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乞丐三人类
在法国,我曾碰到很多类型不同的乞丐。他们当中,有些是外国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本国人。 第一类,“空手套白狼型”
这类乞丐和普通上班族一样,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一般是在超市、商场的门口或车站,而且他们“空手套白狼”的乞讨方式很幽默。
我在法国见过一个最让我目瞪口呆的“乞丐”。那是我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等着等着,站在我旁边的一个家伙就开始跟我说话了。法国人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找出些话来聊聊,否则就有些不礼貌。我虽然有些累,不太愿意说话,但表面上还是点头摇头地应付着他。他一口气天南地北地说了5分针的话后,突然对我说道:“天气真是热呀,我讨厌高温。您给我一两个硬币去喝杯咖啡吧。”
我有些愕然,还有这样行乞的,说话的口气就好像我是掌管着他钱包的老婆一样。像往常一样,我以身上没有零钱为由拒绝了他。不料他居然很老练地告诉我:“瞧见了没有,前面50米处就有一台取款机。”这是多么过分的乞丐呀!我于是把脸拉了下来:“对不起,我不想走那50米的路,我也不想去取款。”结果,他非常有风度地“祝我有一个快乐的下午”,然后讪讪地走开了。
我还见到过一个最幽默、最浪漫的乞丐。他公然在一张纸上写着:我想去巴西度假,寻求心目中的“白雪公主”,谁能资助我几个硬币。我觉得哭笑不得,他可真是“勇敢”,这样的情况也敢上街行乞!我当然是“一毛不拔”的——我本人 可比他还想去巴西度假呢。
有一天早晨,我从超市里买菜出来,被一对年轻男女拦住了,男的拿着根烟问我有没有纸巾,我说没有,他又说了一大通话,我没全听懂。而那女的似乎早有准备,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满字的纸片给我看,大意是他们的孩子生了病,最近自己身体也不大好,能不能给一点看病钱,搞了半天原来如此!我不想过多纠缠便给了他们5法郎。
第二类,“扮可怜型”
还有一些是整天“扮可怜型”的乞丐。但是,他们不会让自己穿上破旧的衣服来做出一副贫困的样子,也不会拖着一条残腿在街上爬行或做出一副“我要读书”的样子来博取路人的同情。
有一回,我在超市里碰上一个年纪很小的行乞者,6岁左右,长得很伶俐的样子,是一个法国小男孩。他手里拿着一瓶果汁,看到我先打招呼问好,然后问我在付款的时候能不能把他的果汁也给“买单”了。我有些吃惊,他肯定不是乞丐,看样子也不像是贫困人家的孩子。让我触动的是,他让我替他买单的时候,表情是那样让人怜爱。结果,我替他买单了,我实在不忍心拒绝一个6岁孩子那样的请求。
在法国扮可怜型的乞丐们通常也是很礼貌地把自己的情况向路人解释清楚,以促使同情者施舍。有些说自己失业了,可失业金已经发放到期,而他还没找到工作,所以不得已出来向大家拿几个钱。有些则是拿监狱释放证明向路人展示,表示他是刚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人,而由于人们的偏见,他一时很难找到工作等等。我发现法国人好像更加乐意施舍后者。法国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人们似乎更喜欢同情一些“异类”和“少数民族”。
还有的人会运用一切乎段来博取别人的同情,他们通常都会带着一条狗,有的甚至是带好几条。法国人爱狗是出了名的,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妇女给钱的时候还叮嘱说这是给狗买狗食的钱,大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味道。
第三类,“流浪艺人型”
跟其他国家一样,法国也有一些街头流浪艺人。他们在街上通过表演自己所掌握的一门手艺来乞讨,一般情况下以乐器为主,水平当然不会很高。
