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金花传入亚洲的時间,以及茄子的驯化地,都是严肃的学术讨论,所以讲起来也不免会让人觉得有点艰深。但下面要说的番茄、马铃薯和烟草的起源争论,相比前面的故事就会显得乐趣十足。
番茄:古墓里的神奇种子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的故事在这其中还显得比较平淡:它的野生种原产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但最早驯化地是在墨西哥还是秘鲁一带,现在还有争论。当然无论墨西哥还是秘鲁都是美洲,对中国人来说,都意味着番茄只能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才能传来。根据文献记载,番茄传入中国的时间大概在明末万历年间,此后因为主要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在国内的传播比较缓慢,到清末民国时才开始广泛栽培。
当然,也有不少番茄原产中国的“证据”,但都不外乎是考古学的孤证,或是误当成本土野生植株的逸生野化植株。1983年7月,成都凤凰山一个砖厂的工人在工作中意外发现一座古墓,后来判定是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墓中出土了4个藤笥(箱子)、5个竹笥,里面装有一些已经炭化的稻谷。这些藤竹笥运到成都文物管理处的仓库之后没几天,里面竟然长出了一些幼苗,而且越发越多,共有三四十根。经过栽培之后,它们陆续开花结果,人们才发现竟然是番茄。于是“成都发现西汉番茄”的消息不胫而走,考古学者也兴奋地用中国南方野外有很多本土野生的番茄植株(实为逸生野化植株)作为旁证,宣称“我国自古以来确实有番茄”。
这当然是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可惜疑点实在太多。比如,为什么墓中的杏核和稻谷都已经炭化,独独番茄种子没有炭化,还能健康地长出幼芽、开花结果?如果考虑到番茄的种子一般只有8?10年寿命,这就更不可思议了。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这批种子未能做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如今已经无法确定来源。但这样的考古孤证,显然不足以推翻番茄原产美洲的坚实结论。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种子恐怕是那些藤竹笥出土之后才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去的。
马铃薯与烟草:脑洞超乎想象
说完西红柿,咱们再来聊聊土豆。马铃薯(Solanum tuberotuberosum)的原产地在秘鲁到玻利维亚极西北部的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也在万历年间,此后又几次经不同的路线传入中国。但一直到民国年间,马铃薯在中国的种植都十分有限,真正得到大规模栽培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
本来,马铃薯从来没有像花生、番茄那样莫名其妙地从什么古墓中出土,也无法逸为野生,我以为关于它的原产地可能不会有太多争议,结果我还是低估了一些人开脑洞的能力……
1999年,有个署名黎南的人在一本叫《学问》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散文·随笔”,题目叫《从玉米、马铃薯等原产于中国说开来》。这篇文章在开头就抛出了“印第安人是古代中国的移民”的观点,还说“美国学界通过DNA的化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然后就一口咬定,凡是美洲的作物都是印第安人从中国带去的种子培育出来的。事实上,DNA的化验表明印第安人实际上是中亚狩猎-采集人群的后裔,他们在1.35万?1.65万年前向美洲迁徙时,中国还压根不存在,所以这显然也不能被称作证据。
黎南又说,《山海经》中的“丁令之国”就是南北极,而且这书中还有金鸡纳树的记载;《诗经》中有一句“四月秀葽(yao)”,“葽”就是马铃薯,所以至今山西还管马铃薯叫“山葽蛋”……看到作者一本正经地讲这种高级黑段子,我都有点憋不住笑了。
就连烟草(Nicotiana tabacum)这种具有成瘾性的植物,在起源上也有一些奇怪的争议。烟草实际上是一种杂交起源的栽培作物,原产地也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但比马铃薯偏南,在玻利维亚一带。到哥伦布抵达美洲时,烟草已经在那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了。
烟草最早传入中国也是明末,但扩散得相当快,到康熙年间就已经普遍种植,由此可见这种嗜好品植物的巨大威力。不过,今天中国栽培的烟草品种大部分是20世纪初才传入的。因为传统的品种不适合做卷烟,所以当卷烟受到中国人的普遍欢迎之后,烟草品种就发生了大更替。
尽管烟草是晚近传入的植物,但中国古籍上确实记载了吸入植物点燃的烟的实践,比如款冬就是一种经常用来点烟治病的草药,于是就有人拿一些这样的记载作为论据,说中国人早就开始抽烟。
还有人说烟草原产甘肃,依据竟然是当地的传说故事,说唐肃宗有一天梦见自己驾着祥云,跟一群仙女到了一座仙山,醒来之后就派人到处寻找,结果在甘肃那个地方找到了形状类似的山,便在那里建了行宫。有一天,肃宗前往行宫附近的泰山庙求子,突然闻到一阵香气,发现是一位老汉正在吸烟。肃宗好奇地试了一下,顿觉香气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便当即传旨,封这里的烟草为贡品。
更有人附庸风雅,在古诗词里搜了一堆含有烟草、烟叶的句子,就说这些都是对烟草的描述。于是,白居易的诗句“烟叶蒙笼侵夜色”,成了唐代开封种烟草的依据,而北宋词人贺铸的名作《青玉案》的最后几句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表明那时候的苏州城外已经有大片的烟草田了!此烟草非彼烟草,拿来当植物起源的考证,同样非常可笑。
其实,就像越有名的人,越容易遭受谣言蜚语一样,正因为茄科作物在中国确实是最常见、最为人熟悉的作物,针对茄科起源的“搞笑论”也层出不穷。何况,人类文化本就多姿多彩,有辉煌就有阴暗,有大气就有卑琐,有学者的严肃研究,也难免会有“民科”的自娱自乐,这就正如茄科既有可口的食物、美丽的花卉,也有令人色变的毒物一样。看来,还是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得对:“参差多样,对幸福来讲是命脉。”
