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压线路特有的技术状况和用户用电的多样性决定了低压线损成因的错综复杂。该文对于线损方面的管理现实过程中经常看的若干台区线损率异常现象,着重研究其形成理由,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台区;线损;异常;解决方法
1 异常现象1:线损率出现“此消彼长”
某一台区线损率连续数月异常增大,同时相邻台区的线损率明显较低甚至出现负值,台区之间线损率呈现“此消彼长”互补的现象。
1.1 原因分析
通常发生在台区技改新增或撤消了公用变压器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①台区内公用变压器与所供用户不对应。配变台区现场“变与户”对应关系不清晰。
②营销系统未及时根据实际“变与户”变动而更新相应信息,使营销系统保存的“变与户”对应资料与实际不符,造成线损统计的偏差。
1.2 解决方法
对线损率异常的台区开展“变与户”对应关系的检查与查对。调用营销系统台区用户信息资料与原始资料核对;现场技术采样核对;在营销系统内根据现场采样结果更改用户信息,若现场台区“变与户”对应关系不明确,且线路走向不明朗,可采用DS-2018配变台区用户识别仪逐户与变压器核对,能简单高效解决配变老台区“变与户”不对应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没有配变用户识别仪,也可根据线路走向或地下电缆标识牌的指示逐一排查,必要时可通过拉电方法加以识别。一旦现场核对确认后,应及时做好记录,准确无误录入营销系统,切实做好台区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
2 异常现象2:同一台区某段时间内线损率
台区某段时间内线损率变化幅度大,线损率总体不稳,异常波动频繁发生。
2.1 原因分析
台区出现这种现象大多数是抄表质量不高,通常是抄表人员抄表不到位或出现漏抄、错抄、估抄。此外也可能是由于抄表的顺序和时间出现偏差,造成抄表时间不一致。由于台区下面普通居民用电户是按照单双月来抄表,对于抄表周期为每月抄表的台区总表来说,供电量会跟下面台区所挂居民用户的售电量取数的时间段造成不一致,从而造成供电量远远小于售电量。因此,台区总表也应该严格按照其下所挂接居民用户来设置其抄表周期。
2.2 解决方法
强化抄表人员的责任意识, 开展技能培训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水平,细化量化抄表质量,严格进行所辖台区的全面考核。尽可能运用配变监察自动化系统对低压负荷的监控,进一步完善营销系统营业分析功能,有条件的台区可采用远抄集抄系统抄表。对于现在已有的台区考核表抄表周期,按照每个台区下面用户的抄表周期,批量更新。另外,台区下面既有单月又有双月抄表的情况,用户自行解决。
3 异常现象3:台区内短时间线损率变化大
台区内原线损率长期正常稳定,但在短时间内线损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随后较长时期内又在某一值附近排徊。
3.1 原因分析
季节性用电及临时用电、追补电量、用户窃电、公用台变总表与分表及TA错误接线或故障、表计及更换后当月用电量没有进入台区线损报表统计等。
3.2 解决方法
应检查左右几方面:是否有临时性、紧急性用电电量未计入台区;是否存在窃电现象;抄表是否到位;台区内用户供电线路三相是否平衡。若线损率大幅下降,应检查是否有临时性追补电量及囤积电量进入。检查无误后,可根据“随后较长时期排徊在某一值附近”的现象,重点检查公用台变总表和用户的表计与TA运行情况,有无存在表计、TA接线错误和故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表计、TA轮换后的二、三个月内会引起台区线损较大幅度波动,通常表计全部轮换约一个月后,台区线损才能恢复稳定。
4 异常现象4:台区线损率偏高,功率因素偏低
4.1 原因分析
由于认识和管理体制的原因,低压无功管理相对呈粗放状态,忽视台区无功补偿和无功就地平衡,因线路无功功率过大所引起的高损耗问题相当突出。
4.2 解决方法
从技术降损的角度适宜采用低压无功就地平衡降损法。具体可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在低压线路中点或负荷集中之处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对电动机就地补偿(随机补偿)。
下面以某一台区无功补偿实例加以说明。某配变台区变压器容量315 kVA,采用配变低压侧无功集中补偿,补偿容量60 kvar。补偿后功率因数约0.76,线损率约13%。该台区内有一拉丝厂,动力设备功率100 kW,未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线损分析结果认为,该用户无功补偿不足是引起线损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供电人员耐心的说服工作和及时的技术支持,用户于2007年10月份在电动机侧安装50kvar无功自动补偿器,第二个月(12月)线损率便下降到6%左右,实测功率因数约0.95,较好地实现了无功就地补偿。安装无功补偿器前后的线损情况见表1。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电动机侧无功补偿后的台区实际损耗趋于正常,随机补偿效果显著。
