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船舶油污损害法律制度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船舶溢油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状况,我国加入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及国际燃油公约,本文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再结合我国目前在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相关立法,简要叙述了船舶油污损害的管辖权、法律适用以及损害赔偿机制中的强制保险和基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方面试图与国际接轨的努力,同时针对目前管辖权立法方面存在的混乱现象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 船舶油污损害 管辖权 法律适用赔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 D993.5 文献标识码:A
  一、 船舶油污损害概述
  船舶油污损害系指船舶在正常营运中或发生事故时,逸出或排放油类货物、燃料油或其他油类物质,如废油、油类混合物,在运油船舶以外,因污染而产生的财产损害或人身伤亡,包括事故发生后,为防止或减轻此种损害而采取合理措施的费用,以及由于采取此种措施而造成的进一步损害 。因此,船舶油污损害是一种海上侵权行为,属于环境侵权行为。在这种侵权行为关系中,与油污船舶有关的当事人为侵权人,包括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承租人和对环境污染事件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如船长、船员。
  目前,我国加入的有关船舶油污损害的国际公约主要有:《1973/1978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69/1992年油污责任公约》、《1992年油污基金公约》(仅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2001年船舶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国际公约》。除此之外,对于《1976年海事索赔责任限制公约》、《1996年国际海上运输有害有毒物质损害责任和赔偿公约》我国尚未成为其成员国,并且后者至今仍未生效。
  我国国内的有关油污损害的规范主要被摄入在《民法通则》、《海商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及《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下简称《海诉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程序性的法律中。
  二、 船舶油污损害的管辖权
  (一)国际公约对于船舶油污损害管辖权的分配与协调。
  1、船舶油污损害管辖权的分配。
  由于船舶油污损害属于环境侵权的一种,故主要以侵权行为地为主,同时对于此侵权行为地又限定在损害发生地,即以船舶油污损害发生地(包括采取了防止或减轻油污损害的预防措施地)为根本连结点确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的排他性管辖权。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第9条规定缔约国领土(包括领海)内发生了油污损害事件,或在上述领土(包括领海)内采取了防止或减轻油污损害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赔偿诉讼只能向上述的一个或若干个缔约国的法院提出。由于公约地域适用范围的扩大。1992年《民事责任公约》相应地将成员国的管辖范围作了适当调整,即油污损害发生地或者防止或减轻油污损害的预防措施地在专属经济区,该国法院有权管辖相关的索赔诉讼。1996年《有毒有害物质公约》第38条第1款和2001年《燃油公约》第9条均作了一致的规定。
  2、船舶油污损害管辖权的协调。
  根据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1996年《有毒有害物质公约》、2001年《燃油公约》以及1999年《国际扣船公约》等相关公约的规定,可以将油污损害管辖权的协调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解决实体问题的管辖权依据和承认与执行中的管辖权标准作统一规定,这样也容易避免因诉讼管辖权冲突而导致的裁决无法执行。
  第二,责任人能否在船舶油污赔偿诉讼中享受责任限制是以设立油污责任限制基金为前提,而基金的设立法院是公约所规定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之诉的其中之一家管辖法院。
  第三,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如果船舶油污损害船舶管辖与扣船管辖相冲突,则应以前者为准,同时扣船地法院也可以以“不方便管辖”或“拒绝管辖”为由来协调两者的冲突。
  (二)我国对于船舶油污损害管辖立法的规定。
  由于我国是1992年《民事责任公约》、2001年《燃油公约》成员国,应履行公约义务。因而,对于公约规范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诉讼的管辖问题,优先适用公约来确定。对于非公约规范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诉讼,我国法律作了如下规定:
  第一,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的专属管辖。《海诉法》第7条第2款规定,因船舶排放、泄漏、倾倒油类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海上生产、作业或者拆船、修船作业造成海域污染损害提起的诉讼,由污染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采取预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专属管辖。
  第二,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案的管辖。与1992年《民事责任公约》规定的只有进入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诉讼后才能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不同,《海诉法》第101.102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起诉前或者诉讼中(但最迟在一审判决作出前)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当事人在起诉前申请设立的,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合同履行地或者船舶扣押地海事法院提出。该法第109条还规定,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以后,当事人就有关海事纠纷应当向设立基金的海事法院提起诉讼,但当事人之间订有诉讼管辖协议或者仲裁协议的除外。
