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妈妈都要学点心理学,用心理学知识为育儿服务,让自己成为一个智慧的妈妈。
接纳恐惧,建立安全感
这些年,与女儿相处融洽,我觉得与自己从不间断地学习密不可分。在女儿小的时候,我在一家心理杂志社工作,开始接触心理学,一方面对自己个人的成长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做母亲增加了不少能量。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安全感的建立最为重要,此时,作为她的照顾者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理解、接纳她的恐惧,助其建立安全感。安全感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但是过于强调安全,反而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在这方面我是有教训的。
那时,我们都觉得孩子的安全第一,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好处是孩子比较谨慎细心,不太好的一面是由此而变得胆小。我记得在女儿上小学后,我们搬到了新家,她有了自己的房间,一开始都是等她睡着后我们离开,以为慢慢地她会习惯一个人睡。没想到只要她中途醒来,就会爬起来,再到我们房间来。
为此我真的是煞费苦心。我跟她说,小朋友长大了都要睡自己的房间,你看你的房间这么漂亮,睡在这里多好啊。
“可是我怕。”女儿说。
怕什么呢?她嗫嚅了一会,说:“我怕黑。”
那我们开着灯睡觉吧。她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看到她可以安然入睡了,就在她睡着后关了灯。可是,等她醒来发现房间是黑的,就会哭着爬下床,到我的房间来,故态重演。我很沮丧,为了消除她对于黑的恐惧,我带她到楼顶看日落,感受天色变暗,最后沉入黑暗的过程。我给她解释到了晚上,太阳落山才会黑,但仅仅是黑而已,这并不值得怕。她似乎是好了一些,但仍然不喜欢一个人睡。我就作了一下调整,平时一个人睡,周末可以跟我们睡。
然后,我和她聊天,问她一个人睡最怕的是什么。
她说:“怕有怪物。”
什么怪物?
“一只巨大的蛛蜘在天花板上。我怕它会跳下来。”
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巨大的蜘蛛?
“《哈利波特》。”
哦,我知道了,女儿上小学后开始看《哈利波特》,后来电影上演,我也是第一时间带她去电影院。她喜欢这个神奇的故事,但是,3D效果的大蜘蛛却成为她恐惧的源头。
为了消除她的恐惧,我给她讲各种昆虫的故事,比如蝴蝶、知了、螳螂,它们的形状、生活习惯。但是,知识的丰富并不意味着胆子变大,女儿仍然害怕昆虫,尤其是蟑螂。
现在,我已接受了她的害怕,允许她的害怕,因为害怕也是我们应该有、可以有的一种正常心理,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
理解孤独,满足情感需求
身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注定会有些孤独感。有一年暑假的一天,女儿本来和小朋友约好一起去玩,但是小朋友要跟爸妈去走亲戚,女儿落单了,好几天闷闷不乐。
纵然我是全情付出,但母亲也只能是母亲,孩子需要同龄小伙伴的陪伴,这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养一只狗狗。几乎所有人都会说,唉,养个孩子都觉得累,再加一只狗,那不是更累?我也很犹豫。但是,看到她眼中的渴望,我同意养一只狗,它可以替代性地满足孩子对于陪伴的需要,对于情感的需要。
“养狗可以,但是你得答应我,给狗洗澡这件事必须是你做。而且你要训练它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不准到处拉。”女儿开心地直点头。
女儿在她爸的陪同下买回了一只小狗,起名叫嘟嘟。
为了这只狗,女儿付出良多,当铲屎官,带它去打针办证,给它喂水喂狗粮,带它出去遛弯儿。女儿对它满满的都是爱,跟它说话,教训它,和它玩耍。有一段时间,她经常带嘟嘟到附近的一个驾校去遛弯儿,那里有空旷的练车场,旁边有树林,周围的养狗人士都在晚饭之后聚集到这里来遛狗。当小小的女儿带着小小的嘟嘟出现时,成为了大人们的焦点,他们都爱逗她和她的狗。问她你的狗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她都很大方地告诉人家,一点不怯场。听人家讲各自的养狗经验,她知道了怎么照顾嘟嘟。和别人家的狗玩耍,听狗的主人讲那些狗的故事,她很开心,性格越来越阳光开朗。
过春节,我们到亲戚家拜年,亲戚家刚好也抱了一只小狗,女儿就自告奋勇地给那只小狗洗澡,看她蹲在卫生间熟练地给小狗洗澡、吹毛,亲戚一个劲地夸她能干。我也发现,通过养狗狗,女儿学会了给予弱小者以爱、照顾,懂得了承担责任。
