素质和能力按照基础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与协作创新能力等进行层次上的细分,在吸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递进式且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并让其成为系统培养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操作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主要场所。
(三)充分发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职业感知、职业规划、现场操作及实践教学素材来源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通过安排讲座、参观、座谈、咨询、见习等方式,让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指导;通过安排实地见习与实习等方式,让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专业基础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学习和应用场所;通过安排实地调研、案例采集等方式,让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专业基础操作能力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素材来源。
(四)在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建立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创新性实践项目来源,双方指导教师合作指导、校内外基地共同支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一是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在实际工作和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将得到解决;二是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协作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三是双方实践指导教师在互相学习、借鉴和商讨的过程中,校内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认知和操作能力、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的理论认知和抽象能力都将得到加强。
*本文为以北京市档案局(馆)为依托单位的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和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后保管时代’档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2015年)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牛爱芳,钟丽,朱科荣,杨沛.以文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应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126-130.
[2]杨沛,钟丽,牛爱芳.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应用文科专业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 369-371 37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EB/OL].[2010- 07- 29].http://www.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5][6]王巧玲,孙爱萍,谢永宪,吴晓红.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创新合作教育平台——以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J].档案学通讯,2013,(3):81-85.
[7]鲍怀富.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38-41.
[8]袁俊,曹昕,刘绍宁.人文社科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创建与管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2):99-100.
关键词: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合作教育
作为实践教学的两大重要载体,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对于档案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图以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档案学专业为例,分析和探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互动关系,为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切实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含义及其建设
(一)校内实验教学中心
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是高等院校在内部设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功能的教学部门。[1]联大档案学专业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以档案有机联系理论、档案价值理论和文件运动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等档案学理论为指导,以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壁垒,促使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化、结构化、系统化为目标。目前,联大档案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中心下设四个实验室:档案信息化管理实验室、档案修复实验室、档案鉴定与长期保存实验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传播实验室,并以上述四个实验室为依托,为本科教育提供包含传统档案资源管理与数字档案资源管理,覆盖“收、管、存、用”业务流程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与高等院校建立了深层次、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的校外组织(或单位)。[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这一章中明确提出了“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正是以这一思路为指导,在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概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3]
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通过校外组织(或单位)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来实现其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由于实习针对的通常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此,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且几乎已经是最后一个环节。[4]
理想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意味着校外组织(或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应该是全过程、多层次、高水平的。所谓全过程有两层含义,一是实现校外组织(或单位)在大学生在校期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二是校外组织(或单位)不仅要参与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还要参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过程。所谓多层次,是指参与培养的内容不仅限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还应包括相关科研项目的开展、专业或行业发展规划等更高层次的内容。所谓高水平,即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培养目标不仅限于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更包括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摸索规律等创新能力。[5]
目前联大档案学专业已拥有30余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这30余家基地中,既有党政机关,也有企事业单位;既包括有着悠久合作历史的基地,也包括新近签约甚至未正式签约的基地。[6]
二、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自然关联
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自然关联关系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同行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对档案学专业领域的关注使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天然的具有相互影响的同行间利益共同体关系。二是档案学专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之间通常还存在着专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这意味着前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应后者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差异
虽然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同属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但二者在实践育人方面都具有相对独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差异的主要根源是二者所依托单位性质的不同。作为高校内部的教学部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的是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第一使命的高等院校;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则主要通过提供专业产品或服务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7][8]
(一)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优势
首先,拥有更强的人才培养动力,面临更适宜的教育投入激励机制。对大多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依托单位而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属于它们在履行其核心使命之外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而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作为高等院校内设的教学部门,无论是依托单位还是部门自身都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因此,相比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而言,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在推进实践育人方面面临着更适宜的激励机制与更强的动力。其次,具有更灵活的适应性,能较为方便地根据专业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是以不影响其依托单位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前提的。因此,其所能提供的实践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单位自身的业务内容、规模、周期、时限以及人手的影响。而作为高校内设机构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其在实践教学的时间、时长、内容、仪器设备和师资的准备等方面都更容易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或设置。再次,具有更长远的考虑,更注重所培养人才的综合适应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基于对保障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自身正常运作的考虑,同时也由于时间有限,大学生能够通过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现场观察和参与实践接触到的单位数量、性质、岗位种类、工序通常都是具体而有限的,其参与的实践工作通常是最基层的、辅助性的、执行性的。而理想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有更长远的考虑,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和支持其后续发展潜力,因为仅仅能够胜任专业领域的基层工作还远远谈不上高级专业人才。最后,实践教学资源使用相对更方便,沟通和时间等交易成本更低。大学生使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所提供的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的沟通和时间等交易成本更低,而这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附属关系决定的。 (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优势
首先,能够提供最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和条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条件和纪律要求,给大学生带来的职业刺激、体验和感受,是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实施的任何模拟项目所无法给予的。因为在校内实施的实践项目,其环境模拟的相似程度再高也是不真实的;而相关的职业规范和要求,也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为课堂要求。其次,能够提供更新鲜、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更丰富的指导教师。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部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提供的专业产品和服务需要经受社会需求的检验。相对于处于高校内部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而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通常拥有更强的使专业技能和业务流程更贴近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动力和条件,其工作人员也更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能够为实践育人提供更新鲜、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更丰富的指导教师。最后,能够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和实践教学素材。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很多时候自身并不具备实验或实践项目所需的教学素材,只能通过外部收集和累积,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正是这类素材最好的来源。
四、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密切合作
(一)校内专业教师团队要成为合作教育的积极推动者
高校内部的专业教师团队要成为合作教育的推动者,积极搭建档案学专业领域交流沟通平台,围绕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从双赢的思路和角度出发,将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自然关联关系转变为人为建立的联系。
(二)充分发挥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在实践教学的系统设计与管理上的主导作用,并使其成为培养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操作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主要场所
校内实验教学中心要根据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和学制安排,区分出培养目标中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如办公信息化操作能力、社会调研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与专业素质和能力,并对专业素质和能力按照基础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与协作创新能力等进行层次上的细分,在吸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递进式且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并让其成为系统培养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操作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主要场所。
(三)充分发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职业感知、职业规划、现场操作及实践教学素材来源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通过安排讲座、参观、座谈、咨询、见习等方式,让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指导;通过安排实地见习与实习等方式,让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专业基础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学习和应用场所;通过安排实地调研、案例采集等方式,让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专业基础操作能力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素材来源。
(四)在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建立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创新性实践项目来源,双方指导教师合作指导、校内外基地共同支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一是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单位在实际工作和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将得到解决;二是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协作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三是双方实践指导教师在互相学习、借鉴和商讨的过程中,校内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认知和操作能力、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的理论认知和抽象能力都将得到加强。
*本文为以北京市档案局(馆)为依托单位的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和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后保管时代’档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2015年)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牛爱芳,钟丽,朱科荣,杨沛.以文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应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126-130.
[2]杨沛,钟丽,牛爱芳.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应用文科专业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 369-371 37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EB/OL].[2010- 07- 29].http://www.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5][6]王巧玲,孙爱萍,谢永宪,吴晓红.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创新合作教育平台——以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J].档案学通讯,2013,(3):81-85.
[7]鲍怀富.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38-41.
[8]袁俊,曹昕,刘绍宁.人文社科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创建与管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