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红鹰软件学院工程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作者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对钢筋砼施工技术做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钢筋砼;钢筋工程;砼工程;模板工程
Abstract: DaGongYing software college engineering subject structure and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author in the actual participation in process,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do some summary.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Reinforcing bar engineering; Concrete projects; Templat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钢筋砼材料概况
本工程的钢筋现场制作,制作好的钢筋必须根据不同的构件部位,不同规格类型编号分类整齐堆放,并挂牌标记,便于查找取用。
本工程结构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砼搅拌采用自动上料,自动称量,机动出料和集中控制。
2 钢筋工程
2.1 施工工艺
钢筋合格化验收→钢筋物理试验→钢筋翻样校对→钢筋制作→钢筋运输→扎筋→验收
2.2 主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分批检验,包括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规定抽取试样送试验室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表面损伤和锈蚀严重的钢筋,严禁使用。油污、少量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2)梁钢筋水平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根据设计要求,柱钢筋竖向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钢筋在制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对该批钢筋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绑扎前,应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钢筋直径、位置、间距的准确,钢筋弯钩方向、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搭接位置及接头位置应按设计图纸和现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并放好垫块(垫块用C40细石砼制作),间距1000mm,呈梅花形布置。绑扎时要牢固无松动变形现象的发生。
4)柱插筋伸入承臺,必须达到设计的长度要求,位置应作准确无误。
5)钢筋绑扎完成后,应自检合格后交项目部质检员复核,无误后,即报建设、监理单位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按防震要求配制箍筋135°弯角,弯钩平直长度10d。圆盘钢筋采用卷扬机进行钢筋冷拉调直,冷拉以控制冷拉率的方法进行,Ⅰ级钢筋冷接率小于4%。
7)钢筋切断机刃口根据切断直径及时调换,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起现象。
8)有关施工人员根据配料单成型钢筋进行绑扎,班组负责人必须熟悉掌握施工图要求,并按施工图对照配料单和半成品钢筋进行全面校对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根据项目工程师技术交底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进行绑扎,完工后通过自检合格交项目质量员复核无误,办理隐蔽工程鉴证手续,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9)柱钢筋定位必须准确牢固,严防移位。加强箍按要求放置。
10)板筋绑扎后,严禁工作人员直接踩在钢筋上行走。
11)梁、柱交接核心区箍筋间距要按设计要求加密,绑扎钢筋前先将柱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扎。
3 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支撑采用φ48×3.5厚的钢管
3.1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轴线复核→翻样校对→框架柱支模→承重架搭设→平台支模→清理杂物→验收→拆模。
3.2主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根据施工图纸做好模板配板设计,包括模板平面分块图、模板组装图、节点大样及支撑系统的位置等,确保工程施工速度和质量。
(2)根据本工程特点,支模均采用优质的18厚的九夹板,所有的柱模、梁底模、梁侧模等在车间制成定型模板,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
(3)当梁高超过800mm时,除梁侧模板支撑采用木档外,另用Φ14间距700对穿杆加固。
(4)支模前根据轴线和标高,用钢尺等分出各构件实际尺寸、位置和标高,弹好墨线,作为支模基准线。
(5)柱模板安装前,先在其根部面上用1:2水泥砂浆找平,确保模板标高统一。当柱截面尺寸大于600mm时,增加采用Φ14对穿螺丝间距600mm,为保证柱角不漏浆,柱角用双面粘胶带粘贴。安装后,校正截面尺寸、位置和标高,加以临时固定,最后用垂球校正垂直度。并加固其支撑系统,使整个支模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6)本工程承重架支撑体系均采用Φ48×3.5钢管扣件支撑,为了使模板其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结构构件位置、形状和尺寸的正确性,框架梁间距900mm,次梁及平台板间距为1000mm。搭设承重架时,先搭设纵横两方向框架梁承重架,再搭设每一轴线跨内次梁与平台承重架。并使框架承重架与次梁及平台承重架有效连接,加强整体稳定性。
