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人的行为倾向,它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平时说的“习惯成自然”,就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每个人身上都有让人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也会有让人叫苦不迭的坏习惯。当一个人身上的坏习惯多过好习惯时,我们很容易把他称为“一个行为习惯不良的人”。
目前,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中职学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素质。荆州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的校训把“成长”放在首位,正是看到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中职学生日常行为问题表现
我从省重点高中班主任转任中职班主任,至今将近5年的时间,高中生与中职生行为习惯的差别之大,是在我意料之外的。中职生生活习惯、课堂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高中的学生可以说行为习惯没有大问题,他们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待人处世方面也很得体,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只需要操心他们的成绩。但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多数考不上高中甚至在初中时就辍学了,他们大部分是学困生,一直以来就得不到老师的关注,甚至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而去恶意地违反校纪校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对老师、家长撒谎。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迷茫,无所适从,于是便“破罐子破摔”。
生活上,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其他同学的感受,在集体荣誉前面,不能服从集体利益,逆反心理较重,反感长辈和教师的劝导;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组织纪律性也不强,上课喜欢迟到旷课,在课堂上吃东西、讲小话、玩手机、打瞌睡等现象屡劝不改;课余时间吸烟、酗酒、撒谎、早恋等现象屡见不鲜。他们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受约束,甚至不喜欢学校的一切活动,哪怕是娱乐性的集体活动也不感兴趣。因此,若将中职班主任说是“万能保姆”也不过分。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学生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统一。
我们所说的养成教育就是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日常行为习惯训练为着手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
1.学校德育规划,指导养成教育
我校中专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每学期制订不同的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将其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每周三下午是班会时间,按照工作计划,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题,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比如在班会时间播放《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动画片,故事有趣生动,避免了让学生接受死板严肃的说教。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美好品质,怎么样向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学习,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并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们除了用历史人物让学生感悟,还通过纪录片让学生走近“荆州好人”。如2016年度12岁的“荆州好人”杨清照顾弟弟和妹妹,辛苦地在地里干活,用稚嫩的肩膀和父亲一起撑起破碎的家。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杨清向我们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他的故事让不少观看的学生感动得流眼泪。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人物,通过主题班会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为了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我校中专部每周对各班的常规管理、习惯养成教育进行评比,表彰激励优秀班集体,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
2.班级常规管理,规范养成教育
班级的常规管理是落实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一个班级的习惯,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之为“班风”。班主任对班风的养成起决定性的作用。从新班成立开始,班主任就要让学生明确日常行为规范,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并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规章制度,并使用量化管理的方法去规范学生的行为,按时做好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提醒和帮助下,慢慢地由“受老师和班干部管理” 转变为“自己管理自己”。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習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起源于不起眼的小事。2016年,荆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街小巷“垃圾不落地”等文明标语处处可见。学校也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主题,开展过班会、板报和手抄报等各种主题活动。讲文明、讲卫生的概念本应该深入人心,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往往中午打扫过教室,下午两节课后教室又是一片狼藉。作为班主任的我走入教室,面对满地的垃圾,质问是谁丢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我。我又问值日生,值日生说中午他们已经把清洁工作做好了。教室里一片寂静,有的学生看着我,有的学生干脆低下头,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我没有发火,也没有继续去追问,而是拿起扫帚,自己扫了起来。当扫到班长的面前时,她接过我手中的扫帚,说:“老师,让我来吧!”接着,卫生委员、学习委员还有班上几个听话的学生都主动拿起扫帚开始打扫。晚上,我收到了一个学生发给我的短信,说垃圾是他们几个中午休息的时候扔的,在我当着全班学生问的时候,他们觉得站起来没面子,所以就没作声。他们道了歉,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乱扔垃圾,争取主动打扫教室卫生。看完,我觉得很庆幸,当时我没有怒气冲冲地一定要追查出丢垃圾的人,而是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们。对于中职生,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听惯了太多的指责与挑剔,加之他们正处于叛逆时期,越是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在教育上,换一种方式,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和学生一起和他们的坏习惯做斗争的过程,坏习惯有根深蒂固、反复无常的特点。班主任也要做到持之以恒,只要布置了的任务就必然进行检查,对完成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不认真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但不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公开批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有一个“教—扶—放”的过程,学生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要帮助他们持之以恒、发扬光大;不良的习惯,我们要帮助他们改正,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到自信,享受被表扬的满足感。尤其对那些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更要公开表扬,并告诉他们老师会继续关注他们的表现,使其一直保持好状态。
