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将通过分析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所产生的新业态来发掘出最具发展潜力的模式,并通过综合文化旅游得到“智慧文化旅游”这一“互联网+文化旅游”的发展新业态;其次对“智慧文化旅游”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定义;最后总结成功的案例,得出可行的“智慧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为未来为“互联网+文化旅游”的相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旅游;互联网+;智慧文化旅游
一、“智慧文化旅游”的产生背景
2015年3月,马化腾提出了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并被李克强总理采纳,随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2020 年,我国将形成60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万亿元的旅游消费市场。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的大环境下,促进“互联网+”与旅游的融合成为旅游产业变革趋势与新的增长点。
二、智慧旅游概念的诞生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景区门票预订系统,推进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应用,推进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各级政府部门和景区为开发主体,结合互联网企业,智慧旅游正在逐步地进入游客的视野,并正在开拓更加明确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字旅游是在旅游信息化过程中利用3S(RS\GIS\GPS)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移动通讯等技术为支撑,实现管理与规划、综合管理、电子商务、虚拟旅游、交通安防等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在线旅游以2003年携程网的上市为业态成型的标志,主要指通过网络渠道查阅并订购旅游产品(包括交通、酒店、门票、线路等),并分享交流旅行体验的旅游产业新业态。
三、“智慧文化旅游”的定义
“智慧”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IBM公司所提出的Smart Planet(智慧地球)战略构想。最早“智慧”的表意在于将电子感应器嵌入到电网、铁路、供水、管道等设施和物体中,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连,实现物理系统与人类的整合。而当“智慧”的理念结合进入文化旅游中,不仅代表了文化旅游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也将“智慧”这一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扩展。
(一)“智慧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外延。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行动。广义上的“智能文化旅游”的主体包括了旅游产业链上的所有链条:处于管理位置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景区等,处于运营位置的公共交通部门、旅行社、在线旅游公司、餐饮公司、酒店、租车公司等。而从狭义上来看,“智慧文化旅游”由政府来投资主导,由社会企业承担设计和开发任务,建立起集合内容管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安全认证的统一服务平台,实现分别面向政府的智慧管理功能、面向景区和商家的智慧营销功能和面向游客的智慧服务功能,从而使游客能够在信息化的便利条件下实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观赏和体验,感知文化资源内涵,获得精神享受。
(二)“智慧文化旅游”的特征。不同于其他旅游信息化的业态,“智慧文化旅游”应具备以下的特征:文化旅游资源的物联、基础设施服务的整合、旅游产业链的协同、技术更新与产业创新。首先文化旅游资源的物联是指通过电子传感设备将嵌入到文化旅游资源中,包括旅游景点、文物、遗址遗迹等,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连接,管理者得到实时的准确的信息来实现景区管理,游客则可以相应的做出路线或计划的改变。其次基础设施包括了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环节,通过平台化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整合,游客可以及时获取包括吃、住、行、购、娱的一手信息,从而享受到从容舒适的旅游体验。再次“智慧”与“文化”更突出了智慧文化旅游应具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不仅是相应的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及时更新换代,更包括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意性开发。
四、“智慧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在2011年4月启动“智慧旅游”行动开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实现景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到2012年6月,国家旅游局首先确定北京等18个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到2015年,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智慧旅游”成功案例,例如东钱湖智慧景区、秦皇岛和深圳龙岗旅游“互联网+”等等。
(一)“智慧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机制。一般来说,“智慧文化旅游”的开发主体是当地的旅游部门或者景区自身,而景区的归属根据当地的政策和景区自身特点不同可能归属于建设、文物、林业、水利、旅游、环保、文化、宗教、海洋、地质等多个部门,但总的来说以政府为开发主体。而开发客体则为文化旅游资源,即吸引游客观赏和体验可称之旅游资源的文化,包括了手工艺品、语言、传统、饮食、艺术、音乐、舞蹈、雕塑、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等。
“智慧文化旅游”模式将促进政府逐步从旅游产业的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化:首先由政府牵头、社会招标来建设当地的智慧文化旅游平台;其次由景区等单位直接负责管理和维护平台,并通过优惠的政策来进一步吸引当地的旅游相关企业入住平台,促进资源的整合。政府通过官方渠道来宣传推广平台服务,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产业,更能促进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
