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使很多人的精神面貌处在一种焦虑和变异之中,对此现状和自我调适进行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调适;精神
一、孤独是时代病
现代人差不多是到了永远热闹忙碌的地步,奇怪的是,孤独寂寞和无聊好像不但没有免去,反而有增无减,孤独其实是人人都有的,只是孤独的程度不同,这已成为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病。
二、幸福与金钱并不成正比
决定一个人幸福感的因素很多,金钱决非是最重要的因素。西方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1] 人生好像一个圆,没有人能百分之百的圆满,但是对于幸福程度达到99%的人来说,那1%的不完美就像一根刺,刺得人浑身难过,痛彻心肺,让人以为,人生就是为解决1%的不幸而活着,对99%的幸福往往视而不视,相反,只有1%幸福的人,他并不知道圆是什么,所以,其它的99%到底是什么样子,他根本无法想象,他只能看到他所掌握的这一点点幸福,1%就是他的全部,他会尽一切努力保住它,他不但不抱怨,而且还会衷心地感谢上苍,让他拥有这么幸福。幸福更多只是灵魂的,它是内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而不完全等于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会生活的空虚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叹息。
三、为自己设立超出生存的目的
当人类必须为生存而奔波的时候,想必也无聊不起来,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情,剩余的精力茫茫然可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哲人说“最大的痛苦是灵魂的痛苦”,有了剩余的精力不释放出来是很痛苦和难受的,“饮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就很知道这种难受劲,所以,他劝人们不妨下棋甚至是赌博,也比闲着什么事都不做的好,人在世上总要有所寄托,否则就会空虚无聊,对人来说,活不成问题了,就要活得有意思,为生命加一个意义,如果一切仅仅为了活着,活着就是一切,岂不和动物没有区别?人的精神一方面要逃避无常和企求永恒,另一方面又厌倦重复渴望新奇,在自然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无常和重复原是大自然为人生立的法则,但精神不甘于循此法则,偏难忍受相对的不变即重复,其实,自然界中并无绝对的重复。所以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一直在改变世界,但有时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心,社会是一个使人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安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活在世上已经无事可做,他的人生恐怕就要打上句号了,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就能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保持超脱的心境。人要是闲得无所事事,那会比什么都可怕,有人说,作家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画家画出一幅优秀作品的时候,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行为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一种要求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需要,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都必须忠实于自己的本性,马斯洛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最终都无法安宁。”一个人必须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依赖于外在世界的,不会把内心的平静抛售给繁杂的世界,不会让爱与哀愁左右自己的食欲,他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等,保持身心的和谐与放松,他始终是自己的主人,他对自己负责也负得了责,他能够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培养你的思想,以有趣的思想和点子装满你的心,因为以空虚的心灵寻找快乐,找到的至多也是快乐的替代品。
四、幸福重在过程
人生有时并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路边的风景以及观看风景的心情,人生往往如同登上一趟长途旅行的列车,那些以车为家的旅客心态最佳,他们生情快乐和随遇而安,能将单调枯燥的旅程安排得有声有色,可有的人却没有这种福气,他们过份地看重目的地,无法忍受漫漫的旅途,偶遇挫折便会选择极端行为,所以,有的哲人就教导我们更看重过程,不要在乎目的,哲学家莱辛说“他重视追求真理的过程胜于重视真理本身。”幸福不必简单化、表面化地模仿他人,世界的幸福来自多元、多重、多样化和个人化,前呼后拥的官员之乐固然是一种幸福,内在的均衡超然也是一种幸福,幸福与不幸都出自于一种主观的感受。现代世界是商品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这个时代而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事实,但这又不是全部事实,我们还同时生活在历史和宇宙中,生活在自己唯一的一次生命過程中,所以,对于人们的行为,我们不能只用交换价值来衡量,而应有更加开阔久远的参照系。人有两种活动,一是生命的自我娱乐和自我享受,一是消耗生命的谋求外在的利益,一个人若因客观的逼迫或主观的欲念而过于操劳操心于后一种生活,前一种活动必然会被压抑,久而久之,性灵终于会被磨灭,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性灵足以抵抗功利世界的压力,智慧足以抵抗功利世界的诱惑,在当今这个极端的功利社会中仍能陶然于生命的自娱,那么,无论他做什么,都会有滋有味地活着,身外的颜色再好,世间的诱惑再多,如果视而不见,不为之所动,潜心过属于自己的日子,所谓凄凉和迷惘以及失落等,也就会离你远去,具体的生存方式的转变必然会伴随着精神的痛苦,尤其是新的生存方式与以往的传统有剧烈冲突的时候,人们更需要对新的生活方式做出解释,才能重新获得意义,自古以来,一切圣贤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以保持精神上自由。总之,幸福感在追求的过程中发育,实际上,幸福存在于心理的满足的过程之中,存在于自身潜能发挥的过程之中,幸福意味着感觉良好,这种感觉如同当你孙女扑到你的怀中,或当你帮助一个迷路的观光客找到了他要的方向,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只有诗意地栖居于世上之时,才能静静听着风声,也能体味到真正的快乐”。[2]
参考文献:
[1] 《文摘周报》 2005.11.4