中职生年龄基本处于14岁到17岁之间,正是他们个体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养成的行为习惯对他们未来行为发展的方向起了很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这个关键时期,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建立和巩固,矫正其坏习惯,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这会对他们一生的行为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3.家校加强联系,延续养成教育
每个人一生都要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中成长,而对一个孩子影响最大的便是家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现在的中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集家庭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一个学期下来,老师辛辛苦苦地试图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当老师的努力初见成效的时候,就到了放寒假或是放暑假的时候,一两个月的假期归来,在家长们的“呵护”下,学生又被“打回了原形”。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依靠家长的配合。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不知道怎样去进行良好的家教。
针对这一情况,我充分利用手机平台,建立家长微信群。建立家长微信群的目的不是打小报告,通报学生在校的违纪情况,而是与家长有更顺畅的交流与沟通。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哪怕是他们的孩子在中考当中已经被“否定”;就算家长很清楚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他们还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在这里,“鼓励”真的是一种很有用的武器。
教师的鼓励是一种能改变学生的外在表现状态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的学习思想状态以波动的、快速前进的方式发展。鼓励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教师鼓励学生,找寻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将其闪光点展示给家长,尤其是展示在家长群里边,无疑是放大了学生的优点。这也增强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度,密切了家长与老師的关系。有家长和我交流过,在学生读初中的时候,他最怕接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每次接到电话,都是对孩子的指责批评,老师咄咄逼人,家长只有低头道歉的份,根本谈不上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和共同教育孩子。我会在家长群里面公开地表扬有进步的学生,也会私下里和家长交流学生存在的问题。每个月,我和家长们约定好时间,一起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充分集众家之长,来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学校和家庭的目标是一样的,和谐的家校关系也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孙 玲,张凤娟.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2]陈 昕.中职班主任工作[J].教育界,2013(7).
目前,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中职学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素质。荆州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的校训把“成长”放在首位,正是看到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中职学生日常行为问题表现
我从省重点高中班主任转任中职班主任,至今将近5年的时间,高中生与中职生行为习惯的差别之大,是在我意料之外的。中职生生活习惯、课堂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高中的学生可以说行为习惯没有大问题,他们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待人处世方面也很得体,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只需要操心他们的成绩。但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多数考不上高中甚至在初中时就辍学了,他们大部分是学困生,一直以来就得不到老师的关注,甚至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而去恶意地违反校纪校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对老师、家长撒谎。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迷茫,无所适从,于是便“破罐子破摔”。
生活上,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其他同学的感受,在集体荣誉前面,不能服从集体利益,逆反心理较重,反感长辈和教师的劝导;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组织纪律性也不强,上课喜欢迟到旷课,在课堂上吃东西、讲小话、玩手机、打瞌睡等现象屡劝不改;课余时间吸烟、酗酒、撒谎、早恋等现象屡见不鲜。他们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受约束,甚至不喜欢学校的一切活动,哪怕是娱乐性的集体活动也不感兴趣。因此,若将中职班主任说是“万能保姆”也不过分。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学生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统一。
我们所说的养成教育就是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日常行为习惯训练为着手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
1.学校德育规划,指导养成教育
我校中专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每学期制订不同的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将其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每周三下午是班会时间,按照工作计划,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题,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比如在班会时间播放《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动画片,故事有趣生动,避免了让学生接受死板严肃的说教。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美好品质,怎么样向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学习,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并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们除了用历史人物让学生感悟,还通过纪录片让学生走近“荆州好人”。如2016年度12岁的“荆州好人”杨清照顾弟弟和妹妹,辛苦地在地里干活,用稚嫩的肩膀和父亲一起撑起破碎的家。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杨清向我们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他的故事让不少观看的学生感动得流眼泪。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人物,通过主题班会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为了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我校中专部每周对各班的常规管理、习惯养成教育进行评比,表彰激励优秀班集体,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