(7)平台梁、板支模时,先在底部搭设承重架、搁栅,安装底模和侧模,复核轴线和标高、截面尺寸无误后,进行加固,保证模板系统特别是节点处不会发生变形、位移和胀模。模板表面刷清漆,接缝处用粘胶带粘贴,保证不漏浆。
(8)板式楼梯支模前根据楼梯段的斜长用钢管排架搭设楼梯平台的支撑,再搭设梯板支撑系统。支模时先立梯口梁和平台梁模板。再铺设梯板和平台板底模,整个模板系统校正复核无误后进行固定。
(9)模板安装过程中要进行预埋件的技术复核工作。
(10)当砼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进行拆模,拆模时严格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架部分的顺序进行,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结构砼质量。
(11)板在拆除过程中必须加强保护,逐块下传,不得抛掷,拆下后及时清理干净,修复受损部件,板面刷好隔离剂,并按规格分类堆放,便于周转使用。
4 砼工程
4.1 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原材料进场→材料检验合格后→配合比设计→现场搅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配合比)→砼泵车→入模浇捣→成型→上表面修正→养护→拆模
4.2 施工
1)按照各施工部位砼强度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原材料先到试验室统一试制砼配合比配料单,在砼搅拌机旁挂牌公布每拌砼原材料清单。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技术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雨期施工根据粗细骨料的含水量,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的用量,夏季施工高温时对粗细骨料搭设遮阴棚,,从而降低原材料的入筒温度,降低水泥水化过程中砼内部温度,以控制砼的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降低砼出筒温度,延长初凝时间。
2)搅拌好的砼要做好基本卸尽,在全部卸出前不能投入后续拌和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避免砼搅拌出现“夹生”现象。
3)集中搅拌所用的材料及外加剂必须符合规定,使用前进行原材料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砼中宜掺用高效减水剂,降低水灰比,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改善砼的和易性。
4.3 主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砼浇筑前模板要自检,保证支撑牢固;钢筋要通过验收,确保受力钢筋位置准确,并清理干净浇水润湿。
2)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捣砼时,插入深度应进入前一层已浇筑的砼内50~100mm,以使两个浇筑层连接成整体。但不能直接作用在模板和钢筋上,插入点应均匀排列,其间距应小于振动棒的有效作用半径,并且严禁漏振或过振。
3)对梁柱、柱墙接头钢筋密集等重点部位应延长振捣时间,直到不发生气泡,砼表面浮出水泥浆为止。
4)浇筑柱砼时,对柱高度太高的,应留设门子板,配置串筒和下料斗,保证柱砼浇捣密实。
5)柱子施工缝留置在基础顶面、各层楼板面及梁底下50mm处或梁锚筋底。
6)浇筑板砼原则上一次浇捣完毕,中间不再留施工缝, 若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缝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A、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N/㎜2。
B、先清理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砼, 同时加以凿毛,用水冲冼并充分湿润。钢筋上的油污、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C、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5mm~10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
D、从垂直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应加强施工缝接缝的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E、對现浇的楼、地、屋面板等应用水准仪测出标高,沿梁每隔2m焊一根钢筋条,纵横布置,并用红油漆在钢筋条上作出标高线,砼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割除控制标高的钢筋条。
F、为防止裂缝产生,砼表面应认真处理, 砼振实后按标高用刮尺刮平,再用木抹抹实;待砼终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木抹搓平,以闭合收水裂缝。
4.4砼养护
1) 砼浇捣后用草袋和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 直到砼达到一定强度为止。一般情况下,砼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昼夜。
2) 新浇筑的砼早期失水,对砼强度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在浇筑后12小时内应加强养护。
3) 当外界气温低于5℃时,水化过程及水分蒸发都比较缓慢,必须覆盖不需浇水。
4)所有砼施工须做好砼施工日记,并按设计规范要求,以及建设、监理单位的建议,对砼抽样做试块,标明部位、日期和强度等级,并派专人养护和抽样,送试验室实验。