在巴黎的地铁站内,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艺人。他们通常先到车厢里,彬彬有礼地跟大家打招呼问好,然后就自顾自地演奏起来。结束之后往车厢内巡视一周,大多数法国人都会往他的琴盒里扔一到两法郎,他们就上去不卑不亢地道谢。如果你不愿意给,他们绝不纠缠或强行要求施舍。
在我所住的城市里,流浪艺人往往很聪明地选择在停车场里卖艺,而且还特意挑选在付款机前。这样,停车的人就不能以“没有零钱”为由拒绝给钱了。人们通常也愿意把付款机找回的一些零钱投进流浪艺人放在前面的帽子里。
对这样卖艺行乞的方式我倒是认可的,人家毕竟是付出了。而且,许多街头艺人演奏得都很“敬业”,常常全神贯注地投入。我感觉他们并不是为讨 钱而演奏,倒像是 参加一个大型演 奏会一样的自我陶醉。所以,碰上演奏得好
的,我会充满敬意地送上一两个硬币。
我见过最奇特的卖艺方式:两个男人在自己全身上下涂一种银白色的颜料(包括头发和脸),然后摆好一个姿势一动不动地站着,看上去就像两座雕塑,只有当别人往他们面前投钱的时候,他们才会很机械地对施舍者点一下头,便又不再动了。其实很难说这样的卖艺人该不该划为乞丐,说他们不劳而获或者自食其力都有些牵强。
为何珐国人自愿当乞丐
起初我总是想,这些大男人不缺手不缺腿的,不积极去工作,居然整天游手好闲地在街上乱逛,还伸手向人要钱。后来才知道,法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相当完善,也就是社会福利高,一般法国公民失业后都可以每月领到救济金,即最低生活补助。这笔钱不仅远远多于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的月生活费,甚至高出许多杂工的工资,保障一个人的温饱绰绰有余,所以很多思想消极的工薪阶层在失业后就不想再找工作了,但没事做又很无聊,便上街乞讨,只当是赚外快。因而大部分乞丐都比较“潇洒”,你给钱就对你说谢谢,不给也无所谓。在德国等其他欧洲发达国家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社会病。
(编辑/潘瑜华)
在法国,我曾碰到很多类型不同的乞丐。他们当中,有些是外国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本国人。 第一类,“空手套白狼型”
这类乞丐和普通上班族一样,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一般是在超市、商场的门口或车站,而且他们“空手套白狼”的乞讨方式很幽默。
我在法国见过一个最让我目瞪口呆的“乞丐”。那是我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等着等着,站在我旁边的一个家伙就开始跟我说话了。法国人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找出些话来聊聊,否则就有些不礼貌。我虽然有些累,不太愿意说话,但表面上还是点头摇头地应付着他。他一口气天南地北地说了5分针的话后,突然对我说道:“天气真是热呀,我讨厌高温。您给我一两个硬币去喝杯咖啡吧。”
我有些愕然,还有这样行乞的,说话的口气就好像我是掌管着他钱包的老婆一样。像往常一样,我以身上没有零钱为由拒绝了他。不料他居然很老练地告诉我:“瞧见了没有,前面50米处就有一台取款机。”这是多么过分的乞丐呀!我于是把脸拉了下来:“对不起,我不想走那50米的路,我也不想去取款。”结果,他非常有风度地“祝我有一个快乐的下午”,然后讪讪地走开了。
我还见到过一个最幽默、最浪漫的乞丐。他公然在一张纸上写着:我想去巴西度假,寻求心目中的“白雪公主”,谁能资助我几个硬币。我觉得哭笑不得,他可真是“勇敢”,这样的情况也敢上街行乞!我当然是“一毛不拔”的——我本人 可比他还想去巴西度假呢。
有一天早晨,我从超市里买菜出来,被一对年轻男女拦住了,男的拿着根烟问我有没有纸巾,我说没有,他又说了一大通话,我没全听懂。而那女的似乎早有准备,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满字的纸片给我看,大意是他们的孩子生了病,最近自己身体也不大好,能不能给一点看病钱,搞了半天原来如此!我不想过多纠缠便给了他们5法郎。
