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养,还要增强他们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然而案例教学法主要以提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前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活化了课程知识,为地理学科教学注入了活力,从而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应用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广大地理教师的认可,在地理教学中的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它把案例作为载体,有效地将地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与普通的教学形式进行相互补充,不断地优化教学课堂,使地理教学课堂变得生机昂然,异彩纷呈。
一、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它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应该用于何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增长实际操作的才干。如在学习了关于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案例后,学生不仅要知道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而且要清楚这些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工业的,工业的区位因素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并能够对家乡或著名企业的工业区位进行分析。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所积累的经验应用于案例,根据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作出客观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与一般基础理论课相比,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不同的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同。教师的作用虽然不同于直接授课,但要介绍分析框架或理论工具,引导学员的分析过程,对学员的不同观点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对有些重要的理念给予提示。这些都要求教师熟透案例,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立足实际生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讲解的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甚远,难以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情感共鸣。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尽量往学生的日常生活靠近,寻找共同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在上《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介绍一下去过的风景名胜,以此为案例,把教材理论知识套进去,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一些现成的教学案例虽然有很多的专业分析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但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份教学参考资料,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差不多。让学生分析自己举出的例子,尝试总结一个地方旅游业发达的原因,从中获得启发。这种做法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为了让高中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所以在运用案例时,一定事先分析它的可行性,设法让它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案例本来就来源于社会实践,教师要做的就是让案例重新回归到生活中去。案例一般都是较为典型的,代表了一类事件,要让学生看到案例背后的规律,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触类旁通。
(二)针对案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然后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例如,在讲到地球上的水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学生会想到南方降水量较多,江河湖泊也较多,而北方常年干旱,教师进行引导,这些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进行思考,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学生很快就能想到海洋、河流等,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地球上水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最后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呢。通过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再进行指导的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思考,想办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合案例拓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结合案例拓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水稻种植业”的教学为例,第一层面:教师参照课本提供水稻种植的典型案例,并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和分析。第二层面:让学生对照书,归纳出水稻生产的特点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第三层面:向学生介绍美国、日本水稻生产的情况,使学生理解不同地域农业类型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制约。第四层面:分小组讨论,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科技兴农、正确协调人地关系从而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再比如,在地理新教材高一下册的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的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以本地区为例来探讨汽车客运站布局。伴随着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汽车客运站和公交线路数量及位置的选择。提出①原来汽车站和公交线路在城中的数量及位置有何优劣?②现在汽车站和公交线路在城中的位置有何优劣?③为什么汽车站和公交线路要进行这样的变化?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学科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地理与其他学科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将地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综合性和包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具有交叉性质的内容,选择包含多种学科知识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全局化的学习理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结语
案例教学早已提出,也在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所运用。但总体而言还不是很成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广大教师要深刻理解案例教学的优点,克服重重困难,将案例教学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下去,构建更为先进、高效、人性化的高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黎劲松.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150-151.
[2]羅秀清.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14:94+9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应用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广大地理教师的认可,在地理教学中的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它把案例作为载体,有效地将地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与普通的教学形式进行相互补充,不断地优化教学课堂,使地理教学课堂变得生机昂然,异彩纷呈。
一、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它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应该用于何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增长实际操作的才干。如在学习了关于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案例后,学生不仅要知道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而且要清楚这些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工业的,工业的区位因素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并能够对家乡或著名企业的工业区位进行分析。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所积累的经验应用于案例,根据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作出客观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与一般基础理论课相比,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不同的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同。教师的作用虽然不同于直接授课,但要介绍分析框架或理论工具,引导学员的分析过程,对学员的不同观点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对有些重要的理念给予提示。这些都要求教师熟透案例,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立足实际生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讲解的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甚远,难以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情感共鸣。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尽量往学生的日常生活靠近,寻找共同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在上《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介绍一下去过的风景名胜,以此为案例,把教材理论知识套进去,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一些现成的教学案例虽然有很多的专业分析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但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份教学参考资料,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差不多。让学生分析自己举出的例子,尝试总结一个地方旅游业发达的原因,从中获得启发。这种做法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为了让高中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所以在运用案例时,一定事先分析它的可行性,设法让它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案例本来就来源于社会实践,教师要做的就是让案例重新回归到生活中去。案例一般都是较为典型的,代表了一类事件,要让学生看到案例背后的规律,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触类旁通。
(二)针对案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然后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例如,在讲到地球上的水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学生会想到南方降水量较多,江河湖泊也较多,而北方常年干旱,教师进行引导,这些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进行思考,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学生很快就能想到海洋、河流等,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地球上水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最后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呢。通过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再进行指导的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思考,想办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合案例拓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结合案例拓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水稻种植业”的教学为例,第一层面:教师参照课本提供水稻种植的典型案例,并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和分析。第二层面:让学生对照书,归纳出水稻生产的特点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第三层面:向学生介绍美国、日本水稻生产的情况,使学生理解不同地域农业类型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制约。第四层面:分小组讨论,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科技兴农、正确协调人地关系从而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再比如,在地理新教材高一下册的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的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以本地区为例来探讨汽车客运站布局。伴随着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汽车客运站和公交线路数量及位置的选择。提出①原来汽车站和公交线路在城中的数量及位置有何优劣?②现在汽车站和公交线路在城中的位置有何优劣?③为什么汽车站和公交线路要进行这样的变化?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学科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地理与其他学科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将地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综合性和包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具有交叉性质的内容,选择包含多种学科知识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全局化的学习理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结语
案例教学早已提出,也在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所运用。但总体而言还不是很成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广大教师要深刻理解案例教学的优点,克服重重困难,将案例教学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下去,构建更为先进、高效、人性化的高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黎劲松.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150-151.
[2]羅秀清.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1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