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针对本届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的特点,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了“课前预习—明确目标—合作探究—延伸拓展”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 教学模式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preliminary study
  Lin Ying
  Abstract: The teaching model is a start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form a stable structure. For current students have some basic knowledge and self-learning features, I took in teaching, "expected to preview - clear goals - cooperative inquiry - an extension of expansion" of teaching. This not only reflect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while a certain extent, also enhanced the children's language skill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junior high school;Teaching
  
  “所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1]近年来,笔者重新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四层八步”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理论,并针对本届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不断地摸索,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本人的教学模式总结如下,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课前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它是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本位,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益不可或缺的环节。具体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内容:
  1.诵读课文
  巢宗棋在《关于新课标及语文课程性质的对话》一文中,提到“诵读的四点作用:①积累字词句篇的语言材料;②在头脑里建立、贮存感性的语言模型;③从头脑到发音器官以及其他器官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④经历情感的体验,接受文化、审美的熏陶。”[2]的确如此,好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感知课文,强化认读效果,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深入理解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语感。
  2.掌握字词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艾伟曾给“识字”一个经典的解释:“所谓识字者谓见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也。”[3]所以我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把生字词圈起来,并学会利用工具书,弄清字音、词义,同时还要会写。另外还有意培养他们根据上下文(具体的语言环境)推断语义的能力,真正做到“见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 ”从而增加识字量,丰富词汇。
  3.搜集资料
  课程目标对初中生有明确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4]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通常要求他们课前搜集作者资料、背景资料、或与文章相关的故事知识等。学生有了学习课文的第一手资料,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权。
  4.阅读感受
  学生在通读课文后,势必会对课文中的一些内容或一句话感兴趣。这可能是他们所欣赏的,也可能是疑惑或否定的,他们会有一吐为快的冲动。由于学生的信息贮存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程理念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5]所以,我一般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几遍之后,写写阅读感受。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结构的分析、语言表达的理解等,也可以是对课文的主观感受。学生动笔之前就必须认真阅读文本,并且要进行思考。有了这一环节,课上的“合作探究”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其主体性。
  二、明确目标
  刘良华在讨论“怎样才算一堂好课”中提到“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自己的目标,这是一个常识,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6]
  语文出版社的这套教科书就非常注意到文体引路。它把相同文体的课文归为一单元,并设有“单元说明”。“单元说明”明确本单元课文的文体、内容及学习目标等。所以我在教每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之前,都一定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单元说明”,教会他们如何把握单元的学习目标。例如七年级(上)第二单元,通过对“单元说明”的学习,可把学习目标归纳为两点①要学会拥有一颗爱心,懂得爱人,爱父母,爱朋友,爱祖国;②懂得写人就要着眼于表现人物的特点。目标“②”是单元学习的重点,那么如何表现人物的特点呢?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具体课文,这样学习目标明确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元课文学完之后,再针对目标进行总结。比如《回忆我的母亲》侧重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小巷深处》注意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的老师》运用侧面描写和反衬手法突出人物形象。《“两弹”元勋邓稼先》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进行归纳比较后,学生就能辨别出同一体裁文章的不同布局及表现方法,形成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几个单元训练下来,现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一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更强,学习效率提高很多。
  三、合作探究
  全国特级教师钱梦龙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模式。他强调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做好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我主要采用设计探究性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问题主要围绕“学习目标”来设计,并且尽量避免与课后练习雷同,尽可能有新意,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如教《回忆我的母亲》,抓住课文的学习重点后,我曾设计两个教学方案,一个是设计表格填空(如下);另一个“说说朱德的母亲”。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母亲的思想品质
  
  比较之后,我认为虽然用表格的形式,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如何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母亲的思想品质,并且也能让学生再次领会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的特点。但第二个方案的形式应该更能体现课程理念,学生觉得较有趣。课上学生积极发言,所交流的除了表格的内容外,还分析课文质朴而富有深情的语言风格。整堂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课堂效果良好。在学生研讨的基础上,我通常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处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解惑或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归纳出结论。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教《小巷深处》,在检查学生预习作业之后,我就设计“交流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并说说理由。”一题,学生先小组合作探究,后全班交流。待学生讨论之后,我再加以归纳明确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盲母在生活中对养女深沉而又无微不至的爱。②课文还通过对盲母外貌、神态、语言以及动作描写,表现母亲辛勤劳作、无私付出的伟大母爱。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觉得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碰到新的知识点,教师就得先把这一知识讲清、讲透,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再运用。