[2] 《西方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 1980版,P214
关键词:调适;精神
一、孤独是时代病
现代人差不多是到了永远热闹忙碌的地步,奇怪的是,孤独寂寞和无聊好像不但没有免去,反而有增无减,孤独其实是人人都有的,只是孤独的程度不同,这已成为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病。
二、幸福与金钱并不成正比
决定一个人幸福感的因素很多,金钱决非是最重要的因素。西方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1] 人生好像一个圆,没有人能百分之百的圆满,但是对于幸福程度达到99%的人来说,那1%的不完美就像一根刺,刺得人浑身难过,痛彻心肺,让人以为,人生就是为解决1%的不幸而活着,对99%的幸福往往视而不视,相反,只有1%幸福的人,他并不知道圆是什么,所以,其它的99%到底是什么样子,他根本无法想象,他只能看到他所掌握的这一点点幸福,1%就是他的全部,他会尽一切努力保住它,他不但不抱怨,而且还会衷心地感谢上苍,让他拥有这么幸福。幸福更多只是灵魂的,它是内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而不完全等于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会生活的空虚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叹息。
三、为自己设立超出生存的目的
当人类必须为生存而奔波的时候,想必也无聊不起来,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情,剩余的精力茫茫然可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哲人说“最大的痛苦是灵魂的痛苦”,有了剩余的精力不释放出来是很痛苦和难受的,“饮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就很知道这种难受劲,所以,他劝人们不妨下棋甚至是赌博,也比闲着什么事都不做的好,人在世上总要有所寄托,否则就会空虚无聊,对人来说,活不成问题了,就要活得有意思,为生命加一个意义,如果一切仅仅为了活着,活着就是一切,岂不和动物没有区别?人的精神一方面要逃避无常和企求永恒,另一方面又厌倦重复渴望新奇,在自然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无常和重复原是大自然为人生立的法则,但精神不甘于循此法则,偏难忍受相对的不变即重复,其实,自然界中并无绝对的重复。所以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一直在改变世界,但有时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心,社会是一个使人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安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活在世上已经无事可做,他的人生恐怕就要打上句号了,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就能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保持超脱的心境。人要是闲得无所事事,那会比什么都可怕,有人说,作家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画家画出一幅优秀作品的时候,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行为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一种要求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需要,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都必须忠实于自己的本性,马斯洛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最终都无法安宁。”一个人必须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依赖于外在世界的,不会把内心的平静抛售给繁杂的世界,不会让爱与哀愁左右自己的食欲,他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等,保持身心的和谐与放松,他始终是自己的主人,他对自己负责也负得了责,他能够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培养你的思想,以有趣的思想和点子装满你的心,因为以空虚的心灵寻找快乐,找到的至多也是快乐的替代品。
四、幸福重在过程
人生有时并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路边的风景以及观看风景的心情,人生往往如同登上一趟长途旅行的列车,那些以车为家的旅客心态最佳,他们生情快乐和随遇而安,能将单调枯燥的旅程安排得有声有色,可有的人却没有这种福气,他们过份地看重目的地,无法忍受漫漫的旅途,偶遇挫折便会选择极端行为,所以,有的哲人就教导我们更看重过程,不要在乎目的,哲学家莱辛说“他重视追求真理的过程胜于重视真理本身。”幸福不必简单化、表面化地模仿他人,世界的幸福来自多元、多重、多样化和个人化,前呼后拥的官员之乐固然是一种幸福,内在的均衡超然也是一种幸福,幸福与不幸都出自于一种主观的感受。现代世界是商品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这个时代而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事实,但这又不是全部事实,我们还同时生活在历史和宇宙中,生活在自己唯一的一次生命過程中,所以,对于人们的行为,我们不能只用交换价值来衡量,而应有更加开阔久远的参照系。人有两种活动,一是生命的自我娱乐和自我享受,一是消耗生命的谋求外在的利益,一个人若因客观的逼迫或主观的欲念而过于操劳操心于后一种生活,前一种活动必然会被压抑,久而久之,性灵终于会被磨灭,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性灵足以抵抗功利世界的压力,智慧足以抵抗功利世界的诱惑,在当今这个极端的功利社会中仍能陶然于生命的自娱,那么,无论他做什么,都会有滋有味地活着,身外的颜色再好,世间的诱惑再多,如果视而不见,不为之所动,潜心过属于自己的日子,所谓凄凉和迷惘以及失落等,也就会离你远去,具体的生存方式的转变必然会伴随着精神的痛苦,尤其是新的生存方式与以往的传统有剧烈冲突的时候,人们更需要对新的生活方式做出解释,才能重新获得意义,自古以来,一切圣贤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以保持精神上自由。总之,幸福感在追求的过程中发育,实际上,幸福存在于心理的满足的过程之中,存在于自身潜能发挥的过程之中,幸福意味着感觉良好,这种感觉如同当你孙女扑到你的怀中,或当你帮助一个迷路的观光客找到了他要的方向,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只有诗意地栖居于世上之时,才能静静听着风声,也能体味到真正的快乐”。[2]
参考文献:
[1] 《文摘周报》 2005.11.4
[2] 《西方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 1980版,P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