时隔十年,当我问女儿觉得妈妈对她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她笑着说:“让我养了嘟嘟。”
现在嘟嘟还在我们家愉快地生活,女儿对它说,你要一直活着哦,等我结婚的时候给我当伴娘。我听着呵呵地笑,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愿能够实现。
做一个有信息量的妈妈
有一次,女儿学古文《纣为象箸》,写纣王用象牙做的筷子让他的叔父箕子感到恐惧,因为他预见纣王在象箸之后会用犀牛角做的杯子,将会日渐奢糜,最终亡国。而事实果然如此。
我就跟她讲了我在心理学中得知的一个概念——狄德罗效应,说的是法国大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在得到一件新的睡袍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地毯、家具都陈旧简陋,从而生出更换所有物品以配得上这件华美袍子的心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为了与之相配获取更多之物的心理叫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效应。
女儿听得津津有味。
你看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祖先用成语来表达,西方人用名人效应。可见时代不一样,国家不一样,但是人们的心理是一致的,这也反映出了真理是普遍存在的。
女儿初学英语时,常常记不住单词,或者是今天记得明天忘记,于是我就给她讲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并且把这个曲线画在纸上贴在她的书桌前,让她掌握复习的时间,从而合理地复习,高效地记住单词以及其他知识点。
女儿因为参加艺考,有长达9个月的时间没有在学校上文化课;后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赶了上来,她掌握的科学学习方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引导孩子的学习上,父母最好要能做到授之以渔,一千句唠叨抵不上讲一个她能理解并臣服的道理。这就是我的体会。
现在,女儿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对于她学习上的事,基于一直以来的信任,我基本上不用操心,因为很早我就跟她约定,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女儿在拿到奖学金后送了我一份礼物,一瓶睡眠面膜,她开心地说,这可是我用学习赚到的钱买的哟。
编辑 朱璐
接纳恐惧,建立安全感
这些年,与女儿相处融洽,我觉得与自己从不间断地学习密不可分。在女儿小的时候,我在一家心理杂志社工作,开始接触心理学,一方面对自己个人的成长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做母亲增加了不少能量。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安全感的建立最为重要,此时,作为她的照顾者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理解、接纳她的恐惧,助其建立安全感。安全感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但是过于强调安全,反而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在这方面我是有教训的。
那时,我们都觉得孩子的安全第一,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好处是孩子比较谨慎细心,不太好的一面是由此而变得胆小。我记得在女儿上小学后,我们搬到了新家,她有了自己的房间,一开始都是等她睡着后我们离开,以为慢慢地她会习惯一个人睡。没想到只要她中途醒来,就会爬起来,再到我们房间来。
为此我真的是煞费苦心。我跟她说,小朋友长大了都要睡自己的房间,你看你的房间这么漂亮,睡在这里多好啊。
“可是我怕。”女儿说。
怕什么呢?她嗫嚅了一会,说:“我怕黑。”
那我们开着灯睡觉吧。她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看到她可以安然入睡了,就在她睡着后关了灯。可是,等她醒来发现房间是黑的,就会哭着爬下床,到我的房间来,故态重演。我很沮丧,为了消除她对于黑的恐惧,我带她到楼顶看日落,感受天色变暗,最后沉入黑暗的过程。我给她解释到了晚上,太阳落山才会黑,但仅仅是黑而已,这并不值得怕。她似乎是好了一些,但仍然不喜欢一个人睡。我就作了一下调整,平时一个人睡,周末可以跟我们睡。
然后,我和她聊天,问她一个人睡最怕的是什么。
她说:“怕有怪物。”
什么怪物?
“一只巨大的蛛蜘在天花板上。我怕它会跳下来。”
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巨大的蜘蛛?
