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摄氧量下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对脂代谢肌肉因子激活作用的 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相同摄氧量下,对比一次向心和离心运动对骨骼肌分泌脂代谢肌肉因子的激活作用。方法:首先确定SD大鼠在-5°下坡跑离心运动时,摄氧量与相同速度平坡跑无显著差异。然后将66只SD大鼠分为向心运动组(E组)、离心运动组(L组)与对照组(C组)。E组进行一次中等强度0°平坡跑运动,L组进行一次-5°下坡跑运动,并分别在运动后0、6、12、24、48小时处死取材。电镜观察各组肌细胞微结构变化,测试腓肠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纤维连结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FNDC5)表达以及血清鸢尾素(Irisin)和肌联素(CTRP15)浓度。结果:对PGC-1α和FNDC5蛋白表达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时间与运动方案两因素间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离心与向心训练间存在显著的主效应(P<0.01),且L组PGC-1α、FNDC5蛋白表达量更高;对于血清Irisin和CTRP15浓度,时间和运动方案间存在非常显著交互效应(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E组和L组的Irisin和CTRP15在多个时间点相对于C组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且L组在12、48小时显著高于E组(P<0.01)。结论:相同摄氧量下,离心运动对Irisin上游信号PGC-1α、FNDC5的激活作用比向心运动更显著,且可在训练后更长的时间内促进Irisin与CTRP15高分泌。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以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术为核心的“四合一”联合术式治疗成年人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43例(47例膝关节)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在
目的: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不同负重方式对老年人行走稳定性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15名健康老年人(8男7女)进行无负重以及双手提、单手提、肩背、怀抱几种不同负重方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