第二类,“扮可怜型”
还有一些是整天“扮可怜型”的乞丐。但是,他们不会让自己穿上破旧的衣服来做出一副贫困的样子,也不会拖着一条残腿在街上爬行或做出一副“我要读书”的样子来博取路人的同情。
有一回,我在超市里碰上一个年纪很小的行乞者,6岁左右,长得很伶俐的样子,是一个法国小男孩。他手里拿着一瓶果汁,看到我先打招呼问好,然后问我在付款的时候能不能把他的果汁也给“买单”了。我有些吃惊,他肯定不是乞丐,看样子也不像是贫困人家的孩子。让我触动的是,他让我替他买单的时候,表情是那样让人怜爱。结果,我替他买单了,我实在不忍心拒绝一个6岁孩子那样的请求。
在法国扮可怜型的乞丐们通常也是很礼貌地把自己的情况向路人解释清楚,以促使同情者施舍。有些说自己失业了,可失业金已经发放到期,而他还没找到工作,所以不得已出来向大家拿几个钱。有些则是拿监狱释放证明向路人展示,表示他是刚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人,而由于人们的偏见,他一时很难找到工作等等。我发现法国人好像更加乐意施舍后者。法国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人们似乎更喜欢同情一些“异类”和“少数民族”。
还有的人会运用一切乎段来博取别人的同情,他们通常都会带着一条狗,有的甚至是带好几条。法国人爱狗是出了名的,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妇女给钱的时候还叮嘱说这是给狗买狗食的钱,大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味道。
第三类,“流浪艺人型”
跟其他国家一样,法国也有一些街头流浪艺人。他们在街上通过表演自己所掌握的一门手艺来乞讨,一般情况下以乐器为主,水平当然不会很高。
在巴黎的地铁站内,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艺人。他们通常先到车厢里,彬彬有礼地跟大家打招呼问好,然后就自顾自地演奏起来。结束之后往车厢内巡视一周,大多数法国人都会往他的琴盒里扔一到两法郎,他们就上去不卑不亢地道谢。如果你不愿意给,他们绝不纠缠或强行要求施舍。
在我所住的城市里,流浪艺人往往很聪明地选择在停车场里卖艺,而且还特意挑选在付款机前。这样,停车的人就不能以“没有零钱”为由拒绝给钱了。人们通常也愿意把付款机找回的一些零钱投进流浪艺人放在前面的帽子里。
对这样卖艺行乞的方式我倒是认可的,人家毕竟是付出了。而且,许多街头艺人演奏得都很“敬业”,常常全神贯注地投入。我感觉他们并不是为讨 钱而演奏,倒像是 参加一个大型演 奏会一样的自我陶醉。所以,碰上演奏得好
的,我会充满敬意地送上一两个硬币。
我见过最奇特的卖艺方式:两个男人在自己全身上下涂一种银白色的颜料(包括头发和脸),然后摆好一个姿势一动不动地站着,看上去就像两座雕塑,只有当别人往他们面前投钱的时候,他们才会很机械地对施舍者点一下头,便又不再动了。其实很难说这样的卖艺人该不该划为乞丐,说他们不劳而获或者自食其力都有些牵强。
为何珐国人自愿当乞丐
起初我总是想,这些大男人不缺手不缺腿的,不积极去工作,居然整天游手好闲地在街上乱逛,还伸手向人要钱。后来才知道,法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相当完善,也就是社会福利高,一般法国公民失业后都可以每月领到救济金,即最低生活补助。这笔钱不仅远远多于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的月生活费,甚至高出许多杂工的工资,保障一个人的温饱绰绰有余,所以很多思想消极的工薪阶层在失业后就不想再找工作了,但没事做又很无聊,便上街乞讨,只当是赚外快。因而大部分乞丐都比较“潇洒”,你给钱就对你说谢谢,不给也无所谓。在德国等其他欧洲发达国家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社会病。
(编辑/潘瑜华)