“《哈利波特》。”
哦,我知道了,女儿上小学后开始看《哈利波特》,后来电影上演,我也是第一时间带她去电影院。她喜欢这个神奇的故事,但是,3D效果的大蜘蛛却成为她恐惧的源头。
为了消除她的恐惧,我给她讲各种昆虫的故事,比如蝴蝶、知了、螳螂,它们的形状、生活习惯。但是,知识的丰富并不意味着胆子变大,女儿仍然害怕昆虫,尤其是蟑螂。
现在,我已接受了她的害怕,允许她的害怕,因为害怕也是我们应该有、可以有的一种正常心理,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
理解孤独,满足情感需求
身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注定会有些孤独感。有一年暑假的一天,女儿本来和小朋友约好一起去玩,但是小朋友要跟爸妈去走亲戚,女儿落单了,好几天闷闷不乐。
纵然我是全情付出,但母亲也只能是母亲,孩子需要同龄小伙伴的陪伴,这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养一只狗狗。几乎所有人都会说,唉,养个孩子都觉得累,再加一只狗,那不是更累?我也很犹豫。但是,看到她眼中的渴望,我同意养一只狗,它可以替代性地满足孩子对于陪伴的需要,对于情感的需要。
“养狗可以,但是你得答应我,给狗洗澡这件事必须是你做。而且你要训练它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不准到处拉。”女儿开心地直点头。
女儿在她爸的陪同下买回了一只小狗,起名叫嘟嘟。
为了这只狗,女儿付出良多,当铲屎官,带它去打针办证,给它喂水喂狗粮,带它出去遛弯儿。女儿对它满满的都是爱,跟它说话,教训它,和它玩耍。有一段时间,她经常带嘟嘟到附近的一个驾校去遛弯儿,那里有空旷的练车场,旁边有树林,周围的养狗人士都在晚饭之后聚集到这里来遛狗。当小小的女儿带着小小的嘟嘟出现时,成为了大人们的焦点,他们都爱逗她和她的狗。问她你的狗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她都很大方地告诉人家,一点不怯场。听人家讲各自的养狗经验,她知道了怎么照顾嘟嘟。和别人家的狗玩耍,听狗的主人讲那些狗的故事,她很开心,性格越来越阳光开朗。
过春节,我们到亲戚家拜年,亲戚家刚好也抱了一只小狗,女儿就自告奋勇地给那只小狗洗澡,看她蹲在卫生间熟练地给小狗洗澡、吹毛,亲戚一个劲地夸她能干。我也发现,通过养狗狗,女儿学会了给予弱小者以爱、照顾,懂得了承担责任。
时隔十年,当我问女儿觉得妈妈对她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她笑着说:“让我养了嘟嘟。”
现在嘟嘟还在我们家愉快地生活,女儿对它说,你要一直活着哦,等我结婚的时候给我当伴娘。我听着呵呵地笑,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愿能够实现。
做一个有信息量的妈妈
有一次,女儿学古文《纣为象箸》,写纣王用象牙做的筷子让他的叔父箕子感到恐惧,因为他预见纣王在象箸之后会用犀牛角做的杯子,将会日渐奢糜,最终亡国。而事实果然如此。
我就跟她讲了我在心理学中得知的一个概念——狄德罗效应,说的是法国大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在得到一件新的睡袍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地毯、家具都陈旧简陋,从而生出更换所有物品以配得上这件华美袍子的心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为了与之相配获取更多之物的心理叫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效应。
女儿听得津津有味。
你看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祖先用成语来表达,西方人用名人效应。可见时代不一样,国家不一样,但是人们的心理是一致的,这也反映出了真理是普遍存在的。
女儿初学英语时,常常记不住单词,或者是今天记得明天忘记,于是我就给她讲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并且把这个曲线画在纸上贴在她的书桌前,让她掌握复习的时间,从而合理地复习,高效地记住单词以及其他知识点。
女儿因为参加艺考,有长达9个月的时间没有在学校上文化课;后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赶了上来,她掌握的科学学习方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引导孩子的学习上,父母最好要能做到授之以渔,一千句唠叨抵不上讲一个她能理解并臣服的道理。这就是我的体会。
现在,女儿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对于她学习上的事,基于一直以来的信任,我基本上不用操心,因为很早我就跟她约定,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女儿在拿到奖学金后送了我一份礼物,一瓶睡眠面膜,她开心地说,这可是我用学习赚到的钱买的哟。
编辑 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