5 异常现象5:台区线损率长期不明理由超出。
5.1 原因分析
此类现象通常是由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所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生活、生产用电量进一步增加,而中性线导线截面一般是相线截面的50%,台区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增损因素日益突出。
5.2 解决方法
对装有配变低压侧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表的台区,可从负荷控制方面的管理系统中调出配变运行记录进行数据研究,检查配变三相负荷实时分布。一般状况下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屈衡也可在配变室中进行负荷实测加以确认,即在用电低谷(早晨)、用电增长区(中午,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薄暮)三个不并且间段测量低压三相四线进线电流、低压三相四线各出线电流、测量中性线对地电压,并以用电高峰时段的三相负荷分配为基准。 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方法如下:
(1)将台区内所属的高用电户、一般用电户、低用电户、小企业户、养殖户、小商户等不同等级用户按负荷量均衡分配到三相上。
(2)从低压线路小支线到大支线依次调节。从线路末端开始调整,使中性电流不回流低压线路,或注径的路径最短。先认准中性线,从线路首端出发,沿着主线路—分支线路—末段线路,查寻到末端用户,并在“线路单负荷分配情况表”做好记录。以末端接点平衡—末段线路平衡—分支线路平衡—主线路平衡的顺序逐一平衡,最终实现线路出口平衡。
(3)接点平衡就地为主,就近为辅。农网改造中多从某一杆基上引出多路接户线,做好了杆基上端导线上的接火点平衡,可使中性电流仅在接户线中流动,不流入或尽量少流入低压线路,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若某一杆基上仅引出一路或两路接户线,或虽引出三路接户线,但每路实用电量差距过大,不能实现就地平衡,则考虑采用就近平衡。
(4)重视单相动力户的负荷调相工作。有些台区内有较多的以照明为主的动力用户,平时单相动力利用率较低,此时供电部门应及时与用户沟通,了解并掌握其用电情况,根据其单相负荷状况,结合台区线路结构和负荷分布,及时做好单相动力户的负荷调相工作,防止三相严重失衡现象的发生。
从线损的综合管理、多种降损技术并用的可操作性分析,若能将台区的三相负荷就地平衡和无功就地平衡二者相结合,对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降低电网的损耗,势必会产生好的预期效果。
6. 结束语
台区线损现象多变,成因复杂,实际线损通常由多个增损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综合治理台区线损更需各相关部门全力合作。同时,台区线损的各项因素又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农村电网改造前后的致损因素会发生主、次顺序上的变化,因此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线损管理人员更应该坚持不懈地做好台区的线损分析工作,将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紧密结合,积极发挥人的能动性,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以创新的姿态解决台区线损中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星莺,刘吴.电力网电能损耗.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孟晓丽,李意玲,盛万兴.一体化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3):87—90.
[3]陈海涵,邓昌辉,程启诚.配电网无功补偿降损效果的评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3):105—107.
[4]陈正浩.拓展电气互联技术新格局.电子工艺技术,2006,27(6)。366—369.
[5]刘教民,林涛,等.低压断路器网络化技术.低压电器,2005,5(5):36-39.