  (三)完善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诉讼管辖的建议。
  第一,删除“污染发生地”作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之诉的管辖依据。与公约规定比较,我国《海诉法》对船舶油污损害的诉讼管辖增加了“污染发生地”这一连结点,并且规定了该连结点的法院可以行使专属管辖权。这就使得虽然污染发生地在我国,而损害发生地及预防措施所在地在域外的案件,其他国家即使受理了,其将作出的裁定也将得不到我国的承认与执行。
  第二,应明确诉前船舶油污责任限制基金的管辖不能取得船舶油污民事赔偿案件的实体管辖权。依据《海诉法》的规定,诉前设立基金也同时取得了船舶油污民事赔偿案件的实体管辖权。这一规定实际使得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因此又多了合同履行地、船舶扣押地等连结点,这与《海诉法》第7条所规定的专属管辖是矛盾的。
  第三,应明确诉前海事请求保全不能当然取得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之诉的管辖权。我国《海诉法》第19条规定,海事请求保全执行后,有关海事纠纷未进入诉讼或者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就该海事请求可以向采取海事请求保全的海事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提起诉讼,但当事人之间订有诉讼管辖协议或者仲裁协议的除外。很明显这一规定也当然与海事赔偿案件的专属管辖相矛盾。
  三、船舶油污损害的法律适用
  (一)涉外船舶油污案件的法律适用。
  我国《海商法》第208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的油污损害的赔偿请求,不适用本法第11章的规定。由于我国当前已参加了油污损害赔偿的《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和《2001年船舶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国际公约》,因此,对于具有涉外因素的油污损害事故,应依该议定书及公约进行处理,而不适用我国《海商法》的有关规定。这也印证了我国在处理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时应根据条约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国际条约信守原则 ,诚实地和正直地履行条约,以确保国际关系的稳定。我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第13条对于航行国际航线、载运2000吨以上的散装货油的船舶,除执行本条例规定外,并适用于我国参加的《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作了类似的规定。故船舶油污损害适用条约的案件主要包括两类:有涉外因素的船舶油污损害及虽无涉外因素但航行国际航线,载重2000吨以上散装货油的船舶造成的油污损害。
  (二)非涉外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在我国,海事、商事案件在法律适用问题上不同于某些国家的“内外同一制”,而是采取“内外二元制”。即在处理案件纠纷时,区分涉外案件与非涉外案件,在保护范围、赔偿额度方面都做出不同的规定。在我国,非涉外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的“责任限制”部分,不能适用《民法通则》的“实际赔偿原则”,也不能适用于我国参加的《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应当根据其吨位适用《海商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或1994年交通部制定实施的《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规定》。而对于非涉外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的其他部分,如主体、归责原则、赔偿范围、免责事由等仍然适用《民法通则》、《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四、关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解析
  2000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为建立我国船舶油污基金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第66条规定“国家完善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实施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同时2010年3月1日实施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53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但是,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除外。”
  我国政府向国际海事组织递交的《燃油公约》加入书声明:“本公约第七条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航行船舶”。因此,除2000载重吨以上的国际航行油船(载运持久性油类的船舶)适用于《民事责任公约》不需要持有《证书》外,航行于我国非内河水域的1000总吨及以上船舶,都必须保险或取得其他财务保证,持有《证书》,包括1000总吨及以上的:外国籍船舶,国际航行的中国籍船舶和国内沿海航行的中国籍船舶 。
  综上所述,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从单一赔偿主体制度发展到两重赔偿主体制度,一方面使得赔偿责任由海上石油运输各方分担,另一方面保证受害方获得充分赔偿。两重赔偿主体制度充分实现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的目标,是其精髓所在。国际油污损害赔偿的统一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只有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才能使之与国际接轨,从而在国际油污损害赔偿案件中最大化地维护本国当事人的利益。□
  (作者:安徽大学法学院09级国际法专业,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注释:
   司玉琢等著.新编海商法.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409页.