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钢筋、模板及砼各分项工程中重点部位及关键环节的严格控制,使该项目的工程质量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钢筋砼;钢筋工程;砼工程;模板工程
Abstract: DaGongYing software college engineering subject structure and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author in the actual participation in process,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do some summary.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Reinforcing bar engineering; Concrete projects; Templat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钢筋砼材料概况
本工程的钢筋现场制作,制作好的钢筋必须根据不同的构件部位,不同规格类型编号分类整齐堆放,并挂牌标记,便于查找取用。
本工程结构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砼搅拌采用自动上料,自动称量,机动出料和集中控制。
2 钢筋工程
2.1 施工工艺
钢筋合格化验收→钢筋物理试验→钢筋翻样校对→钢筋制作→钢筋运输→扎筋→验收
2.2 主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分批检验,包括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规定抽取试样送试验室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表面损伤和锈蚀严重的钢筋,严禁使用。油污、少量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2)梁钢筋水平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根据设计要求,柱钢筋竖向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钢筋在制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对该批钢筋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绑扎前,应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钢筋直径、位置、间距的准确,钢筋弯钩方向、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搭接位置及接头位置应按设计图纸和现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并放好垫块(垫块用C40细石砼制作),间距1000mm,呈梅花形布置。绑扎时要牢固无松动变形现象的发生。
4)柱插筋伸入承臺,必须达到设计的长度要求,位置应作准确无误。
5)钢筋绑扎完成后,应自检合格后交项目部质检员复核,无误后,即报建设、监理单位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按防震要求配制箍筋135°弯角,弯钩平直长度10d。圆盘钢筋采用卷扬机进行钢筋冷拉调直,冷拉以控制冷拉率的方法进行,Ⅰ级钢筋冷接率小于4%。
7)钢筋切断机刃口根据切断直径及时调换,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起现象。
8)有关施工人员根据配料单成型钢筋进行绑扎,班组负责人必须熟悉掌握施工图要求,并按施工图对照配料单和半成品钢筋进行全面校对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根据项目工程师技术交底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进行绑扎,完工后通过自检合格交项目质量员复核无误,办理隐蔽工程鉴证手续,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9)柱钢筋定位必须准确牢固,严防移位。加强箍按要求放置。
10)板筋绑扎后,严禁工作人员直接踩在钢筋上行走。
11)梁、柱交接核心区箍筋间距要按设计要求加密,绑扎钢筋前先将柱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扎。
3 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支撑采用φ48×3.5厚的钢管
3.1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轴线复核→翻样校对→框架柱支模→承重架搭设→平台支模→清理杂物→验收→拆模。
3.2主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根据施工图纸做好模板配板设计,包括模板平面分块图、模板组装图、节点大样及支撑系统的位置等,确保工程施工速度和质量。
(2)根据本工程特点,支模均采用优质的18厚的九夹板,所有的柱模、梁底模、梁侧模等在车间制成定型模板,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
(3)当梁高超过800mm时,除梁侧模板支撑采用木档外,另用Φ14间距700对穿杆加固。
(4)支模前根据轴线和标高,用钢尺等分出各构件实际尺寸、位置和标高,弹好墨线,作为支模基准线。
(5)柱模板安装前,先在其根部面上用1:2水泥砂浆找平,确保模板标高统一。当柱截面尺寸大于600mm时,增加采用Φ14对穿螺丝间距600mm,为保证柱角不漏浆,柱角用双面粘胶带粘贴。安装后,校正截面尺寸、位置和标高,加以临时固定,最后用垂球校正垂直度。并加固其支撑系统,使整个支模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6)本工程承重架支撑体系均采用Φ48×3.5钢管扣件支撑,为了使模板其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结构构件位置、形状和尺寸的正确性,框架梁间距900mm,次梁及平台板间距为1000mm。搭设承重架时,先搭设纵横两方向框架梁承重架,再搭设每一轴线跨内次梁与平台承重架。并使框架承重架与次梁及平台承重架有效连接,加强整体稳定性。