  四、延伸拓展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学要求从课内所学出发,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同时又能扩大眼界,激发兴趣,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延伸拓展的途径很多,在此我着重介绍利用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拓展。《语文出版社》这套书很多课文后面都设有拓展性练习,这些练习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种类型①不同文章的对比阅读。如《春》(朱自清)课后练习五“读读下面几段描写春风的文字,谈谈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与课文第五段有什么不同。”②由课文向名著的拓展阅读。如《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课后练习四“……课外阅读他的儿童惊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再如《美猴王》课后练习三“课外阅读《西游记》,选一两个精彩片断讲给同学听……”③开展与课文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如《“两弹”元勋邓稼先》(顾迈南)课后练习三“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又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你还知道哪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再如《竹林深处有人家》(黄蒙田)课后练习三“……搜集有关竹的诗、文、绘画资料”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练习,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搜集,课上交流。此外,还可以充分把《读本》结合起来对比阅读。例如教完《济南的冬天》之后,可以安排阅读《济南的秋天》(读本),这样学生就能再次领会写景散文的特点以及老舍的写作风格等;再如教完冰心《忆读书》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读本》中新风霞《我和书》、叶文玲《我的“长生果”》及李广心《四季读书法》等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学生就能更清楚地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掌握读书的科学方法。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等途径来帮助学生延伸拓展。
  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学者斯文•温德尔曾指出:“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模式无疑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针对自己的目的去选择正确的模式。”[7]所以,采取什么教学模式,主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3][7] 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4][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刘良华.教师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作者在美国、加拿大担任访问学者和汉语教师期间,对两国ESL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基本模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就此产生了一些感想。本文提出,美加两国ESL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对我国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ESL; 美加两国ESL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发展; 启示  The Implications of Canadian and A
期刊
摘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通过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分析,指出了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占有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 科学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的总结和探索得出的。实验既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实验做
期刊
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创设丰富的写作体裁题材,通过佳句佳篇欣赏,模仿性创作,语境化创作,个性化创作等途径来实施学生的创造性写作,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推动学生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创造性; 写作; 评价     新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信息和情感,叙述事情,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写出各种体裁的应用文(信函、通知、申请书
期刊
教学反思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为动力,强调“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的过程。学会反思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阶梯。实践证明,由教师本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促进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活动课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听与说的技能为主要内容,以激发兴趣和培养语感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和表达思想。如何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教师所面临的首先是自我挑战。要想实现课改目标,最根本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自觉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开放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
期刊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內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一、目的激趣。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
期刊
摘要: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关键词:观察; 体验; 以人为本; 数感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原有方式,进行深刻的改革。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即调动学生审美情趣,学会审美、学会赏美,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学会享受语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呢?一是艺术导课,激发兴趣;二是创设情境,引发共鸣;三是塑好语言形象,体验真情美感。  关键词:艺术导课;创设情境; 语言形象; 享受语文     近年来,虽然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改革
期刊
摘要:参与式教学和新一轮课程改革都十分强调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师不再是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接受者和执行者,他们在参与式教学和新课程改革中所出任的角色发生和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数学参与式教学;新课程理念     中英基础教育项目所倡导的参与式教学,与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已经在我县实施了2~3年了,那么,参与式教学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究竟在哪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激活了数学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只要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就会在课堂教学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化静为动,将事物生动、形象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