   李浩培.李浩培文选.法律出版社,2000年6版,第34页.
   汪益兵、马金勇.我国实施‘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航海技术,2010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曹明德.环境侵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l0月版,第155—156页.
其他文献
摘要 把经济开放度指标用外资依存度与外贸依存度共同考量,通过修正后的Karras模型,对中国1991年至2009年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表明,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将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但长期内这种影响不显著。因此,应运用有效地前瞻性货币政策来利用经济开放这一条件,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开放度 产出效应 价格效应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为促进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结合执法办案,建议有关单位完善制度,加强内部制约、监督,正确实施法律法规,完善社会管理、服务,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旨在从其监督方式、内容、适用条件和程序规则等方面对检察建议进行探讨。  关键词 检察建议 监督 程序规则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一、实践中形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沿海企业的内迁给西部省份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而人才的保有,是提升西部省份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房价并不利于人才的保有,租房难,租房贵也成为地区保有人才的不利因素。西部省份应建设大学生廉租公寓制度,并认真考虑布局方式,以提高地区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廉租公寓 人才保有 地区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受全球金融危机及生产成本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太湖平原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选取合适的影响因子,通过建立多远线性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因素有非农收入所占比重、生活性支出所占比重、人均耕地种植面积、农产品商品率。  关键词 农户 耕地资本投入 影响因素 太湖平湖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改革
期刊
摘 要 人权保护作为全球化浪潮中的最突出显现,已因世人的推崇与美化而成为一种口语化时尚,在许久之众说纷纭与激进跟随过后,其似乎并未被历史遗忘,反而愈发生机盎然。对此,我们在用理性方式加以研析。  关键词 人性源思维 人权保护 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人性的源思维,是指人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而产生的私化主义需求倾向,及由此而积淀的利己思维模式。在社会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关于城市地铁的研究也越来越受瞩目。本文在总结了区位理论、地租地价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定量计算了武汉地铁一号线沿线每个站点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通过地价函数模型的计算,分析得到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具体影响程度。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住宅价格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1969年1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对构建该制度所存在的冲突性和平衡性进行分析,希望制度构建者们能够进行考虑,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能够将这些冲突最小化,使之在体系内和体系外都达到平衡。  关键词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冲突性 平衡性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学界的一般理论认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指曾经受过有罪宣告或者被判处刑罚的未成年人具备法定条件时,由法定机
期刊
摘 要 2011年7月23日,逃亡加拿大12年之久的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终于在中加双方一直以来共同的司法努力下被遣返回国。2007年初,我国明确做出了“不判处赖昌星死刑”的量刑承诺,以便于将其引渡回国。笔者认为这表明我国在引渡外逃涉案人员问题上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态度,并有利于我国开展新一阶段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本文试以量刑承诺为切入点,进行全面的法理分析,论述量刑承诺在惩治我国外逃涉
期刊
摘 要 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于我国公共利益从法律上给予了明确的界定,是我国公共利益界定一次进步的改革,但是我国公共利益的界定方法依然不够完善,许多地方有待改善。本文从世界现有的公共利益界定立法模式入手,通过对我国公共利益的界定历程进行回顾,由此评价《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于公共利益界定的利弊,最后对我国公共利益界定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概括式
期刊
摘 要 《婚姻法》的制定与修改,以及婚姻法司法解释的出台,充分折射出中党对待婚姻家庭关系的政策演变,反映了整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制度创制、执行对社会变迁的约束、激励,以及对婚姻家庭成员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影响。  关键词 共产党 婚姻 立法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一、婚姻立法的起步阶段(1927——1949)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