2.班级常规管理,规范养成教育
班级的常规管理是落实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一个班级的习惯,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之为“班风”。班主任对班风的养成起决定性的作用。从新班成立开始,班主任就要让学生明确日常行为规范,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并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规章制度,并使用量化管理的方法去规范学生的行为,按时做好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提醒和帮助下,慢慢地由“受老师和班干部管理” 转变为“自己管理自己”。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習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起源于不起眼的小事。2016年,荆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街小巷“垃圾不落地”等文明标语处处可见。学校也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主题,开展过班会、板报和手抄报等各种主题活动。讲文明、讲卫生的概念本应该深入人心,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往往中午打扫过教室,下午两节课后教室又是一片狼藉。作为班主任的我走入教室,面对满地的垃圾,质问是谁丢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我。我又问值日生,值日生说中午他们已经把清洁工作做好了。教室里一片寂静,有的学生看着我,有的学生干脆低下头,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我没有发火,也没有继续去追问,而是拿起扫帚,自己扫了起来。当扫到班长的面前时,她接过我手中的扫帚,说:“老师,让我来吧!”接着,卫生委员、学习委员还有班上几个听话的学生都主动拿起扫帚开始打扫。晚上,我收到了一个学生发给我的短信,说垃圾是他们几个中午休息的时候扔的,在我当着全班学生问的时候,他们觉得站起来没面子,所以就没作声。他们道了歉,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乱扔垃圾,争取主动打扫教室卫生。看完,我觉得很庆幸,当时我没有怒气冲冲地一定要追查出丢垃圾的人,而是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们。对于中职生,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听惯了太多的指责与挑剔,加之他们正处于叛逆时期,越是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在教育上,换一种方式,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和学生一起和他们的坏习惯做斗争的过程,坏习惯有根深蒂固、反复无常的特点。班主任也要做到持之以恒,只要布置了的任务就必然进行检查,对完成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不认真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但不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公开批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有一个“教—扶—放”的过程,学生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要帮助他们持之以恒、发扬光大;不良的习惯,我们要帮助他们改正,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到自信,享受被表扬的满足感。尤其对那些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更要公开表扬,并告诉他们老师会继续关注他们的表现,使其一直保持好状态。
中职生年龄基本处于14岁到17岁之间,正是他们个体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养成的行为习惯对他们未来行为发展的方向起了很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这个关键时期,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建立和巩固,矫正其坏习惯,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这会对他们一生的行为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3.家校加强联系,延续养成教育
每个人一生都要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中成长,而对一个孩子影响最大的便是家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现在的中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集家庭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一个学期下来,老师辛辛苦苦地试图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当老师的努力初见成效的时候,就到了放寒假或是放暑假的时候,一两个月的假期归来,在家长们的“呵护”下,学生又被“打回了原形”。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依靠家长的配合。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不知道怎样去进行良好的家教。
针对这一情况,我充分利用手机平台,建立家长微信群。建立家长微信群的目的不是打小报告,通报学生在校的违纪情况,而是与家长有更顺畅的交流与沟通。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哪怕是他们的孩子在中考当中已经被“否定”;就算家长很清楚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他们还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在这里,“鼓励”真的是一种很有用的武器。
教师的鼓励是一种能改变学生的外在表现状态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的学习思想状态以波动的、快速前进的方式发展。鼓励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教师鼓励学生,找寻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将其闪光点展示给家长,尤其是展示在家长群里边,无疑是放大了学生的优点。这也增强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度,密切了家长与老師的关系。有家长和我交流过,在学生读初中的时候,他最怕接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每次接到电话,都是对孩子的指责批评,老师咄咄逼人,家长只有低头道歉的份,根本谈不上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和共同教育孩子。我会在家长群里面公开地表扬有进步的学生,也会私下里和家长交流学生存在的问题。每个月,我和家长们约定好时间,一起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充分集众家之长,来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学校和家庭的目标是一样的,和谐的家校关系也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孙 玲,张凤娟.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2]陈 昕.中职班主任工作[J].教育界,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