[6]范通让,配网设备的特性与选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7]谭金超.10 kV配电工程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关键词】台区;线损;异常;解决方法
1 异常现象1:线损率出现“此消彼长”
某一台区线损率连续数月异常增大,同时相邻台区的线损率明显较低甚至出现负值,台区之间线损率呈现“此消彼长”互补的现象。
1.1 原因分析
通常发生在台区技改新增或撤消了公用变压器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①台区内公用变压器与所供用户不对应。配变台区现场“变与户”对应关系不清晰。
②营销系统未及时根据实际“变与户”变动而更新相应信息,使营销系统保存的“变与户”对应资料与实际不符,造成线损统计的偏差。
1.2 解决方法
对线损率异常的台区开展“变与户”对应关系的检查与查对。调用营销系统台区用户信息资料与原始资料核对;现场技术采样核对;在营销系统内根据现场采样结果更改用户信息,若现场台区“变与户”对应关系不明确,且线路走向不明朗,可采用DS-2018配变台区用户识别仪逐户与变压器核对,能简单高效解决配变老台区“变与户”不对应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没有配变用户识别仪,也可根据线路走向或地下电缆标识牌的指示逐一排查,必要时可通过拉电方法加以识别。一旦现场核对确认后,应及时做好记录,准确无误录入营销系统,切实做好台区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
2 异常现象2:同一台区某段时间内线损率
台区某段时间内线损率变化幅度大,线损率总体不稳,异常波动频繁发生。
2.1 原因分析
台区出现这种现象大多数是抄表质量不高,通常是抄表人员抄表不到位或出现漏抄、错抄、估抄。此外也可能是由于抄表的顺序和时间出现偏差,造成抄表时间不一致。由于台区下面普通居民用电户是按照单双月来抄表,对于抄表周期为每月抄表的台区总表来说,供电量会跟下面台区所挂居民用户的售电量取数的时间段造成不一致,从而造成供电量远远小于售电量。因此,台区总表也应该严格按照其下所挂接居民用户来设置其抄表周期。
2.2 解决方法
强化抄表人员的责任意识, 开展技能培训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水平,细化量化抄表质量,严格进行所辖台区的全面考核。尽可能运用配变监察自动化系统对低压负荷的监控,进一步完善营销系统营业分析功能,有条件的台区可采用远抄集抄系统抄表。对于现在已有的台区考核表抄表周期,按照每个台区下面用户的抄表周期,批量更新。另外,台区下面既有单月又有双月抄表的情况,用户自行解决。
3 异常现象3:台区内短时间线损率变化大
台区内原线损率长期正常稳定,但在短时间内线损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随后较长时期内又在某一值附近排徊。
3.1 原因分析
季节性用电及临时用电、追补电量、用户窃电、公用台变总表与分表及TA错误接线或故障、表计及更换后当月用电量没有进入台区线损报表统计等。
3.2 解决方法
应检查左右几方面:是否有临时性、紧急性用电电量未计入台区;是否存在窃电现象;抄表是否到位;台区内用户供电线路三相是否平衡。若线损率大幅下降,应检查是否有临时性追补电量及囤积电量进入。检查无误后,可根据“随后较长时期排徊在某一值附近”的现象,重点检查公用台变总表和用户的表计与TA运行情况,有无存在表计、TA接线错误和故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表计、TA轮换后的二、三个月内会引起台区线损较大幅度波动,通常表计全部轮换约一个月后,台区线损才能恢复稳定。
4 异常现象4:台区线损率偏高,功率因素偏低
4.1 原因分析
由于认识和管理体制的原因,低压无功管理相对呈粗放状态,忽视台区无功补偿和无功就地平衡,因线路无功功率过大所引起的高损耗问题相当突出。
4.2 解决方法
从技术降损的角度适宜采用低压无功就地平衡降损法。具体可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在低压线路中点或负荷集中之处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对电动机就地补偿(随机补偿)。
下面以某一台区无功补偿实例加以说明。某配变台区变压器容量315 kVA,采用配变低压侧无功集中补偿,补偿容量60 kvar。补偿后功率因数约0.76,线损率约13%。该台区内有一拉丝厂,动力设备功率100 kW,未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线损分析结果认为,该用户无功补偿不足是引起线损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供电人员耐心的说服工作和及时的技术支持,用户于2007年10月份在电动机侧安装50kvar无功自动补偿器,第二个月(12月)线损率便下降到6%左右,实测功率因数约0.95,较好地实现了无功就地补偿。安装无功补偿器前后的线损情况见表1。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电动机侧无功补偿后的台区实际损耗趋于正常,随机补偿效果显著。