(二)“智慧文化旅游”的平台建设机制。“智慧文化旅游”的平台应实现四项基本功能:智慧旅游管理功能;智慧旅游服务功能;智慧旅游营销功能;文化资源保护功能。智慧旅游管理功能的客体为政府的文化旅游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平台的大数据,管理部门可以实时发布动态信息,更新新闻公告,进行市场数据统计,实时监控景区的安全和交通,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并接受游客的投诉和建议。通过OTA技术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功能,游客可以实现资讯的实时查询;而通过物联网技术,更能提升本地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和便利程度。智慧旅游营销功能以文化资源的内核为营销的重点,以游客的游记分享,景区的路线展示,旅游产品的发布和促销等形式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文化旅游的宣传。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电子沙盘技术可以还原已消失的文化资源来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功能。要实现“智慧文化旅游”平台的功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客户端的开发。基础设施包括了地面资讯服务器的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物联网的建设、管理部门服务器的升级。客户端的开发则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开发覆盖多种终端的客户端产品。“智慧文化旅游”在数据库的支持下实现了以下系统的整合:资讯收集和发布系统、定位与导航系统、电子商务与票务系统、市场观测和分析系统。最终实现了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整合,研发、渠道和营销的整合,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整合。
五、结语
综合上述对文化旅游的“互联网+”的分析,不难看出,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智慧文化旅游”模式可以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旅游区域的智慧化管理、游客的信息化旅程。有了试点城市和试点景点的成功经验,“智慧文化旅游”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而未来也将逐步改变传统的旅游产业,如此智能便捷的旅程不禁让人充满期待。(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 同花顺,http://q.10jqka.com.cn/stock/gn/zxly/,2015.11.11
[2] 钛媒体网,四家在线旅游上市公司集体大亏损[J],http://www.tmtpost.com/216744.html,2015.03.22
[3] 中国新闻网,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J],http://www.chinanews.com/cj/2014/01-21/5763719.shtml,2014.01.21
[4] 合易智业,国家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名单(12年、13年)[J],http://www.shsee.com/zhly/jcyj/9951.html,2014.04.14
关键词:文化旅游;互联网+;智慧文化旅游
一、“智慧文化旅游”的产生背景
2015年3月,马化腾提出了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并被李克强总理采纳,随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2020 年,我国将形成60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万亿元的旅游消费市场。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的大环境下,促进“互联网+”与旅游的融合成为旅游产业变革趋势与新的增长点。
二、智慧旅游概念的诞生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景区门票预订系统,推进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应用,推进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各级政府部门和景区为开发主体,结合互联网企业,智慧旅游正在逐步地进入游客的视野,并正在开拓更加明确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字旅游是在旅游信息化过程中利用3S(RS\GIS\GPS)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移动通讯等技术为支撑,实现管理与规划、综合管理、电子商务、虚拟旅游、交通安防等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在线旅游以2003年携程网的上市为业态成型的标志,主要指通过网络渠道查阅并订购旅游产品(包括交通、酒店、门票、线路等),并分享交流旅行体验的旅游产业新业态。
三、“智慧文化旅游”的定义
“智慧”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IBM公司所提出的Smart Planet(智慧地球)战略构想。最早“智慧”的表意在于将电子感应器嵌入到电网、铁路、供水、管道等设施和物体中,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连,实现物理系统与人类的整合。而当“智慧”的理念结合进入文化旅游中,不仅代表了文化旅游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也将“智慧”这一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扩展。
(一)“智慧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外延。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行动。广义上的“智能文化旅游”的主体包括了旅游产业链上的所有链条:处于管理位置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景区等,处于运营位置的公共交通部门、旅行社、在线旅游公司、餐饮公司、酒店、租车公司等。而从狭义上来看,“智慧文化旅游”由政府来投资主导,由社会企业承担设计和开发任务,建立起集合内容管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安全认证的统一服务平台,实现分别面向政府的智慧管理功能、面向景区和商家的智慧营销功能和面向游客的智慧服务功能,从而使游客能够在信息化的便利条件下实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观赏和体验,感知文化资源内涵,获得精神享受。
