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儿童成长;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68-01
课堂的主体是儿童,当阅读的视角聚焦在儿童的生活状态和内在需求时,强调儿童成长的个性化阅读便成了我们的目标追求。为此,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文本资源,创设儿童成长的别样路径
1.构建框架,为个性化阅读预留空间。
个性化教学要求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认知渠道和思维空间,所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置应该为学生构建粗线条式的框架,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展开深入有效对话。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苏教版五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依据小说旨在刻画人物形象的特质,以“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为抓手统领全文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这就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体验提供了契机。
2.灵活运用,为个性化阅读寻找支架。
个性化阅读在教学策略的构建上,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第13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后得出课文描写了“自由”,然后引领学生以“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表现这一特点的”对文本的语言密码进行探究,学生则尝试从语段中不同的句式进行感知表达,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这里得到彰显。
二、设计个性化训练,架设儿童成长的自然之梯
1.注重趣味性,激发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下《将相和》中蔺相如举起宝玉就要向柱子上撞这一段时,这样提问:蔺相如会不会真往柱子上撞?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可见,教师的精心设问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2.聚焦情境性,唤醒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语言的训练唯有与相应的情境交融,才能彰显出独有的表达魅力。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当彭德怀无奈之下枪杀了心爱的坐骑之后,他缓缓地摘下了军帽。此时此刻,彭德怀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在教学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动笔创作,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彭德怀与他的坐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患难与共的场景,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然后顺势而导,让学生对人物的心境进行表达,他们个性化的表达是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探究。
三、强化点拨评价,增添儿童成长的智慧动力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执教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一段时,一名学生读得很流利,但没有感情。孙老师评价:“读得真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而且没有一个字读错。如果你能读得让我感到天游峰台阶多,爬起来累那就更好了。”孙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既准确客观、具体清楚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又十分得体、清楚地提出了教师的期待和改进的目标。于是,该生再读,当读到“一千八百多级”时,孙老师在一旁仰天长望,并倒抽一口冷气说:“这天游峰可真高啊!爬天游峰可真累啊!”孙老师联系语境的随机适度评价,是对学生最为直观的肯定与激励,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爬山”的办法,掀起了课堂教学高潮。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只有充分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能绽放出独有的魅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才会拥有肥沃的土壤。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68-01
课堂的主体是儿童,当阅读的视角聚焦在儿童的生活状态和内在需求时,强调儿童成长的个性化阅读便成了我们的目标追求。为此,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文本资源,创设儿童成长的别样路径
1.构建框架,为个性化阅读预留空间。
个性化教学要求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认知渠道和思维空间,所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置应该为学生构建粗线条式的框架,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展开深入有效对话。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苏教版五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依据小说旨在刻画人物形象的特质,以“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为抓手统领全文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这就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体验提供了契机。
2.灵活运用,为个性化阅读寻找支架。
个性化阅读在教学策略的构建上,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第13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后得出课文描写了“自由”,然后引领学生以“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表现这一特点的”对文本的语言密码进行探究,学生则尝试从语段中不同的句式进行感知表达,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这里得到彰显。
二、设计个性化训练,架设儿童成长的自然之梯
1.注重趣味性,激发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下《将相和》中蔺相如举起宝玉就要向柱子上撞这一段时,这样提问:蔺相如会不会真往柱子上撞?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可见,教师的精心设问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2.聚焦情境性,唤醒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语言的训练唯有与相应的情境交融,才能彰显出独有的表达魅力。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当彭德怀无奈之下枪杀了心爱的坐骑之后,他缓缓地摘下了军帽。此时此刻,彭德怀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在教学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动笔创作,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彭德怀与他的坐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患难与共的场景,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然后顺势而导,让学生对人物的心境进行表达,他们个性化的表达是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探究。
三、强化点拨评价,增添儿童成长的智慧动力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执教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一段时,一名学生读得很流利,但没有感情。孙老师评价:“读得真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而且没有一个字读错。如果你能读得让我感到天游峰台阶多,爬起来累那就更好了。”孙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既准确客观、具体清楚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又十分得体、清楚地提出了教师的期待和改进的目标。于是,该生再读,当读到“一千八百多级”时,孙老师在一旁仰天长望,并倒抽一口冷气说:“这天游峰可真高啊!爬天游峰可真累啊!”孙老师联系语境的随机适度评价,是对学生最为直观的肯定与激励,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爬山”的办法,掀起了课堂教学高潮。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只有充分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能绽放出独有的魅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才会拥有肥沃的土壤。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