(7)平台梁、板支模时,先在底部搭设承重架、搁栅,安装底模和侧模,复核轴线和标高、截面尺寸无误后,进行加固,保证模板系统特别是节点处不会发生变形、位移和胀模。模板表面刷清漆,接缝处用粘胶带粘贴,保证不漏浆。
(8)板式楼梯支模前根据楼梯段的斜长用钢管排架搭设楼梯平台的支撑,再搭设梯板支撑系统。支模时先立梯口梁和平台梁模板。再铺设梯板和平台板底模,整个模板系统校正复核无误后进行固定。
(9)模板安装过程中要进行预埋件的技术复核工作。
(10)当砼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进行拆模,拆模时严格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架部分的顺序进行,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结构砼质量。
(11)板在拆除过程中必须加强保护,逐块下传,不得抛掷,拆下后及时清理干净,修复受损部件,板面刷好隔离剂,并按规格分类堆放,便于周转使用。
4 砼工程
4.1 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原材料进场→材料检验合格后→配合比设计→现场搅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配合比)→砼泵车→入模浇捣→成型→上表面修正→养护→拆模
4.2 施工
1)按照各施工部位砼强度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原材料先到试验室统一试制砼配合比配料单,在砼搅拌机旁挂牌公布每拌砼原材料清单。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技术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雨期施工根据粗细骨料的含水量,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的用量,夏季施工高温时对粗细骨料搭设遮阴棚,,从而降低原材料的入筒温度,降低水泥水化过程中砼内部温度,以控制砼的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降低砼出筒温度,延长初凝时间。
2)搅拌好的砼要做好基本卸尽,在全部卸出前不能投入后续拌和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避免砼搅拌出现“夹生”现象。
3)集中搅拌所用的材料及外加剂必须符合规定,使用前进行原材料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砼中宜掺用高效减水剂,降低水灰比,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改善砼的和易性。
4.3 主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砼浇筑前模板要自检,保证支撑牢固;钢筋要通过验收,确保受力钢筋位置准确,并清理干净浇水润湿。
2)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捣砼时,插入深度应进入前一层已浇筑的砼内50~100mm,以使两个浇筑层连接成整体。但不能直接作用在模板和钢筋上,插入点应均匀排列,其间距应小于振动棒的有效作用半径,并且严禁漏振或过振。
3)对梁柱、柱墙接头钢筋密集等重点部位应延长振捣时间,直到不发生气泡,砼表面浮出水泥浆为止。
4)浇筑柱砼时,对柱高度太高的,应留设门子板,配置串筒和下料斗,保证柱砼浇捣密实。
5)柱子施工缝留置在基础顶面、各层楼板面及梁底下50mm处或梁锚筋底。
6)浇筑板砼原则上一次浇捣完毕,中间不再留施工缝, 若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缝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A、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N/㎜2。
B、先清理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砼, 同时加以凿毛,用水冲冼并充分湿润。钢筋上的油污、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C、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5mm~10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
D、从垂直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应加强施工缝接缝的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E、對现浇的楼、地、屋面板等应用水准仪测出标高,沿梁每隔2m焊一根钢筋条,纵横布置,并用红油漆在钢筋条上作出标高线,砼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割除控制标高的钢筋条。
F、为防止裂缝产生,砼表面应认真处理, 砼振实后按标高用刮尺刮平,再用木抹抹实;待砼终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木抹搓平,以闭合收水裂缝。
4.4砼养护
1) 砼浇捣后用草袋和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 直到砼达到一定强度为止。一般情况下,砼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昼夜。
2) 新浇筑的砼早期失水,对砼强度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在浇筑后12小时内应加强养护。
3) 当外界气温低于5℃时,水化过程及水分蒸发都比较缓慢,必须覆盖不需浇水。
4)所有砼施工须做好砼施工日记,并按设计规范要求,以及建设、监理单位的建议,对砼抽样做试块,标明部位、日期和强度等级,并派专人养护和抽样,送试验室实验。
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钢筋、模板及砼各分项工程中重点部位及关键环节的严格控制,使该项目的工程质量达到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