番茄:古墓里的神奇种子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的故事在这其中还显得比较平淡:它的野生种原产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但最早驯化地是在墨西哥还是秘鲁一带,现在还有争论。当然无论墨西哥还是秘鲁都是美洲,对中国人来说,都意味着番茄只能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才能传来。根据文献记载,番茄传入中国的时间大概在明末万历年间,此后因为主要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在国内的传播比较缓慢,到清末民国时才开始广泛栽培。
当然,也有不少番茄原产中国的“证据”,但都不外乎是考古学的孤证,或是误当成本土野生植株的逸生野化植株。1983年7月,成都凤凰山一个砖厂的工人在工作中意外发现一座古墓,后来判定是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墓中出土了4个藤笥(箱子)、5个竹笥,里面装有一些已经炭化的稻谷。这些藤竹笥运到成都文物管理处的仓库之后没几天,里面竟然长出了一些幼苗,而且越发越多,共有三四十根。经过栽培之后,它们陆续开花结果,人们才发现竟然是番茄。于是“成都发现西汉番茄”的消息不胫而走,考古学者也兴奋地用中国南方野外有很多本土野生的番茄植株(实为逸生野化植株)作为旁证,宣称“我国自古以来确实有番茄”。
这当然是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可惜疑点实在太多。比如,为什么墓中的杏核和稻谷都已经炭化,独独番茄种子没有炭化,还能健康地长出幼芽、开花结果?如果考虑到番茄的种子一般只有8?10年寿命,这就更不可思议了。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这批种子未能做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如今已经无法确定来源。但这样的考古孤证,显然不足以推翻番茄原产美洲的坚实结论。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种子恐怕是那些藤竹笥出土之后才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去的。
马铃薯与烟草:脑洞超乎想象
说完西红柿,咱们再来聊聊土豆。马铃薯(Solanum tuberotuberosum)的原产地在秘鲁到玻利维亚极西北部的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也在万历年间,此后又几次经不同的路线传入中国。但一直到民国年间,马铃薯在中国的种植都十分有限,真正得到大规模栽培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
本来,马铃薯从来没有像花生、番茄那样莫名其妙地从什么古墓中出土,也无法逸为野生,我以为关于它的原产地可能不会有太多争议,结果我还是低估了一些人开脑洞的能力……
1999年,有个署名黎南的人在一本叫《学问》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散文·随笔”,题目叫《从玉米、马铃薯等原产于中国说开来》。这篇文章在开头就抛出了“印第安人是古代中国的移民”的观点,还说“美国学界通过DNA的化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然后就一口咬定,凡是美洲的作物都是印第安人从中国带去的种子培育出来的。事实上,DNA的化验表明印第安人实际上是中亚狩猎-采集人群的后裔,他们在1.35万?1.65万年前向美洲迁徙时,中国还压根不存在,所以这显然也不能被称作证据。
黎南又说,《山海经》中的“丁令之国”就是南北极,而且这书中还有金鸡纳树的记载;《诗经》中有一句“四月秀葽(yao)”,“葽”就是马铃薯,所以至今山西还管马铃薯叫“山葽蛋”……看到作者一本正经地讲这种高级黑段子,我都有点憋不住笑了。
就连烟草(Nicotiana tabacum)这种具有成瘾性的植物,在起源上也有一些奇怪的争议。烟草实际上是一种杂交起源的栽培作物,原产地也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但比马铃薯偏南,在玻利维亚一带。到哥伦布抵达美洲时,烟草已经在那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了。
烟草最早传入中国也是明末,但扩散得相当快,到康熙年间就已经普遍种植,由此可见这种嗜好品植物的巨大威力。不过,今天中国栽培的烟草品种大部分是20世纪初才传入的。因为传统的品种不适合做卷烟,所以当卷烟受到中国人的普遍欢迎之后,烟草品种就发生了大更替。
尽管烟草是晚近传入的植物,但中国古籍上确实记载了吸入植物点燃的烟的实践,比如款冬就是一种经常用来点烟治病的草药,于是就有人拿一些这样的记载作为论据,说中国人早就开始抽烟。
还有人说烟草原产甘肃,依据竟然是当地的传说故事,说唐肃宗有一天梦见自己驾着祥云,跟一群仙女到了一座仙山,醒来之后就派人到处寻找,结果在甘肃那个地方找到了形状类似的山,便在那里建了行宫。有一天,肃宗前往行宫附近的泰山庙求子,突然闻到一阵香气,发现是一位老汉正在吸烟。肃宗好奇地试了一下,顿觉香气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便当即传旨,封这里的烟草为贡品。
更有人附庸风雅,在古诗词里搜了一堆含有烟草、烟叶的句子,就说这些都是对烟草的描述。于是,白居易的诗句“烟叶蒙笼侵夜色”,成了唐代开封种烟草的依据,而北宋词人贺铸的名作《青玉案》的最后几句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表明那时候的苏州城外已经有大片的烟草田了!此烟草非彼烟草,拿来当植物起源的考证,同样非常可笑。
其实,就像越有名的人,越容易遭受谣言蜚语一样,正因为茄科作物在中国确实是最常见、最为人熟悉的作物,针对茄科起源的“搞笑论”也层出不穷。何况,人类文化本就多姿多彩,有辉煌就有阴暗,有大气就有卑琐,有学者的严肃研究,也难免会有“民科”的自娱自乐,这就正如茄科既有可口的食物、美丽的花卉,也有令人色变的毒物一样。看来,还是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得对:“参差多样,对幸福来讲是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