5 异常现象5:台区线损率长期不明理由超出。
5.1 原因分析
此类现象通常是由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所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生活、生产用电量进一步增加,而中性线导线截面一般是相线截面的50%,台区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增损因素日益突出。
5.2 解决方法
对装有配变低压侧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表的台区,可从负荷控制方面的管理系统中调出配变运行记录进行数据研究,检查配变三相负荷实时分布。一般状况下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屈衡也可在配变室中进行负荷实测加以确认,即在用电低谷(早晨)、用电增长区(中午,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薄暮)三个不并且间段测量低压三相四线进线电流、低压三相四线各出线电流、测量中性线对地电压,并以用电高峰时段的三相负荷分配为基准。 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方法如下:
(1)将台区内所属的高用电户、一般用电户、低用电户、小企业户、养殖户、小商户等不同等级用户按负荷量均衡分配到三相上。
(2)从低压线路小支线到大支线依次调节。从线路末端开始调整,使中性电流不回流低压线路,或注径的路径最短。先认准中性线,从线路首端出发,沿着主线路—分支线路—末段线路,查寻到末端用户,并在“线路单负荷分配情况表”做好记录。以末端接点平衡—末段线路平衡—分支线路平衡—主线路平衡的顺序逐一平衡,最终实现线路出口平衡。
(3)接点平衡就地为主,就近为辅。农网改造中多从某一杆基上引出多路接户线,做好了杆基上端导线上的接火点平衡,可使中性电流仅在接户线中流动,不流入或尽量少流入低压线路,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若某一杆基上仅引出一路或两路接户线,或虽引出三路接户线,但每路实用电量差距过大,不能实现就地平衡,则考虑采用就近平衡。
(4)重视单相动力户的负荷调相工作。有些台区内有较多的以照明为主的动力用户,平时单相动力利用率较低,此时供电部门应及时与用户沟通,了解并掌握其用电情况,根据其单相负荷状况,结合台区线路结构和负荷分布,及时做好单相动力户的负荷调相工作,防止三相严重失衡现象的发生。
从线损的综合管理、多种降损技术并用的可操作性分析,若能将台区的三相负荷就地平衡和无功就地平衡二者相结合,对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降低电网的损耗,势必会产生好的预期效果。
6. 结束语
台区线损现象多变,成因复杂,实际线损通常由多个增损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综合治理台区线损更需各相关部门全力合作。同时,台区线损的各项因素又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农村电网改造前后的致损因素会发生主、次顺序上的变化,因此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线损管理人员更应该坚持不懈地做好台区的线损分析工作,将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紧密结合,积极发挥人的能动性,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以创新的姿态解决台区线损中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星莺,刘吴.电力网电能损耗.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孟晓丽,李意玲,盛万兴.一体化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3):87—90.
[3]陈海涵,邓昌辉,程启诚.配电网无功补偿降损效果的评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3):105—107.
[4]陈正浩.拓展电气互联技术新格局.电子工艺技术,2006,27(6)。366—369.
[5]刘教民,林涛,等.低压断路器网络化技术.低压电器,2005,5(5):36-39.
[6]范通让,配网设备的特性与选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7]谭金超.10 kV配电工程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