(二)“智慧文化旅游”的特征。不同于其他旅游信息化的业态,“智慧文化旅游”应具备以下的特征:文化旅游资源的物联、基础设施服务的整合、旅游产业链的协同、技术更新与产业创新。首先文化旅游资源的物联是指通过电子传感设备将嵌入到文化旅游资源中,包括旅游景点、文物、遗址遗迹等,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连接,管理者得到实时的准确的信息来实现景区管理,游客则可以相应的做出路线或计划的改变。其次基础设施包括了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环节,通过平台化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整合,游客可以及时获取包括吃、住、行、购、娱的一手信息,从而享受到从容舒适的旅游体验。再次“智慧”与“文化”更突出了智慧文化旅游应具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不仅是相应的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及时更新换代,更包括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意性开发。
四、“智慧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在2011年4月启动“智慧旅游”行动开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实现景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到2012年6月,国家旅游局首先确定北京等18个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到2015年,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智慧旅游”成功案例,例如东钱湖智慧景区、秦皇岛和深圳龙岗旅游“互联网+”等等。
(一)“智慧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机制。一般来说,“智慧文化旅游”的开发主体是当地的旅游部门或者景区自身,而景区的归属根据当地的政策和景区自身特点不同可能归属于建设、文物、林业、水利、旅游、环保、文化、宗教、海洋、地质等多个部门,但总的来说以政府为开发主体。而开发客体则为文化旅游资源,即吸引游客观赏和体验可称之旅游资源的文化,包括了手工艺品、语言、传统、饮食、艺术、音乐、舞蹈、雕塑、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等。
“智慧文化旅游”模式将促进政府逐步从旅游产业的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化:首先由政府牵头、社会招标来建设当地的智慧文化旅游平台;其次由景区等单位直接负责管理和维护平台,并通过优惠的政策来进一步吸引当地的旅游相关企业入住平台,促进资源的整合。政府通过官方渠道来宣传推广平台服务,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产业,更能促进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
(二)“智慧文化旅游”的平台建设机制。“智慧文化旅游”的平台应实现四项基本功能:智慧旅游管理功能;智慧旅游服务功能;智慧旅游营销功能;文化资源保护功能。智慧旅游管理功能的客体为政府的文化旅游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平台的大数据,管理部门可以实时发布动态信息,更新新闻公告,进行市场数据统计,实时监控景区的安全和交通,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并接受游客的投诉和建议。通过OTA技术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功能,游客可以实现资讯的实时查询;而通过物联网技术,更能提升本地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和便利程度。智慧旅游营销功能以文化资源的内核为营销的重点,以游客的游记分享,景区的路线展示,旅游产品的发布和促销等形式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文化旅游的宣传。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电子沙盘技术可以还原已消失的文化资源来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功能。要实现“智慧文化旅游”平台的功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客户端的开发。基础设施包括了地面资讯服务器的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物联网的建设、管理部门服务器的升级。客户端的开发则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开发覆盖多种终端的客户端产品。“智慧文化旅游”在数据库的支持下实现了以下系统的整合:资讯收集和发布系统、定位与导航系统、电子商务与票务系统、市场观测和分析系统。最终实现了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整合,研发、渠道和营销的整合,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整合。
五、结语
综合上述对文化旅游的“互联网+”的分析,不难看出,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智慧文化旅游”模式可以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旅游区域的智慧化管理、游客的信息化旅程。有了试点城市和试点景点的成功经验,“智慧文化旅游”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而未来也将逐步改变传统的旅游产业,如此智能便捷的旅程不禁让人充满期待。(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 同花顺,http://q.10jqka.com.cn/stock/gn/zxly/,2015.11.11
[2] 钛媒体网,四家在线旅游上市公司集体大亏损[J],http://www.tmtpost.com/216744.html,2015.03.22
[3] 中国新闻网,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J],http://www.chinanews.com/cj/2014/01-21/5763719.shtml,2014.01.21
[4] 合易智业,国家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名单(12年、13年)[J],http://www.shsee.com/zhly/jcyj/9951.html,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